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課程思政倡議下,中職英語教學應以學生發展為本,積極深化課程思政教學體系,推動學生朝著全面發展目標前進。本文主要介紹了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意義,分析了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現狀,指出了其中存在的問題,最終針對問題提出了解決策略與注意事項。
關鍵詞:中職學生;英語教學;課程思政
作者簡介:許恩萍,女,新疆供銷技師學院(新疆供銷學校),講師,研究方向:英語學科教學理論與實踐。
隨著課程思政教育理念的提出,廣大中職院校積極響應,推動思政教育與各學科課程、教學工作融合,其中包括了英語學科,形成了基本的課程思政英語教學體系。但隨著人們對課程思政內涵理解的加深,當前課程思政英語教學體系暴露出了一些缺陷,不足以全面貫徹課程思政理念,在學生培養方面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針對這一點,中職學校應以學生發展為本,對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進行深化創新,以便在推動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發展的同時,更好開展學生培養。
一、開展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重要意義
課程思政的核心思想是教師在教授學生專業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思政對于學生發展有重要幫助:其一,內在素養對于人對事物的看法、想法等起決定性作用,因此良好的內在素養能夠讓人保持正確看法、產生正確想法,間接從正確看法、想法出發,做出正確行為。例如人在集體活動中如果抱有“集體為先”的正確價值觀,那么其對于事物的看法往往側重于集體利益,行為上也會為集體爭取利益。根據這一點,通過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讓學生融入社會集體中,樹立正確價值觀,促使學生應用所學知識、技能,這對學生未來個人發展、社會集體發展都有幫助;其二,當學生意識到自身要為社會發展作貢獻時,代表學生內心有了抱負,但目標還不夠明確,可通過開展英語課程思政教學讓學生明確努力方向,通過教學使學生進一步意識到,想要在未來報效祖國,當前就要積極、努力地學習,盡可能掌握更多知識與技能。因此,英語課程思政教學有助于學生實現能力和素養綜合發展。
二、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一)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現狀
中職英語教學可以幫助學生明確抱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但在這個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個人未來的發展依然迷茫,原因在于教學雖然使得學生明確自身抱負,但還不夠完整,學生內心并沒有設置與之對應的發展目標,這種情況下學生實現抱負的信念感會逐漸下降,對于學生后續學習、發展不利。針對這一點,當前中職課程英語教學要全面分析存在的問題,創新英語教學方法,采取有效策略加以改進。
(二)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存在一些問題,因此在確立教學策略之前,需要先全面了解這些問題。
1.忽視學生發展需求。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課程體系都是按照統一標準設置的,但統一的課程體系不滿足學生差異化的個人發展意愿,例如某些學生希望未來能進入電子商務領域,但教學中卻沒有設置對應的課程,這就導致學生的發展意愿在現階段得不到滿足,會削弱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假設要圍繞學生的發展意愿開展教學,教師就必須充分了解每個學生的發展意愿,但實際教學中很多教師都不了解學生的個人發展意愿,同時有相當一部分學生的個人發展意愿并不具體,這也使得教師難以了解所有學生的發展意愿。由此可見,當前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課程體系與學生個人發展意愿不符,且學生個人發展意愿不明確,這些都應進一步改進。
2.教學模式傳統落后。從學生發展角度出發,要讓學生在后續繼續學習,甚至是未來社會發展當中充分發揮個人能力、展現自身價值,就必須讓學生在現階段學習中養成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好習慣,但當前中職課程思政英語教學模式比較傳統,導致學生難以養成主動學習的習慣,而是習慣被動。當前教學模式大多是“教師講,學生聽”,因此在學生的意識中,學習時并不需要過多地主動思考問題,只需要記住教師所講知識,或者按照教師要求開展實踐,因此很多教師在教學時會發現,當自身不再講解知識,而讓學生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時,很多學生都表現得不知所措,或者心不在焉,更有甚者開展與學習無關的活動,這說明學生在學習方面缺乏主動性。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經常會有“靈光乍現”的一刻,比如學生對于教師所講知識突然產生了新的想法,但傳統教學模式下的課堂氛圍比較沉悶,如果學生直接表達自身想法會顯得非常突兀,因此許多學生會壓抑表達欲望,選擇按部就班跟隨教師學習,久而久之學生形成被動學習習慣。
結合以上兩點,如果學生將被動習慣延續到課程思政學習,或者是未來社會活動中,學生的發展動能會降低,甚至追求隨遇而安,潛意識里也開始放棄自身抱負,因此教師必須要創新教學模式。
3.教學目標單一、籠統。當前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比較單一,而且比較籠統,即教學目標主要為“對學生英語知識技能、內在素養進行培養,促使學生成才”,該目標之所以單一,是因為其沒有與學生個人發展意愿結合,也因此相對籠統。這種情況下,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中,教師的教學方向會比較模糊,例如一些教師不知道如何幫助學生朝著個人發展目標前進,只能按照教材開展教學活動,因此教學目標設計有待優化。
三、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創新策略與注意事項
(一)創新策略
針對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現狀中的三個主要問題,下文提出了對應的創新解決策略,并結合策略實施需要,提出了相關注意事項。
1.優化課程體系,加強理想教育。中職英語教師應當著手優化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的課程體系,在現有基礎上整合相關課程,也可以新增一些課程,但無論怎樣優化課程體系,其基本思路相同,即應當結合學生個人發展意愿,將相關專業課程與英語課程融合,形成全新課程框架,并在該框架中融入思政教育,隨之進行課程思政教學。例如學生希望未來進入外貿行業,那么在英語教學中可以融入一些外貿行業知識,讓學生掌握一些外貿英語的使用方法等,同時以“作為外貿行業英語人才,要如何報效祖國”等類似主題開展課程思政教學。
按照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的優化思路,教師在著手優化之前需要充分了解學生個人發展意愿,且學生個人發展意愿必須清晰。為滿足這些前提條件,教師在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當中要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力度,通過理想信念教育了解學生的個人發展意愿,幫助學生明晰發展目標,促使學生個人發展意愿變得清晰。關于理想信念教育的加強方式,教師可以在教學中介紹各種與英語有關的行業,或者讓學生代入到行業情境中進行體會,促使學生了解行業現狀及發展趨勢,逐漸建立個人理想。除此以外,還可以邀請行業資深者參與到教學工作,向學生展示行業現狀、發展前景等,這樣不僅能起到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力度的作用,還能讓學生對自身所感興趣的行業有更深刻的了解,能讓學生內心抱負更加明確。
2.以學生為主體,改進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模式最主要的問題體現在學生地位上,即該教學模式中學生在絕大部分情況下都處于被動地位,因此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角度出發,教學模式改進思路為:將學生放在主體地位,予以學生充足的主觀能動性發揮空間,這樣學生才可以自主開展各種學習活動,結合思政教育內涵思考個人未來發展,逐漸養成主動學習習慣,這對學生未來發展有益。
教學模式的改進思路并不復雜,但改進之后會產生一個新問題,就是教師地位何去何從。針對這個問題,一般建議教師將自身放在引導者地位上,教師在英語課程思政教學當中理應將英語知識與學生個人理想行業的任職需求以及對應崗位的社會責任等相互結合,引導學生代入到崗位角色中,明白自身需要掌握哪些知識才能實現個人理想,同時清楚意識到實現個人理想的意義。例如學生希望在未來能夠成為一名英語教師,但其原本并不了解現代英語教師崗位對于人才的要求,而教師通過引導,讓學生代入到這一崗位角色上,促使學生通過自身體驗,思考成為教師應當具備哪些能力,再配合教師的講解,讓學生對崗位要求有全面了解,同時感受到教師這一職業所承擔的社會責任,使得學生內心的社會責任意識、信念等更加堅定,這也有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3.豐富教學目標內涵,深化目標指向。針對教學目標單一、籠統的問題,教師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個人理想,然后豐富教學目標內涵,將原本的“對學生英語知識、內在素養進行培養,促使學生成才”目標轉換為“通過教學培養,讓學生朝著自身目標方向發展,且保障學生專業能力、素養水平提升,以滿足對應崗位任職需求”的目標。每個學生擁有不同的理想,因此具有多元化特征。教師還要深化目標指向,不能只提出宏觀教學目標,而是要結合每個學生的具體情況開展相關教學改革工作。
(二)注意事項
以上策略的實施都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教師本身必須具備良好的實踐認知,否則教師無法在教學中結合學生個人發展意愿對學生進行培養。針對這種情況,建議中職學校協同合作企業開展教師掛職培訓工作,即教師需要進入企業參與一段時間的實際工作,并接受企業與學校的共同考評,通過這種方式能促使教師提升實踐認知,學校應當采取內部激勵制度等手段,調動教師自主強化學習積極性,讓教師不斷通過自主學習來了解各種英語相關崗位的實踐情況、對口行業發展、社會環境變化等,同時也讓教師相互交流,通過交換資源、溝通想法等方式深化個人認知與理解,以便更順利地實施教學策略、更充分地發揮教學策略的作用,更好地培養學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從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角度出發,現代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仍存在一些問題,中職英語教師應積極深化英語課程思政教學體系,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解決問題,促進英語教學與思政教育進一步融合,也使得兩者融合后更加貼近學生個人理想與發展需要,便于學生在學習中保持積極主動的態度,有益于學生未來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曹青青.情景教學模式下課程思政融入中職英語課堂探索與實踐[J].海外英語,2022(23):210-212.
[2]魏海燕.“三全育人”視閾下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學實踐研究[J].科普童話·新課堂(下),2022(12):135-137.
[3]陳衍新.文化自信視域下酒店英語專業課程思政建設的教學方式探賾[J].現代職業教育,2022(43):139-142.
[4]王榮娟.基于“三全育人”理念的中職英語教學課程思政模式的實踐與探索[J].讀與寫,2022(31):46-48.
[5]林冬梅.新課標背景下中職英語開展課程思政的策略探究[J].課堂內外(高中教研),2022(10):137-139.
[6]李頎,李麗.中職英語課程思政教育的探索與實踐[J].廣東教育(職教版),2022(8):60-61.
[7]甘如雪.課程思政理念下的中職英語教學實踐:以Unit 10 Why was it built?為例[J].英語教師,2022(11):135-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