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娉婷
(貴州省人民醫院,貴州 貴陽 550002)
肺癌是臨床上常見的惡性腫瘤疾病,需要開展手術切除治療才能改善,手術治療后,患者的生存期會得到延長[1]。若患者為肺癌晚期,出現了全身轉移現象,將無法開展手術治療疾病,需要配合化療方式進行改善[2]。化療治療雖然對癌細胞具有一定的殺傷效果,但會影響患者的正常細胞功能,容易增加化療期間的不良反應和并發癥[3]。需要加強化療階段的護理對策,提高患者對化療的耐受性。開設預見性護理,將臨床護理工作中可能出現的并發癥風險進行防范,能提升護理的安全性[4]。結合營養護理,能提升患者機體的營養水平,使之化療階段各項指標趨于正常。對此,本研究將探討預見性護理聯合營養護理用于肺癌化療患者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將貴州省人民醫院腫瘤科于2022年1月—2023年1月期間收診的57例肺癌患病者作為研究觀察樣本,還包含了同時段提供護理服務的18名護士,患者均在本科室采取化療治療,隨機將病患劃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前一組抽取28例,采取常規化療期間護理對策實施干預,后一組抽取29例,采取預見性護理聯合營養護理,護士每組9名,護士均為女性,年齡范圍為24 ~ 38歲,年齡均值(30.22±2.31)歲。對照組男性12例,女性16例,年齡區間為46 ~ 79歲,年齡均值為(57.22±3.43)歲,病程區間為1 ~ 4年,平均病程為(2.98±1.22)年;腺癌12例﹑鱗癌5例﹑小細胞肺癌11例。觀察組男性13例,女性16例,年齡區間為46 ~ 79歲,年齡均值為(57.43±3.22)歲,病程區間為1 ~ 4年,平均病程為(2.88±1.23)年,腺癌11例﹑鱗癌6例﹑小細胞肺癌12例。組間基線資料均衡可比(P>0.05)。
納入標準:① 經病理學診斷確診為肺癌;② 符合化療指征;③ 臨床資料完整;④ 自愿接受研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 合并其他急性疾病;② 精神異常﹑認知障礙;③ 一般資料不全。
1.2.1 對照組開展常規化療護理實施干預
在化療前,為患者提供止吐﹑護胃的藥物,并配合心理疏導﹑健康教育等。
1.2.2 觀察組開展預見性護理聯合營養護理,具體如下。
預見性護理。在化療前為患者提供適量的止吐藥物,并保障患者攝入一定的營養物質,將食物多元化,提升患者食欲的同時,增強胃腸道能力。對化療可能引起的脫發癥狀進行改善,為患者涂抹植物護發精油,減少脫發的問題。在皮膚護理方面,在注射化療藥物前后,使用生理鹽水沖洗血管,避免帶來藥物性血管損傷。
營養護理。組建營養團隊,明確患者基本信息和情況后建立個人檔案,制訂針對性的營養方案,糾正患者存在的不良飲食情況,保證患者的良好進食習慣。其間,協同患者家屬完善講解營養護理的重要性,讓家屬能夠積極配合,做好患者日常生活的照顧。
有關肺癌的并發癥出現概率:在肺癌化療階段,對不同護理對策擬定并實施后所引起的并發癥概率值進行統計,涵蓋種類包含了便秘現象﹑惡心嘔吐現象﹑疲乏現象﹑食欲下降現象。
有關肺癌的營養指標含量情況:分別在化療階段,針對患病者的4個營養指標展開測量,觀察患者體內的總白蛋白含量﹑清蛋白含量﹑轉鐵蛋白含量﹑前清蛋白含量。
有關肺癌患者心理彈性評分情況:在化療階段內,針對患病者的心理彈性情況進行觀測,選取心理彈性評定量表(CD-RISC)展開計分,表格所涵蓋的內容為3個方面,依次對應了13個﹑8個﹑4個內容,總分值為100分,所測得的結果為更高,表明內心彈性越大。
有關護士的綜合能力調查情況:護理能力量表由科室專科小組成員自制,將護理人員服務期間的能力水平劃分為4大內容,單項按0 - 100予以賦分,所測分值占比更高時則表示該組護理人員護理能力越強,評估內容依次為專業技能水平﹑風險評估能力﹑應急處理能力﹑護患溝通能力。
有關患病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在量表的抽取與選擇中,按照科室自擬的滿意度調查文件予以實施,側重于3個內容,即基礎護理滿意度評分﹑專業程度滿意度評分﹑護理服務滿意度評分,單項指標分值為0 - 100分,得分越高與護理滿意度越理想一致。
應用統計學軟件SPSS 19.0 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運用(%)表明,計數資料運用()表明,施以χ2檢驗和t檢驗,P<0.05 為數據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并發癥概率較對照組更低(P<0.05)。見表1。
化療階段內,未給予組別干預對策之前,所估值的營養指標含量組別均未出現明顯差異(P>0.05);在對應策略開展之后,觀察組的營養水平明顯為更高體現(P<0.05)。見表2。
表2 有關肺癌的營養指標含量情況()

表2 有關肺癌的營養指標含量情況()
?
觀察組測得心理彈性得分在入組干預后呈更高水平(P<0.05)。見表3。
表3 有關肺癌患病者的心理彈性評分情況(,分)

表3 有關肺癌患病者的心理彈性評分情況(,分)
?
2組護理人員均通過能力考核,觀察組各項護理能力評分更高(P<0.05)。見表4。
表4 有關護士的綜合能力調查情況(,分)

表4 有關護士的綜合能力調查情況(,分)
?
觀察組對護士的各方面考核內容滿意度更高(P<0.05)。見表5。
表5 有關患病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分)

表5 有關患病者的護理滿意度情況(,分)
?
應用預見性護理與營養護理在肺癌化療患者治療中提供幫助,預見性護理能夠明確患者在治療階段存在的風險因素,加強對護理不足之處的改進,并結合大量文獻實證支持,調節患者的具體情況,能降低護理風險的同時提高護理效果[5]。營養護理能滿足患者治療期間對營養的需求,保證患者能有效攝入營養,提高化療的耐受性,使化療治療順利開展。本研究中,預見性護理聯合營養護理共同實施于觀察組患者后,該組患者的并發癥發生率更少,機體營養水平更高,患者心理彈性評分更高,護士的綜合能力評分更高,患者對護理人員的滿意度評分更高,均能體現出預見性護理聯合營養護理的實施價值。
綜上所述,預見性護理聯合營養護理能提升肺癌化療患者的營養水平,并有效降低患者并發癥的可能性,使之對護理人員的護理服務更加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