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清 鄧方 江傳玉 徐曉宇
摘 要:《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是高職汽車專業高年級專業課程,在課程教學中,教師需具備較高的實踐技術技能水平,但缺乏思政教育的有效開展,無法滿足新時代高等職業教育思政教育新要求。通過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建設的研究,針對思政教育課程進行實踐和反思,提出課程思政教育相應的優化方案,以期為今后的高職汽車專業其他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提供理論和實踐參考。
關鍵詞:《汽車綜合性能檢測》 課程思政 改革
1 引言
高等職業教育作為高等教育重要的組成部分,高等職業教育的培養目標是高素質高技能人才,而《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培養的是汽車綜合性能檢測領域高素質技能人才,在培養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同時也需要對人才隊伍進行思想政治教育,讓思政教育融入汽車專業課程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養的技術技能水平和思想素質高度,是高等職業教育實訓課程必然要面對和急需解決的問題。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的專業課程,但在在以往的課程授課內容上,課程思政內容沒有融入進課程教學中,例如,課程思政缺乏有效開展,沒有配套的課程思政教材,高校課程思政建設普及程度低,高校未有效落實相關課程思政建設配套考核體系,從而制約了課程思政建設,影響學生思想政治教學工作,進而影響學生的培養質量。本文從《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教學現狀入手,分別從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思政建設目標和思路、課程思政典型案例設計、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與考核,思政的落實反思與優化探討五個方面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進行探討。
2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教學現狀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是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專業課程,旨在培養學生利用現代檢測診斷設備進行汽車性能檢測和綜合診斷的核心能力。課程內容涵蓋了汽車發動機、底盤、電氣等結構的基本原理,并深入到各系統、各機構技術狀況的檢測參數、原理、方法與設備,以及檢測結果與汽車性能的關系。
在教學方法上,該課程采用了多種教學手段,如多媒體教學課件、軟件和網絡教學資源。此外,還通過項目教學法實施教學,例如汽車動力性能的規范性評價、發動機點火波形的檢測與分析、汽車底盤輪胎動平衡的檢測等。同時,課程還依據汽車維修行業的真實工作過程,選擇典型車型的任務和知識為訓練學生能力的載體,共設計了多個項目,如汽車發動機燃油系統的檢測與分析、汽車發動機真空度檢測、汽車底盤四輪定位檢測等。
在學習目標上,學生不僅要掌握汽車檢測診斷的目的和作用,還要充分理解汽車技術狀況與故障對汽車自身性能、公共安全、生態環境、能源消耗等方面的影響。此外,學生還需了解國內、外汽車檢測技術的發展現狀,熟悉汽車檢測的參數選擇、參數標準的依據,以及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站的布局及工作流程。
3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開展課程思政建設的必要性
開展《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通過開展課程思政建設,對于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義。具體表現在以下幾點:第一,課程思政可以強化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課程思政建設是立德樹人的重要途徑,通過將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增強“四個自信”,堅定“四個意識”,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人才。第二,課程思政可以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通過課程思政建設,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使命感,培養學生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國家和社會作出貢獻。第三,課程思政可以促進學科交叉融合,汽車綜合性能檢測涉及多個學科領域,開展課程思政建設有助于學生拓寬知識面,提高綜合素質,培養跨學科的復合型人才。第四,課程思政可以提升課程教學質量,課程思政建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關心學生的成長發展,從而提高教學質量,提升學生的滿意度。第五,課程思政可以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通過課程思政建設,使學生認識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在保障道路交通安全、節能減排、環境保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增強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激發學生為我國汽車產業發展貢獻智慧和力量的熱情。第六,課程思政可以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課程思政建設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精神,鼓勵學生在課堂討論、實驗操作、課題研究等方面加強合作,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
4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建設目標和思路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建設目標是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國家認同感。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使學生具備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國家汽車產業的發展做出貢獻。培養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溝通能力,為社會和諧發展做出貢獻。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建設思路是整合課程資源,將思政教育融入專業課程教學中。在《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挖掘課程內容中的思政元素,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專業知識教學相結合,使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增強思想政治素質。創新《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教學方法,提高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效性。教師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組討論、實踐操作等多種形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課程思政教育的實效性。加強師生互動,營造良好的課堂氛圍。教師要關注學生的思想動態,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同時,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溝通與交流,營造一個民主、平等、和諧的課堂氛圍。開展《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實踐活動,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教師要組織學生參加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實踐中學習專業知識,培養實踐能力,同時加深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理解和認同。加強課程思政教育的評價體系建設。教師要建立健全課程思政教育的評價體系,對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專業知識掌握程度、實踐能力等方面進行全面評價,為學生的成長提供有效的反饋。加強《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教育的宣傳與推廣,課程授課團隊教師要積極參加課程思政教育的交流與研討活動,與其他教師分享教學經驗,共同提高課程思政教育的水平。同時,要加強與社會各界的溝通與合作,提高課程思政教育的社會影響力。
5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典型案例設計
5.1 借助尾氣排放滲透環保思想
教師在教授課程內容汽車尾氣排放問題時,可以引導性提及課程內容的背景,隨著汽車保有量的不斷增加,汽車尾氣排放對環境造成的污染越來越嚴重。政府為了保護環境,制定了一系列嚴格的汽車尾氣排放標準。然后可以發散性給學生提問題:作為一名汽車檢測與維修工程師,你如何看待這個問題?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減少汽車尾氣排放?本案例涉及到的思政教育點是培養學生的環保意識,讓學生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政策,了解國家對環保的重視程度。教育學生要遵守法律法規,為保護環境貢獻自己的力量。
5.2 借助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滲透創新精神
教師在教授課程內容汽車尾氣排放問題時,可以引導性提及課程內容的背景:隨著科技的進步,新能源汽車逐漸成為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政府為了鼓勵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優惠政策。然后可以發散性給學生提問題:作為一名汽車檢測與維修工程師,你如何看待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你認為新能源汽車在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本案例涉及到的思政教育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讓學生關注科技創新對汽車行業的影響。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政策,了解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支持力度。教育學生要勇于創新,為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5.3 借助汽車安全問題滲透安全意識
教師在教授課程內容汽車尾氣排放問題時,可以引導性提及課程內容的背景:近年來,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加,交通事故頻發,給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帶來極大的威脅。政府為了加強汽車安全管理,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然后可以發散性給學生提問題:作為一名汽車檢測與維修工程師,你如何看待汽車安全問題?你認為應該采取哪些措施來提高汽車安全性能?本案例涉及到的思政教育點:培養學生的安全意識,讓學生認識到生命安全的重要性。引導學生關注國家政策,了解國家對汽車安全的重視程度。教育學生要遵守交通法規,為保障道路交通安全貢獻自己的力量。
6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與考核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教學評價與考核是對學生在學習該課程過程中,針對上課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掌握程度、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程度以及學生的思想品德、行為表現等方面進行全面、客觀、公正的評價和考核。具體從以下幾個維度考核,第一,針對課程理論知識學習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相關知識的掌握程度,以及對思想政治理論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這塊評價可以通過課堂測試、作業、報告等形式進行評價。第二,針對實訓技能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汽車綜合性能檢測實際操作中的技能水平、安全意識和團隊協作能力,這塊評價可以通過實驗操作、實習實訓、技能競賽等形式進行評價。第三,針對學生思想品德評價,主要評價學生的道德品質、職業道德、法律意識等方面的表現。可以通過課堂表現、班會活動、社會實踐等形式進行評價。第四,針對學生創新能力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創新思維和實踐能力,可以通過課題研究、創新創業項目、學術論文等形式進行評價。第五,針對學生的社會責任感評價:主要評價學生對社會、國家、民族的責任感,以及關心社會熱點問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等方面的表現,可以通過志愿服務、社會實踐、社團活動等形式進行評價。第六,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評價,綜合以上各方面的評價結果,對學生的綜合素質進行全面評價。可以通過學生自評、同學互評、教師評價等多種方式進行評價。
考核方式可以采用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方式,平時成績主要包括課堂表現、作業、實驗操作等方面,期末考試成績主要包括理論考試和實踐操作考試,同時,還可以將學生的創新能力、社會責任感等方面的評價結果納入綜合素質考核,作為學生畢業、評優、評獎的重要依據。
7 《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落實的反思與優化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將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相結合,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當前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重要課題。通過《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改革,發現目前課程思政建設存在的不足和缺點,針對改革過程中的缺點和不足,提出《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改革的反思和優化。
7.1 教學全過程滲透思政教育
在《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的教學過程中,部分教師過于注重專業知識的傳授,忽視了思政教育的融入。導致學生在學習專業知識的同時,對思想政治理論的學習興趣不高,思政教育與專業課程之間存在明顯的脫節現象。所以急需在課程教學的全過程將課程思政內容積極滲透進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活動中,讓課程思政和專業知識內容有機結合,能夠達到更好的教學質量,讓課程思政教學激發學生心靈與精神,鼓勵學生在補充理論知識與實踐技能的同時完善思想素質與意志力。
7.2 思政教育內容手段多樣化
目前,《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中的思政教育內容主要集中在愛國主義、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方面,缺乏針對性和實效性。這種單一的思政教育內容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不利于培養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需要結合課程內容開發相對應的思政配套教學內容和目標。同時,思政教育手段也存在比較單一的問題,無法在教學效果上引起學生的共鳴,需要教師通過思政教育培訓、堅持探索,改進教學模式和手段,才可以將課程思政有效滲透進課程教學中,有效發揮作用。
8 結語
新的時代需要新的改革,高等職業教育的課程思政建設已經被提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需要一線的任課教師足夠重視,同時,課程思政教學需要全面專業的思政知識儲備,所以對專業課程的任課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結合《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內容,開發相對應的課程思政內容,并采用多樣性的思政教育手段,提高《汽車綜合性能檢測》課程思政教育效果,為汽車檢測與維修技術專業的課程思政教育學的專業能力、思想品德和職業素質等目標的培養路徑提供借鑒參考。
基金項目:2020年江西省高等學校教學改革研究課題(JXJG-20-52-14);江西應用技術職業學院校級課題(JXYY-KJ-201708) ;2023年贛州市社會科學研究課題重點課題(2023-ZDZX13-0435)。
參考文獻:
[1]韓佶穎,黃書晗,薛琳.大學英語教師課程思政建設的矛盾分析與化解策略——基于活動理論的質性研究[J].外語界,2023(05):81-88.
[2]張坤珵,王洪兵,吳永等.加快建設海洋強國背景下大學生海洋意識培養的優化路徑[J/OL].海洋開發與管理:1-12[2023-10-25].https://doi.org/10.20016/j.cnki.hykfygl.20231023.001.
[3]王文霞,周麗華,鄭俊霞.課程思政視域下《化學制藥工藝學》混合式教學創新與實踐[J].廣東化工,2023,50(20):211-213+205.
[4]趙巖松,黃羚,于河等.宏大敘事視域下的中醫疫病學課程思政建設[J/OL].中醫教育:1-10[2023-10-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349.R.20231023.0910.006.html.
[5]曹佐明,秦竟芝,袁泉等.基于導游職業核心素養的高職“現場導游”課程思政教學改革探索[J].西部素質教育,2023,9(20):69-72.DOI:10.16681/j.cnki.wcqe.202320016.
[6]戚偉燕.基于CBI理念的英語專業翻譯類課程思政建設——以“中級筆譯”課程散文翻譯為例[J].西部素質教育,2023,9(20):64-68.DOI:10.16681/j.cnki.wcqe.202320015.
[7]艾心熒,潘兆東,劉良坤等.新時代背景下土木類力學課程思政建設研究[J].東莞理工學院學報,2023,30(05):124-129.DOI:10.16002/j.cnki.10090312.2023.05.014.
[8]武慧榮,張文會,王憲彬等.運輸組織學課程思政教學探索與實踐[J].中國冶金教育,2023(05):83-86.DOI:10.16312/j.cnki.cn11-3775/g4.2023.05.018.
[9]何皖寧,岳巖峰.“新文科”背景下國際中文教育課程思政建設[J].中國冶金教育,2023(05):95-100.DOI:10.16312/j.cnki.cn11-3775/g4.2023.05.027.
[10]譚大燕,郝光彩.新文科背景下應用型本科采購物流管理課程設計研究[J].物流科技,2023,46(20):179-183.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20.036.
[11]李小龍,張京華,解凌竣.智慧教育背景下課程思政的范式與問題解決[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23(19):105-108.DOI:10.13492/j.cnki.cmee.2023.19.049.
[12]李偉,常澤,于美慧等.配合物壓電性質測量實驗的課程思政設計[J/OL].大學化學:1-6[2023-10-25].http://kns.cnki.net/kcms/detail/11.1815.O6.20231019.1525.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