劉杰
據Wind統計,截至12月25日,北交所年內共有76家企業上市發行,募集資金規模接近150億元,從平均募資情況來看,每家企業募資金額近2億元。這契合了北交所為創新型中小企業服務的特點,也體現出其在多層次資本市場的紐帶作用。
隨著北交所市場關注度的提高,擬登陸北交所的IPO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備受市場關注。據本刊梳理,從目前排隊情況來看,北交所IPO企業的盈利能力表現不俗,其中不乏優秀企業,比如,知名A股上市公司白云山擬攜旗下子公司申報北交所IPO,2022年,該子公司營收規模逼近500億元;主要生產草甘膦原藥的紅東方2022年的凈利潤高達7.46億元。
據Wind統計,截至12月25日,共有116家企業正在北交所上市審核排隊中,IPO排隊企業2022年的凈利潤大多分布在2000萬元~6000萬元之間,其中,凈利潤在2000萬元~4000萬元之間的企業共有48家,占比為41.38%;凈利潤在4000萬元~6000萬元之間的企業共有37家,占比為31.90%(詳見附表)。

數據來源:Wind。數據截至2023年12月25日
上述企業2022年凈利潤的平均值為5807萬元,從占比來看,有將近六成的企業2022年凈利潤超過4000萬元,而凈利潤在2000萬元以下的企業僅有兩家。從上述統計數據來看,北交所IPO排隊企業的盈利能力表現不俗。
北交所開市以來,始終將持續推進北交所高質量擴容作為發展重點。在新三板層層遞進的結構下,申報北交所的公司已經預先通過了基礎層、創新層的檢驗。此外,在堅持質量優先的目標下,北交所配套設立了四套上市標準,支持一批優等企業快速上市。
在北交所上市的四套標準中,與企業凈利潤直接掛鉤的為“上市標準1”,具體為:“預計市值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凈利潤均不低1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平均不低于8%,或最近一年凈利潤不低于2500萬元且加權平均凈資產收益率不低于8%。”
統計數據顯示,超95%的北交所排隊企業選擇了“北交所上市標準1”,企業以凈利潤作為上市關鍵考核點,在一定程度反映出企業自身盈利能力優勢較為突出。不過,也存在企業因經營環境變化導致財務指標不符合“上市標準1”而中途更改的情況。
南麟電子2021年凈利潤高達1.07億元,于是在IPO初期選擇了“標準1”,然而,受需求萎縮、行業周期等因素影響,2022年其凈利潤由盈轉虧,虧損金額為6174.52萬元。凈利潤逆轉后,其2022年的財務數據便達不到“標準1”的要求,因而又將上市標準變更為“標準3”,即預計市值不低于8億元,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于2億元,最近兩年研發投入合計占最近兩年營業收入合計比例不低于8%。
據披露,南麟電子2022年業績大幅下滑的原因在于,2022年第二季度以后,受全球經濟周期波動影響,以消費類電子產品等為代表的終端需求受到較大沖擊,全球半導體市場增速放緩,國內集成電路產業規模同比出現負增長;此外,除市場需求疲軟以外,芯片廠商大幅擴大產能,以及前期吸引的更多市場參與者進入,從而導致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市場價格呈現下跌趨勢。
受上述行業因素影響,2022年度,南麟電子各類芯片銷量22.5億顆,較上年下降13.61%,經營業績出現較大幅度下滑。
北交所是資本市場服務創新型中小企業、支持科技創新的重要平臺,從目前北交所排隊企業情況來看,其中不乏盈利能力優秀的企業。
12月19日,白云山發布公告稱正在籌劃控股子公司廣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廣州醫藥”)掛牌新三板并擇機申報北交所IPO。
廣州醫藥主要從事醫藥批發和零售業務,具體包括西藥批發,藥品零售,中成藥批發,化學藥制劑、生物制品(含疫苗)批發,醫療用品及器材零售及醫療器械零售等。據資料顯示,2022年,廣州醫藥的營收規模高達493.83億元,凈利潤為6.19億元。
主要從事農藥原藥及制劑、精細化工產品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紅東方,其主要產品為草甘膦原藥,數據顯示,2020年,2021年,其凈利潤分別為6336.76萬元、3.40億元,其中2021年的增幅達到了437.02%。到2022年,其實現營業收入19.15億元,凈利潤則達到了7.46億元,兩項數據同比增幅分別高達69.60%、119.21%。如此盈利水平甚至超越了很多主板公司。
此外,北交所IPO排隊企業中,華曦達的盈利能力也較為突出。2020年、2021年,其凈利潤分別為4907.88萬元、5535.61萬元,尚未達到億元水平,而2022年,其營收、凈利潤則分別達到了25.29億元、2.51億元,兩項數據的同比增速分別高達95.23%、353.17%。
華曦達主要為全球運營商布局家庭業務提供智能終端和系統平臺,其數字視訊產品包括AndroidTV智能電視終端、AndroidTV智能音箱、AndroidTV智能投影儀等。2020年至2022年,其前述產品銷售收入占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分別為95.55%、90.66%和81.15%,是其主要的產品類別。
華曦達主要以AndroidTV智能電視終端產品為主,自Google開始整合AndroidTV生態以來,AndroidTV智能電視終端產品因其內容的豐富性和性能的優越性在全球電視盒市場的滲透率逐年提升,進而促進了其業績快速增長。
北交所針對其業績方面進行了詳細問詢,要求華曦達說明主要客戶穩定性及業績增長可持續性。據最新財務數據,2023年前三季度,華曦達業績仍保持著增長的態勢,營收、凈利潤分別為19.18億元、1.9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5.96%、7.51%。
不過,華曦達也在招股書中表示,未來,隨著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高,AndroidTV智能電視終端市場的增長將逐漸趨于穩定,市場需求將以新增寬帶用戶需求和產品的更新換代需求為主。在此背景下,若未來AndroidTV智能電視終端的整體市場需求下降,則其AndroidTV智能電視終端產品可能面臨市場需求下滑的風險。
在北交所IPO排隊的企業中,2022年業績虧損的僅有兩家,分別為南麟電子和圣兆藥物。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天瑞電子的業績排名也比較靠后,不過,近日其IPO被北交所終止,因此已不在排隊名單中。
天瑞電子的主營業務為集成電路和功率器件的研發與銷售,2020年、2021年,其凈利潤分別為1242.13萬元、2135.40萬元,其中2021年的同比增速為71.91%。2022年,其凈利潤為2372.34萬元,增速為11.10%,利潤規模相對偏小。
值得一提的是,北交所對天瑞電子業績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可持續性提出了質疑,北交所在問詢函中表示:“報告期內,公司各類產品收入變動趨勢差異較大。公司電流互感器、開合式電流互感器收入先升后降,電壓互感器、交直流電量傳感器收入持續上升。其中,開合式電流互感器收入波動較大,技術門檻相對較低,因國網電力系統改造需求變動,2021年、2022年銷售額變動分別為增長144.26%、減少26.41%,公司2022年降低了該類產品的產量與銷量。交直流電量傳感器在2022年收入增長356.27%,主要銷往海外市場,投放于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因此,要求天瑞電子說明2021年收入和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2022年營業收入較2021年變化不大但凈利潤大幅增長的原因及合理性。
不過,在審核過程中,保薦機構發現,2023年度天瑞電子的外銷業務收入出現較為顯著的下降,業績增長情況受國內外經濟環境的影響未能達到預期水平,故認為其目前上市時機欠佳,便撤回了上市申請。12月22日,天瑞電子發布公告表示,北交所決定終止其上市審核。
此外,在北交所IPO排隊的企業中,利特爾也因業績表現不突出被北交所關注。
利特爾是一家為雀巢、徐福記、伊利、蒙牛、歐萊雅等國內外知名廠商提供包裝解決方案的新型包裝材料供應商。2020年至2022年,其營收分別為2.92億元、3.15億元、3.35億元,同比增速分別為-6.22%、7.80%、6.29%,實現的凈利潤分別為1975.83萬元、1974.69萬元、2384.29萬元(歸母凈利潤為2372.29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1.33%、-0.06%、20.74%,其業績表現并不突出。
在首輪問詢中,北交所首要問題就對其“成長性”提出質疑。根據中國包裝聯合會發布的《2022年全國包裝行業運行概況》,2022年我國規模以上包裝企業(年主營業務收入2000萬元及以上全部工業法人企業)有9860家,行業呈現出企業數量較多,行業寡頭較少的競爭格局,在行業收入規模方面,呈現了規模較大但集中度較低的特點。故北交所要求其結合公司的盈利能力、成長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市場估值、投資者回報等,說明公司是否具有成長性和可投性。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前三季度,利特爾實現的營收、凈利潤分別為2.52億元、1803.26萬元,同比增速分別為4.86%、30.49%,凈利潤增幅較為可觀。不過由于營收增速并不突出,憑借凈利潤增長能否證明公司具備“成長性”,則仍需關注該公司后續IPO進展及問詢函答復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