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萍 馮 璟 潘國玲 宋會仙 陳河江 丁艷青
(陜西省大荔縣農業技術推廣中心 陜西 大荔 715100)
通過加強調查監測,及時掌握病蟲害發生動態,做到早發現、早防治。在病蟲害防控關鍵時期,采用植保無人機、高桿噴霧機等噴施高效低風險農藥,提高防控效果,控制病蟲發生為害。大豆的主要病蟲害:霜霉病、棉鈴蟲、緣盲蝽、蚜蟲、煙粉虱、斜紋夜蛾、豆稈黑潛蠅、大豆食心蟲、豆莢螟、地下害蟲等;玉米的主要病蟲害:大斑病、穗腐病、粗縮病、草地貪夜蛾、玉米螟、棉鈴蟲、粘蟲、紅蜘蛛、玉米蚜蟲、薊馬等。
在確定適合的復合種植模式的基礎上,選擇適合大荔縣當地的耐密、耐陰、抗病蟲品種,合理密植,做好種子處理預防病蟲害。種子處理以防治大豆根腐病、玉米莖腐病、地下害蟲、草地貪夜蛾、蚜蟲等苗期病蟲害為主,選擇含有精甲·咯菌腈、噻蟲嗪·噻呋酰胺等成分的種衣劑進行種子包衣或拌種。必要時可對玉米、大豆包衣種子進行二次拌種,以彌補原種子處理配方的不足。
苗期重點防治玉米螟、桃蛀螟、蚜蟲、煙粉虱、紅蜘蛛、葉斑病、大豆銹病、豆稈黑潛蠅、斜紋夜蛾、蝸牛等。一是采取理化誘控措施,在玉米螟、桃蛀螟、棉鈴蟲、斜紋夜蛾等成蟲發生期,使用殺蟲燈結合性誘劑誘殺害蟲;二是針對棉鈴蟲、斜紋夜蛾、金龜子(蠐螬成蟲)等害蟲,自田間出現開始,采用生物防治措施,優先選用蘇云金桿菌、球孢白僵菌、甘藍夜蛾核型多角體病毒、金龜子綠僵菌等生物制劑進行噴施防治;三是在田間棉鈴蟲、斜紋夜蛾、桃蛀螟、蚜蟲、紅蜘蛛等害蟲發生密度較大時,于幼蟲發生初期,選用四氯蟲酰胺、甲氨基阿維菌素苯甲酸鹽、乙基多殺菌素、茚蟲威等殺蟲劑噴霧防治,根據玉米、大豆葉斑類病害、銹病等病害發生情況,選用吡唑醚菌酯、戊唑醇等殺菌劑噴霧防治。
此期是大豆保莢、玉米保穗的關鍵時期。在前期防控的基礎上,根據玉米大斑病、褐斑病、鉆蛀性害蟲,大豆銹病、葉斑病、豆莢螟、大豆食心蟲、緣盲蝽、棉鈴蟲、斜紋夜蛾等發生情況,針對性選用枯草芽孢桿菌、井岡霉素A、苯醚甲環唑、丙環.嘧菌酯等殺菌劑,和氯蟲苯甲酰胺、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或者含有噻蟲嗪成分的殺蟲劑噴施,兼治玉米、大豆病蟲害。根據玉米生長后期植株高大的情況,宜利用高桿噴霧機或植保無人機進行防治。注意事項:采用無人機施藥時要注意添加增效劑、沉降劑,保證每畝1.5~2 L 的藥液量。特別是防治害蟲時,要抓住低齡幼蟲防控最佳時期,以保苗、保芯、保產為目標開展統防統治。收獲后及時進行秸稈粉碎或者打包處理,以減少田間病殘體和蟲源數量。
總體上采取“一施多治、一具多誘”的防控策略,針對發生時期一致,且玉米和大豆的共有病蟲害,采用廣譜生防菌劑、農用抗生素、高效低毒殺蟲殺菌劑等統一防治,達到一次施藥兼防多種病害的目標。利用智能LED 集成波段殺蟲燈和性誘器誘殺害蟲,在此基礎上,結合無人機統防3 次病蟲害,時間為大豆苗后3~4 葉、玉米大喇叭至抽雄期、大豆結莢—鼓粒期,采用“殺菌劑、殺蟲劑、增效劑、調節劑、微肥”五合一套餐制施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