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 玄
(唐河縣湖陽鎮人民政府農業服務中心 河南 唐河 473400)
唐河縣是一個農業大縣,冬小麥是唐河縣最重要的經濟作物,小麥產量的豐欠直接影響該縣農民的收益。冬小麥要想取得高產,播種技術是關鍵。
目前市場上小麥品種非常多,在品種選擇上一定要注意看是否適合當地的氣候條件。如品種的抗寒性、抗旱性、抗蟲性、抗病性、抗鹽堿性、生育期長短、秸稈高矮等,不要一味地追求高產。即使是高產品種,管理措施跟不上,環境條件不適宜,也達不到理想的產量效果。要根據不同地力、環境、生產條件等合理選擇適宜品種。品種不要單一,以防止因為氣候原因造成減產。種子要在正規種子銷售部門購買,并且一定要索要發票。
小麥種子包衣劑是由殺蟲劑、滅菌劑、多種微肥、植物生長調節劑等加工制成的復合型藥劑。雨水多的年份,病蟲害發生嚴重,選擇含有殺菌殺蟲成分包衣的種子顯得尤其重要。在種子進行包衣之前,選擇晴朗天氣進行晾曬,以便殺滅種子上的蟲卵病菌。
小麥播前需要整地。整地質量的好壞對小麥生長有很重要的影響。整地一定要做到深、細、勻、實。深耕可以改善土壤結構,提高土壤的通透性,增加活土層,進而提高土壤的肥水能力,利于小麥的生長,可起到增產的效果。一般耕層要達到20 cm 以上,如果能達到25~30 cm 效果更佳,尤其是常年沒有深耕的地塊,建議間隔2~3 年深耕1 次。小麥幼芽頂土能力較弱,在坷垃底下易出現芽干現象,造成缺苗斷壟,所以耕地后必須把土塊耙碎、耙細,保證沒有明顯坷垃,才能有利于麥苗正常生長。將土地耕透、耙透,做到耕耙均勻,不漏耕,不漏耙。把麥田修整到均勻一致,有利于小麥均衡增產。做到表土細碎,耕地下無架空暗垡,達到上虛下實。如果土壤不實會造成播種深淺不一,出苗不齊,容易跑墑,不利于扎根。對于過于疏松的麥田,應進行播前鎮壓或澆塌墑水。要求對土地做到耕前粗平、耕后復平、做畦后細平,使耕層深淺一致,才能保證澆水均勻,用水經濟,播種深淺一致,出苗整齊。一般麥田坡降要求不超過0.3%,畦內起伏不超過3 cm。
小麥在播種前一定要檢查土壤墑情。如果墑情不足,應先澆好底墑水,要保證40 cm 土層相對含水量不低于75%。否則種子一旦播下,吸收不到足夠水分,容易形成晾籽而影響出苗。秋季雨水大年份,若地塊積水,墑情大,需要搶收秋作物,騰地晾墑,適時播種。如果延誤了播期,一定要適當增加播種量。
小麥生長季比較長,扎根也深,密植田塊,苗多根密,足施底肥就顯得格外重要。群眾常說,小麥是“胎里富”莊稼,并說“三追不如一底”,“千層萬層不如犁底一層”,充分說明了施足底肥對小麥增產的重要性。近年來,人們習慣于施用化肥,忽略了有機肥的施用。化肥作用快,養分含量高,有機肥養分全,肥效穩長,具有改良土壤、增強土壤保水保肥能力的作用。兩種肥料配合施用,能相互取長補短,緩急相濟。雨水大的年份,田塊積水過多,土壤板結,在施用化肥和農家肥的同時,還要適當施用一些生物菌肥。一般畝施有機肥3 000 kg 左右,氮磷鉀配方肥40~50 kg。施用方法是隨耕翻全部施入犁底,施肥深度一般控制在30 cm 左右。要做到肥種分離,以免造成肥害,保證苗全苗壯。
5.1 播種溫度。冬性品種播種的適宜溫度在日平均氣溫17 ℃,半冬性品種15 ℃,弱春性品種播種的適宜溫度在13 ℃~15 ℃。
5.2 合理播量。每播種10 kg 種子,一般每畝成穗45萬穗左右。播量過大會造成田間郁閉,易遭受病蟲害侵襲,麥苗之間相互爭奪養分、陽光,根系發育差,分蘗少,養分消耗大,缺肥發黃,易倒伏。播量過小頭數不夠。播種過早或播種量過大形成的旺苗,可通過深中耕斷根,一般中耕10 cm 左右。
5.3 精細播種。小麥播種適宜行距20~25 cm,播種深度3~5 cm。播種過深易形成深播弱苗,葉片細瘦,葉鞘細長,地中莖長,次生根少且晚,分蘗遲遲不出,造成減產,所以播種質量是關鍵。播種機不能走得太快,速度控制在每分鐘50 ~ 80 m。保證下種均勻,深淺一致,行距一致。不漏播不重播,避免出現露籽、叢籽、深籽。每3 m 留1 行間距。這樣在后期打藥施肥時既方便行走,又可以保證麥田通風透光,促使莖稈健壯,降低病害的發生幾率。
5.4 播后鎮壓。特別是旋耕和秸稈還田的地塊,播后一定要鎮壓。目的是踏實土壤,減少田間墑情散失,促使麥種和土壤的緊密接觸,提高出苗率,培育壯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