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融媒體時代,廣播新聞節目為緊緊抓住新的歷史性發展機遇,更好地應對新媒體平臺帶來的沖擊和挑戰,需要結合當前受眾個性化、多元化的審美需求與精神追求,創新、優化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內容和形式,從而提高廣播新聞節目的影響力、傳播力與滲透力,促進傳統新聞媒體的可持續發展。
廣播新聞節目編排創優的現實意義
豐富節目內容,吸引受眾關注
從廣播新聞節目目前的發展情況來看,雖然取得了顯著的成效和進步,但也存在諸多不足和欠缺,其中節目同質化現象嚴重是導致受眾大量流失、傳播影響力不足的重要原因。采用有序化、標準化的方式對廣播新聞節目進行編排,更加科學地劃分節目時間、完善節目內容,一方面可以緩解廣播新聞節目同質化問題嚴重的情況,提高節目內容的趣味性與新穎性,另一方面可以擴大目標群體,吸引受眾的廣泛關注,為廣播新聞節目的長效健康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
提高節目質量,形威特色品牌
通過調查和研究部分廣播新聞節目可以發現,個別編排工作人員受傳統工作理念影響較深,仍在沿用傳統、單一的編排方式,主要就是先將國內新聞分享給受眾后,再播放國外新聞。這種單一、僵化的編排方式,使得廣播新聞節目過于沉悶,缺乏特色與活力,趣味性不足。但通過高質量、高水平的編排,將優質新聞內容有效排列、組合,可賦予廣播新聞節目新的生命力與活力,形成特色化品牌后,不僅提高了節目的質量,還進一步擴大了新聞的傳播范圍,從而使廣播新聞節目能夠獲取更多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優化節目層次,強化競爭能力
隨著備類新媒體平臺迅猛發展,市場競爭愈發激烈,廣播新聞節目想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正確認識到編排工作的重要意義,通過巧妙且靈活的編排,強化節目的市場競爭力。因此,在保證新聞節目質量的基礎上,深層次挖掘、探究新的編排技巧,鮮明的主線和清晰的層次,既能夠增強受眾的體驗感與滿意度,還能夠提高節目的市場競爭能力,為廣播新聞節目的穩健發展夯實基礎。
廣播新聞節目編排的原則
價值原則
在編排廣播新聞節目的過程中,要根據新聞價值大小,有針對性地編排節目播出時間與順序。在衡量新聞的價值時,要將重點放在兩個維度上:一是新聞內容的代表性與典型意義,即新聞內容是否全面深刻地展現了事物的深度、寬度與廣度;二是新聞內容是否高度體現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聞媒體肩負著引導社會輿論、促進社會穩定等多項重要的職責和使命,在編排節目的播出時間與順序時,要將體現黨的方針政策、反映民生實事、生產建設成就等高度契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內容,在黃金時段優先播出,展現出廣播新聞媒體的權威性。
同類原則
同類性指的是將相同領域的報道集合到一起后,再根據新聞內容的邏輯關系,統籌設計播報程序。這種編排方法的邏輯性與可聽性較強,既能夠優化廣播新聞節目的結構,促使整個節目更具節奏感與層次感,還能夠充分全面地反映某一領域的實際發展狀況,加深受眾對于報道內容的理解和記憶,避免因廣播新聞過于淺層化、表面化影響到節目的傳播深度與廣度。
問隔原則
間隔原則是價值原則的輔助性內容,主要就是按照新聞內容的重要程度,將各類長短不同的稿件科學搭配到一起后,再利用音響等道具,輔助新聞的播報,不僅有益于激發受眾的興趣,還增強了節目與受眾之間的黏性,避免了受眾的大量流失。
附著原則
附著原則主要是將重要程度一般但具有一定價值的新聞編排到一起,在同類新聞結束后播放。這種編排模式的優勢特征較多,主要體現在三個維度:一是將大規模的簡訊集中呈現到節目的后半段,會導致節目的整體結構缺乏平衡性,出現頭重腳輕的問題,而將具有一定價值的新聞附著在同類新聞之后,可保證結構的平衡性,避免頭重腳輕的問題;二是將重要程度一般的新聞經過深化與升華后,傳播給廣大受眾,有利于提高新聞的價值,擴大廣播新聞節目的報道面,避免報道內容單一的問題;三是利用重要程度一般的新聞,打造井然有序、疏密相間的結構,在很大程度上提高節目報道的層次感與節奏感,實現對受眾的持續吸引。
廣播新聞節目編排創優策略
深度挖掘播報內容
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應始終堅持“內容為王”的理念,即根據新聞內容的深度、廣度以及寬度等,設計節目的報道時間和順序。但從廣播新聞節目內容收錄工作目前的開展情況來看,還存在節目內容新穎性不足、脫離民生實際等一系列問題,大多數報道內容均集中于政策宣傳以及會議報道等,與社會焦點問題、民生實際密切相關的內容存在“一帶而過”的情況,導致受眾的精神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滿足,轉而利用網絡平臺,搜索社會焦點以及民生新聞,使得廣播新聞節目的影響力與傳播力逐漸下降。
針對上述情況,在開展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工作時,要深層次挖掘更多有價值且貼合民生實際的內容,不斷豐富節目內容,提高受眾的收聽欲望。例如,在保證政策宣傳、會議報道等內容正常播出的同時,還可以增設新的播報板塊,如“今日頭條”或者“今日重磅”等,在這類板塊中播出具有新聞價值且社會關注度高的新聞,吸引受眾的注意力。在實際編排這類板塊的過程中,可以聚焦于某一熱點事件策劃專題新聞,成立一支專業的工作小組后,對熱點事件展開實地走訪與調研,深入挖掘熱點事件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不僅提高了新聞節目的報道深度,引發受眾的思考與討論,還能加深受眾的印象,進一步強化新聞節目的滲透力與感染力。
科學策劃宣傳主題
從新聞學的角度出發,方法與原則是廣播新聞節目編排的“骨架”,而主題與意圖則是編排的“靈魂”,僅有“骨架”缺少“靈魂”的廣播新聞節目,終將被市場淘汰。因此在編排廣播新聞節目時,要科學策劃節目主題,并巧妙設計節目意圖,賦予節目靈魂和活力。
在實際策劃廣播新聞節目宣傳主題的過程中,可從以下幾方面入手:首先,圍繞黨和政府當前主要的工作內容,篩選宣傳價值較強的稿件后,結合稿件的內容,有針對性地設定宣傳主題,如“深化文化交流、實現共同進步”“美麗中國建設、教育資源均衡”等,展現出節目主題的正向引導作用后,充分發揮出廣播新聞節目的社會服務功能。其次,廣播新聞節目的宣傳主題要清晰體現節目意圖,這一要素指的是新聞節目的主要內容以及核心思想等要與新聞的發展規律高度契合、與節目的戰略方針高度一致。通過明確且合理的宣傳主題,彰顯節目意圖。在明確節目意圖的指引下,綜合編排廣播節目,有助于強化編排效果,實現理想的編排目標。最后,宣傳主題還要具有較強的完整性,能夠在一定層面上反映出廣播新聞節目的重點內容。
精心選擇編排頭條
“頭條內容”是新聞編輯串稿的重要指引,在實際選擇頭條內容的過程中,不同新聞編輯的價值取向以及認知方向等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使得頭條內容的選擇也呈現出了個性化的特點,而不同的頭條內容會導致整個新聞節目的價值取向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編排廣播新聞節目的過程中,要重視頭條內容的選擇,新聞編輯要從三個維度入手,精心選擇編排頭條。
其一,精寫提要。從受眾的角度出發,將受眾最關心、最關注的內容,用簡練的語言編撰到一起,充分調動受眾收聽節目的積極性與主觀能動性,同時突出新聞報道的精髓,從而起到對整個廣播新聞節目畫龍點睛的作用。
其二,宏觀思維。從宏觀的角度出發,科學整理、分類新聞內容,將相同類型、相同領域的新聞內容組合到一起后,編排為綜合性、集成性的頭條內容,為節目報道提供宏觀性的指引,保證報道的流暢性與全面性。
其三,反差思維。廣播新聞節目主要注重受眾的聽覺體驗,傳統的編排方法使得頭條內容缺少變化,可聽性不強。對此,為強化廣播新聞的滲透力與感染力,編排頭條內容時要基于反差思維,并在潛移默化中表達出新聞編輯部的意見和價值觀點,這樣不僅能夠避免廣播新聞節目枯燥、乏味的問題,還能夠提高整篇報道的活力,提升受眾的聽覺體驗。
應用組合編排方法
對于廣播新聞節目而言,組合編排方法指的是按照既定的新聞主題與新聞框架,將連線報道、短評報道以及錄音報道等銜接到一起,豐富節目的報道內容與形式,實現對受眾的持續性吸引。
在實踐組合編排技巧的過程中,為保證新聞節目的吸引力,可以將不同題材的稿件合理搭配在一起,如將連線、短評與錄音報道穿插排列等,促使新聞內容更具多樣性與可聽性。與此同時,還可以將同質不同維度的新聞稿件編排到一起,即稿件的內容均圍繞某一話題或者熱點事件,但對事件的看法和觀點不同,既可以單獨成立一個小的播出單元,也可以整合到一起進行播出。為提高新聞節目的邏輯性,將同質不同維度稿件編排到一起后,還要補充這類稿件之間的內在聯系,以增強節目的播出質量和效果。
除此之外,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還要從生理學與心理學的角度分析記聽規律,個體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更容易記住開頭和末尾的重點內容,因此在組合編排稿件的過程中,也可以將重要程度最高、傳播價值最強的新聞稿件作為頭條新聞,再將較為重要內容編排到節目的末尾,進一步增強新聞節目的傳播力。對于受眾遺忘速度較快的中間部位,要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將干擾受眾認真收聽的因素全部消除,將趣味性較強、情節性較強的稿件編排到中間部分。這種編排方法有助于大幅度提高新聞編排的水平,為節目的高質量、高水平播出提供堅實的保障。
強化人員綜合素養
新聞編輯作為廣播新聞節目編排工作的主要負責人,其專業能力、職業素養與工作經驗直接關系到新聞節目的編排質量和效果,但部分新聞編輯還存在綜合素養不高的問題,主要體現在兩個層面,一是工作理念與模式較為滯后,個別新聞編輯未能深刻意識到新媒體對于傳統媒體的沖擊,仍在沿用傳統的編排方式,缺乏創意和創新,導致廣播新聞節目的市場競爭力不足;二是部分新聞編輯職業素養不高,未能正確認識到自身所肩負的責任和使命,在工作過程中,部分新聞編輯存在敷衍、不認真的情況,給節目的整體質量造成不良影響。對此,有關單位要重視新聞編輯的培訓和考核工作,結合新媒體視域下受眾獨特的審美需求與精神追求,展開高水平的培訓工作,更新新聞編輯的工作理念與模式,確保其在編排新聞節目的過程中能夠保證編排的合理性、多元性與專業性。同時還要建立嚴格的考核機制與客觀的激勵機制,將考核結果與薪資待遇、福利政策等相掛鉤,針對專業能力強、工作態度積極、有突出貢獻的新聞編輯,應給予其精神層面的鼓勵和物質層面的獎勵,通過這種方式激發新聞編輯工作的熱情與活力,強化編輯的綜合素養,為廣播新聞節目編排工作的高質量推進提供堅實的人才保障。
綜上所述,廣播新聞節目編排工作涉及到一系列復雜且繁瑣的內容,對于編排內容、形式以及方法等均提出了較高的要求,結合當今受眾多元化的需求,創新、優化廣播新聞節目的編排形式,有利于提高節目的制作質量與水平,促進傳統新聞媒體的穩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