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子江 饒燕
當前,國際國內形勢復雜多變,風險挑戰顯著增多。全球經濟衰退、俄烏沖突加劇、臺獨分子趁機造勢;霸權主義國家為轉移國內矛盾,拉邦結盟干涉別國事務,推行逆全球化進程,國際戰略格局深度調整演變。在我國自然國土疆界以外或是雖在我國領域以內但尚未實施行政管轄的地方,還存在著危害我國家安全與海外利益的個人或組織,要對其實施懲戒,難度較大[1]。傳統境外有人懲戒行動受到國界限制、法律影響,極其不便;且我出境人員面臨保障、偵察、行動、協調等諸多困難。隨著人工智能與無人化技術快速發展,越來越多的擁有智能化特征的無人裝備投入使用,使得境外無人化懲戒成為了可能,美國刺殺伊朗國民衛隊少將蘇萊曼尼就是境外無人化懲戒的鮮活例證。
我國境內恐怖勢力主要是“東突”和“藏獨”,其中“東突”與“伊斯蘭國(IS)”有著深刻廣泛的聯系,骨干成員在境外接受培訓,帶著任務回國,從思想上以所謂民族自由為幌子,參與分裂宣傳活動,制造恐怖暴力事件,給人民幸福、民族團結、國家安全造成巨大危害。“藏獨”核心領導為流亡海外的“達賴集團”,其為了謀求個人對西藏地區的統治,以宗教為手段控制信徒,制造恐怖分裂活動。現任領導人十四世達賴喇嘛,經常游走于美國和印度等國家,發表錯誤言論,妄圖重新致藏族同胞于自己政教合一的奴役之下。而“臺獨”勢力在現任地區領導人蔡英文的鼓動下,不顧民族大義,制造矛盾、謀求獨立、依附美國、攪局中國南海,極其可恨。
隨著“一帶一路”戰略的深入推進,我國在對外投資和貿易方面逐年擴大,越來越多的資產落地境外,越來越多的工程技術人員參與國外基礎設施建設等重大項目,為境外國家和地區創造了就業機會,改善了基礎條件,培養了人才。但恐怖組織,妄圖阻止我對外經貿關系,掠奪海外資產,不斷制造暴力恐怖事件,影響工程建設和貿易往來。同時,恐怖分子還妄圖在我能源運輸航線、管線地區制造暴恐活動,威脅能源進口安全。暴恐組織或人員還對我海外華人、華僑發動襲擊,致使其生命財產受到嚴重威脅。
隨著高新技術不斷應用于軍事領域,綜合運用光電技術、計算機技術、信息技術、隱身技術、人工智能等技術,研制出一大批型號繁多、種類齊全的無人機、無人潛水器、無人車輛、仿生機器人等武器裝備,為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奠定了物質基礎。以人造衛星為載體,建立具備全天候偵察、全球定位導航、實時通信組網能力的支援保障體系。智能化、無人化的不斷發展,使機器具備偵察、判斷、決策、行動的能力,自主機動、偵察判斷、打擊目標,美國在伊拉克境內刺殺伊朗國民衛隊少將蘇萊曼尼的行動中,就是典型的嘗試,使得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漸入佳境。
傳統境外有人懲戒行動,需要自身攜帶或者向目標國協調武器裝備、安排人員出入境、做好救治受傷人員等大量準備工作。相比而言,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效費比高,有三個方面的主要特點:一是非接觸,無人化平臺可以利用自身在機動、潛隱、遠距離發射彈藥、高超的情報偵察能力等方面的優勢,在較遠的距離上對目標實施打擊。二是零傷亡,無人化平臺能夠在人類無法到達的地方、難以忍受的條件下實施具體行動,避免了復雜環境對人的制約。三是時效性,無人化行動具有信息傳輸層級少、流程簡化的優勢,己方通過情報獲取摸準目標對象特征,在遠方利用無人化平臺,以主動攻擊或者自殺式攻擊的方式,對目標發動突然襲擊,快速達成行動效果。
傳統境外有人懲戒行動,結果往往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同時我方人員傷亡無法避免,全身而退并實現零傷亡的可能性較小,付出代價取得勝利抑或是付出代價無功而返,都將在某種程度上降低威懾效果。而實施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將具備更強的震懾力。一是行動突然,無人化平臺可在目標對象沒有防備的情況下,以隱蔽突然的行動達成目的,使目標對象對于這種手段無處藏身、無法避免、無法破解。二是打擊精準,無人化裝備多攜帶精確制導彈藥,具備察打一體能力,可以精準打擊目標對象。三是顧慮極少,無人平臺不受感情制約,靠程序控制,對待敵人冷酷無情,行動實施簡單便捷。
傳統境外有人懲戒行動,首要前提是需與目標國建立聯系,及時通報我方行動計劃、人員出境行程,必要時還需要他國武裝力量協同配合。而目標國與目標對象又有著千絲萬縷、不為人知的聯系或者是利益關系,一旦行動計劃泄露,輕者導致目標對象逃逸,重者我方蒙受巨大損失,無功而返。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具備較好的保密效果,能夠確保行動安全順利得以實施。首先,無需通報目標國,且不需要大量武裝人員攜帶裝備入境,目標對象無法掌握我行動目標、時間、地點。其次,無人化裝備隱身性能好,其體積小、回波反射面積小,能夠有效規避目標對象預警防衛系統,利于長距離突防。再者,無人化裝備滲透能力強,以仿生昆蟲機器人為例,能夠與自然界動植物融為一體,肉眼不易發現,可有效滲透門禁系統和人工警衛系統,實施懲戒行動。
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決策層級高、行動規模小,具有戰略決策、戰役指揮、戰術行動的特點。戰略決策層面,其行動是國家意志、力量的體現,事關國家政治、經濟、外交,必須站在國家利益的高度,綜合考量各方面的因素,來決定行動的時間、地點和方式,以達到懲戒效果和意義。戰術指揮層面,根據上級決心,周密組織偵察,詳細制定行動計劃,從目標跟蹤偵察、無人化打擊平臺部署到打擊路線選擇、目標確認、實施打擊過程都要反復推演,立足復雜情況,并要制定備選方案、補充手段,確保任務完成。行動層面,要進行模擬演練,以網上模擬對抗和相似情況現地演練的方式,檢驗行動計劃和無人平臺實際能力。
在后臺指揮信息體系能力的支撐下,精干編組、密切配合實施行動。一要依托天基資源獲取情報,通過衛星偵察,以紅外、電磁波等多種手段,查明目標位置、活動軌跡,以天基通訊,建立信息傳輸網絡,用于懲戒行動中的情況上傳和指令下達。二要開設指揮控制系統,以網絡為中心,搭建指揮信息平臺,通過無人化平臺自主偵察和接受天基情報的方式,全面掌握懲戒行動的實時態勢,及時把握機會,科學決策部署、靈活實施行動。三要力求精干,以少量平臺編組,進行周密控制協同,多點部署、同步行動。
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需要遠距離空中突防和縱深破襲打擊,只有隱蔽、突然才能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為此,需從四個方面,進行周密部署。一是運載部署,主要利用航空母艦或者運輸機,將空中無人平臺運輸至任務區域內區,其運載路線要隱蔽企圖,運載位置距離目標距離適中,避免被發現。二是拋灑部署,以運輸機為載體,將空中或者陸上無人平臺投放至任務區域內,進而實施偵察,一旦發現目標,立即鎖定并實施打擊。三是陸基部署,在目標距離近,無人平臺航程可達的條件下,可從本土對境外目標直接發動懲戒行動。四是人機協同部署,人員將控制設備和無人平臺攜帶至目標附近,自行組建局域網,并實施指揮控制,規劃行動,對目標實施打擊。
精確打擊提高了行動效率,基于“偵察-控制-打擊-評估”的高效指揮活動助推精確打擊的實施。完善“偵察-控制-打擊-評估”的閉環戰法,能夠縮短行動周期,而精準選擇打擊窗口,精準選擇打擊時機,是成功的關鍵。針對特定目標對象,使用精確制導彈藥,進行打擊,可以有效提高毀傷效能,避免造成無辜人員的傷害,利于政治、外交斗爭[2]。
即時評估打擊效果是行動過程中的重要一環,可為后續指揮決策提供依據。如效果欠佳,可實施重復打擊或者進行二次行動。對于評估的方法主要有:一是目標比對,即通過打擊前后的目標圖像或者視頻對比進行效果確認。二是人工確認,以突擊隊員或者潛伏人員進行現場確認,如美軍刺殺蘇萊曼尼后,提取死者DNА進行身份確認。三是協同確認,通過天基資源、無人化平臺和偵察員從各自角度共同評估打擊效果,最終得出結論。
于境外打擊暴恐分子,是一個國家維護其本國安全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要職責,中國也不例外。正如計算機網絡逐步改變社會生產生活方式一樣,無人化力量影響和改變境外懲戒行動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們只有沿著由低級到高級循序漸進的方式演進,不斷探尋境外無人化懲戒行動的現實價值,才能不斷提升境外懲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