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麗
(西豐縣郜家店鎮政府,遼寧 西豐 112400)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是發展農村經濟的重要保障,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將財務管理與信息技術相結合,不僅可以提高農村財務管理水平,也有利于政府對實際農村集體經濟情況的掌握,在制定政策和發展指導上更加準確,并且有實操性。本文主要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意義、現階段主要存在的問題和發展途徑進行分析。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率。財務信息化建設需要引進先進的管理設備和技術,將責任具體分配給每個人,避免無關人員插手財務管理。通過計算機技術進行數據管理,可以保障數據的客觀真實,又可以簡化操作流程。
財務管理系統可以規范賬目管理,記錄所有修改明細,避免開支不合理和人為干擾的現象。財務管理信息化讓財務管理更加公開、透明,保護了人民群眾的知情權,群眾可以隨時了解集體財務狀況,對財務管理進行監督,有質疑可以隨時查找,可減少群眾與村干部之間的矛盾,促進農村社會穩定。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有利于各級政府掌握當地農村的經濟情況,也有利于上級相關部門對農村財務管理進行有效的監督管理,據此制定詳細的發展計劃和具體的政策,適合在當地執行,促進農村經濟發展。農村也可以在第一時間了解財務管理最新的政策,及時執行,快速發展農村,縮小城鄉發展差距。
我國信息化事業開始晚,農村群眾更是未意識到財務管理信息化的意義和重要性。且對信息化的理解比較片面,認為財務信息存儲在電腦中不安全,會隨著電腦損壞而消失。農村財務管理人員,未接觸過信息化管理帶來的便利和好處,去學習新的財務管理技術和管理理念難度較大。有些落后地區的基層政府可支配資金有限,還需要使用在更關鍵的用處,無法對財務信息化建設提供資金支持,農村集體本身更加沒有資金進行信息化建設,進一步導致了對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忽視。
建設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的前提是建設信息平臺,信息化需要電腦硬件和軟件平臺作為載體運行,鄉鎮政府財政支持能力有限,計算機及相關財務設備在農村不夠普及,且平臺還需要專業人員進行維護,目前還沒有專門針對農村財務管理的軟件,阻礙了農村財務的信息化發展。
農村財務管理既要對信息進行收集,還要對信息進行核算,既要懂得會計專業知識,還要會使用計算機。而現在農村的財會多是出納出身,沒有對財務課程進行過系統專業的學習,沒有從業證書,這使得他們僅可以處理簡單的財務問題,很難處理成果分析、財務變更等問題。且信息技術應用困難,實際操作過程中會導致系統數據的錯誤。城鄉發展有差距,隨著城市經濟發展,越來越多的青年在城市發展,在農村地區留守的老人和兒童中,會將電腦技術應用于財務管理的人少之又少,這也阻礙了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發展。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制度模糊,相關部門通常是人管人,而不是制度管人,權利責任關系不明確,不可有效地避免人為的干擾。職權和責任未分配清楚,經常發生權責交叉或空白等現象,嚴重影響財務工作的高效開展。農村實際的財務管理信息化開展過程中,未對軟件流程設置新的工作流程規范,財務工作不能及時有效的開展。
提高干群對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全面認識,理解其含義和內容,才能可以進一步推廣實施,加速推進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首先村級領導應做好帶頭作用,自上而下地改變信息化管理理念,提高對財務管理信息化的重視,積極學習信息化管理知識和管理理念。積極培訓財務管理人員,讓其正確認識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逐漸將信息化管理融入農村財務管理工作。
實現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需要配備健全的信息化設備,這是實現信息化的物質保障。普及和推廣計算機網絡,為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配備基礎設備,且提供后續的基礎設施維護工作,以減少沒必要的設備損耗。在購買硬件時,要滿足農村財務部門的切實需求,選擇方便操作和維護、性價比高、穩定性強的設備。
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除了必要的硬件設備,還需要方便易操作的計算機軟件,城鎮財務管理使用的軟件操作難度大、維護成本高,不適用于農村。政府應與高校或科技公司加強聯系,提高扶持力度,增加經濟投入,加速高校和軟件公司開發出適用于農村財務的軟件。同時安裝專用財務管理網絡,避免網絡病毒導致財務信息泄露,保障農村財務管理系統的完整和穩定。建立健全一套操作簡單的農村財務管理和遠程監督的軟件系統,解決傳統財務信息查詢速度慢、不完整、不安全等問題。讓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更加高效、安全和規范。
首先要加強現有財務人員的工作能力,大力培養農村財務信息化人員,定期開展培訓,讓農村財務人員更加了解農村經濟特點,更好的開展工作。實行崗位責任制,完善獎懲制度,保障福利待遇。加速引進會計專業人才,利用“三支一扶”等政策引進人才,或是公開進行招聘,創造良好條件留住優秀人才,讓大學生更好地參加農村建設中來。
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過程中,需要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機制,保障順利的開展農村財務管理工作。根據國家財務管理方面的相關法律法規,從農村的實際情況出發,設置適合當地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制,將工作落實到個人,避免發生有事無人做、有人無事做的情況,在發生問題時可以找到責任人。也要對財務管理軟件進行科學的管理,避免使用錯誤,導致財務賬目混亂。促進農村財務信息化管理逐漸制度化和規范化,需要健全建立財務管理信息化相關制度,保障所有工作得到落實。
監督管理工作是財務可以充分發揮經濟效益的重要保障,不可替代。加強完善財務管理信息化監督體系,加大監督力度。農村財務主要是群眾的利益,群眾要發揮主人翁精神,行使自己的監督權,積極參與農村財務管理信息化的建設,成立農民群眾組成的財務監督小組,監督村級干部和財務人員的工作,提高農村財務管理的透明度。上級財政部門也應加強對農村財務的監督,對農村的財務管理進行定期、不定期的審計,在網絡平臺上查看財務賬目也更加簡單明了,實行更好的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