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惠,劉希賢,馮光富
隨著醫療不斷進步,我國逐步興起中藥臨床藥學,以提高中藥在臨床上使用的合理性、安全性和有效性,中藥臨床藥師是中藥臨床藥學的實施者與踐行者。2016年10月,中華中醫藥學會正式實施中藥臨床藥師的規范化培訓,中藥臨床藥師的培訓尚處于初步階段,存在一些問題如起步晚,培養模式還在摸索;培訓基地人力資源等不均衡;培訓內容難分輕重緩急等[1],在培訓之后從事的崗位也各有異。中藥臨床藥師以中醫藥理論為指導思想,是我國特有的中醫藥文化的體現,發展中藥臨床藥學,需要把我國特有的中醫藥文化體現出來[2]。為了加強中藥臨床藥師的培訓,讓更多中藥臨床藥師在培訓結業后能更好地學有所用,很多學者對中藥臨床藥師的培訓提出建議,如提升中藥臨床藥師自身職業素養、注重中藥飲片質量、中藥安全性、用法用量規范性等[3,4]。中醫藥經典是歷代醫家智慧與經驗的凝練,是學習中醫藥的起點與基石,通過加強中醫藥經典的學習,能夠傳承歷代醫家優秀的經驗,培養優秀的中醫藥人才,同時傳承和創新中醫藥,促進中醫藥向前發展[5]。
以問卷星的形式,將問卷發放到全國各培訓基地,由參加了中藥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并已結業的中藥臨床藥師填寫,共發放問卷425份,回收有效問卷405份,回收率為95.30%,問卷的問題有中藥臨床藥師基本情況,包括姓名,性別,年齡,最高學歷,畢業專業;參加中藥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簡稱規培)時學習中醫藥經典現狀,包括學習了哪些中醫藥經典,規培期間中醫藥經典學習課時所占比例,學習中醫藥經典對工作的幫助比例;對于規培期間學習中醫藥經典的效果及態度,包括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在培訓中的重要程度(簡稱重要程度),認為規培結束后繼續學習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簡稱必要程度)。
將回收的問卷導入Excel并做適當的整理,采用統計軟件IBM SPSS statistics 26進行統計分析,包括卡方檢驗和相關性分析。
參與本次調研的中藥臨床藥師中,多數為女性,有298人,占73.58%,男性107人,占26.42%;年齡段集中在31~40歲,最高學歷以本科和碩士研究生為主,分別占54.07%和44.94%,畢業專業絕大多數是中藥學類,占85.68%,詳見表1。

表1 中藥臨床藥師基本情況
2.2.1 中醫藥經典名稱 學習的中醫藥經典包括《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傷寒論》、《金匱要略》、《溫病條辨》、《時方歌括》等,其中學習的最多的是《傷寒論》、《黃帝內經》、《神農本草經》和《金匱要略》,詳細見圖1。

圖1 規培中學習的中醫藥經典
2.2.2 規培期間學習中醫藥經典課時所占比例 在參加中藥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期間,大部分的學習課時在60%以下,少數在80%以上,詳見圖2。

圖2 規培期間學習中醫藥經典的課時占比
2.2.3 學習中醫藥經典對工作的幫助比例 大多數中藥臨床藥師在規培時學習的中醫藥經典對自己的幫助比例在60%~80%或80%以上,少部分的幫助比例在40%以下,詳見圖3。

圖3 學習中醫藥經典對工作的幫助比例
絕大多數中藥臨床藥師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非常重要且非常有必要在規培結束后繼續學習中醫藥經典,詳見表2。

表2 規培期間學習中醫藥經典的效果及態度
因表格中最小期望計數小于1且超過20%的單元格期望計數小于5,所以在卡方檢驗時采用Fisher精確檢驗。將中藥臨床藥師的年齡,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在培訓中的重要程度(簡稱重要程度),認為規培結束后繼續學習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簡稱必要程度)與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做卡方檢驗,結果顯示,中藥臨床藥師的年齡在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間無統計學差異(P>0.05),說明年齡不能引起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差異,詳見表3。

表3 不同年齡關于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
學習中醫藥經典在培訓中的重要程度關于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不同的重要程度對于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不完全相同,進一步組間比較,持非常重要的組別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分別明顯優于持無所謂和不重要的組別(P<0.05),詳見表4。

表4 學習中醫藥經典在培訓中的重要程度關于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
認為規培結束后繼續學習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關于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不同的必要程度對于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不完全相同,進一步組間比較,認為非常有必要和一般的組別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分別明顯優于認為沒必要的組別(P<0.05),認為非常有必要的組別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明顯優于認為無所謂的組別(P<0.05),詳見表5。

表5 認為規培結束后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關于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是否有助于提高中醫藥思維的情況
將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在培訓中的重要程度與規培結束后繼續學習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做相關性分析,因兩個變量均為有序等級分類變量,所以在做相關性分析時使用斯皮爾曼相關性分析,結果顯示,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在培訓中的重要程度與規培結束后繼續學習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存在顯著相關關系(P<0.05),且兩者的相關性較強,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的重要程度越大,學習中醫藥經典的必要程度越大,詳見表6。

表6 相關性分析
規培期間學習中醫藥經典能幫助中藥臨床藥師提高中醫藥思維,對于無論是規培期間還是規培后,學習中醫藥經典的態度都是積極向上的。普遍認為學習中醫藥經典很重要且很有必要,表明中醫藥經典的學習在中藥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中起著重要有益的作用。
目前我國中藥臨床藥師的男女比例分配不均衡,女性明顯多于男性,學歷大多是本科與碩士研究生,學習的專業集中在中藥學類,能顯現出我國的中藥學事業發展在中藥學基礎上向臨床上的中藥使用進一步發展,中藥臨床藥師的工作越來越專業化,在臨床上更好地服務患者,如指導患者合理煎服中藥飲片、明白用藥禁忌、正確對待中藥毒性等門診用藥咨詢服務,向醫務人員強化中藥的相關知識[6]。
從學習中醫藥經典的現狀來看,《黃帝內經》、《傷寒論》、《金匱要略》及《神農本草經》是被最廣泛地學習的中醫藥經典,能在提高中醫藥思維方面有促進的作用,對于中醫藥學者,都應積極地閱讀,如從《黃帝內經》中獲悉,對于女子月事,應注重陽氣的化生,同時固陰,圍繞這個思路來,可調整好女性月經問題[7];從《傷寒論》中了解到,消化系統疾病在中醫理論里可從六經辨證中的太陽、陽明、少陽、少陰、厥陰以論治[8],不同的中藥可針對不同的六經,如柴胡入少陽經[9],白芷入陽明胃經[10],等等,中藥臨床藥師在了解清楚后可從辯證提高中藥使用的正確率。對于大部分中藥臨床藥師來講,學習中醫藥經典對其幫助比例較高,但是在規培期間學習中醫藥經典的時長相對較少,結合對學習中醫藥經典的積極態度,規培基地可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適當調整中藥臨床藥師規范化培訓的內容,讓中醫藥經典能更好地貫穿于中藥臨床藥師的學習、思維與工作中。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中醫藥學是中國古代科學的瑰寶,也是打開中華文明寶庫的鑰匙?!痹趪掖罅Πl展中醫藥的形勢下,中醫藥事業迎來了新的機遇和挑戰[11]。當今中醫藥不僅是在中國發揮重大醫療作用,在國際也體現出其優勢,如今全球肆意橫行的新冠疫情,中醫藥起了無比巨大的作用,且中醫藥在不斷地走向世界,如“一帶一路”的發展,將中醫藥文化帶給了海外,國際上也在拓寬中醫藥的翻譯,使國際上能更好地更深入地研究中醫藥[12-14]。同時,我們應加快中醫藥傳承和創新人才培養[15],中藥臨床藥師作為中醫藥事業傳承者和創新者,應學習和具備足夠專業的知識和職業技能,在臨床上更好地讓中醫藥發揮出自身的優勢。中藥臨床藥師的規范化培訓,也在不斷地探索中找到問題、取長補短,而中醫藥經典始終伴隨其中,從經典中吸取精華,學習思路,更好地將所學應用于工作中,推進中醫藥事業向前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