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摘? ? 要〕? 在我國教育事業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小學數學教育教學工作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與挑戰,新課程標準的頒布實施為數學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了重要的推動力,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的呼聲越來越高。課外實踐是小學數學教學中的一個重要環節,在新課改背景下,教師應當重視基于課外實踐活動形式創新,在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數學知識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習狀態的及時調整,為小學生全面強化數學知識應用能力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本文就創新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積極意義展開分析,提出了更新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策略。
〔關鍵詞〕? 課外實踐;活動;淺析
〔中圖分類號〕? G424? ? ? ?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文章編號〕? 1674-6317? ? (2024)? 02? ? 082-084
數學教育是小學教育教學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數學課程具有不可替代的育人價值和作用,在強化學生思維能力、促進學生思維發展方面有著重要的功能?,F階段的小學數學教育教學模式下,許多教師對新課程標準的探究不夠充分,忽略了數學教育理論與實踐的深度融合,面對這樣的情況,教師應當重視課堂內外的深度融合,從數學課程課外實踐探索的角度出發,將課外實踐作為優化教學的重要推動力,為學生學習能力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持。當前許多教師嘗試利用數學課外實踐活動豐富學生課余生活,但是在教學設計和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局限,沒有考慮到實踐模式的創新,導致小學數學課外實踐難以發揮應有效果,因此,創新課外實踐形式、提高學生知識應用能力顯得尤為重要。
一、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存在的問題
(一)形式單一化
當前許多教師對課外實踐活動的形式選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大多強調教材中體現的實踐要求,而沒有考慮到學生實際的數學學習情況,對實踐活動的設計管理存在較大的局限,導致學生學習積極性受到影響。教師只是將課外實踐活動看作一項常規任務,而忽略了學生在數學學習中的相關反饋和表現。面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需求,教師對實踐的設計管理不夠全面,仍然采用傳統的書面練習對學生提出要求,忽略了實踐活動本身的趣味。
(二)缺乏自主性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是新課標下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在當前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組織和管理方面,教師過分強調自身對實踐活動的安排與統籌,而忽略了學生的自主思考和探索,面對學生在實踐中的相關反映,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和管理不夠全面。實際上,許多教師對課外實踐活動的重要性認識不深刻,雖然能夠組織和開展課外實踐活動,但是大多強調自身對實踐流程的設計,學生只能夠按照教師預先提出的要求完成實踐,缺乏自身對實踐的創新和嘗試,長此以往,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容易受到打擊,面對缺乏自主性的實踐活動,學生數學知識應用能力難以提升。
(三)脫離現實生活
課外實踐是小學數學課程生活化的重要實現方式,但是目前許多教師對實踐活動的生活化建設缺乏應有的關注,沒有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只是要求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問題,卻忽略了實踐活動的本質內涵。教師在實踐活動的設計管理上,大多強調學習能力發展導向,將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能力作為重要的方向,而忽略了學生在數學課程學習與探索中的具體反饋,這就導致數學教學的實踐活動難以發揮應有作用。面對生活化價值不明顯的情況,小學生在數學課外實踐中很難聯系生活經驗,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四)缺乏科學評價
現階段的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評價,大多強調教師對學生的指導和管理,對小學數學教學的改革創新不夠充分,這是影響學生學習能力發展的重要因素。在圍繞課外實踐開展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對評價活動的設計管理缺乏科學的判斷,沒有考慮到學生在實踐中的具體行為表現,而是將實踐成果作為評價學生的重要依據,導致學生在參與數學實踐活動時,面臨不必要的壓力,很難進一步實現數學實踐活動的價值。
二、開展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基本原則
(一)主體性原則
尊重學生主體地位是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本要求,在創新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方面,教師同樣需要遵循主體性的原則,根據學生的數學學習狀況開展多元化的管理,在把握好學生認知需求的情況下,真正實現對學生的有效指導,讓高質量的課外實踐探索成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并在此基礎上真正帶給學生深層次的認知與體悟。遵循主體性原則,意味著教師需要關注學生在數學課程中的具體表現,對課外實踐活動探索提出更高要求,把握學生的基本學習需求,并且開展適合學生的指導活動,確保學生學習需求得到滿足。
(二)趣味性原則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能夠保障數學教學的整體質量,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指導中應當遵循趣味性的教育原則。根據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內容和相關要求,教師應當從課外實踐活動設計的角度著手,增強教學活動的獨特趣味,引發學生深層次思考。課外實踐活動應當具有較強的吸引力,能夠體現出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知識內容,既要關注學生的基本學習狀況,也要體現出學生的思維習慣,在課外實踐活動組織方面真正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讓學生能夠做到主動積極參與課外實踐。
(三)開放性原則
遵循開放性的原則是小學數學教育教學的基本要求,教師應當在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中減少對學生的干涉,創造相對輕松的實踐環境,利用信息技術做好對學生的行為指導,在把握好學生實際發展需求的情況下,突出信息技術的輔助功能。根據學生的整體表現和實際特點,教師對數學活動的設計組織也需要做出新的嘗試,在學生已有認知的基礎上,提供開放包容的探究環境,在有效強化學生認知水平的同時,營造適合學生的成長氛圍。
三、開展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有效策略
(一)結合教學重點開發課外實踐活動項目
為了充分突出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的價值和作用,教師應當重視數學教育的核心價值內容,并且做好對課外實踐項目的開發和利用,根據數學知識重點選擇適合學生的指導方式,在把握好課外實踐活動價值功能的同時促進學生認知水平的持續提升。小學生正處在數學課程學習和知識探索的關鍵時期,在關注小學生數學學習特點開展多元教育指導的過程中,教師應當重視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并且把握好數學知識的核心內容,能夠將多種類型的實踐活動和小學生數學知識探索緊密關聯,確保實踐項目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比如《位置和方向》的數學知識教學中,教師首先需要基于課堂活動幫助學生增強空間概念,并且結合培養學生方向感和空間概念的目標設計實踐活動。要求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制作地圖,結合本地區獨特的地理位置繪制具有特色的地圖,在地圖中標注方位以及一些標志性建筑,比如學校位置、公園位置、圖書館位置等等。在繪制地圖的實踐活動基礎上,學生能夠增強空間感,并且緊密聯系生活經驗,增強對方向和位置概念的理解。
(二)通過小組合作突出學生主體價值
小組合作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關鍵。在小學數學課外實踐中,教師應當重視對小組合作價值的深度挖掘,首先根據學生具體情況,做好對學生的分組,將學習能力、性格特點作為重要的分組依據,確保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補性。根據小學數學教育的核心內容及具體要求,教師應當做好對實踐模式的優化調整,在把握好學生真實認知體驗的情況下,對實踐探究活動提出相應的指導,真正把握好學生的實際狀況并做好對數學實踐活動的管理。同樣以《位置和方向》的知識點為例,在明確課外實踐任務的基礎上,教師應當鼓勵學生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細致的分工,由學生自行安排任務并且在自主探究中發揮各自的作用。比如美術功底較好的學生可以負責地圖的繪制,分析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負責分析地圖并且獲取有價值的信息,表達能力較強的學生可以承擔分享地圖和實踐成果的任務?;谛〗M合作營造的良好氛圍,學生在課外實踐活動中的體驗更加深入,他們能夠在實踐中強化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并且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三)整合課外實踐活動資源
數學教育和現實生活存在密切的關聯,在小學數學創新課外實踐形式的過程中,教師同樣需要關注實踐活動和資源的系統性整合,能夠根據學生的現實生活經驗和所處的生活環境,選擇恰當的管理方式,在把握好學生真實認知與體驗的同時,建構適合學生的良好環境,以此為基礎,使學生學習觀念的不斷轉變確保行之有效的數學教育成為學生個性化發展的推動力。在小學數學課程的生活化建設和推進過程中,教師需要考慮到課后實踐本身的生活化特色,將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和生活中的基本經驗進行總結,從而保障學生學習能力的進一步提升。舉個例子,在關于《數據分析與統計圖》的數學知識點上,教師應當關注生活實踐的價值,鼓勵學生在課余記錄家庭用水量的情況,通過對家庭用水量數據的分析獲取有價值的信息,并且繪制成相應圖表。現實生活中的實踐探究具有更強的趣味性,在生活化元素得到有效體現的情況下,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才能發揮應有的作用。
(四)優化評價機制
構建科學完善的評價機制是幫助小學生正確認知自我的關鍵,也是強化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價值的重要前提。為了體現課外實踐應有的價值作用,教師應當關注評價活動的優化調整,建構科學的評價標準,做好對學生的有效指導,在強化學生實際認知、促進學生個性成長的同時,帶給學生更加深層次的認知與感悟。教師應當更加關注學生課外實踐活動的過程,表現在網絡信息時代背景下,鼓勵家長利用多媒體設備拍攝實踐活動過程,通過對過程的監測有效實施評價,在發現學生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基礎上對學生進行評價指導,并且充分肯定學生在實踐中付出的努力?;谡n外實踐帶給學生的深層次體驗,學生在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中,認知能力能夠得到進一步強化,以良好的實踐探究為基礎,學會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總之,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積極開展課外實踐活動是強化學生認知與體驗的關鍵,通過實踐教學的科學優化,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數學基本知識的理解,以實踐探究為基礎,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全面掌握。教師應當考慮小學生數學學習規律,在教學設計和組織上提出更高要求,根據學生數學學習基礎選擇恰當的實踐活動形式,在良好的課外實踐機制建構中保證學生對數學的深刻理解,以實踐為平臺,讓數學知識成為解決實際問題的推動力,確保小學生數學核心素養的全面培育。
參考文獻
[1]侯延玲.新課標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外實踐作業的研究[J].天津教育,2019(36):122-123.
[2]黃旭旦.例談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過度指導的糾偏[J].基礎教育研究,2019(14):30-31.
[3]李志.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課外實踐作業的布置策略[J].內蒙古教育,2019(6):55-56.
[4]程艮鳳.實踐·體驗·發展:關于小學數學課外實踐體驗學習的研究[J].小學教學研究,2012(14):88.
[5]蔣文蓮.寓教于樂?數學思維培養的不二法門:小學數學課外實踐活動研究有感[J].小學教學參考,2009(29):61.
[6]劉耀.新課程下對小學數學課外實踐作業的探索[J].遼寧教育,2005(5):5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