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崇明區委組織部
崇明區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扎實推進移風易俗,推動形成崇德明禮、綠色低碳、現代文明的鄉村新面貌。
強化堡壘作用,樹立行動標桿。一是壓實各級責任。牽頭制定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工作方案,對移風易俗工作提出明確要求,織密責任體系,逐級傳導壓力。滾動實施晉位升級,定期開展模范黨支部和模范網格黨支部創建活動,運用“清單制”方式,將基層黨組織落實移風易俗情況作為重要標準,每年及時更新修訂,確保可操作、可評價。二是強化制度約束。建立村黨組織書記操辦婚喪喜慶事宜區委組織部備案和其他村干部鄉鎮黨委備案管理制度,嚴格婚喪事宜報備、報告程序。深入開展“黨員先行,家庭爭星”星級黨員家庭創評活動,發放移風易俗黨員先行倡議書,組織黨員與所在黨組織簽訂文明婚喪承諾書,年終通過民主評議黨員,報告移風易俗落實情況。三是注重能力提升。依托區級“新時代好班長”村居黨組織書記論壇、“村居大講堂”、“瀛洲書記工作室”等平臺,加大教育培訓力度,并將移風易俗列入村居黨組織書記“持證上崗”閉卷考試內容,提升推動落實移風易俗的能力水平。
織密黨建網格,凝聚資源力量。一是一網融合。依托黨建“葉脈工程”,在998個黨建“微網格”內,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網格黨群服務點,融合新時代文明實踐點、睦鄰點、姐妹微家等“微陣地”,整合教育引導、文化熏陶、公共服務等功能,積極傳遞移風易俗正能量。二是依網聚力。統籌網格內管理團隊、工作團隊、志愿團隊,組建宣傳員、勸導員、監督員等移風易俗工作隊,發現大操大辦等情況,通過“一報告、二上門、三宣傳、四簽約、五服務”的形式,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告之以法,及時做好勸阻工作。三是聯網互動。充分發揮村“第二梯隊”帶動作用,積極選派機關、企事業單位的在職黨員干部擔任“第二書記”“第二網格長”“第二村民小組長”,常態化下沉網格,開展移風易俗教育引導等工作。比如,建設鎮富安村的“第二網格長”以“紅色小方桌”沙龍的方式,開展移風易俗等主題宣講12場次,提升了村民對移風易俗的理解與認識。
突出群眾主體,激發自治活力。一是推動“民主議事我發言”。結合紅白理事會、村民議事會、道德評議會、禁賭禁毒會“四會”組織建設,由村黨組織牽頭,組織基層干部、鄉賢骨干、村民代表、相關部門人員等,共同參與民主議事,實現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有效遏制陳規陋習,使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孝親敬老等社會風尚更加濃厚。二是推動“村規民約我踐行”。堅持把村風民俗、鄰里互助、婚姻家庭等作為重要內容,每年推動各村黨組織開展村規民約修訂工作,并依托主題黨日、田間小喇叭、黨群服務點等載體平臺,持續加強宣傳教育,推動村規民約深入人心,大力弘揚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三是推動“積分銀行我參與”。探索推行“積分銀行”等做法,圍繞移風易俗、文明守法、思想道德等內容,以積分形式量化村民所作貢獻,并通過積分換實物、積分換服務等形式,給予物質、精神獎勵,進一步提高群眾參與治理的積極性和主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