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克明


【摘要】重視數學閱讀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還能夠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質量,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基于此,文章從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角度出發,結合實踐工作經驗,先闡述了當前數學課堂中學生在閱讀方面存在的問題,之后分析了學生在數學閱讀學習中出現問題的成因,并以此為基礎提出了解決學生閱讀中存在問題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閱讀;思維;方法
閱讀是一個基礎的學習方式,其在任何學科的學習中都有所體現.然而很多教師都忽視了其重要性,這導致教師在教學中并沒有對學生的閱讀能力予以培養.隨著素質教育目標的不斷落實,做好對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成了學校教育的主要目標.在這種情況下,教師需要優化自身的教育思想,重視對學生閱讀能力的培養,以確保小學數學素質教育目標能夠得以實現.
一、學生在數學閱讀中存在的問題
(一)泛泛而讀
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中,泛泛而讀是學生存在的典型問題.泛泛而讀是指學生只是進行簡單的閱讀,典型特征是閱讀速度非常快,表面上看進行了閱讀,實際上根本沒有真正理解題意,甚至沒有掌握其中的邏輯關系,殊不知,閱讀是數學的基礎,只有細致、完整地閱讀才能夠掌握信息,產生解題思路.無論是從小學課堂教學目標的角度來看,還是從學生的成長需求角度分析,教師都必須改變學生泛泛而讀的現狀,否則學生會在未來的數學學習中吃到更多的苦頭.
(二)只讀不思
只閱讀不思考也是學生在數學閱讀中較常出現的問題.在學習過程中,很多學生雖然進行了閱讀,但他們并沒有進行思考,這就出現讀了又好像沒讀的現象.表面上看學生進行了閱讀,但實際上他們只是快速地提取了習題中的數字,并將它們套用在算式當中.雖然這種方式可以幫助學生獲得正確答案,但無法展現習題訓練的價值,也違背了數學教育的初衷,等到學生在初中學習階段接觸更復雜的知識,那么他們的這點小聰明將毫無作用,最終會出現跟不上學習節奏的問題.
(三)為讀而讀
為讀而讀是指學生為了閱讀而閱讀,此種情況多發生在教師要求學生仔細閱讀,但學生主觀上不愿意閱讀的課堂上,在學生眼中,他們的閱讀是為了完成教師布置的任務,這讓閱讀失去了價值.例如,學生在讀題時,教師會要求他們大聲朗讀,而有些不愿意閱讀的學生就會出現應付性閱讀,久而久之,學生就養成了不好的閱讀習慣.
二、學生閱讀問題的成因分析
(一)教師不重視閱讀教學
教師是課堂中唯一的指導者,如果教師不重視閱讀,那么無論學生閱讀的主觀動力多強,都無法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從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來看,部分教師仍存在只關注計算教學而忽視閱讀教學的情況,在他們看來,數學學習中計算才是王道,題海戰術是幫助學生掌握數學核心的關鍵方法,其他都是無用的附加內容.
(二)學生閱讀態度不端正
學生是課堂教學的主體,他們的學習態度如何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效果.在當前的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很多學生對于閱讀的作用都保持懷疑態度,受家長觀念、教師觀念的影響,他們認為只有語文和英語才需要閱讀,計算才是數學的關鍵.所以,學生在學習中對于包括閱讀在內的其他知識內容在態度表現上都比較消極和抵觸,即使教師費盡心力設計一些具有趣味性的閱讀活動,學生的接受度也不高,有些學生甚至不參與其中,只是自顧自地刷題.在這種狀態下,很多學生會忽視閱讀中的一些細節問題,久而久之,閱讀能力不高就變成了自己的不足,影響了接下來的學習.
(三)課堂上缺少閱讀氛圍
課堂上缺少閱讀氛圍也是學生閱讀能力不佳的重要原因.受傳統教育理念的影響,當前數學課堂仍關注計算,缺少對閱讀氛圍的營造,這是亟待解決的問題.在課堂上,教師會為了講一道題給學生營造一個很優質的探究環境,也可能為了讓學生記住一個知識點而反復講解一道習題,但很少有教師抽出專門的時間去告訴學生如何正確閱讀,如何抓取題目中的重點,如何分辨習題中條件的真假.所以,數學課堂中學生閱讀能力不足是多方面因素造成的.教師需要從細節入手,重視閱讀教學,為學生營造優質的閱讀氛圍,與他們進行閱讀互動,讓學生擁有更好的閱讀能力,從而在數學知識的學習中更得心應手.
三、解決學生閱讀問題的策略方法
(一)構建優質閱讀環境,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構建優質的閱讀環境是保證閱讀教學有效開展的基礎.教師要借助這一教育契機,給予學生思想上的引導,激發學生閱讀的興趣.閱讀作為數學知識體系當中的一部分,其教學環境的構建存在共同點.教師可以通過案例幫助學生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再輔以互動游戲,強化學生的閱讀體驗,由此達到構建優質閱讀環境、明確閱讀目標的目的.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在班級中為學生設計一些思維訓練游戲,讓學生在游戲中既可以鍛煉邏輯思維能力,還能夠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此處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訓練題進行分享.
甲、乙、丙三人進行圍棋比賽,先對弈的兩人中輸了的人去旁觀,換之前的旁觀者挑戰勝者,比賽結束后,甲一共對弈了15局,乙對弈了21局,丙當了5局的旁觀者.三人一共對弈了多少局?
在這道習題中,學生想要獲得最后的答案,必須仔細閱讀題目,明確習題中的邏輯關系,找出其中的已知條件和未知條件.在學生解答時,教師需要先對他們進行觀察,了解他們的解答是否順利.如果順利,可以讓他們繼續進行解答;倘若不順利,教師就需要介入其中,通過與學生的互動交流給予他們引導.
教師可以在黑板上與學生一起根據題目繪制思維導圖.之后,教師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借此了解他們對習題的理解程度,而這也是驗證他們閱讀效果的關鍵.學生回答后,黑板上出現了以下幾個問題:①甲、乙共對弈了多少局?②丙對弈了多少局?③三人一共對弈了多少局?之后,教師可以讓學生依靠自己所掌握的知識對這些問題進行解答.片刻之后,有學生得出了“丙對弈了26局”,并給出了自己的思考過程:“丙旁觀5局=甲、乙對弈5局”→“甲對弈15局=甲與乙對弈5局+甲與丙對弈10局”,同理,“丙與乙對弈16局”,最終得出三人一共對弈31局.
這是一道簡單的邏輯思維題,其對于高年級的學生并沒有什么難度,但教師將它放在課前導入環節,卻可以幫助學生集中注意力,實現對他們思維的引導,并在這一過程中提高他們的閱讀分析能力.
(二)重視閱讀學習指導,引導學生細致閱讀
對學生而言,多數學習活動都需要依托教師進行,所以,在數學課堂閱讀教學中,教師必須重視對學生閱讀學習的指導,培養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日常教學中,學生常常會出現盲目閱讀的情況,具體表現為雖然讀了,但不知道為什么讀,也沒有在讀的過程中收集相關信息.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閱讀之前先問自己為什么讀,然后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每次閱讀要分兩次進行,第一次是了解基礎內容,第二次是收集關鍵信息,為解題做準備.以長方體知識點的教學為例,教材中提供了訓練內容(圖1),雖然習題一內容很簡短,但學生仍要采取兩遍閱讀法進行閱讀.第一遍找出習題的核心“分辨長方體”,第二遍回憶長方體的特征,并帶著這些特征對圖形進行觀察.對于習題二,教師可以讓學生前后桌4人為一組進行合作,小組共同讀題,完成關鍵信息的收集,并進行填表.在填完表格之后,各小組學生要先進行組內討論,達成一致的觀點,之后進行小組之間的交流,大家一起總結長方體和正方體的特點.
在完成習題解答后,教師要幫助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并找到合理的方式進行提升,讓學生在每一次閱讀之后都能夠有所收獲,從而在一次又一次的小進步中實現大提升.
(三)創新閱讀訓練模式,提升學生閱讀能力
在數學課堂教學中,課堂訓練是強化學生記憶效果、提高學生學習能力的最佳方式.從學生的認知角度來看,教師要想通過課堂訓練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就必須做好訓練模式的創新,滿足學生的興趣需求,激發他們參與訓練的欲望.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的閱讀訓練會趨同于語文學科的閱讀訓練,這種方式是不可取的.雖然其閱讀本質相同,但小學生的耐心有限,他們需要有趣的形式和內容來滿足自己的需求.趨同化的閱讀訓練不僅枯燥,還會讓學生產生厭倦感,所以,教師要避免此種情況的出現.
以“確定位置”一課為例,考慮到本課內容的特殊性,為了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教師可以選擇整節課都以趣味訓練的方式呈現,并結合圖2為學生布置以下幾道訓練題.
①記憶動物園各館位置信息,并列出表格.
②熊貓館在噴泉廣場的什么方向?
③大象館和長頸鹿館都在噴泉廣場的北偏西60°方向,如果有人向你問路,你應該怎么說?
④請你制訂自己的游園計劃,并設計一條最合理的游園路線.
題目布置之后,教師可將課堂交還給學生.課堂上學生可以選擇自主學習,也可以與同學相互交流.教師在觀察過程中,發現部分學生在解習題③時遇到了困難.這時,教師需要暫停他們的自主訓練,以“是否有學生已經完成了這一習題的解答”的詢問方式介入其中,學生普遍沉默的表現證明了教師及時介入的必要性.接下來,教師可以班級同學的位置分布為切入點與學生進行互動.如A學生坐在教室的前排位置,B學生坐在教室后排且靠門的位置,此時該如何描述B學生的位置?問題提出后,教師要求學生不要急著回答,而是通過二次閱讀的方式再一次確認各種條件,找出關鍵信息,然后對兩名學生的位置和方向進行觀察,最后進行描述.學生完成該訓練之后,教師要引導學生移動書桌,以在班級正中間4名學生書桌的位置為“噴泉廣場”,其他學生按照動物園各館位置挪動書桌并立上名牌,實現動物園各館位置的再現.之后,全班學生可以隨意走動、觀察,以感受各館位置的狀態,并再次閱讀習題③,嘗試進行解答.
在這種訓練模式下,學生不僅獲得了豐富的參與感,還能夠學會將數學材料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的思考方式,這對于學生而言不僅是閱讀能力的提升,更是數學綜合素質水平的提高,小學數學課堂閱讀訓練了由此獲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結 語
在小學數學學習中,閱讀是學生知識體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為只有會閱讀,學生才能夠完成對所有信息的收集,建立起全面、正確的邏輯關系,從而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所以,在小學數學教育階段,教師必須做好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糾正他們錯誤的閱讀方法,幫助他們養成正確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可以更高效、科學地進行數學知識的學習與探究,由此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培育其數學核心素養.
【參考文獻】
[1]王紅梅,金嵐.小學數學閱讀資源的發掘與閱讀形態的創新[J].教學與管理,2022(29):51-53.
[2]王小蘭.新媒體環境下小學數學閱讀能力培養探究[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22(Z1):131-133.
[3]高穎.小學數學閱讀校本課程的研究與探索[J].基礎教育研究,2022(9):31-33.
[4]王卿.指向思維發展的小學數學閱讀教學實踐[J].數學教學通訊,2021(4):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