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清
(石家莊市第二十一中學 河北 石家莊 050000)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行,高中數學教學要跟隨時代的潮流,改變傳統的教育教學模式,激發學生學習的能動性,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提高課堂活躍度,更新落后的教學理念,調整教學方法,以激發高中學生數學學習的主動性為目標,將以老師為主導的課程轉變為以學生為主導的課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學生的畏難情緒,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
相比于其他課程,數學顯得較為枯燥。這就需要教師運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有趣的教學方法,增加和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拉近學生與數學之間的距離。運用情境教學法,主動將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聯系,對提升學生的數學學習思維有著重要作用,教師要從學生已有經驗出發,從生活實際出發,創設適當的教學情境,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對數學知識進行思考和探索,分析數學知識與生活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對數學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更多的是采用講授的教學方法,一般情況下教師會借助于黑板和教具對學生進行知識點演示,通過在黑板上畫圖、列算式、計算等方法輔助進行講解。而現在的教學活動中,教師如果還是采用口頭和黑板來進行演示講解,已不能滿足學生的要求,尤其是無法使學生積極的參與到課堂活動中,這是非常不利于學生數學學習能力的提高的。在課堂活動中,學生是主體,應該積極的參與課程活動,這樣才能激發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相反,學生如果不能參與課堂活動,那么積極性和主動性就會下降,也會失去對數學的熱情。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必須要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改進,利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豐富教學手段,將數學知識直觀的呈現給學生。
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上,教師要避免生硬式教學,轉變教學方式,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為了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教師可采用邊講授邊練習的教學模式,如教師講完一種類型的題目后,可以讓學生自己練習,激發學生的主動參與熱情。同時,在講解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出問題,為學生的進一步學習打下基礎。在學生進行數學練習的時候,也加深了對于這節課的知識的理解。而且通過提問和引導學生思考,也是一個培養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過程,會不斷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
當前,很多高中數學教師依然恪守傳統的教學觀念,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學過程單一枯燥,不能激發學生探索數學的興趣。為了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教師要順應時代教育發展潮流,主動適應新課改,通過開展教研組備課會議討論教學方法,對提高高中數學課堂的有效性進行積極探索,制定策略。要讓學生主動去接受數學知識,克服畏難情緒,轉變數學學習思維,鼓勵學生總結自己的學習方法,將數學知識融入生活,應用于生活,不斷提高初中數學課程的教學創新力和發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