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明/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農業農村局
圍繞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目標,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堅持把發展休閑農業作為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驅動現代農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引擎,依托豐富的水域資源和林果花卉等農業產業基礎,以水為媒,以田為介,以特有的水鄉文化為底蘊,加快建設“多彩田園、水韻鹽都”,打造了一批集水鄉風情、農業觀光、體驗采摘、民俗活動為一體的休閑觀光農業景點,探索出了一條農業為基礎、休閑唱主角、創意顯特色、鄉村做精品的休閑農業發展新路。創成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有2 個中國最美休閑鄉村、3 個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企業、3個江蘇省最具魅力休閑鄉村、1 個江蘇省農家樂集聚村、2 個江蘇省休閑觀光農業示范村、4 個江蘇省休閑農業精品村、8 個江蘇省主題創意農園、1 個江蘇省農耕實踐基地,入選中國美麗鄉村休閑旅游行精品景點線路2 條、江蘇百道鄉土地標菜2 個,獲江蘇休閑旅游農業創意精品金獎2 個。
堅持政策為先,優化環境謀發展。一是做優規劃繪就藍圖。圍繞創建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的總目標,堅持從全域高度謀劃休閑農業,策應構建“龍頭帶動、三廊貫通、全域覆蓋”的休閑農業空間布局,聘請國內知名旅游設計單位,編制發布規劃,重點打造鹽都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鹽瀆花吉葵園、臺創園、尚莊番茄主題公園等九大主題創意農園。二是調優政策培植主體。積極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撬動社會資本投資發展休閑觀光農業。區委區政府專門出臺意見對休閑農業給予扶持獎補。全區先后建成觀光采摘、農事體驗、休閑垂釣等主題農園、休閑景點152家,涌現出董兆付、潘國勝等一批休閑農業發展帶頭人。三是創優機制共建共贏。按照投資方式多元化、經營模式市場化、管理方式企業化的原則,以村集體經濟組織、農家樂合作社、重點休閑農業企業為龍頭,采取合作經營、股份經營等模式,推動休閑觀光農業加快發展。成立休閑農業鄉村旅游協會,發揮牽頭作用,創新經營方式,加強行業自律,探索整體推介、冠名經營、串線聯票等路徑,實現區域聯動、景點聯手,全面激活休閑觀光農業市場。
堅持轉型為要,增添動能促發展。一是提高農業發展層次。聚焦農旅消費新趨勢,以“旅游+”的理念發展現代農業,圍繞農業新品種、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等重點環節,開展創新攻關,推動轉化運用,厚植休閑觀光農業發展土壤。距離鹽城市區僅10 分鐘車程的鹽都現代農業產業示范園建成高架草莓種植基地30萬平方米,接入智慧農業綜合管理平臺,是鹽城市民采摘草莓、親子休閑的優選目的地,每年舉辦草莓、葡萄采摘旅游節,年吸引游客30 萬人次以上。臺創園美青花卉基地建成高標準溫室大棚28000 平方米、新建組苗培育車間1700 平方米,已形成從種苗馴化、組培研發到成花展示銷售的全產業鏈發展格局。二是強化基礎功能配套。緊緊圍繞“吃、住、行、游、購、娛”六要素,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完善農旅功能要素,提升服務接待水平,做到“食有特色、住有條件、行有基礎、游有內容、購有商品、娛有活動”。重點休閑農業景點實現市鎮公交??咳采w,配有游客接待中心、公廁、停車場、救援中心、垃圾分類處理設施等旅游配套設施。全區現有休閑農業聚集村26 家,仰徐、楊侍、涇口等示范村配套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47 家,仰徐村被評為“江蘇省農家樂集聚村示范村”。三是拓寬營銷宣傳通道。緊扣春夏秋冬四時八節,精心編制發布“鹽都鄉村一日游”農旅線路4 條,并借助智慧鹽城APP、鹽都人和農情鹽都微信公眾號等各類新媒體宣傳推介,入選部省級精品推薦線路。借力抖音、美團、淘寶、大眾點評等電商平臺的流量優勢,采取直播帶貨、團購優惠、門票預售等方式,開辟營銷新通道,三創空中草莓基地、桃花緣家庭農場通過抖音紅人打卡推銷,人氣爆棚,2022 年水果旺季實現營銷收入超上年同期30%以上。
堅持創意為路,聚旺人氣快發展。一是開發創意農業產品。適應市民消費需要,在產品加工、品牌包裝、用途轉化等方面加大創新,讓農產品由“土”變“洋”。大縱湖大閘蟹被評為江蘇省名牌產品,獲第四屆中國名蟹大賽金獎。大縱湖大閘蟹、大縱湖小龍蝦、葛武嫩姜片等10 個本土特色農產品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26 個鮮活農產品獲準使用綠色食品標志?;磩?、剪紙、舞龍、獅舞、老虎鞋等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代表。成功引種了火龍果、紅櫻桃、獼猴桃、樹莓、冬棗等新特品種,構建了湖塘花海、樓王“鄉村振興”稻田畫、鹽瀆花吉千畝葵園等特色景觀小品,開發設計了葛根粉、玫瑰花茶等保健產品,大縱湖蘆蕩迷宮、龍岡桃花園等創意休閑農業景點入選江蘇省主題創意農園。二是培育創意農事節慶。突出休娛互動、人文融合,圍繞農業生產、農家生活、農村習俗等進行創意策劃,塑創鄉村創意節慶,打造鹽都特色名片。成功打造農民豐收節、潘黃草莓節、臺海菊花節、尚莊番茄節、大縱湖螃蟹開捕節等農事節慶品牌,成功舉辦了第五屆特色農產品展銷會和第九屆世界草莓大會中國分會,并奪得第十屆世界草莓大會舉辦權。三是打造創意田園小鎮。依托產業帶、農業園、示范村,挖掘文化內涵,提升特色產業,拓展服務功能,推進“一鎮一業、一村一品、一園一景”錯位發展,因地因業建設一批集民俗文化、水鄉風情、特色產品、生態底色于一體的農業特色小鎮,形成處處有美景、景色各不同的休閑觀光農業發展新格局。臺創園花香小鎮、涇口養生小鎮等成為區休閑農業發展的“十二金釵”,龍岡桃園小鎮、張莊葡萄小鎮上榜省級農業特色小鎮創建名錄。
鹽都將策應國家級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按照“提檔升級、塑創特色、形成規模、打造品牌”的思路,培育精品景點,繁榮節慶活動,加強宣傳推介,加快提升休閑觀光農業品質內涵,促進農民增收致富。一是聚力打造農業特色園區。對現有的12 個特色園區在規劃提升、要素整合、政策傾斜等方面進一步聚焦,突出草莓、葡萄、桃梨、花卉等優勢產業,加快特色項目集聚,著力把“一鎮一園”的空間優勢轉變成產業優勢、發展優勢,使之成為現代農業融合發展的示范區、樣板區。每個園區新上休閑農業類項目2 個以上。二是大力培植特色產品品牌。堅持市場消費導向,推行標準化生產,加強質量溯源管理,提升產品品質,整合品牌資源,講好品牌故事,擴大市場影響力,重點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品牌。新增農業“兩品一標”20個,促成“郭猛葡萄”“臺創園蘭花”創成國家地理標志證明商標。三是爭創休閑農業品牌。大力開展休閑農業景點品牌創建,對鹽瀆花吉葵園、蟒蛇河千畝荷花園進行重點包裝,申報省級主題創意農園,力促學富草房子樂園、大縱湖湖蕩花海成功創成全國五星級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重點企業。在現有的休閑農業示范點中精選3 ~5 個經營效益好、示范效應強的樣板,創響農事節慶品牌,拉動鄉村旅游消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