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晨霞
物流業作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撐,對碳排放的影響也日益受到關注。隨著大數據的發展,物流業碳排放情況可以更加精確地進行評估管理。本文基于G1法和熵值法,旨在構建一種評價指標體系,幫助物流業更好地了解碳排放情況,為可持續發展做出貢獻。
如今,碳排放對環境的影響愈發嚴重,隨著大數據的發展,人們通過增加數據收集分析來減少碳排放[1]。自“雙碳”實施以來,在政策和市場的雙重動力下,物流業不斷尋求低碳發展[2]。我們必須建立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促進物流業低碳發展。
本文以DSR模型[3]為基礎建立了三個維度。

圖1.大數據時代物流業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框架Fig.1 Frame work of carbonau ditevaluation index system forlogistics industry in the Big dataera
首先,借鑒相關研究設計了30個指標。其次,設計調查問卷及統計分析,采用李克特量表法,根據重要性打分評價。問卷調查對象為低碳經濟專家、審計專家和多年從事物流的管理者,發出30份問卷,收回有效25份,達到80%有效回收率。將數據導入SPSS22.0進行信度檢驗,Cronbach.α 為0.991,可靠度較高。最后,確定指標體系。根據統計結果以平均數>3.5、變異系數<0.3篩選,剔除11個指標。
關于權重的確立有主客觀兩種賦值方法,研究表明單獨采用主觀、客觀賦權方法計算出的權重準確性并不高。所以,本研究通過采用G1法和熵值法相結合的方式。G1法是一種先對評價指標定性排序,再定量賦值的方法[4]。熵值法是根據信息熵值確定權重,指標的信息熵越小,則該指標權重越大。綜合權重為兩者的算數平均數,最終確定該評價指標權重,如下所示。

表1 大數據時代物流業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及權重
本文靈活地將主客觀進行統一,構建了大數據時代物流業碳審計評價指標體系,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主觀性,使評定依據更加準確可靠,為物流業碳審計工作提供了借鑒,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引用出處
[1]李成其,姜霄.大數據技術在物流管理中的應用[J].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2,24(06):42-46.
[2]王玲,嚴偉.“雙碳”目標背景下綠色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23(03):40-45.DOI:10.13945/j.cnki.jlac.2023.03.006.
[3]王永祥,許磊,王偉等.基于DSR-AHP法的電網企業“雙碳”審計風險評價指標體系及應用研究[J].中國內部審計,2023(03):11-23.
[4]王學軍,郭亞軍,蘭天.構造一致性判斷矩陣的序關系分析法[J].東北大學學報,2006(01):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