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立寶 李文蘭
基金項目:本文系四川衛生康復職業學院2023年科研課題“康復治療技術專業高職—本科貫通課程體系建設研究”(項目編號:CWKY-2023Y-29)的研究成果。
【摘? 要】 文章主要以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為出發點,分析了康復治療領域的教育現狀和問題,并提出融合模式的設計原則和實施步驟,通過將高職與本科康復治療課程相互融合,形成全新的綜合性課程體系,可以培養出更加全面和適應市場需求的專業人才。文章還介紹了融合模式的實施效果和衡量指標,并對未來的發展趨勢進行了展望。
【關鍵詞】 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
隨著社會對康復治療專業人才的需求增加,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教育變得越來越重要。然而因傳統高職和本科教育存在分離、課程設置不一致等問題,制約了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因此,探索和實踐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和現實意義。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就業競爭力。通過分析相關文獻和調研實踐,結合實地調查和訪談的方式,研究和總結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的設計原則、實施步驟以及實施效果的評價方法。
一、康復治療教育現狀分析
(一)高職與本科教育的差異和特點
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在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上存在一定的差異和特點。高職教育側重于職業技能的培養,注重實踐操作能力的訓練;本科教育則更加注重理論知識的學習和科學研究的能力培養。高職教育的學習周期較短,強調職業就業能力的培養,而本科教育的學習周期相對較長,注重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康復治療專業的發展現狀與需求分析
康復治療專業作為一個專業化程度較高的醫療專業,近年來快速發展。隨著老齡化人口的增加和慢性病患者的增多,康復治療專業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康復治療專業需要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實踐經驗,能夠為患者提供個性化康復方案和專業康復治療服務。
(三)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教育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教育中存在一些問題,包括課程設置不協調,高職教育和本科教育之間存在隔閡;教學方法傳統單一,缺乏創新和多樣化;實踐環節不夠充分,學生實踐能力較弱;師資力量不足,導致教育質量難以保證。這些問題制約了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教育的發展,也難以滿足市場對康復治療專業人才的需求。因此,探索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具有重要的意義和挑戰。
二、融合模式設計原則
(一)教育目標的統一
確定高職和本科康復治療專業的共同教育目標,讓學生在培養職業技能的同時,能夠具備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科學研究能力,適應不同層次的康復治療需求。
(二)課程內容的整合與優化
將高職和本科康復治療專業的課程內容進行整合和優化,形成一個有機結合且結構合理的綜合性課程體系。通過借鑒和整合兩個層次的優勢教育資源,形成高質量的課程體驗。
(三)教學方法的創新與探索
創新并探索適合康復治療專業的教學方法,如案例教學、團隊合作、實驗教學等,提高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同時,推動信息技術與教學的融合,提供多樣化的學習渠道和資源。
(四)實踐環節的加強與拓展
加強康復治療專業的實踐教學環節,包括實習實訓、臨床實踐等,讓學生在真實場景中進行實際操作和技能訓練,通過與實際工作場景的接軌,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
通過統一教育目標、整合課程內容、創新教學方法以及加強實踐環節,可以培養出更加全面和適應市場需求的康復治療專業人才。這些原則為模式的設計提供了指導,同時也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靈活調整和創新。
三、融合模式的實施步驟
(一)建設健全高水平教師團隊
1. 招聘標準與選拔程序
設定明確的教師招聘標準,包括學歷、專業背景、教學經驗和行業實踐經歷等。通過面試、試講、綜合評估等程序選拔合適的候選人,確保教師的學術水平和教學能力。
2. 職稱評聘與晉升機制
建立科學的職稱評聘體系,激勵教師在教學和科研方面的成就。提供晉升通道和機會,根據教師的職業發展需求和表現進行評估和晉升,激勵教師的發展動力。
3. 學術研究與發展支持
鼓勵教師積極參與學術研究,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資源,包括經費、實驗室設備等。建立學術團隊和研究平臺,促進教師之間的合作和交流,提高研究成果的質量和影響力。
4. 教師培訓與發展
提供教師培訓和專業發展機會,包括參加教學研討會、學術交流會議、行業實踐等。鼓勵教師不斷學習和更新知識,提升教學技能和專業素養,與學科發展保持同步。
5. 教師激勵與關懷
設立完善的教師激勵制度,包括薪酬、福利和職業發展機會等。關注教師工作環境和福利待遇,提供良好的工作條件和工作氛圍,增強教師的滿意度和歸屬感。
(二)課程體系的融合與優化
1. 整合課程內容
分析不同課程的學習目標和內容,尋找重疊和相關性的部分。將相關的知識和技能整合到統一的課程中,避免重復和冗余,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2. 設計跨學科課程
通過跨學科合作,設計具有綜合性和實踐性的課程。邀請不同領域的教師參與教學,促進學科之間的融合與交流。
3. 強化實踐教學環節
結合實際康復治療實踐,增加實踐課程和實習環節。提供臨床實踐機會,讓學生通過實際操作和案例研究來提升實踐能力。
4. 引入新興技術與科學
導入前沿的康復治療技術和科學研究成果。引入虛擬現實技術、智能康復設備等新興技術,提升學生的創新意識和科技應用能力。
5. 定期評估與改進
設計評估機制,定期評估課程融合效果。使用學生反饋、教師評估和行業需求等信息,不斷改進課程內容和教學方法,適應行業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綜合融合和優化課程體系,可以提高課程的連貫性和完整性,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跨領域能力。
(三)實踐教學資源的整合與開發
1. 建立實踐教學資源庫
整合現有的實踐教學資源,包括實驗室設備、臨床工具、模擬病例等。建立可持續更新和管理的資源庫,方便教師和學生的使用。
2. 與臨床實踐機構合作
與當地醫院、康復中心等臨床實踐機構建立合作關系,開展實踐教學合作項目。利用實踐機構的臨床場地和設備,提供學生實際康復治療操作和實踐經驗。
3. 教師實踐經驗分享
教師應充分利用自身的實踐經驗,將實際案例和操作技巧融入教學中。在課堂上分享實踐經驗,與學生進行討論和互動,促進實踐知識的傳遞和理解。
4. 利用虛擬仿真技術
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開發虛擬康復治療實驗室,提供學生模擬實踐的機會。利用虛擬仿真技術進行病例模擬和操作訓練,提升學生的實踐技能和決策能力。
5. 創新教學方法
引入問題導向和項目驅動的教學方法,將學生置于實踐場景中,培養其解決問題和團隊合作的能力。利用信息技術,開辟線上實踐教學資源,例如線上實訓平臺、教學視頻等。通過整合和開發實踐教學資源,可以提供更豐富和實際的學習體驗,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評估與改進機制的建立
1. 設定評估指標與標準
確定評估指標,涵蓋學生學習成果、就業競爭力和畢業生滿意度等方面。設定評估標準,明確各指標的達標要求和評價等級。
2. 進行定期評估
設定評估周期,例如每學期、每年進行一次評估。利用問卷調查、學生評價、教師評估和行業反饋等方法,收集相關數據和信息。
3. 分析評估結果
對收集到的數據和信息進行分析和統計,發現問題和改進的空間。使用數據分析工具和統計軟件,深入挖掘評估結果中的關聯性和趨勢。
4. 制訂改進措施
根據評估結果提出具體的改進措施,針對問題和不足進行改進。可以制訂改進計劃,明確改進目標、時間表和責任人。
5. 監督和跟進改進措施
設置監督機制,確保改進措施的有效實施和跟蹤。定期審查改進措施的執行情況,并進行必要的調整和補充。
6. 定期回顧與反饋
定期回顧評估和改進過程,總結經驗教訓,形成可持續的評估和改進機制。通過學生和教師的反饋,了解評估和改進的效果,不斷優化機制。
通過建立評估與改進機制,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相應措施,不斷提高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的質量和效果。同時,定期的評估和改進過程可以形成持續改進的文化,促進教育質量不斷提升。應確保教師團隊的素質、課程體系的完善、實踐教學資源的充分整合和評估與改進機制的有效運行。這些步驟應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調整和創新,并與相關利益相關方進行緊密合作,以及時解決問題并不斷提升專業課程的融合模式效果。
四、融合模式的實施效果評價
(一)學生學習成果評估
1. 考核學生的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檢驗他們的學習成果。
2. 使用考試、作業、項目評估等方式,定期評估學生的學術表現和專業素養。
3. 分析學生成績和課堂活動情況,評估課程融合模式對學生學習效果的影響。
(二)就業競爭力評估
1. 調查畢業生的就業情況,包括就業率和就業崗位的類型。
2. 分析畢業生就業崗位的穩定性、薪資水平和發展空間等因素,評估就業競爭力。
3. 與行業專家和用人單位進行交流,了解對畢業生就業能力的評價和需求。
(三)畢業生滿意度調查與改進
1. 進行畢業生滿意度調查,收集他們對課程融合模式的反饋和建議。
2. 分析畢業生的意見和建議,尋找模式中存在的問題和改進的方向。
3. 根據畢業生的反饋,改進課程內容、教學方法和實踐教學環節,提升畢業生的滿意度和實用能力。
通過以上評價方式,可以綜合評估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的實施效果。學生學習成果評估反映學生在知識和技能上的發展情況;就業競爭力評估反映課程融合模式對畢業生就業能力和競爭力的影響;畢業生滿意度調查與改進則為提供持續改進的機會和方向。這些評價方法可以幫助教育機構和教師評估和改進課程融合模式,以提高教育質量和培養具有競爭力的康復治療專業人才。
五、結語
高職—本科康復治療專業課程融合模式越來越注重科技與康復治療的融合與創新、跨學科合作與交流以及職業發展與終身學習的重要性。將科技應用于康復治療實踐中,可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應用科技的能力;加強跨學科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和跨領域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強調職業發展和持續學習的重要性,還可以使學生具備適應行業發展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羅治安,陳卓頤,羅洪英,等. 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索與實踐[J]. 中國康復理論與實踐,2009,15(04):398-400.
[2] 藍巍,黃為. 高職康復治療學專業課程設置探討[J]. 衛生職業教育,2005(15):109-111.
[3] 言楓,朱杰,趙露,等. 工學結合“嵌入式”人才培養模式在高職康復治療技術專業中的探索與實踐[J]. 醫藥高職教育與現代護理,2020,3(04):255-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