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紹華
勇于自我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鮮明本色,因為他們“經常自己批判自己”。100多年來,中國共產黨之所以能從幾十名黨員發展成為擁有9000多萬名黨員的世界第一大黨,之所以能歷經磨難而百折不撓,之所以能帶領中國人民取得革命、建設和改革的一個又一個舉世矚目的成就,“根本原因在于我們黨始終保持了自我革命精神”。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征程上,我們要始終推進黨的自我革命。”革命必然有革命的理論和方法,中國共產黨人始終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開展自我革命,辯證思維是蘊含其中的重要思想和方法,這既是百年奮斗的經驗結晶,也是百年輝煌的法寶所在。要把自我革命推向深入,更好解決現實難題、預判未來問題,就需要主動接受馬克思主義哲學智慧的滋養,不斷增強辯證思維能力。
一、辯證思維是中國共產黨的重要思想方法
恩格斯曾指出,所謂的主觀辯證法,即辯證的思維,不過是在自然界中到處發生作用的、對立中的運動的反映。由此可見,辯證思維是基于唯物辯證法的思維方式,承認事物的普遍聯系和永恒發展,堅持以矛盾對立統一為主要分析方法,用唯物辯證法的基本規律指導認識和實踐活動。中國共產黨人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將辯證思維貫穿于百余年來的革命、建設、改革實踐之中,形成了重要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探索救國救民之道,牢牢把握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這個主要任務,并準確分析革命時期各階段的主要矛盾。從早期充分肯定農民運動的斗爭性和革命性,到土地革命時期提出“槍桿子里面出政權”的戰略決策;從堅持既統一又獨立,建立一致對外的統一戰線,到堅定“得道多助,失道寡助”,斷定“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無不是運用辯證思維指導實踐的典范。在理論層面,以毛澤東的《實踐論》和《矛盾論》為代表,繼承并發展了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證法,不僅全面闡發了辯證法思想,提出了矛盾的普遍性、特殊性,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等重要命題,更揭示了矛盾、辯證法和實踐三者之間的密切關系,為更好運用和發展辯證思維提供了堅實的理論支撐。
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要實現從“破壞一個舊世界”到“建設一個新世界”的跨越,中國共產黨人“進京趕考”,黨的工作重心由鄉村轉到城市。如何恢復城市生產和建設,需要處理多重關系,其中關鍵的一條就是辯證認識城市中的“資產階級”,“勞資兩利”的方針從矛盾的同一性出發,尊重勞資雙方的利益,有效激發了不同階級的建設熱情。在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初期,以毛澤東同志為主要代表的中國共產黨人辯證看待“蘇聯模式”,基于中國實際,形成了《論十大關系》這一社會主義建設理論的開篇之作,深刻分析了當時面對的重大矛盾關系問題,重點解決了經濟部門之間、區域之間、經濟與政治之間等方面的平衡問題,體現了統籌兼顧、協調發展的指導思想,堪稱運用和發展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的經典。
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新時期,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繼續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進一步深化了對馬克思主義辯證思維的運用。這一歷史階段首先掀起了以真理標準問題大討論為標志的思想解放運動,這本身就需要處理好解放思想和實事求是的辯證統一關系。正是有了思想解放和統一,才有了創造性解決許多重大問題的前提和基礎。比如,解決“計劃”與“市場”之爭。科學認識計劃和市場都是經濟手段,計劃經濟不等于社會主義,資本主義也有計劃;市場經濟不等于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也有市場。把市場經濟和社會主義制度結合起來,建立和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實現了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又比如,在解答“建設一個什么樣的黨,怎樣建設黨”的時代課題時,提出了“八個堅持、八個反對”的黨風建設措施;在回答“實現什么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的課題時,提出科學發展觀,均堅持和運用了辯證法的思維方法。
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面對“兩個大局”交織激蕩的時代背景,面向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更加需要自覺堅持和運用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和方法論。習近平總書記不僅強調要把馬克思主義作為看家本領,更是明確要求加強“七種思維”能力建設,而辯證思維則是其中的核心思維方式。從黨治國理政的實踐來看,無論是“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還是“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和“兩個循環”的新發展格局,都是運用辯證思維的生動實踐和偉大創舉。
二、新時代中國共產黨自我革命的辯證實踐
辯證唯物主義是中國共產黨人的世界觀和方法論。中國共產黨人在開展自我革命中同樣重視運用辯證思維,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把黨的自身建設提升到一個新高度,堅持嚴的總基調,全面推進從嚴治黨,不斷豐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徑,也進一步深化了對辯證思維的運用。概言之,主要是統籌了“小”與“大”、“少”與“多”、“內”與“外”、“眼前”和“長遠”、“局部”與“全局”的辯證關系。
以中央八項規定“小切口”解決作風建設“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黨的作風建設,他指出:“黨的作風就是黨的形象,關系人心向背,關系黨的生死存亡。執政黨如果不注重作風建設,聽任不正之風侵蝕黨的肌體,就有失去民心、喪失政權的危險。”黨的十八大以后,作風建設的第一記重拳就是出臺中央八項規定,從看似平常的辦文辦會、調查研究、發文報道等小切口入手,發起動員令,并堅持以上率下、嚴格執紀,推進作風建設常態化。通過開展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黨史學習教育和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等,把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解決作風建設方面的問題融入其中,推動作風建設取得實效,贏得了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的階段性重大勝利。新時代,更要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的堤壩,鍥而不舍糾“四風”樹新風。
通過抓“關鍵少數”贏得“絕大多數”。在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和作風建設上,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指出,全面從嚴治黨,重點是抓住“關鍵少數”。領導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關鍵少數”,他們是落實工作任務的關鍵,也是黨的作風建設的風向標和顯示器。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正是抓住了“關鍵少數”這個“牛鼻子”,出臺《關于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準則》等文件規定,推動各級領導干部率先垂范。實踐證明,通過加強對“關鍵少數”特別是“一把手”的監督,黨在人民心中的形象極大改觀,黨群關系不斷融洽,黨以實際行動凝聚了人民群眾這個“絕大多數”,形成了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強大力量。
堅持黨內監督和黨外監督同向同行。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中國共產黨不僅重視加強黨內監督,還主動接受黨外監督,尤其重視來自人民群眾的監督。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黨內的一些突出問題,人民群眾往往看得很清楚。黨員、干部初心變沒變、使命記得牢不牢,要由群眾來評價、由實踐來檢驗。我們不能關起門來搞自我革命,而要多聽聽人民群眾意見,自覺接受人民群眾監督。”近年來,中國共產黨以開放的心態和作為抓作風建設,以極大的勇氣和誠意發動群眾無處不在的監督力量,特別是對于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糾治“四風”等方面,構建了暢通的反饋渠道,堅持“有報必查”,“查實即處”,效果顯著。推進新時代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還要“完善權力監督制度和執紀執法體系,使各項監督更加規范、更加有力、更加有效”。
堅持眼前的“問題導向”和長遠的“目標導向”相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關鍵是要有正視問題的自覺和刀刃向內的勇氣。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就要堅持問題導向,真刀真槍解決問題。進入21世紀以來,我們黨不斷審視自身,明確了所面對的“四大考驗”和“四大危險”,這也意味著落實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的任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為繁重、更為緊迫。新時代,中國共產黨將解決當前面對的現實問題和事關黨的發展的長遠問題結合起來,回答過去我們為什么能夠成功、未來我們怎樣才能繼續成功,把加強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放在重要位置,著力提升黨的長期執政能力。始終保持解決大黨獨有難題的清醒和堅定,從關系黨的生死存亡的高度來看待黨的自身建設問題,以黨的自我革命全面推進從嚴治黨,把反腐敗斗爭提升到最徹底的自我革命新高度,以解決現實問題來筑牢長期發展的根基,淬煉黨組織的抗風險能力,保持黨的生機活力。
統籌推進全面從嚴治黨這個“局部”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個“全局”。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是中國共產黨的初心和使命。百年來,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實現了中華民族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偉大飛躍。黨的百年奮斗歷程和經驗啟示我們,全面從嚴治黨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根本保證。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進一步豐富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黨建理論,把全面從嚴治黨納入“四個全面”戰略布局,不斷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理論和實踐創新。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四個全面”的戰略布局中,全面從嚴治黨不僅是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保證,共同形成了相輔相成、協同發展的有機體,確保了黨和國家事業的長期穩定和發展。
三、堅持辯證思維推進黨的自我革命向縱深發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勇于自我革命,是我們黨最鮮明的品格,也是我們黨最大的優勢。”黨的二十大報告也強調:“黨的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決不能有松勁歇腳、疲勞厭戰的情緒。”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我們黨將沿著中國式現代化道路闊步前行,不斷豐富和發展人類文明新形態,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堅守初心使命,堅持刀刃向內,不斷拓展和豐富自我革命的有效途徑,堅持以偉大自我革命引領偉大社會革命。要保持自我革命永遠在路上的狀態,也一定少不了科學思維尤其是辯證思維的指引。
堅持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相統一。這是中國共產黨人在長期的自我革命中得出的重要方法論,也是面向未來的“工具書”。使命引領和問題導向的辯證統一,就是要協調好長遠和眼前、治標和治本的關系。使命就是方向、是根本,是解決問題的方向標和動力源。中國共產黨始終把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作為初心使命,這就決定了在黨的自我革命中始終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始終要保持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色。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都要以崇高的使命感,不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直面問題、解決問題。問題是時代的聲音,解決問題是檢驗使命履行程度的試金石。自我革命不是要解釋問題,而是要解決問題。所以,我們從來不懼怕也不避諱問題,而是主動傾聽時代呼聲、正視時代問題,在解決重大問題中鍛造黨,壓實從嚴治黨的砝碼。
堅持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相統一。社會革命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使命所在,自我革命則是馬克思主義政黨增強革命性和引領力的必然要求,所以中國共產黨推進的自我革命和社會革命是辯證統一的。一方面,這“兩個革命”統一于黨的領導之中,有著共同的目標指向和“革命”精神基礎,在戰略謀劃中也是“一起抓、兩手硬”。另一方面,要堅持以黨的自我革命來推動社會革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成果,也是我們黨領導人民進行偉大社會革命的繼續,必須一以貫之進行下去。”中國共產黨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要把這場偉大的社會革命進行好,就必須以更大的勇氣和智慧開展自我革命,把黨自身建設得更加強大。
堅持黨內監督和人民群眾監督相統一。自我革命和讓人民來監督政府是中國共產黨在百年歷史中探索出的跳出治亂興衰歷史周期率的有效答案。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一百年來,黨外靠發展人民民主、接受人民監督,內靠全面從嚴治黨、推進自我革命,勇于堅持真理、修正錯誤,勇于刀刃向內、刮骨療毒,保證了黨長盛不衰、不斷發展壯大。”新時代新征程,需要繼續把這兩個“答案”運用好。一方面,要進一步加強對權力運行的制約和監督,構建起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的制度機制和清朗環境,不斷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另一方面,要始終接受人民群眾的批評和監督。中國共產黨始終同人民群眾保持血肉聯系,密切聯系群眾是黨的最大政治優勢。人民群眾中蘊含著無窮的智慧和力量,我們需要在法律和制度的保障下,暢通渠道,創新方式,讓人民群眾更廣泛深入地參與到對黨的監督和批評中來。只有敞開大門讓人民群眾批評和監督,才能更好地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從而鍛造強大的長期執政的馬克思主義政黨。
(作者系南京農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教授)
責任編輯:劉景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