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文琦
“平臺質量好,問題少,操作直觀、簡單,課件內容面廣?!薄爸v課時,在課件上涂改、標注方便,數學作圖操作直觀,輔助工具很實用?!薄耙郧拔姨嶂浺魴C上英語課,現在點開文件就能播放音頻,還可以點開課外閱讀文章做教學拓展。”“教育短片和數字游戲很受學生歡迎,教學形式變得生動活潑了?!薄罢n堂上插入搶紅包、打地鼠等教學小游戲,有效調動了學生學習積極性。”1套優質資源“班班通”教學平臺包含1塊大屏幕、1個展臺、1對音箱、1套黑板,還配套了豐富的教學資源,不僅改變了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而且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得到師生一致好評。
均衡分配,緩解設備不足狀況
在世行貸款項目縣(市、區)義務教育學校建設優質資源“班班通”教學平臺,實現項目教室與廣東省科教網、基礎教育專網聯通,教師能夠獲取基礎教育優質資源,并開展多媒體教學。
陸豐市教師發展中心主任鄧郁介紹,從2018年至今,世行貸款項目給陸豐市配備了4批共2289套“班班通”平臺,另自我采購730套,合計3019套。這些平臺基本按要求均衡分配到全市各義務教育學校,覆蓋全市328所學校。
吳川市首批893套“班班通”平臺于2019年7月通過驗收,投入使用至今,學校反映良好,產品穩定、使用正常;第二批1554套覆蓋了全市272所中小學,2022年1月驗收后也已投入使用。
海豐縣此前配置2批共1123套“班班通”平臺,中期調整又增加了311套,實現了全縣學校教學平臺全覆蓋。
項目為羅定市配備2426套“班班通”平臺,全部驗收合格并投入使用,受惠學校(教學點)423所。
對于16個縣(市、區)而言,“班班通”教學平臺有效緩解了學校原來設備不足、平臺老化、數字教育資源欠缺的問題。
加強培訓,提升教師信息素養
來自陸豐的數學教師蔡寶榮告訴記者,2022年在“班班通”信息技術提升工程項目培訓中,他學會了運用“班班通”教學平臺上課,還學會了制作PPT、微課等現代化信息技術教學手段。在課堂上使用“班班通”平臺,不僅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提高了教學效率?!叭缭诮虒W《圓的面積公式》中,可以直觀演示圓的面積演示過程,更有助于學生理解知識點。使用教學平臺,備課時能夠及時搜索教學素材,課堂上能隨時播放公式推導視頻,為教學注入了激情和活力。”
“班班通”平臺安裝后,除各項目學校的校本培訓外,陸豐市教育局組織了一次實操培訓,內容包含如何正確使用教學平臺設備,如何保護、保養,如何充分發揮設備、資源的作用。相關科技公司開展了分批分場次、既集中又分散的入校培訓,并提供了一個多月的信息化素養提升線上培訓,一萬多名教師參與培訓。通過線上培訓最終遴選出40名教師作為信息化素養骨干教師進行線下培訓,有力促進了陸豐市中小學教師信息技術應用能力提升工程2.0工作。此外,各項目學校都落實專人負責、專人管理,發現問題及時上報、及時處理,讓優質教學平臺更好地服務課堂。
其他項目縣(市、區)也陸續開展相關培訓。比如,化州市先后組織了線上、線下等多次培訓,全市約6300人次參加,其中委托廣東郵電職業技術學院的線下培訓,共培訓了2336人,如今教師都能順利使用“班班通”平臺,師生的課堂滿意度大大提升。
用好平臺,創新課堂教學模式
讓更多學生享受更加優質、更加科學、更加生動的課堂,是“班班通”項目的主要目的。
“除了投入硬件,世行貸款項目也給予了教學應用軟件的配置和資源庫的建設,如教學助手、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臺等?!标懾S市東海彭偉學校校長周茂壯說,“‘班班通的動態性與交互性,讓全體教師能主動地參與教研,各教研組通過專題研討、集體備課、觀摩課等活動,探索多技術融合教學的高效課堂教學模式?!?/p>
彭偉學校語文科組堅持以課堂為主陣地,借助信息技術優化語文主題學習“1+X”教學模式,其中,“1”指精讀課例的教學,“X”指若干篇略讀課例的教學。經過多次實踐與探索,構建了“一課一得一拓展”模式,學生將課堂教學所得,遷移、運用到自主閱讀中,提高語文學科素養。2022年,該案例入選了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第五批學校落實“雙減”典型案例。
在一節一年級語文公開課《樹和喜鵲》中,教師黃麗嬋課前錄制微課講解多音字,課中用問卷星檢查學生預習情況,借助音頻、插圖等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內容,通過PPT展示了拓展課外閱讀篇章的學習任務單,讓學生運用本課學習方法自主閱讀,既豐富了課堂的內容,又鞏固了本單元語文要素。
英語教師劉少卿的“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說課獲2022年陸豐市師生教育信息化作品三等獎??平M教師認真研究教材,通過多次科組活動日交流研磨,進行集體備課,對本單元的課程做整體設計。課堂中融圖、文、聲、像于一體,微課采用多媒體技術PPT進行制作,使用騰訊會議軟件錄制。結合G3技術融合環境下的教學模式創新,借助現代信息技術,將信息技術與英語教學課堂相融合,呈現干家務活的圖片,話題一目了然。
世行貸款優質資源“班班通”教學平臺項目的實施,為課堂教學注入了新活力,不僅提升了項目學校教育教學信息化、數字化應用水平,而且建立了有效的優質教育資源共享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