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智能化理念在很多行業及領域的發展中得到重視和適用。新聞媒體單位通過在新聞生產中融入人工智能技術,能提高新聞信息采集、分類、分析與處理的效率,為新聞節目的制作提供更多素材,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新聞媒體行業的發展趨勢,新聞媒體行業展現出發展新態勢。本文針對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主播媒介素養的核心要素及其重要性進行深度分析,明確了主播媒介素養發揮的實際效果,提出提升主播媒介素養的具體策略,旨在強化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的實效,助力新聞媒體行業的穩定、有序發展。
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主播媒介素養的核心要素及其重要性
主播的信息篩選與核實能力
主播是新聞生產中重要信息的“把關人”,信息篩選與核實是主播需要具備的基本媒介素養。首先,主播需要在新聞生產中做到篩選和過濾信息,尤其在現代化技術發展的環境下,互聯網技術得到廣泛應用,社會發展中每天都會產生大量數據信息,但僅有少部分信息具備公開傳播價值,因此,主播需要進行前期的篩選和過濾,選出具備宣傳價值的信息;其次,主播需要進行信息解釋和解讀,了解通過篩選的信息的具體含義,為受眾帶來更為專業的解讀,使得受眾能正確理解新聞信息;最后,主播需要核實新聞信息,避免因虛假信息的傳播給受眾帶來誤導和不良影響,進而幫助受眾望造正確的價值觀,實現對社會輿論的正確引導。
主播的情感傳遞與人文關懷能力
新聞媒體信息傳播過程中,主播發揮著重要作用。主播不僅是新聞信息傳播中的關鍵載體,還能進行相應的情感傳遞。首先,主播的情感傳遞作用主要體現在通過具備感染力的聲音和語言準確表達新聞信息或新聞故事中蘊含的情感;其次,主播可在新聞事件報道中了解新聞事件擁有的人文價值,在新聞信息傳遞中實現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最后,主播的專業形象能給受眾帶來積極影響,使其對媒體行業產生良好印象。
主播的受眾互動與社會反饋能力
在智能化生產中,主播在一定程度上發揮著與受眾互動和社會反饋的作用。一方面,主播能夠通過與受眾的互動交流,了解受眾的需求,并選擇合適的新聞內容和傳播方法,進而增強新聞主播與受眾間的黏性,有助于全面了解受眾的喜好,從而為后續新聞節目的調整與優化提供可靠依據。主播通過與受眾進行語言和情感方面的交流,能向受眾傳遞重要的社會發展信息,還能收集受眾的訴求。另一方面,立足社會反饋層面進行分析,主播通過網絡直播平臺進行新聞宣傳時,可依托平臺的評論和彈幕等功能實現與受眾的實時互動交流,了解受眾對新聞節目的看法,促使主播改進新聞生產理念和方式,進而提高新聞生產質量。
主播的創新表達與傳播能力
主播除了應具備與受眾互動的能力和社會反饋素養,還應擁有良好的創新表達能力,進而實現對新聞信息的高效傳播。如主播需要在新聞生產中利用大量詞匯和豐富的句式強化新聞表達的生動性,同時,應結合不同新聞節目的特點和受眾需求,轉變語言風格,在高質量傳達新聞信息的過程中向受眾準確傳遞情感要素。同時,主播還要保證自身觀點表達的合理性和獨特性,在新聞節目生產中融入自身的思考,并在新聞傳播中引導受眾進行思考,進而達到引導受眾深刻理解新聞節目內涵的目的。此外,新聞主播應擁有良好的傳播能力,其需要依據受眾需求適當調整傳播方式、優化傳播策略,從而帶來更好的節目播出效果,進一步提高受眾滿意度。
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主播媒介素養存在的問題
主播缺少技術適應能力和創新意識
現階段的新聞行業發展中,部分主播缺乏危機意識,未系統學習先進科學技術,如特效應用和音視頻調整等,在無法靈活運用大數據技術及人工智能技術的情況下,很難實現新聞生產理念和方式的變革,不利于主播的轉型發展.還可能給主播媒介素養的提升帶來阻礙。科學技術在不斷更新,一些主播缺乏創新意識,難以改變自身的思想觀念和思維方式,依然采用傳統單一化的新聞生產手段,在主持風格和表達方式不變的背景下,不利于提升受眾滿意度,難以提高新聞節目對受眾的吸引力,龐大的受眾基礎逐漸流失,且受到主播個人主持能力及控場能力等方面影響,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新聞行業的快速發展。
主播缺少信息篩選與分析處理能力
在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的背景下,部分主播還缺少信息篩選與分析處理能力,即無法高效利用網絡環境中的海量信息。信息篩選能力是主播需要具備的重要媒介素養,依托先進科學技術和軟件,主播能實現對信息的高效篩選和利用,在缺少與人工智能技術融合的情況下,很難實現以上目標,部分主播因缺少信息分析處理能力而無法保證新聞信息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同時,一些主播的信息甄別能力較差,很難實現對新聞事件的尋根溯源,導致新聞生產中使用負面信息和虛假信息,會誤導受眾,不利于社會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主播缺少跨文化傳播能力和素養
通過分析新聞行業的發展情況可以了解到,主播雖然占據新聞傳播的關鍵地位,但避免不了會受到人工智能技術的影響,因此,主播應充分展現自身的優勢.如跨文化傳播能力和素養等,減少人工智能技術帶來的沖擊。而現階段的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部分主播缺少良好的跨文化傳播能力與素養,具體指主播缺乏學習意識,在其他國家語言的掌握和運用方面受到限制,在此背景下,如果主播不了解其他國家的社會習俗、文化背景及語言習慣,很容易在新聞生產和信息傳播中出現沖突,甚至導致受眾對其他國家語言和文化產生誤解。
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主播媒介素養的提升對策
提高主播創新與技術適應能力
為進一步提升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水平,新聞媒體單位應重點培養和提高主播的媒介素養。主播應強化創新意識,改變傳統的思想觀念,改進以往的新聞傳播方法,不斷提升自身的表達能力和新聞素養,積極參與到人工智能時代背景下新聞行業的變革中,適應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環境,如智能語音交互和虛擬演播室等。同時,主播應主動加強對新型報道形式的探索,不斷創新新聞傳播方式,進一步增強新聞互動性,滿足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為受眾帶來更多參與互動的機會,增強受眾的體驗感。例如,主播可利用智能語音,實現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分析現場受眾反饋,優化自身的節目報道形式,從而為新聞報道方案的調整提供依據,進而提高受眾滿意度。在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通過提高主播的技術能力,能讓新聞生產質量得到保證,且在主播掌握多元化知識及實踐操作技能的情況下,能明顯提高新聞生產效率。例如,主播可利用智能交互系統和虛擬演播室進行新聞節目報道演練,及時發現自身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并結合實際進行自我改正與提升,進而滿足新聞報道工作要求,獲得理想的新聞生產和新聞信息傳播效果。
培養主播信息篩選與分析處理能力
信息篩選和分析處理能力是主播重要的媒介素養之一。主播需要提高自身的信息敏感性,懂得觀察身邊事物,掌握社會發展動態,進而獲得更多有參考價值和利用價值的新聞信息。同時,主播要加強對AI工具的學習,通過利用專門的AI軟件等進行海量新聞信息的篩選和分類,如利用AI工具的語義分析和關鍵詞搜索等功能,能在短時間內篩選出重要的新聞內容,節省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主播還需具備良好的批判性思維,在面對不確定信息時,主播應學會明辨是非及切斷不良信息的傳播,為新聞媒體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堅實基礎。主播還需提高自身在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的信息分析與處理能力,因此,主播應加強學習新聞專業知識,在擅長的領域中不斷深耕,為新聞報道提供強有力支撐。
提升主播的跨文化傳播能力與素養
影響主播跨文化傳播能力的因素較多,為進一步提升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水平,新聞媒體單位應重視培養主播的跨文化傳播能力與素養。首先,主播應不斷提高自身的語言技能,認真學習多種其他國家的語言,通過參與專門的語言教育培訓,掌握更多與不同國家人民交流的技能,且可通過觀看原聲影視作品或閱讀原文書籍獲取相應的語言知識,有助于拓展主播的交際范圍;其次,新聞媒體單位應引導主播了解不同國家的歷史文化,通過學習當地的社會習俗、生活習慣和傳統文化等,正確掌握新聞播報方法,以免出現信息傳達錯誤等問題,強化受眾對不同國家文化的深刻理解;再次,主播應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和平臺進行多種語言的新聞播報練習,優先選擇實時播報,鍛煉主播的臨場反應能力;最后,主播應積極參與實踐鍛煉,例如,主動參與到單位組織的外國嘉賓采訪、重要國際會議及國際交流活動等,通過與國外人民的頻繁交流,鍛煉自身的語言交際能力,不僅可以讓國內的受眾了解國外文化,還能通過國際媒體平臺進行新聞宣傳,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可見,提高主播的跨文化傳播能力和綜合素養,能明顯提高新聞行業的綜合發展實力,為媒體行業的國際化發展貢獻力量。
主播媒介素養在智能化輔助新聞生產中發揮核心作用,通過提升主播的媒介素養,能展現其不同方面的能力,包括新聞信息評估、挖掘、質疑、分辨、篩選和創造等,還能幫助主播提高自身的洞察力和應變能力。主播要具備良好的媒介素養,實現與受眾的互動交流和情感溝通,了解受眾的個性化需求,為受眾提供針對性更強的新聞信息,從而提高受眾滿意度。此外,新聞媒體單位通過提升主播的媒介素養,能實現對新聞事件的深度解讀,從而引導受眾,提高新聞報道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