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輝(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教育教學研究室,233000)

為貫徹落實《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等文件精神,安徽省蚌埠市五河縣積極推動校園足球工作發展,明確了“全員普及、特色發展、競技提升”的工作思路,建立了“政府主導、學校主體、社會參與”的校園足球發展機制,通過實施多項舉措,實現了五河縣中小學校園足球工作一體化發展。
五河縣以《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22年版)》《普通高中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7 年版2020 年修訂)》為指導,以培養學生體育核心素養為中心,不斷完善中小學的校園足球工作體系,推進校園足球一體化建設,在強健學生體魄的基礎上,培養學生“健康第一”的思想與優良的體育品質,促進學生健康、全面成長。
1.成立領導小組
2013 年,五河縣成立了五河縣中小學足球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擔任組長,主要負責統籌中小學校園足球工作;由分管副局長擔任副組長,主要負責具體落實校園足球各項工作;組員主要由體衛藝科、教研室、教育科、人事科、計財科及基建中心負責人組成,其中體衛藝科與教研室主要負責組織與實施校園足球工作,教育科與人事科主要負責專職足球教師配備、活動開展及學校足球特色創建工作,計財科與基建中心主要負責后勤保障等工作。五河縣中小學足球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并將辦公室設在縣教研室,由專職體育教研員擔任辦公室主任,制訂全縣的校園足球工作總體規劃、實施方案、年度計劃和實施辦法。同時,五河縣各所學校成立了相應機構,做到校園足球工作層層有人問、事事有人抓;思想上重視,行動上落實。
2.建立工作機制
五河縣政府建立健全《五河縣中小學足球教學制度》《五河縣中小學足球訓練制度》《五河縣中小學“三級三際三段”聯賽辦法》《五河縣中小學足球工作評價與考核辦法》等規章制度,并不斷完善《五河縣中小學足球常訓、常練、常賽辦法》等機制,堅持體驗與興趣相結合、普及與提高相結合、技能與特長相結合,大力發展足球運動,以實現校園足球工作制度化、規范化、常態化推進。
1.師資保障

為加強師資保障力度,首先,五河縣通過調動、支教等方式確保每所學校至少有1 名足球教師。如,由于安徽省五河縣安子口中學、安徽省五河縣赤龍學校缺乏足球教師,五河縣從安徽省五河縣申集中心小學、安徽省五河縣臨北初級中學調動足球教師前去任教;由于安徽省五河縣彌陀寺初級中學缺乏足球教師,安徽省五河縣高級中學派遣足球教師前去支教,以此解決部分學校缺少足球教師的問題。其次,逐步補齊補足體育師資隊伍,針對初中、高中學校的兼職體育教師,主要通過讓教師參加“緊缺薄弱學科(跨學科培訓)—體育與健康專項培訓”“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引領性培訓”等“國培計劃”項目以及新教材專項培訓等方式,提升足球教師的執教水平和能力;針對小學學段、九年一貫制學校的兼職體育教師,主要通過開展每年1 次的五河縣小學體育骨干教師培訓,提升足球教師的執教能力。此外,積極組織學校體育教師參加更高級別的校園足球專項培訓。如,近年來,五河縣先后有20 余人次參加了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師資國家級專項培訓,并有2 人獲得中國足協D 級教練員證書。最后,采取向社會招聘等方式解決足球教師隊伍不足的問題。如,安徽省五河縣第三小學、安徽省五河縣第一小學、安徽省五河縣沱湖學校、安徽省五河縣雙河初級中學等積極聘請縣足球協會教練員到學校,開展足球教學、訓練工作。
2.場地保障

近年來,五河縣一是積極建設十一人制足球場、七人制足球場和五人制足球場,并對不達標的56所中小學(含村完小)體育場地進行翻新改造,不斷增加校園足球場地數量。通過翻新改造,在安徽省五河縣第一中學、安徽省五河縣職業技術學校2所省示范學校建成了標準的十一人制足球場;在安徽省五河第二中學、安徽省五河縣實驗小學等7 所城區中小學校建成了七人制足球場地;在安徽省五河縣東劉集中學、安徽省五河縣小圩鎮中心小學等47 所鄉村學校建成了五人制足球場。二是積極給擴建、搬遷的學校劃撥土地,并借助“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國家認定”,確保80%以上的學校都在原校址進行了擴建或者搬遷,如,安徽省五河縣新城實驗學校、安徽省五河縣大新初級中學、安徽省五河縣臨北初級中學、安徽省五河縣張集中學、安徽省五河縣申集中心小學、安徽省五河縣武橋中心小學等45 所鄉村中小學通過新增校園土地,建設了七人制足球場和五人制足球場。三是隨著國家推進社區體育場地建設,安徽省五河縣大志中學、安徽省五河縣育英中學、安徽省五河縣蘇皖學校等中小學校充分利用社會場地資源,開展足球教學、訓練和各項校園足球活動。
3.器材保障
五河縣不斷加大統籌力度,積極為各所學校配備足球教學、訓練相關器材。截至目前,五河縣配置2 萬余個足球、200 余副足球門、1 萬余個標志桿、2 萬余個標志桶與標志盤。同時,五河縣要求各所學校根據學生的身心特點,確保足球器材樣式新穎、花樣繁多,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對足球運動的興趣。此外,對于不能滿足統一配置、需求量較大的學校,則通過學校購置、自制器材或社會贊助等方式解決。如,在運球訓練時沒有標志桶,利用飲料瓶充當標志桶,供學生訓練時使用;在練習傳球、接球時,讓學生對著花壇或墻角練習,即在花壇或墻角上畫一個圓圈,讓學生對準圓圈傳球,球反彈回來時練習停球等。五河縣第一中學、五河縣第二中學、五河縣臨北初級中學等學校每年接受校友會等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改善學校的校園足球發展條件。
4.經費保障
五河縣通過縣體育彩票公益金本級留用、體育專項經費及學校公用經費按照生均不低于3%的比例,滿足學校開展校園足球工作,以此給予充分的校園足球經費保障。

為加大校園足球普及力度,五河縣圍繞“教會、勤練、常賽”的要求,積極構建小學、初中、高中三段足球課程體系,小學學段以培養學生的足球興趣為總體目標,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足球游戲和足球比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針對一、二年級的學生,以開展足球游戲為主要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運球、踢球、接球等基本足球技術練習,培養學生的球感,讓學生認識足球、了解足球、熱愛足球;針對三、四年級的學生,以幫助學生掌握簡單的足球組合技術,發展運球、踢球、接球等基本組合技術能力以及基礎戰術意識,培養相互配合的合作意識和規則意識為主要教學內容;針對五、六年級的學生,以幫助學生提升足球組合技術能力,培養與同伴的協作能力,進一步提高學生在比賽中技戰術的運用能力,強化規則意識,學會調節情緒的方法為主要教學內容。初中學段以提升學生的足球專項運動能力為總體目標,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足球練習和足球比賽,提升學生的技戰術水平,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體育品德。針對七年級的學生,以提升組合技術能力,加強與隊友的配合,以及7VS7、8VS8 整體攻防比賽為主要教學內容;針對八年級的學生,以局部3VS3、4VS4、5VS5比賽以及十一人制攻防比賽為主要教學內容;針對九年級的學生,以提升組合技術能力,強化與同伴的協作能力,以及十一人制攻防比賽為主要教學內容。高中學段以進一步發展學生的足球特長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總體目標,通過在教學過程中開展足球練習和足球比賽,為學生提供展示自我的機會,激發學生的自信心,培養學生的終身體育意識。針對高一年級的學生,以比賽情境下的技能練習,以及433、442 等足球技戰術陣型的十一人制比賽為主要教學內容;針對高二年級的學生,以比賽情境下的技能練習,以及433、442、451 等足球技戰術陣型的十一人制比賽為主要教學內容;針對高三年級的學生,以比賽情境下的技能練習,以及433、442、352 等足球技戰術陣型的十一人制比賽為主要教學內容。
同時,五河縣要求各所學校根據實際情況和學生成長規律,編寫校園足球校本教材,以此豐富足球教育資源,保障足球教學工作合理實施。此外,五河縣還積極做好足球教學的監測與評價工作,確保小學和初中的銜接、初中和高中的銜接,以此構建完善的校園足球課程體系。
五河縣教體局深入探討足球俱樂部運行模式,重點抓好小學、初中、高中3 個學段的男女足球梯隊建設。目前,五河縣100 余所小學有近6000 名足球隊員,將訓練目標確定為激發足球興趣,培養鍛煉習慣;近30 所初中約有3000 名足球隊員,將訓練目標確定為增強學生體能,強化足球技能;6所高中約有1000 余名足球隊員,將訓練目標確定為增強身體素質,樹立體育精神。此外,五河縣教體局還針對足球項目制訂了完善的體育特長生招生政策,讓有足球天賦與特長的隊員能持續得到相應的教育,確保足球人才不流失。如今,安徽省五河縣高級中學每年都有5 個名額用于招收足球特長生。

五河縣充分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引導學生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加強學校足球行為文化和環境文化建設,培養學生正確的足球意識、心理品質與道德觀念。同時,積極開展校園足球相關宣傳與校園足球各項比賽,如,開展足球知識競賽、足球手抄報評比、足球啦啦隊培訓等活動,努力實現“人人會踢球、班班有球隊、天天有比賽”的目標,以此營造良好的校園足球運動氛圍,使學生獲得全面發展、健康成長。
五河縣教體局制訂了《五河縣中小學足球工作督導評估辦法》《五河縣中小學足球監測實施細則》等規章制度,將足球工作實施情況列為學校重要考核內容。同時,各中小學認真推進,依據校情扎實開展形式多樣的足球活動,把足球活動開展情況作為考評相關教師業績的重要內容之一,列為評先、評優、評職的重要條件。開展隨機督查,強化反饋和指導。對落實足球工作不到位,考核中質量持續下降的學校負責人及相關體育教師進行約談,并通報批評。
多年來,五河縣各所學校積極組建足球隊參加各級校園足球聯賽,并取得了較好的競賽成績。2016 年,安徽省五河縣申集初級中學足球隊在蚌埠市第一屆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初中男子組第八名。2017 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二中學足球隊、安徽省五河縣申集初級中學足球隊在蚌埠市第二屆校園足球聯賽中,分別獲得初中女子組第四名和初中男子組第八名;同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二實驗小學足球隊在“少年蚌埠”行動暨蚌埠市中小學首屆陽光體育大會足球技能比賽中,獲得金獎。2018 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二中學足球隊在蚌埠市第三屆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初中女子組第六名;同年,安徽省五河縣申集初級中學足球隊在蚌埠市第三屆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初中女子組第七名和初中男子組第八名。2019 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二中學足球隊、安徽省五河縣申集初級中學足球隊在蚌埠市第四屆校園足球聯賽中,分別獲得初中女子組第六名、初中男子組第九名。2020 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三小學男足隊員彭博韜、周權、高新、管傳鼎代表蚌埠市小學足球隊參加2020“瑪麗萊杯”全國青少年足球精英賽。2021 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三小學足球隊、安徽省五河縣第二實驗小學足球隊分別在蚌埠市青少年校園足球“三級三際三段”聯賽2020—2021 賽季市級總決賽中,獲得小學女子組第四名、第六名。2021—2022 學年,安徽省五河縣申集初級中學足球隊在蚌埠市“三級三際三段”校園足球聯賽中,獲得初中女子組第四名。2022—2023 學年,安徽省五河縣第三小學足球隊、安徽省五河縣第二實驗小學足球隊、安徽省五河第三中學足球隊分別在蚌埠市青少年校園足球“三級三際三段”聯賽總決賽中,獲得小學女子組第三名、第五名以及初中男子組第八名。

下一階段,五河縣將進一步完善校園足球工作機制,加強對各所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指導,幫助各所學校修改和編撰校園足球校本教材,實現“三級”足球課程的融合與統一;配齊專職足球教師,配足足球場地器材,及時充足劃撥校園足球活動經費;增加足球課的課時數,保證學生每天都能接觸到足球運動,并在專業教師指導下學習踢球、學會踢球、參加比賽;各所學校都成立足球隊,定期參加校際邀請賽、觀摩賽與交流賽,在校園內打造小足球明星,樹立學生的自信心與自豪感,引領、輻射和帶動更多的學生加入到校園足球運動中,逐步形成“小學有20~25 所校園足球示范校,初中有6~10 所校園足球示范校,高中有1~2 所校園足球示范校”的目標,以此構建穩定、完善的校園足球發展體系;加強校園足球示范校的引領作用,并把校園足球示范校的成功經驗推廣到五河縣的各所學校中去,使五河縣的各所學校的校園足球工作質量有較大幅度提升,參與校園足球的人數穩步上升。
下一階段,五河縣將通過多種方式,不斷提升體育教師、足球教師參與校園足球活動的積極性。一是將加大評價力度,完善校園足球管理監督體系,讓評價結果更加真實、客觀、合理。二是將持續確保從事校園足球工作的體育教師、足球教師的待遇不低于其他學科教師。在計算教師工作量時,將足球訓練時間計入工作量。同時,針對在課外時間組織學生進行校園足球活動、帶隊參加各級校園足球比賽的體育教師、足球教師,給予相應補助,并把足球活動開展情況列為相關教師評先、評優、評職的重要條件之一。

下一階段,五河縣將要求各所學校積極爭取來自社會愛心企業、愛心人士對校園足球的支持,通過不斷合作,實現教育資源的共享互惠,確保學校校園足球工作的長足發展。
下一階段,五河縣將積極完善校內外足球運動經費保障,確保進一步改善校園足球開展環境;完善安全管理制度與應急預案,落實安全管理舉措與安全責任制度,對體育教師、足球教師和學生加強運動風險教育,增強安全意識,防范安全事故的發生。
今后,五河縣將持續遵循足球教育的發展原則和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克難攻堅,扎實工作,充分發揮校園足球的育人功能,持續推動校園足球有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