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徐翔
現在的雙十一,早已經不是當年雙十一。不僅雙十一的時常從一天延長到半個月,已經在年終到年尾不斷的大促中,讓消費者的神經麻木。但是有一點值得肯定的是,每一年快遞企業都在這個時候跑出比以往更快的加速度。
“快遞企業沒有愿意比別人慢一拍的,否則就不叫快遞企業。”天津快遞小哥汪宏利告訴《中國儲運》雜志記者,每年都要力爭最快,實際上快遞小哥并沒有比過去更忙,這主要是快遞供應鏈的效率不斷優化。梳理快遞行業雙十一前期動態不難發現,10月30日,申通官方宣布,“預售極速達”單量超100萬,預售好物均已抵達目的地轉運中心;中通快遞與淘系電商平臺,以及抖音、快手等簽署了2023年“雙十一”物流運營保障協議,成為“雙十一”期間特邀物流合作伙伴。圓通在雙11前夕在全網新增了干線運輸車輛4300多輛,完成改造并擴建了近60個集運中心,新增了2.2萬家媽媽驛站;韻達也推出了單獨集包、專人交接、多頻次交接等舉措,助力提高倉庫貨品周轉率、縮短快件全鏈路時長。
而在快遞的第一梯隊:順豐、菜鳥、京東也表現出了更為有大局觀的布局。順豐在航空貨運方面不斷加碼,連開“鄂州=新加坡”“鄂州=吉隆坡”“鄂州=大阪”3條國際貨運航線,至此鄂州航線的輻射范圍開始拓展至東南亞、東亞,順豐航空在鄂州開通的國際貨運航線突破10條。
菜鳥速遞先是在北京推出了半日達服務,而后又將菜鳥速遞接入菜鳥供應鏈服務,與菜鳥倉組成優選倉配半日達服務,通過對預售包裹提前處理下沉到快遞網點,實現了更大規模的半日送達。京東物流則在超1500區縣、超95%京東自營訂單實現當日達、次日達。
“今年的雙十一,快遞行業不同,除了速度更快之外,極兔的加入也讓快遞市場變得更加的有意思”,快遞市場觀察人士,順豐前雇員周敦向《中國儲運》雜志表達了自己的看法。極兔的上市像一條鲇魚一樣,讓本來固化的快遞行業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作為半路殺出來的“程咬金”,極兔日均包裹量向5000萬逼近不僅讓其成為國內快遞一線陣營的實力玩家,且在快速縮小與競爭對手的差距。而在加速出海的背景下,與業務量主要來自國內市場的其他快遞企業不同,極兔已經是一家全球綜合物流服務運營商,快遞網絡已覆蓋中國、印度尼西亞、越南、馬來西亞、菲律賓、泰國、柬埔寨、新加坡、沙特阿拉伯、阿聯酋、墨西哥、巴西、埃及共13個國家。
尤其是在快遞業務增長最快的東南亞,極兔是排名第一的快遞運營商,2020年至2022年的包裹量分別為11.54億件、21.61億件、25.13億件,復合年增長率為47.6%,2022年的市場份額為22.5%。今年上半年,極兔在東南亞市場的包裹量為14.38億件,同比增長18.4%。
“極兔對于當前的快遞市場極具有攻擊性,這種攻擊性來源于當大家都在準備出海發展的時候,發現極兔已經走在了前面”,周敦感慨道,快遞商業充滿變化,沒有人知道未來一定會發生什么。
目前菜鳥已經在全球布局六大智慧物流樞紐、15座自動分撥中心,服務于進出口外貿的跨境倉庫已經突破100個,面積超過300萬平方米。在美國、加拿大、墨西哥三國核心城市就已實現了包裹平均10天左右可送達,時效提升幅度高達40%以上。而順豐國際貨運航線已突破10條。但正如周敦所言,快遞行業并不平靜,一場血雨腥風的惡戰正在醞釀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