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中原8000 多萬畝小麥迎來返青季。伴隨農時到來,“農業強省”沖鋒號響徹中原——黃河岸邊的“中原農谷”加快建設,淮河之濱的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加快產業融合,各地施工隊與千萬農戶一起走入農田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
不負農時,不負時代。作為農業大省,站在新時代歷史坐標,河南在2023 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建設“農業強省”新目標,農業高質量發展的中原畫卷正徐徐展開。
在“中原農谷”核心區的河南新鄉市平原城鄉一體化示范區師寨鎮路莊村,數十臺作業設備活躍在田間地頭,新修的農田公路延伸向連片成方的麥田,各種地埋管線平鋪田野。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強農首要強“種”。作為農業大省,河南是糧食生產大省,也是育種大省、繁種大省和用種大省,但不是種業強省。新時代呼喚新作為,2022年4月,聚焦種業,目標定位國家農業創新高地的“中原農谷”建設方案出臺。為了打好種業“翻身仗”,河南把“中原農谷”作為農業強省重要工程,3名省領導掛帥“中原農谷”建設領導小組。根據方案,總規劃1476平方千米的“中原農谷”沿中原腹地的新鄉市黃河北岸建設“一核三區”,核心區依托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神農種業實驗室、河南現代農業研究開發基地、國家現代種業產業園、國家小麥技術創新中心示范基地,以種子、種苗、種畜(禽)為主攻方向,打造以種業為突出特征的農業創新高地和農業科技新城;東、西、南等三區則分別建設以糧油加工、小麥和大豆良種繁育以及水稻和食品加工為特色的農業產業集群。
作為河南建設“農業強省”的重要布局,周口國家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承載著發展農業高新技術產業,探索傳統農業提質增效和農業科研、加工與種植“三鏈”融合等重任,與“中原農谷”遙相呼應。
良田是糧食生產的根基。2022年,《河南省高標準農田示范區建設實施方案》提出,在現有高標準農田建設基礎上,計劃用三年時間,投資500億元建設1500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畝均投資不低于4000元。據測算,建成后,每年可增加糧食產能30億斤以上。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底,河南已建成高標準農田8330萬畝。不久前,河南在2023年省委農村工作會議上提出,繼續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和提質改造,全年要完成535 萬畝高標準農田新建和改造提升任務,并新建400 萬畝高標準農田示范區,讓更多“靠天田”變成“高產田”“智慧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