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吉
(遼寧省北鎮市農業農村綜合服務中心 遼寧 北鎮 121300)
黃瓜育苗是黃瓜栽培種植過程中最基礎、最關鍵的技術環節,對黃瓜的產量、品質以及抗病蟲害能力有著極其重要的影響。只有通過科學的手段進行種子處理、營養土配制、科學嫁接,并做好水分、溫度、光照、病蟲害防治等管理工作,才能培育出符合標準的壯苗,為黃瓜的高產優質打下堅實的基礎。
1.1 種子消毒。黃瓜種子之所以要進行消毒處理,是因為黃瓜種子上通常會帶有枯萎病、黑星病、疫病、立枯病、褐斑病、角斑病等許多病原菌,在育苗前對種子進行必要的消毒處理能夠有效的防治由種子帶菌引發的病害。黃瓜種子消毒通常采用藥劑浸種或藥劑拌種的方法。藥劑浸種一般選擇用有效成分為0.1%的多菌靈鹽酸液浸種,浸種時長為1 h,藥劑浸種完成后用清水沖洗干凈,之后再用清水浸種4 h,然后催芽。依據種子實際情況,為預防枯萎病、黑星病選用福爾馬林300 倍液浸種1.5 h 后撈出洗凈,針對病毒病,選用10%磷酸三鈉溶液浸泡0.3 h 后撈出洗凈,防病效果十分理想;藥劑拌種通常選擇克菌丹、敵克松、多菌靈等藥劑,用藥量一般控制在種子重量的0.3% ~ 0.5%,具體操作過程是將種子放入瓶裝器皿內,然后加入藥劑,加蓋后進行搖動,直至藥劑與種子充分混合,藥粉均勻粘在種子表面。
1.2 浸種催芽。種子經過消毒處理后,便可進入浸種催芽環節。具體做法:把經消毒處理的種子撈出洗凈后浸種5~6 h,撈出甩干后用布包好,放在通氣、避光之處,溫度控制在26 ℃左右,勤翻動,以防溫度不均,一般24 h 后開始出芽,如果遇到不適合播種的天氣狀況,可進行“蹲芽”處理,即將發芽的種子用濕毛巾包好,置于溫度為10 ℃左右的冷涼環境中,抑制幼芽繼續生長,待機播種。
苗床土配制是培育黃瓜壯苗的重要基礎,苗床土配制的標準是達到肥力充足、營養全面、疏松透氣。通常使用田園土、肥料和殺菌劑來配制。田園土占總量的60% ~ 70%,最好選擇沒種過瓜類作物的田園土。肥料占總量的30%~40%,選用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如各種廄肥、堆肥、馬糞等,再摻入少量的化肥,化肥可選用磷酸二銨。為防止生理變異株發生,不要施用尿素等速效氮肥。營養土中還需加入殺菌劑防治病蟲害。實踐證明,在配制黃瓜育苗營養土過程中,如果每立方米加入10 kg 草木灰,則效果更好。
3.1 分苗。分苗的作用是增加營養、促進幼苗的根系發育,同時避免徒長,起到蹲苗的效果。分苗的時機應選擇在黃瓜幼苗的子葉展平后,這時是分苗最佳時機。分苗的方法:首先,分苗前應進行1 次灌溉,以利于起苗,避免傷根;其次,在幼苗移栽過程中要選擇健壯的幼苗移栽到營養土方或營養缽中,同時大小苗要分開移栽,以利于后期的管理;再次,在分苗過程中要注意保護好幼苗的根系、莖葉等不受傷害,移栽中要使幼苗根系在土壤中均勻分布,避免出現扭曲現象,這樣有利于成活率的提升;最后,移栽后要進行1 次透水灌溉。
3.2 控溫。黃瓜育苗技術中溫度控制至關重要,播種到出苗前,要合理控制苗床溫度,通常白天需控制在25 ℃~30 ℃,夜間控制在22 ℃~23 ℃,這樣的溫度有利于出苗;出土后到分苗前,可適當降低溫度,避免出現長脖苗,這時期白天溫度控制在20 ℃~25 ℃,夜間控制在14 ℃~16 ℃,最低不能低于12 ℃;分苗后到緩苗階段為保證秧苗快速度過應激期需保持較高溫度,緩苗過后要適當調控溫度,防徒長,促花芽分化,特別需注意應降低夜間溫度;定植前5 ~ 7 d 煉苗,白天適溫20 ℃~23 ℃,夜間適溫10 ℃~12 ℃,最低夜溫10 ℃,經過煉苗增強黃瓜秧苗的抗病性,以提升秧苗對定植后環境的適應能力。
3.3 施肥。若出現黃瓜秧苗莖葉細弱、葉片顏色變淺等脫肥問題,要及時選擇0.1%磷酸二氫鉀和0.2%尿素溶液混合后均勻噴灑到田間,以增加養分供給。
北方設施黃瓜栽培中只有做好種子處理、苗床營養土配制,進行科學的苗期管理,才能夠培育出標準的壯苗,為黃瓜高產優質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