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科技學院動物科學學院 張留君 賀紹君 劉德義 范紅結 李 磊
本科教育肩負著為國家科研領域提供優秀人才和為國家可持續發展提供優質后備人才的雙重作用。自我黨十八大成功召開以來,在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導下,我國高等學校本科生教育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以立德樹人、追求卓越為目標,辦學規模穩步增長,結構布局持續優化,管理體制和人才培養體系逐步完善,服務國家重大戰略需求和經濟社會良性發展的能力顯著提升[1]。然而,傳統的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被動接受、側重理論知識、疏于實踐操作的課程教學模式已無法與新時代應用型、實踐型高校本科生人才培養要求相契合,甚至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本科生的教育教學質量和綜合素質的提高。如此一來,也給學生的就業率帶來很大負面影響,導致在招生和就業之間形成惡性循環[2]。因此,一場從教學理念到教學方式的系統性變革迫在眉睫。
當前形勢下,我國高等教育所面臨的一項突出改革任務是如何合理地優化高校人才培養的結構框架,怎樣科學地強化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從而促進以提升實踐能力和職業素養為導向的本科生教育的快速發展。本文系統闡述了當前我國高校本科生課程教學方法的現狀與不足之處,并就案例教學法在動物傳染病檢測技術課程教學中的潛在應用價值進行初步探討,以期為我國高校應用型本科生人才培養方案、教學理念、實踐方式、課程設置等方面進行系統性變革提供參考。
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高等教育由于受到原蘇聯及我國傳統教育方式的多重影響,催生了如今的應試教育。這是一種依靠死記硬背來完成考試任務的學習方式,其主要特征是學科教材教條化,課堂講授方式死板化,屬于滿堂灌或填鴨式教學[3]。
在傳統的高校課堂教學中,一直以來教師都占據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主導位置,通常按照課前布局好的教學內容和目標開展教學活動,而學生則只是作為教師所框定學科知識點的被動接受者。雖然基于學習通在線課程、國家級或省級精品開放課程等種類繁多的優質課程資源,采用云課堂、智慧課堂、翻轉課堂等多種新穎的教學形式,并利用適當的數字化、現代化多媒體教學工具等,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在線上線下課堂教學中的參與度和主觀能動性。但仍然無法完全改變學生在課堂教學活動過程中充當“沉默者”或“邊緣者”的角色。此種情況下,學生很難對所學習的知識產生濃厚興趣。
近年來,隨著我國本科生教育的快速發展,以教師講授為主而學生被動接受學習的傳統教學模式,已成為嚴重制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質量提高的瓶頸。因此,加強和提升本科教育教學水平是加快推進我國高校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和完善學位培養機制的首要任務。案例教學法是一種將理論學習和實踐應用緊密結合的新穎化教學模式,注重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中心、把問題作為教學活動的起點、把案例作為教學活動的媒介、把討論作為教學活動的手段。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教師和學生之間不分主次,平等地參與教學活動,最大限度地實現理論知識與實踐操作的建構與交互,從而使學生系統地掌握知識、靈活地運用知識[4]。
目前,案例教學法已經被越來越多的教師和學生接受,并先后被列入各大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計劃中。但是,我國絕大多數高校在案例教學實施過程中普遍存在著案例教學所占比例過少;案例資源匱乏,質量欠佳,教學方式陳舊,缺乏一定的代表性;重理論而輕務實,重宏觀而輕微觀,重傳授而輕參與等諸多不足之處,從而導致無法滿足人才培養的新要求[5]。因此,目前國內的案例教學總體仍處于起步階段。長久以來人們很容易將教學案例與舉例子相互混淆,在案例教學過程中所采納的教學案例應該是建立在深入調研和精心編寫基礎之上的,既不能是隨意編纂出來用以講道理的故事,又不能是盲目撰寫出來為了闡明事實的事例,必須是為了達成明確的教學目標,完成要求的教學任務,基于一定事實而編寫整理后的系統科學故事。除了要具備真實性、普遍性和時代性等特征之外,其內容還要完整包括教學要點、對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系統訓練[6]。我國當前的教學案例庫建設普遍存在過于注重實踐操作的不良現象,這勢必會在一定程度上制約高校本科專業課程教學案例的開發及案例教學實施的整體效果。
自2019 年12 月份以來,由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在給全人類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的同時,也對世界經濟貿易發展帶來沉重打擊,并給人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宣布,截至2022 年7 月23 日,猴痘病毒引起的猴痘疫情已在世界上70多個國家和地區流行并呈現出進一步擴大蔓延的趨勢,現已構成國際關注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與此同時,非洲豬瘟、高致病性藍耳病等重大動物傳染病,禽流感、口蹄疫、炭疽等重要的人畜共患傳染病也對我國畜牧業生產、動物健康、人類生命、公共衛生安全等帶來諸多不利影響。當前,動物傳染病仍是對養殖業危害最為嚴重的不利因素之一,它不僅可造成大批畜禽死亡及畜產品的巨大損失,影響人民日常生活和對外經濟貿易往來,而且某些人畜共患傳染病還能給人類的生命健康帶來嚴重威脅,造成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的發生。
伴隨著經濟的快速增長、社會的不斷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國在畜牧養殖領域與其他國家和地區的相互交流也與日俱增。尤其是現代化的養殖業中,畜禽飼養高度集中化,畜禽調運轉移頻繁化,更容易受到動物傳染病的侵襲,整體動物傳染病防控壓力日趨上升,重大動物傳染病和人獸共患傳染病的防控形勢也異常嚴峻。為了有效防控動物傳染病的傳播流行,保護動物健康和人民財產免受損失,往往需要在動物疫情防控工作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而這里的人力主要是指掌握動物傳染病防控關鍵技術并能夠利用其在動物傳染病防控工作中發揮實際作用的專業人員。本科教育肩負著應用型人才培養和創新創造的重要使命。高校以動物傳染病相關專業課程為依托,開展傳統的本科教育,以培養這類專業技術人員。然而,以往的教師主講而學生被動接受、側重理論而疏于實踐的傳統課堂教學模式顯然已無法適應新時代對應用型、實踐型本科人才的培養要求。并且,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基于重大動物傳染病疫情和獸醫公共衛生學事件的巨大危害及不利于社會主義社會穩定發展等原因,我國對創新型、應用型、實踐型動物傳染病防控復合型專業技術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并提出了更高的綜合素質要求。
動物傳染病檢測技術是面向動植物檢疫(動物檢疫方向)專業本科生開設的一門專業核心課程,與現代畜牧業生產、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既是動物傳染病學的主要組成部分,又是一門重要的動物臨床檢疫檢驗實踐課程,更是動植物檢疫及其相關專業人才素質教育的集中體現,在應用型高校動植物檢疫、動物醫學等專業本科生人才培養目標中占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本課程主要研究動物傳染病的發生、發展、流行規律以及如何有效預防、檢測、診斷、治療、控制和消滅動物傳染病的綜合技術方法的科學,并以動物傳染病的常用檢測診斷技術研究與其在實踐中的應用作為主線,將有關動物傳染病防控技術的基礎知識、基本理論、方法與操作等內容進行有機整合,從而形成低重心、寬結構、強實踐、重素質、促發展的綜合性課程體系。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要求學生具備較強的生物安全與健康養殖意識;樹立以防控動物傳染病的流行、守護人與動物共同健康為己任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了解動物傳染病發生、發展和流行的基本規律;掌握動物傳染病防控的基本理論和方法;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從而使其能夠運用所學的現代技術手段以獨立或團隊協作的方式直接解決生產實踐中與動物傳染病防治相關的一系列復雜性問題,在具備較強職場競爭力的同時,滿足現代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對應用型動物傳染病防控專業技術人員的更高要求。
鑒于動物傳染病檢測技術課程具有較強的學科專業性和生產實踐性,傳統的純理論課堂教學因存在理論與實際不能有效銜接、內容日益陳舊和形式過于僵化等諸多弊端,已無法滿足當今社會對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動物傳染病防控專業技術人才的迫切需求,現有的課程教學模式亟待變革以適應新的培養要求。而案例教學法在進行案例開發與教學活動實施的過程中,尤其注重將理論知識學習與實踐操作應用進行有機地融合,從而提升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簡而言之,把學生的主動發現和知識建構作為主線,鼓勵教師與學生之間就針對具體案例及所涉及到的有關問題展開平等對話、交流與互動,在學生有效積累相關學科知識的同時,也能夠深刻體會及理解社會實踐所具有的情境性、多樣性和復雜性的特征,提升其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7]。
課題組在前期主要依托學校附屬獸醫院、牛羊產業研究院、養殖場(企業)和寵物醫院等,廣泛搜集、匯總和整理各種動物傳染病生產實踐案例,并嘗試開發建設成教學案例庫。其中,案例庫建設過程中所涉及的全部案例符合真實性、完整性、典型性、啟發性和綜合性的基本要求,總體內容豐富、結構合理、布局科學。基于該案例庫的案例教學法在動物傳染病檢測技術課程教育教學中的初步應用,使動植物檢疫專業的本科生成為教學活動中的主體,極大地提高了動物檢疫專業學生的學習興趣及主觀能動性,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激發了學生的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強化了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因此,運用案例教學法替代傳統的教學形式對地方高校本科生進行專業課程教育教學,將會有效提高總體教學質量,進一步強化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升其專業實踐能力和職業創新素養,從而促進富有創新能力及組織能力的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目標的實現。
案例教學法理論聯系實際,重視雙向交流,鼓勵學生獨立進行思考,引導學生由注重知識轉變為注重能力;符合堅持立德樹人德育為先,堅持學生全面發展,堅持服務需求成效導向,堅持完善機制持續改進,堅持分類指導特色發展的戰略性指導原則;具備有利于改革傳統概念的教育教學,有利于促使學生學會學習,有利于促使學生學會溝通與合作,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有助于推動高校系列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并強化產教融合育人機制,有助于促進高校教學管理模式的深度轉型及進一步挖掘普通高等院校人才培養的競爭優勢等諸多優勢。案例教學法遵循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學規律,符合我國國情及當前高校本科生對專業知識的認知規律。案例教學法的實施有望帶動高校本科生教育教學方法的全面改革,提高本科生教育教學的質量,切實提升本科生教育支撐引領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推動本科生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的快速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