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光
(朝陽市農業綜合行政執法隊,遼寧 朝陽 122000)
我國禽畜養殖業飛速發展,鴨類水禽養殖量逐年增加,種鴨腹瀉會威脅種鴨的生長發育,還會影響鴨類水禽數量,因此對種鴨腹瀉成因和防控措施進行分析十分重要。
鴨類多生活在水中,為了使鴨子數量短時間內迅速增加,養鴨模式由網床平養轉變為籠養模式,此模式限制了鴨類的活動空間,改變了鴨類的生活習性,剝奪了其水上生活的權利。籠養種鴨會引發鴨類產生應激反應,與普通鴨相比,養殖戶更應重視種鴨養殖,養殖場應盡最大努力營造舒適、接近自然的生存環境,充分發揮鴨類最佳的生產性能。種鴨腹瀉為一種應激反應,導致籠養種鴨腹瀉的成因如下。
在夏季高溫高濕的飼養環境中,鴨飲水量大增,若飲用致病菌數量超標的水,外加熱應激反應,鴨的免疫力降低,內外源感染不斷加劇,腸道有益菌群處于劣勢,易引發消化道疾病。夏季雨后,空氣與土壤中濕度較高,利于寄生蟲和細菌繁殖,傷寒桿菌和大腸埃希菌充斥于環境中,種鴨感染概率增加。另外,寄生蟲、蚊蠅、鼠類活動頻繁,作為疾病傳播媒介增加遠距離傳播病菌的風險。籠養種鴨密度較大、通風不良、糞尿清理不徹底、消毒不到位等均為導致腹瀉的成因。當冬春季節溫度較低時,種鴨易受寒氣侵襲,胃腸功能失調,種鴨表現為排清水、腸鳴腹瀉等情況。
日糧配比不當或營養供應不均衡會導致鴨類生理與代謝機能紊亂,會表現出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當種鴨使用含蛋白和脂類較高的飼料,引發鴨營養性腹瀉;對飲水或飼料管理不當,導致鴨食用被污染或變質的飼料,也會引發腹瀉;在高溫時節,種鴨的飲量和排泄量倍增,機體所需維生素、礦物質等增加,若長期缺乏鈣、鈉、磷或維生素,易引發種鴨腹瀉。
鴨流感、副黏病毒病、新城疫等均可導致種鴨腹瀉,養殖場必須為種鴨接種相關疫苗,避免因此類疾病造成鴨腹瀉。鴨漿膜炎、魏氏梭菌病、大腸埃希菌均可在夏季引發鴨群暴發細菌性腹瀉,對傳統抗生素四環素、土霉素、阿莫西林等已產生耐藥性,應選用高敏制劑方可達到最佳治療效果。現代禽類飼養模式長期應用抗生素類藥物,其毒副作用導致禽類消化機能紊亂,也會引發腹瀉綜合征。
多數種鴨腹瀉是由于飼料中添加石粉或飼料轉換過快而導致的。尚未開產的種鴨對鈣質需求不高,若攝取過多的鈣質,會通過腎臟將其排出體外,并且增加腎臟負擔。當飼料更換過急,種鴨對鈣分泌與利用和消化功能沒能調節跟上,造成機體代謝性腹瀉。調節對飼料管理不當,飼料受潮、霉變后所產生的有害物質,會誘發嚴重腹瀉;飼養環境消毒不到位,導致飲水源和飼料源被病菌污染,會引起消化道疾病;夏季鴨群飲水量不足,無法維持機體基礎代謝,會導致代謝紊亂性腹瀉;飼喂量掌握不準,種鴨暴飲暴食會誘發消化不良性腹瀉;疏于對重點場所、飼喂用具的生物安全防范,導致內外源性感染,誘發嚴重的消化道疾病。
對于規模化養鴨場,建議在場內完成由鴨苗到開產整個過程的飼養管理,通過采用統一的飼養流程和免疫程序,定期為后備種鴨驅蟲,做好腸道護理,并保證種鴨群的健康度,方可有效控制腹瀉等消化道疾病相關問題。
每日使用石灰水對生產區內道路消毒一次,每日更換腳踏盆和消毒池內的消毒水,每月對水塔進行一次徹底清洗。進鴨前,對空舍進行沖洗,對產鴨舍每周使用衛可消毒劑沖洗水線兩次。用主要成分為酸化劑的賽可新飲水,連續飲用7日,每日使用時間不少于8小時,隨后每周用3天停4天循環使用,以保證種鴨消化道內酸堿均衡。每月抽取鴨舍水線前后兩端和水塔的水體樣本,送到實驗室對細菌總數進行檢測,對水質情況嚴格檢測,保證種鴨的飲水衛生無污染。
目前籠具存在漏水漏糞的問題,應對其進行升級改造,保證污水、糞便零污染,使種鴨的籠養環境健康無污染,對種鴨腹瀉問題進行有效的控制。
在種鴨日糧中加入恩拉霉素能夠調理腸道功能,益生菌和中藥的合理使用可以提高種鴨機體健康度,進而提升其抗細菌感染能力。益生菌建議選用枯草芽孢桿菌,中藥可選用香根散、香翁散和三珍散等,確保腸道菌群平衡和種鴨機體健康。抗生素存在耐藥性的情況,建議交替進行肌注抗生素,避免長期使用同一抗生素進行治療。
2.5.1 針對飼料的治療當種鴨由于飼料原因而產生流行性腹瀉,飼養人員應使用新霉素聯合白頭翁散進行治療,也可使用腐植酸鈉、或0.5%的木炭灰進行治療。另外,在為種鴨轉換飼料時,應安排適當的飼料過渡時間,過渡期通常為一周,添加石粉不能過快或過量,若發生飼料變質的情況,及時更換飼料,并在飼料中添加益生素和霉菌素。
2.5.2 對缺少微量元素的治療 若由于種鴨體內缺乏微量元素而引發的腹瀉,工作人員應為種鴨補充維生素A和維生素B等,也可為種鴨添加魚肝油和復合型維生素B,連服10日左右。
2.5.3 寄生蟲與氣候因素的治療 種鴨感染絳蟲或者異刺線蟲之后,會損害種鴨的腸黏膜,造成種鴨消化系統功能紊亂,進而影響種鴨吸收營養物質,種鴨機體虛弱而引發腹瀉。治療時可采用阿維菌素配合魚肝油,為種鴨驅蟲后,在飼料中添加中藥方劑貫眾散加方,并在日糧中加入二甲硅油片,治療效果佳。若種鴨在夏季發生腹瀉,飼養管理員應采用維生素C和薄荷提取物進行治療,同時在飲水中添加葡萄糖以補充種鴨機體內的水分。除此之外,也可選用由蒼術、赤石脂、藿香、苦參、厚樸、黃連、陳皮、薄荷、柴胡、枳殼、冰片等制成的中藥方劑,按照每只種鴨0.3克的劑量長期添加。若種鴨腹瀉是由于脾胃受寒所導致,選擇荊防敗毒散進行治療,按照每只種鴨1.0~1.5克,每日中午拌料集中投喂一次,連續服用4日即可。
2.5.4 對藥物使用不當的治療 給種鴨使用抗生素后,易引發尿酸鹽沉積、腎臟腫脹,誘發種鴨腹瀉。通過添加維生素C和葡萄糖并配合投喂八癥散,連續服用5日后,在日糧中添加止痢散和益生素,每只種鴨每日1克,連用一周后,即可見效。
籠養種鴨腹瀉的成因主要包括養殖環境條件不良、日糧營養不良、疾病防治不當和飼養管理不當等因素的影響。飼養管理人員應對上述成因進行科學分析,結合飼養實際情況,選用科學的中西醫結合治療方法和最佳的防控措施,保證籠養種鴨腹瀉快速治愈,以保證種鴨正常生長發育和禽類養殖業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