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春莉,梁 飛
(1.韶關學院 繼續教育學院,廣東 韶關 512005;2.韶關學院 體育學院,廣東 韶關 512005)
近年來,人口老齡化是熱點話題,由人口老齡化引起的相關醫療護理的急缺,給全球衛生保健系統帶來了巨大的壓力.對老年人來說,適度提高運動與健康的認識,能促進他們參與運動的動機,從而改善老年人口的健康狀況[1].
由于一些原因,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存在一定的困難[2].根據因素頻率計算,老年人參與運動最大的障礙包括身體問題、沒有同伴和行走物理障礙等[3].老年人缺乏身體活動健康問題日益突出,沒有良好的鍛煉動機,導致老年人缺乏身體活動,產生各類慢性疾病,慢性疾病令全球死亡率大幅增高[4]. 60 歲以上的人群中,有近半的老年人不熱愛運動,部分老年人認為體育活動是不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由于運動量不足,增加了人類患非傳染性疾病的風險[5]. 2019 哥本哈根的聲明中,體育活動與老年人的關系達成循證共識[6].
老年人的鍛煉動機與其身體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把老年人動機分為內部和外部兩種動機,是參考了老年人身體活動的因素和要求,也是傳統的心理學做法.為提高自身的行動能力,獲取樂趣和社會上的交往,從而參與各類型的身體活動,這是典型的內部動機;而為提高外貌體形、減少孤獨、提高健康等目的活動是外部動機,即因外部條件的壓力、獎勵及回報等工具性因素參與體育運動.不同類型的動機對身體活動有著不同的影響.興趣和健身運動的維持、挑戰與社會交往的動機類型呈現正相關的趨勢,與外貌、健康等動機不相關[7].外部動機對健身行動的激發和堅持作用小于內部動機,堅持健身與運動能力、鍛煉的興趣、促進健康和增進社會交往等動機呈現正向相關,與外貌動機沒有關系[8].本文探索60 歲以上的老年人的健身動機特征,分析老年人鍛煉動機與老年人運動后身體活動的關系.
考慮到中國城鄉分布的特征,根據老年人年齡分層(每10 歲分層)抽樣的方式,從2022年2月至8月,以社區為基本單位,選取了廣州、韶關兩地共45 個社區的2 135 名老年人作為研究對象并對其發放調查問卷.回收問卷2 121 份,有效問卷 2 100 份,有效率為99.0%.其中含男性 1 200 名,女性900 名;年齡60~88歲,平均(66.3±1.5)歲,分3 個層次:60~69 歲754 人,70~79 歲809 人,80 歲以上(含80 歲,下同)537人.所有研究已獲得學校研究倫理委員會批準,嚴格按照我國人體試驗倫理的指導方針進行.
(1)使用Frederick 修訂,包含30 道題的老年人身體活動動機量表.該量表共有5 個健身動機維度,其中7 題為老年人樂趣動機、7 題為能力動機、6 題為外貌動機、5 題為健康動機和5 題的社交動機.從“很不符合”到“非常符合”,每題賦值為1 到5,即遵循Likert 5 級量度.從因素分析的檢驗得出:χ2/df=5.33,GFI=0.94,NFI=0.93,CFI=0.95,RMSEA=0.07. Cronbachα 系數的5 個維度值為0.85~0.88.國內有學者在對身體活動動機量表信效度進行了檢驗,結果認為該量表擁有良好的信效度,適用心理測量學的要求[10].
(2)根據老年人鍛煉動機的需求,選擇Washburn 的PA 量表(PASE)[11].該量表是依據社區老年人群制定,共3 個維度,包括老年人勞務性體力活動、休閑性體力活動及職業體力活動.其中勞務性體力活動包括老年人輕體力的勞務活動、重體力的勞務活動,例如:老年人在家中打理草坪或圍欄、遛狗、照看孫輩、維修凳子桌子等;老年人休閑性體力活動包括外出與朋友散步、居家打坐、看電視及其他低強度健身鍛煉,中強度與高強度的老年體育健身及促進心肺功能的體育運動.老年人勞務性體力活動評分規則嚴格采用四分法進行,此PA 量表依據權重計算各項體力活動的分值,總分為0~500 分.分數越高,表明該老年人PA 水平越高.實驗組老年人在測試過程中,需要回憶過去本人在1 周內進行活動時的PA 情況,如果有老年人有特殊情況,電話訪談、和電子郵件調查等形式收集資料,PA 水平評估時間約5~10 min.不同老年人群的PASE是不同的.近年來,有學者將PA 量表應用于慢性疾病人群,特別是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群體,結果顯示PA 量表在老年COPD,7 天重測信度ICC=0.98,Cronbachα=0.71,內容效度(CVI)=0.70~1[12].
質量監控是安排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對老年人實施現場測試為主,如果受試者有特殊情況則采用電話訪談和電子郵件的方式進行調查.在廣州市及韶關市進行隨機測試的形式,問卷在社區內發放并回收,問卷回收率達98%.測試前由經過培訓的工作人員簡單說清楚調查目的和價值,并對問卷填寫要求作簡明介紹,要求受試者老年人根據說明,按自愿原則真實回答,時間大約10~20 min.錄入數據的時候,工作人員要嚴謹剔除有邏輯錯誤、有規律作答或有漏填項目的問卷.
采用 SPSS 22.0 軟件對老年人6 種鍛煉動機的數據進行統計與分析,主要采用多元方差分析和層次回歸分析等方法,研究老年人鍛煉動機和體力活動變量的特點及鍛煉動機與身體活動的關系,檢驗水準α=0.05.
研究發現,女性老年人的健康動機最強,其次為外貌動機、樂趣動機 、能力動機;男性老年人的樂趣動機、能力動機、社交動機和體力活動高于女性;女性老年人的健康動機、外貌動機高于男性老年人(P值均小于0.05).“樂趣動機”“社交動機”和“健康動機”分值隨老年人的年齡增長而增長,但是“能力動機”和“外貌動機”分值隨老年人的年齡增長而降低的趨勢(P值均小于0.05),見表1.

表1 老年人鍛煉動機與性別和年齡段的得分比較(x±s)
老年人運動參與動機特點:性別和年齡段主效應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9.33,13.33,P值均小于0.01).性別*年齡段的交互效應具有統計學意義(F=23.33,P<0.01),其中女性老年人的外貌動機(3.98±0.47)高于“>80 歲”男性老年人(2.83±0.35)及“70~79 歲”男性老年人(3.23±0.69)和“60~69歲”男性老年人(3.70±0.5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1),見表2.

表2 老年人運動參與動機與性別和年齡段主體間效應檢驗
老年人身體活動特點顯示:老年人性別和年齡段主效應均具有統計學意義(F值分別為4.41,8.19,P值均小于0.05),男性的體力活動高于女性,隨年齡增長身體活動而降低.“性別*年齡段”的交互效應無統計學意義(F=2.16,P>0.05),見表3.

表3 老年人身體活動與性別和年齡段主體間效應檢驗
采用多元線性回歸分析,老年人的性別和年齡段被檢驗,這兩個變量在動機類型與身體活動之間起調節作用,這5 個動機是自變量,體力活動作為因變量帶入回歸模型.從結果可得出各回歸系數,考慮檢驗水準為0.05,顯示“常數”“性別”“年齡段”“樂趣動機”“社交動機”等5 個變量有統計學意義(P<0.05).年齡段的回歸系數為0.170,即表示年齡段指數每變化1 檔(即10年),老年人身體活動隨之減少0.170(在其它自變量不變的情況下);同理,性別的回歸系數為0.162,樂趣動機的回歸系數為0.242,而社交動機的回歸系數為-0.240.另外,多元線性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健康動機”“外貌動機”和“能力動機”等3 個變量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老年人動機類型與身體活動的關系層次回歸分析(n=2 100)
回歸分析顯示,檢驗“年齡段”“性別”變量在老年人鍛煉動機與身體活動之間的調節作用,把年齡段、性別作為控制變量,帶入年齡段、性別與鍛煉動機的乘積項.層次回歸分析結果顯示,在控制人口學變量后,老年人社交動機和樂趣動機有效預測了老年人的體力活動(P<0.05),身體活動與“健康動機”“外貌動機”和“能力動機”三者無關(P>0.05).
(1)從老年人鍛煉動機可看出,最強動機是健康動機,排在第二的是社交動機、樂趣動機和外貌動機,最后的是能力動機,與前人的研究結果基本一致[13-14].老年人參加體育鍛煉的主要原因是防病治病、增加體力活動和減輕壓力調節情緒,提高自身的健康狀況[15].有研究中顯示,樂趣和社交是老年人參加活動的主要動力源,滿足老年人個人興趣愛好和成就感,提高精神和心理層面的健康[16].老年人的健康動機最強,可能是長期體育教育使他們認為參加體育活動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增強身體健康,抵抗和治療身體疾?。?7].由此可見,老年人鍛煉無論出于何種動機,采取何樣的鍛煉行為,最終都認為體育鍛煉在促進健康方面是排第一的[18].要達到控制體重、改善體形的目的,就必須通過長期系統的鍛煉,不過能堅持長期鍛煉的老年人數量不多,可以用極少來形容,由此可得外貌動機對老年人的吸引力不強.
(2)在鍛煉動機各維度中,能力動機平均值最高,老年人體力活動能力動機最弱[19].這一結果與以往研究結果不一致.在調查的100 個老年人中有63 人認為,身體狀況不斷下滑,運動難以持續.老年人參加體力活動的初心是提高身體活動能力,在實際中他們覺得鍛煉的效益不足以抵消身體活動能力的逐漸下降.同時,運動難免會帶來風險,日常生活中,老年人跌倒是一個嚴重且不能輕視的問題,老年人一旦跌倒容易導致高患病率、高死亡率,最可怕的是跌倒致殘后需要支付的高額醫療保健服務費用[20].因為這些原因,導致老年人運動能力動機分值呈現較低趨勢.
(3)在動機方面男性老年人比女性強的有樂趣動機、社交動機和能力動機,健康動機和外貌動機低于女性老年人.原因是男性更能通過體育鍛煉獲得朋友,以及獲得樂趣、享受樂趣和展示能力[18];女性更注重身體健康、體型外貌[21].男性老年人的體力活動內部動機比女性更強烈,可能是較女性來說男性體力活動更多. 80 歲以上的老年人健康動機、樂趣動機和社交動機和最高,比70~79 歲和60~69 歲兩個年齡段高出許多;同時,70~79 歲高于60~69 歲,呈現隨著年齡增加,其健康動機、樂趣動機和社交動機而增加的趨勢,其能力動機和外貌動機即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內部動機(能力、外貌)呈下降趨勢[22].這種變化也可能是隨年齡的增長老年人體力活動明顯低于年齡較低的老年人的原因之一.對“性別*年齡段”的交互效應分析可得出各年齡段女性老年人的外貌動機均表現減弱的趨勢,推測是與受試者年齡差異有關:年齡越大的女性老年人外貌動機越低,說明隨著年齡的增長,追求減肥塑形的動機也有所下降.老年人年齡越大對于其進行體力活動的指引則需要做適度調整.
(4)從回歸分析可看出,老年人年齡段、性別因素不能調節健身動機與體力活動的關系,表明老年人希望通過參與體育鍛煉,增進與他人之間的情感,獲得新的朋友,或者是融入集體,獲得一種歸屬感[23-24].同時,老年人參加身體活動和休閑娛樂、表現自我能力的關系比較密切.老年人希望能得到有經驗的體育鍛煉愛好者或者專業性強的健身指導員給予指導和鼓勵,他們渴望得到社區或家庭鼓勵、支持和指導,以及技能傳授等,通過這些來刺激老年人追求健康快樂,提高老年人運動能力,讓他們得到內心的自我滿足,是促進老年人參與社區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活動的重要途徑.
(5)老年人希望通過鍛煉來強身健體,延年益壽.較多老年人由于沒有養成長期運動的習慣,想通過短期運動獲得良好鍛煉效益,這是較難實現的.他們認為運動鍛煉獲得的良好效益無法抵消身體功能消退的速度.經實地走訪,社區有不少老年人在運動中出現意外傷害,如摔跤等,并發了以往患的疾病.老年人的鍛煉動機與實際參加體力活動程度呈現矛盾,也就是想法大于行動的狀況.隨著老年人年齡增長,機體衰老過程和某些慢性疾病相互作用容易形成老年衰弱綜合征,使他們因機體功能減退而增加疾病和其他不良后果的風險,運動能力不斷下降[25].老年人健康動機、外貌動機和能力動機與參與身體活動沒有相關性.
大部分老年人參加身體活動還受制于其他原因,而不僅是外貌、健康和能力動機的激發.要提高老年人的身體活動,應加強對老年人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懷;增強社區老年體育組織活力,建立老年人協會、低齡老年人志愿者團隊等組織;打造或者優化適合老年人活動的體育場地措施;加大對老年人體育活動信息的各種宣傳,包含社區網絡和線下宣傳;社區工作者和親屬的鼓勵和正確引導或其他有效的方法能增加老年人參與體育鍛煉后獲得成功的喜悅和自我肯定,提高老年人的內部動機;發揮高校或職校培養老年人健康領域的人才主渠道作用;最后,政府可加大社區老年人體育活動方面相關的政策扶持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