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國冰球運動起步較晚,冰球競技能力不強,借助歸化外籍冰球球員提高我國冰球競技實力成為一種可行路徑。從法律層面考量,我國《國籍法》為冰球歸化球員國籍的轉換提供了法律支撐,國際冰球聯合會相對寬松的歸化政策為我國引進優秀外籍球員創造了條件。冰球歸化球員對于提升我國冰球競技實力、帶動本土球員快速成長以及促進群眾冰雪運動開展具有積極效應。為持續推進冰球歸化工作,促進冰球歸化球員的規范化管理,提出細化解釋入籍條款,有限承認雙重國籍;以華裔球員為主,兼顧非血統球員歸化;提高職業聯賽水平,吸引優秀球員入籍;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維護歸化球員權益等舉措。以期通過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和制度,實現我國冰球項目的可持續發展,加快我國冰雪體育強國建設的進程。
關鍵詞:中國冰球;歸化球員;國籍轉換;法律依據;推進路徑
中圖分類號:G862.3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002-3488(2023)05-0001-06
The Legal Basis, Positive Effect and Path of Naturalization of Foreign Players in Chinese Ice Hockey
ZHAO Zilong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and Law,Party School of the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 National School of Administration, Beijing 100091, China)
Abstract: China's ice hockey started relatively late and its competitive ability is not strong. Utilizing naturalized foreign ice hockey players to improve China's ice hockey competitive ability has become a feasible path. From a legal perspective, China's Nationality Law provides legal support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nationality of ice hockey naturalized players, and the relatively loose naturalization policy of the International Hockey Federation creates conditions for China to introduce excellent foreign players. Domesticated ice hockey players have a positive effect on improving China's ice hockey competitive ability, driving the rapid growth of local players,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ass ice and snow sports. In order to continue promoting the naturalization of ice hockey and promoting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of ice hockey naturalized players, this paper has proposed the measurements such as refine the interpretation of the naturalization clause, with limited recognition of dual nationality; focus on players of Chinese descent and take into account the naturalization of players of non-traditional origins; improve the level of the professional league to attract outstanding players to become a naturalized player; establish and improve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and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naturalized players. By improving the relevant laws, regulations and systems,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ce hockey projects and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of a leading ice and snow sports nation.
Key words: Chinese ice hockey; Naturalized player; nationality conversion; legal basis; promotion path
冰球運動在我國屬于較為小眾的項目,一方面受制于自然環境、場地設施等因素的影響,另一方面冰球屬于入門難度較高的項目,安全風險也比較高,參與者需要經過較為系統的訓練并具備一定的技術。這使得冰球項目在我國的參與人數極少且參與程度不高,進而造成我國冰球項目群眾基礎薄弱、競技實力不強的局面。想要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我國冰球項目的競技實力顯然不切實際,但歸化外籍優秀冰球球員代表我國征戰北京冬奧會成為一種可行路徑。在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男女冰球隊共有48名運動員,歸化人數達到了28人,其中絕大多數為華裔球員,達到了22人。盡管依靠歸化球員的中國男女冰球隊均未能在小組賽出線,尤其是中國冰球男隊與世界強隊之間還存在不小的差距,但其與世界冰球強隊之間的競技表現也引來了賽場外的關注,在后冬奧時代,一方面,為進一步提升我國冰球項目的競技實力,吸引更多的華裔球員以及非血統外籍優秀球員歸化入籍我國,實現歸化球員與本土球員的良性互動,并帶動本土球員的快速成長;另一方面,為持續推進冰球歸化工作,促進冰球歸化球員的規范化管理,有必要從法律層面和制度層面入手,不斷健全相應的法律法規,并采取相應的輔助措施,以實現我國冰球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1 中國冰球歸化外籍球員的法律依據
1.1 歸化球員國籍的轉換:我國《國籍法》提供法律支撐
國籍是法律上的概念,是一個人屬于某一個國家的公民或國民的法律資格,是個人與國家之間形成的一種穩定的法律聯系,個人基于這種聯系對國家享有特定的權利并承擔相應的義務。歸化與球員國籍的轉換密不可分,取得一個國家的國籍是參加國際賽事的先決條件[1],即歸化球員只有取得歸化國國籍,才有可能獲得代表歸化國參加國際賽事的資格。從國際法層面而言,國籍的享有和改變作為一項基本人權,被寫入《世界人權宣言》等一系列國際法律文件之中。因此,每個人都有放棄一國國籍,而選擇加入他國國籍的權利。當前,《國籍法》主要體現為國內法,一國有權決定誰是它的國民(取得、喪失國籍),其他國家應當予以尊重(產生法律效力)[2]。我國《國籍法》為冰球歸化球員國籍的轉換提供了具體的法律依據,根據《國籍法》第7條的相關規定,外國人或無國籍人,愿意遵守中國憲法和法律,并具有下列條件之一的,可以經申請批準加入中國國籍:中國人的近親屬;定居在中國的;有其它正當理由。其中第一個條件需要申請入籍者為中國人的近親屬,根據我國法律關于近親屬的規定,若外籍球員的父母或祖父母一輩為中國人,這些華裔球員就有可能經申請批準后加入我國國籍。從當前實踐操作層面來看,大量華裔歸化球員正是滿足該條款之規定,最終順利入籍我國,如中國男子冰球歸化球員鄭恩來的外祖母是中國人,中國女子冰球歸化球員周嘉鷹的母親是中國人。當然,就另外兩個條件來看,目前我國在歸化外籍球員上還存在一定的難度,但不容忽視的是,我國《國籍法》肯定了外籍球員歸化入籍我國的合法性,并為歸化球員入籍我國提供了法律支撐。
1.2 歸化球員參賽資格的獲得:符合國際冰聯的歸化條件
運動員歸化入籍的核心問題在于其取得歸化國國籍后是否具有代表歸化國參加國際賽事的資格[3]。根據國際奧委會和國際單項體育聯合會的相關規定,歸化運動員在取得歸化國國籍后,并不隨即獲得代表該歸化國參加國際賽事的資格。由于冰球項目在國家間的發展極不均衡,國際冰球聯合會(以下簡稱國際冰聯)為更好地促進冰球項目在全世界范圍內的推廣與普及,縮小各國之間冰球競技實力的差距,制定出臺的關于冰球項目的國際歸化政策相比其他項目而言比較寬松,外籍球員在取得新國籍后,只需在入籍國的俱樂部效力2年,就能獲得代表入籍國征戰國際賽事的資格。這一有利于歸化的政策直接促進了全球冰球人才的流動,從整體上推動了一些國家在冰球項目上的競爭力,如亞洲的日本、韓國、哈薩克斯坦等國家,這些國家的冰球國家隊歷史上都有歸化球員征戰的記錄。國際冰聯相對寬松的歸化政策,同樣也為我國歸化外籍優秀冰球球員創造了條件。2016年6月,由中國國際文化傳播中心主管的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成立,并正式登陸KHL(大陸冰球聯賽),中國由此誕生了第一支參加世界頂級職業冰球聯賽的隊伍。昆侖鴻星俱樂部的成立也意味著外籍球員在取得我國國籍之后,只需代表昆侖鴻星參加比賽滿2年就符合國際冰聯的歸化條件,就能順利獲得代表我國征戰國際賽事的資格。
2 中國冰球歸化外籍球員的積極效應
2.1 提升中國冰球競技實力
根據國際冰聯的規定,冬奧會共有12支參賽隊伍,世界排名前8位的國家隊有直通冬奧會的資格,其余4個名額則需要通過資格賽獲得。冰球世錦賽根據國家隊實力排名分為頂級、甲級、乙級、丙級等組別,其中除頂級組外,其余組別均設有A組和B組。通常來說,奧運會的冰球比賽只有頂級組的12支球隊可以參加。而在北京冬奧會之前,中國男子冰球世界排名第32位,中國女子冰球世界排名第20位,與頂級組強隊之間還有很大差距。為抓住北京冬奧會的契機,繼續在亞洲地區推廣冰球運動,2018年國際冰聯通過了中國男女冰球隊直通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決議。而要在短時間內提升中國冰球競技實力,歸化外籍冰球球員為我國效力成為一種可行路徑。雖然中國男女冰球隊在北京冬奧會上的表現不如預期,但歸化球員依然發揮了重要作用,在與世界冰球強隊的較量中展現出一定的競技實力,并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球隊的整體競技實力。北京冬奧會結束后,中國男女冰球隊各自在2022年冰球世錦賽上取得佳績,中國男冰四戰全勝奪得乙級A組冠軍,時隔15年重返世錦賽甲級;中國女冰五戰全勝奪得甲級B組冠軍,時隔11年重返甲級A組。可以說,歸化球員對于提升我國冰球項目在國際上的競爭力已經產生了積極效果。
2.2 帶動本土球員快速成長
冰球項目在世界范圍內發展很不平衡,高水平冰球球員主要集中在北美洲的美國、加拿大等國,而歸化外籍球員能在一定程度上帶動本土球員快速成長,提高本土球員的競技能力。一方面,我國引進的冰球歸化球員主要來自冰球強國,他們從小在冰球文化濃厚的環境中成長,擁有比較先進的冰球理念,能夠幫助本土球員更好地認識和理解冰球運動。另一方面,冰球歸化球員擁有較高的競技能力,其訓練方式與技戰術特點,以及參賽方面的經驗都值得本土球員學習借鑒,通過相互訓練與共同參賽,能夠提升本土球員的技術水平與競技能力。但也有觀點認為,歸化球員的引入會擠壓本土球員的發展空間,使得本土球員的參賽機會減少[4];而且歸化球員在給歸化國帶來先進訓練理念與科學訓練方法的同時,也會阻礙本土后備體育競技人才的培養[5]。事實上,歸化球員的“鯰魚效應”可刺激本土球員“求生”的本能[6]。通過引進冰球歸化球員,讓本土球員學習借鑒歸化球員的技術特點,能夠促使本土球員在與歸化球員的競爭中不斷提高自身的技術水平與競技能力,實現歸化球員與本土球員的良性互動,有利于培養更多的本土高水平球員。
2.3 促進群眾冰雪運動開展
為實現“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由國家體育總局等多部門聯合頒發的《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指出,要大力普及冰雪運動,以青少年為重點,全力引導大眾參與冰雪運動[7]。冰雪運動的普及與推廣不僅同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緊密相關,更與冰雪項目的國際競爭力密不可分。北京冬奧會上,中國男女冰球隊在與世界強隊的較量中,展現出較好的競技狀態與競技實力,而歸化球員在整支隊伍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比如,在北京冬奧會女子冰球小組賽的4場比賽中,中國隊的所有進球都來自于歸化球員。值得注意的是,在與日本隊的比賽中,經過點球大戰,中國隊門將周嘉鷹連續5次撲出對手點球,最終中國隊以2 : 1的比分戰勝日本隊,改寫了“13年對陣日本不勝”的歷史記錄[8]。周嘉鷹是華裔歸化球員,她的虎頭頭盔和龍紋護膝彰顯了我國獨有的文化特征,激發了廣大民眾的歸屬感與認同感,對于冰球運動的推廣與普及具有重要推動作用。可以說,依靠歸化球員提升冰球項目競技成績,在一定程度上能激發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從而助推冰雪運動普及化和常態化的發展。
3 中國冰球歸化外籍球員的推進路徑
3.1 細化解釋入籍條款,有限承認雙重國籍
當前,外籍冰球球員入籍我國還存在一定的難度,從有利于歸化外籍優秀球員的角度考量,有必要對我國相關法律法規進行細化解釋。具體做法可以從我國《國籍法》第7條第3款規定的“有其它正當理由”這一兜底條款出發,對其進行擴大解釋,如將“引進外籍高水平體育人才以提高我國弱勢項目競技實力”納入其中。與此同時,針對《外國人在中國永久居留審批管理辦法》第6條第3款規定的“國家特別需要”這一“特殊人員”條款進行細化解釋,將“我國特別需要的高水平運動員”涵蓋在內。對于有歸化意向的外籍優秀冰球球員,在其滿足一定的居住年限后,便能夠獲得我國永久居留的權利,并能申請入籍我國。
此外,我國《國籍法》不承認雙重國籍也阻礙了我國歸化外籍優秀冰球球員。運動員的體育國籍具有唯一性,這就決定了運動員即使合法擁有多個國家的國籍,也只能選擇代表一個國家參加國際體育賽事。而面對我國冰球基礎薄弱、職業聯賽水平不高、整體競技實力不強的現實局面,國籍唯一性會使外籍冰球球員慎重考慮歸化入籍我國。并且與其原有國籍相比,我國在運動員退役安置與社會福利等各方面制度還不夠健全,不承認雙重國籍無疑會進一步增加歸化的難度。因此,有學者認為雙重國籍應該堅持,不過也有學者指出僅就促進外籍優秀球員歸化的功利目的而言,修改《國籍法》并不是一個好的選擇[9]。但是現代國籍法的發展趨勢呈現出明顯的趨同化特征,雙重國籍正得到越來越多國家的認可[10]。大多數學者也指出,就有利于運動員歸化的角度而言,我國《國籍法》應該與現代國籍法的發展趨勢保持一致[11],應該適時修改我國《國籍法》,有條件地承認雙重國籍[12],允許我國急需的外籍優秀球員擁有雙重國籍[13]。應該說,在當前體育全球化的趨勢下,有限承認雙重國籍是一種可行路徑[14],有利于我國引進外籍優秀冰球球員。當然,有限承認雙重國籍還需要與相關的法律法規進行銜接,出臺相配套的實施細則,規避雙重國籍帶來的潛在風險。
3.2 以華裔球員為主,兼顧非血統球員歸化
歸化球員只有對歸化國產生認同感,得到歸化國民眾的接受與認可,才能真正體現歸化的意義。我國是一個民族主義意識很強的國家,長期以來,受民族危機意識的影響,我國民眾具有強烈的排外心理,因而在情感層面很難接受歸化球員[15]。有研究表明,“血緣”型歸化因以“血緣”作為與歸化國民眾聯系的紐帶,所以最容易被歸化國民眾接受和認同[16]。事實上,我國的歸化政策一直以來也傾向于歸化華裔球員,主要有兩方面原因。一方面,在北美等地的華裔冰球球員數量比較多,其中不乏高水平的冰球球員。2017年,中國冰球國家隊在加拿大進行海外選拔,共有接近200名男女運動員參與,他們絕大多數都是在北美打球的華人、華裔,并且相當一部分球員展現出不俗的競技實力[17]。另一方面,華裔球員與我國民眾同根同源,在民族情感上更容易產生共鳴,因而也更能被我國民眾所接受和認同。當然,也不可否認,隨著我國綜合國力的不斷增強、我國國籍吸引力的日益提升,以及我國民眾思想觀念的逐漸改變,會有越來越多的外籍非血統球員愿意入籍我國,以尋求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更好地實現個人價值。因此,在后冬奧時代,我國冰球歸化也應該兼顧非血統球員。需要注意的是,無論是華裔球員還是非華裔球員,都應該制定相應的入籍標準,比如入籍申請者需要參加入籍考試,考察入籍者的漢語水平及其對我國歷史國情和中華傳統文化的了解程度。此外,為加強對冰球歸化球員的規范管理,除進一步完善現有的法律法規外,對于已經成功入籍我國的冰球歸化球員,一方面要加強其對我國的文化認同,積極引導其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培育其愛國主義情懷;另一方面要強化其對我國的社會認同,幫助其加強與我國社會的良性互動與融合,增強其對中華民族的認同感與歸屬感。
3.3 提高職業聯賽水平,吸引優秀球員入籍
我國的冰球職業聯賽起步較晚,直到2019年才正式誕生,不僅專業隊伍數量較少,聯賽機制也不夠健全,與世界高水平的冰球職業聯賽之間還存在較大差距。2021年10月,國家體育總局發布的《“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明確提出,推進冰球等項目職業化發展,形成具有世界影響力的職業聯賽[18]。大力提高我國的冰球職業聯賽水平,不僅有利于留住已經歸化入籍我國的外籍球員,讓這些歸化球員保持穩定的競技狀態,不斷提升競技能力;而且有利于吸引更多的外籍優秀球員來華,參加我國的職業聯賽,從而促成更多的外籍優秀球員入籍我國。為促進我國冰球職業聯賽的發展,提高聯賽的競技水平,可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一方面,要借鑒其他國家冰球聯賽的發展經驗。歐美等冰球強國已經建立起完善的冰球聯賽體系,普遍采用升降級的方式,從業余到職業,各個年齡段層級均設有職業聯賽。因此,我國冰球聯賽也應該建立起不同年齡層次的冰球聯賽,逐步完善職業聯賽機制。另一方面,要結合我國冰球聯賽的實際發展情況。當前,中國國家冰球隊采用的是與昆侖鴻星冰球俱樂部共建隊伍的模式,2021年中國男女冰球隊赴俄羅斯分別參加了KHL和WHL(俄羅斯女子冰球聯賽)。經過和高水平隊伍的較量,我國男女冰球隊的技戰術水平和參賽經驗都有所提高,并為北京冬奧會和2022年世錦賽上的出色發揮奠定了基礎。實踐證明,鼓勵冰球球員參加世界高級別冰球聯賽是可行的,這有利于在提高自身競技水平的同時,吸收借鑒他國冰球聯賽的發展經驗,助推我國冰球聯賽的發展壯大。
3.4 健全社會保障體系,維護歸化球員權益
健全的社會保障體系不僅有利于吸引歸化球員入籍我國,而且有利于入籍我國的歸化球員更好地適應社會環境,為我國冰球項目的發展作出貢獻。他國的經驗也表明,只有不斷健全本國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歸化運動員的合法權益,才能真正凸顯歸化的意義,從根本上促進本國弱勢項目的發展。以韓國為例,2018年平昌冬奧會,作為東道主的韓國隊引進了多名歸化冰球球員,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了本國冰球項目的競技實力,并成功獲得了參加冬奧會的資格。但據韓國媒體披露,在平昌冬奧會結束后僅1年時間里,韓國男女冰球歸化球員大多數已離開韓國,造成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在于韓國政府在平昌冬奧會結束之后,對歸化球員沒有系統的管理和支援措施,致使歸化球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保障[19]。因此,只有不斷健全我國的社會保障體系,加強對歸化球員合法權益的保障,才能促進我國冰球項目的可持續發展。
歸化球員在入籍我國之后,在法律上即是我國公民,我國本土運動員所適用的社會保障體系同樣也適用于歸化球員,但是基于歸化球員身份的特殊性,當前我國的相關法律法規還需要不斷完善,以保障歸化球員的合法權益。首先,相關法律概念界定模糊。我國新修訂的《體育法》第46條規定,“對優秀運動員在就業和升學方面給予優待”,但是我國法律對于“優秀運動員”的概念缺乏統一界定,歸化入籍我國的優秀球員是否屬于“優秀運動員”的范疇還需要進一步明確,用以保障優秀歸化球員在就業和升學方面的權益[20]。其次,對于歸化球員的退役安置問題也應該引起重視。由于在語言、文化背景以及成長環境等方面存在諸多差異,與本土球員相比,歸化球員在安置就業時不可避免地會處于弱勢地位。因此,應該出臺相關的實施細則,加強對歸化球員在就業方面的培訓與指導,為其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其更好地與我國社會融合。最后,在生活方面,也需要對歸化球員給予相關的扶持和照顧,使其更好地適應我國的社會環境與生活方式,從而為我國冰球項目的可持續發展發揮出應有的作用。
4 結束語
北京冬奧會的成功舉辦,對于冰球項目在我國的推廣與普及起到重要作用,也激發更多的群眾參與到冰球運動中去。進入后冬奧時代,為持續推動我國冰球運動的發展,加快我國冰球項目競技人才的培養,增強我國冰球項目的國際競爭力,歸化球員發揮出的作用不容忽視。當前,為進一步做好我國歸化外籍冰球球員的工作,加強對我國冰球歸化球員的規范化管理,有必要從法律層面和制度層面著手,采取一系列的推進舉措,真正做到對冰球歸化球員“引得進”“管得好”“留得住”,在法治軌道上推動我國冰球運動的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黃世席.體育運動國籍轉換的法律問題[J].體育學刊,2013,
20(3):37-43.
[2]、曾令良.國際公法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222.
[3]、張鵬.歸化運動員國際賽事參賽資格法律問題研究[J].體育科學,2019,39(8):81-86.
[4]、傅星,史曙生.體育全球化背景下我國引入歸化運動員面臨的問題[J].遼寧體育科技,2020,42(5):26-29.
[5]、魏暉,李柏,馮俊翔.對國際體壇歸化運動員浪潮的理性思考[J].四川體育科學,2019,38(6):11-14,30.
[6]、海宛平,梁朱貴,陳志斌.中國足球歸化外籍球員的動因、效應與實踐路向[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21,45(4):58-67.
[7]、中國政府網.關于印發《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的通知[EB/OL].(2016-11-25)[2022-10-10].http://www.gov.cn/xinwen/2016-11/25/content_5137611.htm.
[8]、中國婦女報.點球五連撲的“中國風”女冰門將,是她[EB/OL].(2022-02-07)[2022-10-12].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24084704684057016&wfr=spider&for=pc.
[9]、黃鑫,胡錦光.論我國歸化外籍運動員的法律困境及出路[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16,50(3):56-60.
[10]、肖永平,郭明磊.論國籍觀念的演進與國籍法的變革[J].法學評論,2007(6):66-72.
[11]、趙子龍.中國冰雪項目歸化外籍運動員的法律問題探析[J].張家口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33(2):9-13.
[12]、陳全真,王雪蕾.足球運動員歸化的理論證成:倫理學、法學和經濟學的三重考量[J].體育學刊,2020,27(1):35-39.
[13]、辛松和,趙明元.中國歸化外籍運動員的可行性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3):122-128.
[14]、徐偉康,陳晨,鄭芳.困境與選擇:中國足球歸化外籍球員的法律分析[J].天津體育學院學報,2019,34(2):120-124.
[15]、王福秋,李哲.民族主義與價值理性的博弈:對運動員歸化現象的研究[J].體育與科學,2014,35(6):43-46,56.
[16]、馬肇國,孫侃然.“歸化”運動員的國際趨勢與中國對策[J].體育與科學,2017,38(4):109-114,102.
[17]、新浪體育.冰球國家隊海外破冰打破項目“四少”尷尬現狀[EB/OL].(2017-06-20)[2022-10-22].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winter/2017-06-20/doc-ifyhfnqa4489875.shtml.
[18]、國家體育總局政策法規司.體育總局關于印發《“十四五”體育發展規劃》的通知[EB/OL].(2021-10-25)[2022-10-24].https://www.sport.gov.cn/zfs/n4977/c23655706/content.html.
[19]、新浪體育.平昌冬奧成體育泡沫 過半歸化韓國選手已經離開[EB/OL].(2019-02-17)[2022-10-27].http://sports.sina.com.cn/others/winter/2019-02-17/doc-ihrfqzka6629374.shtml.
[20]、錢思雯.論我國入籍運動員的權利與義務:以足球領域入籍運動員為切入點[J].武漢體育學院學報,2020,54(1):
6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