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闊
(保定市滿城區農業農村局 河北 保定 072150)
1.1 品種選擇。選用品質好、商品性好、產量高、抗病性強的品種,如津優3 號、津綠3 號等。
1.2 提前溝施麥秸。8 月按定植行距,南北向挖溝,深60cm、寬60 cm。溝內填麥秸或其它秸稈,秸稈厚40~50cm,溝中加入碳銨150~200g,然后覆土封溝澆水。
1.3 嫁接育苗
1.3.1 播種期。適宜播期為9 月15~25 日,采用靠接法嫁接的,黃瓜比南瓜早播4~5 d。
1.3.2 嫁接。9 月下旬~ 10 月上旬,黃瓜苗1 葉1心、南瓜子葉展平時為嫁接適宜期。在黃瓜子葉下1.5 cm 處向下削去其表皮,然后向上(呈45°)斜削1 cm,深達莖粗的3/4。在南瓜苗子葉下1 cm 處向下斜削1 cm,不超過莖粗的1/2,然后將黃瓜切口嵌入南瓜莖內,用夾子夾好,夾子方向與切口同側。種于營養土內,隨種隨澆水隨扣小拱棚。
1.3.3 嫁接后管理。①遮陽:為了保持苗床濕度和防止高溫,光照強秧苗發生萎蔫時放苫遮陽;2~3 d 后撤去拱棚膜,1 周以后不再遮陽。②保濕:嫁接完成后2~3 d 內小拱棚要覆蓋嚴,不通風,苗床的相對濕度在80%以上。③溫度:嫁接后3 ~ 5 d 內白天保持24 ℃~ 26 ℃,不超過30 ℃,夜間18 ℃~20 ℃。④通風:嫁接3~5 d 后開始通風,逐漸由小到大,如遇苗子萎蔫應及時噴水,停止通風。
1.4 定植
1.4.1 定植時間。于10 月中下旬,嫁接苗2 葉1 心時定植,苗床噴施增瓜靈1 遍,苗齡25~30 d 時對室內進行全面消毒。每畝用硫磺粉2~3 kg,加80%敵敵畏乳油250 g,拌上鋸末,分堆點燃,密閉溫室1晝夜,經放風無味后再定植,或定植前利用太陽能高溫悶棚。
1.4.2 整地施肥。按10 m 長的溫室,施腐熟雞糞1 m3、粗肥(牲口糞及秸稈)1 m3、二銨10 kg、硫酸鉀10 kg,或腐殖酸復合肥20 kg,深翻整平。
1.4.3 定植密度。按大行80 cm,小行40 cm,株距25~27 cm,將苗坨擺好,培土成埂,澆透水后,鋤劃、覆蓋地膜,每畝植苗4 100~4 400 株。
1.5 定植后管理
1.5.1 溫度管理。定植至發棵以促根為主,白天室溫控制在25 ℃~30 ℃,夜間控制在15 ℃~20 ℃,待緩苗后陸續通風降溫。寒冬季節,將室溫控制在適合溫度的下限,睛天白天不能超過28 ℃,夜間最低溫度控制在10 ℃~12 ℃,陰天白天需提高室溫,夜間溫度控制在8 ℃~10 ℃。2 月下旬,氣溫有所回升,晴天白天控制在30 ℃,夜間控制在12 ℃~14 ℃。
1.5.2 通風、排濕。定植緩苗前不可大通風,緩苗后要加強通風。寒冷季節通風量要逐漸減少,室溫較低時,中午前后仍要小通風,用來排除室內有害氣體。2 月下旬后,隨著氣溫回升,通風量由小變大。
1.5.3 肥水管理。從定植到深冬季節,以控為主,澆水時帶肥,每次每畝沖施二銨25 kg,或腐殖酸肥25 kg。2 月下旬以后,可適當加大澆水量及次數,在澆水前噴藥,澆水后需通風排濕,以防病害發生。
1.5.4 植株調整。待苗開始伸蔓時拉繩吊蔓,呈“S”形捆綁,除去老葉進行落蔓,適時去掉卷須、雄花。
1.6 病蟲害防治。①蟲害防治。蚜蟲用吡蟲啉、辟蚜霧噴霧。白粉虱用阿克泰、克虱米爾噴霧或煙劑薰蒸。②病害防治。霜霉病用撲立克、霜疫清等噴霧;白粉病用粉銹寧或粉必清等噴霧;炭疽病用炭疽福美、炭克等噴霧;灰霉病用菌霉靈、灰霉凈等噴霧;陰雪天可用噴粉或煙劑薰蒸的方法防治病害。
2.1 品種選擇。選擇三尺綠、901、之豇28-2 等品種。
2.2 播種時間。于2 月中旬進行播種。
2.3 播種密度。按苗瓜大小確定行距,于黃瓜株間按穴距30 cm 播種,每穴播種2~3 粒。出苗后每穴選留壯苗2 株。每畝約種植3 700 穴。
2.4 栽培管理。①播種后至開花前應嚴格控制澆水量,過干后再澆水。②由于豇豆與黃瓜間作,通風透光性差,必然會造成豆秧徒長、蔓細,所以前期應連續多次打頂,控制其頂端優勢,防止徒長,促使秧子粗壯、側枝增多,有利于提早結莢,增加產量。③結瓜期管理。根據秧情和價格進行秧苗管理,例如黃瓜價格好,結瓜多,就以生產黃瓜為主,豆角為次。5月1 日以后,黃瓜價格普遍降低,瓜秧隨之衰敗,可逐步拔除黃瓜秧,以生產豆角為主。之后逐漸通風掀膜使豆角進入生長旺季,從而提高效益。
2.5 病蟲害防治。豆角前期易發生葉斑病,可用菌霉靈、福星、克露等防治。后期易發生銹病,可用20%粉銹寧或者43%好力克進行防治。蟲害主要有蚜蟲、薊馬、紅蛛蛛等,可用吡蟲啉防治蚜蟲,用誅螨星防治紅蜘蛛,用葉蟬散防治薊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