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產權交易所
資本市場是要素資源市場化配置的重要力量,產權交易市場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各類創新要素良性循環中發揮著樞紐作用,在促進各類要素資源融合發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獨特優勢。金融是實體經濟的血脈,完善金融配套服務是產權交易平臺提升市場交易效率、提高交易服務水平的關鍵,也是推動產權交易行業發展所需的新支撐點。近年來,常州產權交易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常交所”)以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為依托,加快推進交易板塊與融資板塊聯動協作,聚焦產權交易服務上金融服務,強鏈補鏈延鏈。2023 年,常交所積極響應國家助力企業降本紓困的政策號召,及時推出了電子保函業務,為企業的各類產權交易提供了極大便利。
產權交易業務中電子保函相比于傳統保證金模式具有顯著優勢。電子保函提高了資金使用效率,避免了長期占用大額資金導致的資金閑置和機會成本,減輕企業財務輔導;同時,電子保函增強了交易安全性,通過電子化驗證即時信用,減少欺詐風險,使得交易更加透明和可追溯。更重要的是,電子保函還簡化了交易手續,在產權交易資產處置業務過程中,報名期短,因未及時籌集保證金導致競買人錯失競價資格的情況時有發生,電子保函的快速發放和電子化管理大幅度提升了操作的便捷性和交易的執行速度,為企業提供了更加靈活和經濟的擔保方式,幫助企業解決資金周轉瓶頸。

以2023 年在常州陽光交易市場公開掛牌處置的“常州西太湖某公司電纜、環網柜等一批廢舊資產項目”為例,這是常交所開具電子保函的首宗項目。在項目掛牌時共吸引了北京、上海、四川等地多家意向競買人報名參與。由于標的物電纜的特殊性,導致項目出現報名時間短、未來預期交割時間長的情況,許多意向方表示,由于項目交割期長,一次性繳納35 萬元的現金保證金數額對企業資金周轉帶來一定壓力,想要報名競拍卻因此受限。了解到意向競買人的擔憂情況后,常交所向眾多意向競買人詳細介紹電子保函業務:電子保函,是與常交所合作的專業的金融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向項目競買人提供的保證競買人履行投標義務的擔保文件,與現金保證金同等法律效力、全流程線上、手續簡單、成本低。在江蘇省境內注冊的企業,皆可選擇申請以電子保函形式繳納保證金;比起傳統現金保證金需要占據企業大量資金、到賬周期時間長的情況,電子保函無須抵押、擔保、凍結資金,從申請、審批到保函生成,常州陽光交易市場平臺保證所有環節均在線操作,可做到“7×24 小時”實時秒開,審核通過后的企業只需支付少數金額成本即可成功參與項目報價。經過常交所業務人員對電子保函的深入介紹,其中兩家企業選擇通過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產權交易電子保函系統,在線申請辦理了電子保函,以此替代現金形式繳納保證金參與項目競價,從而實現項目保證金由“傳統保證金”到“線上電子保證”的轉變。最終該項目經過144 輪次激烈競價,由一家辦理電子保函的企業競得,以382.54萬元成交,項目增值率高達115.47%。而受讓方表示: “電子保函業務的推出切實解決了企業資金周轉壓力的痛點,為對項目有高意愿的企業解決燃眉之急。”轉讓方企業同樣認為,常交所將電子保函業務應用于資產處置項目的做法是該批資產能夠迅速處置的關鍵。
該項目的順利成交標志著電子保函在常州市產權交易領域正式進入實質性應用階段,常州陽光交易市場平臺配套的金融工具,有效降低市場主體交易成本,解決資金瓶頸,對于優化營商環境、助力企業紓困減負、加快資產盤活速度有重要意義。
除本次落地的產權交易電子保函外,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現已成功推出“產權貸”“中標貸”“政采貸”“應收貸”“招標采購電子保函”等系列金融產品,完成交易配套金融服務1520 筆、金額5.44 億,全方位滿足各類交易主體差異化融資需求,實現小杠桿撬動大資金,促進了資本交易市場穩定健康發展,有效釋放市場活力。下一步,常交所將繼續以深入實施“532”發展戰略為目標,以常州陽光交易市場為載體,打造更靈活、高效、安全的交易平臺,提升流轉交易市場金融服務水平,深入拓展各類交易場景服務的深度和廣度,加快創新配套金融產品,優化金融服務適配度,完善擴展多元交易生態體系,推動資源配置向更高質效目標邁進,為決戰決勝常州GDP 萬億之城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