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雒佳
(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陜西 西安 710061)
靜脈輸液治療是臨床中比較常見的一種治療手段,以往均是通過使用鋼針對患者血管進行穿刺,進而實現藥物注射,隨著醫學的發展,臨床上選擇將中線導管引入靜脈輸液治療之中[1-2]。中線導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刺激性藥物,反復穿刺等對于患者血管,局部皮膚組織造成的傷害,保障了患者靜脈輸液的治療效果,但是也會產生一些并發癥。靜脈炎屬于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中常見的一種并發癥,是靜脈血管發生的急性無菌性炎癥,主要表現為穿刺部位局部紅腫﹑疼痛﹑觸及痛性索狀硬條或串珠樣結節等癥狀[3-4]。靜脈炎主要受到臨床中實施的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護理干預措施的影響,需要醫護工作者對采取的護理干預方案進行調整。相關研究顯示,常規護理干預下中線導管輸液治療所致的靜脈炎發生率仍然保持在較高水平,無法實現理想的治療效果[5]。本文選擇84例中線導管輸液治療患者為研究對象,探究精細化護理干預在中線導管所致靜脈炎患者中的應用效果,現報告如下。
選擇2022年1月— 2023年2月期間在醫院接受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的84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表法將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各42例。對照組男女比例23∶19;患者年齡為35 ~ 70歲,平均(46.26±3.67)歲;體重為47.39 ~ 81.63 kg,平均(62.72±3.45)kg;受教育水平:小學學歷5例﹑初中學歷8例﹑高中學歷9例﹑專科學歷5例﹑本科學歷11例﹑本科以上學歷4例。觀察組男女比例11∶10;年齡為36 ~ 72歲,平均(47.61±3.14)歲;體重為47.96 ~ 82.08 kg,平均(62.59±4.03)kg;受教育水平:小學學歷4例﹑初中學歷8例﹑高中學歷8例﹑??茖W歷6例﹑本科學歷13例﹑本科以上學歷3例。2組一般資料對比,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① 接受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時間>7 d;② 具備正常語言溝通能力;③ 無認知功能障礙或視聽障礙;④ 自愿參加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① 患有精神疾??;② 長期服用心理疾病治療藥物;③ 臨床資料不足;④ 患有其他類型靜脈疾病。
2組均接受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
對照組采取常規護理干預:① 護理人員需在中線導管靜脈輸液過程中嚴格按照操作規范進行,并做好相應的感染預防準備。例如在穿刺之前使用酒精棉簽擦拭穿刺點周圍皮膚,保證其干凈無菌。② 護理人員需在患者靜脈輸液過程中密切觀察其使用的中線導管是否處于暢通狀態以及封閉狀態,須密切關注患者身體反應,如果發現出現異常情況須立刻拔出中線導管,等待患者身體恢復正常以后繼續輸液。③ 護理人員須在靜脈穿刺完成以后將使用醫用膠布對靜脈輸液的中線導管進行固定,避免因為中線導管脫落或者拉扯而造成患者穿刺點出血等。
觀察組在采取精細化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
(1)護理人員培訓。醫院組織負責臨床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的護理人員定期參加職業培訓,學習相應的理論知識,鍛煉實際穿刺技術,了解全新的護理方法,進而提高臨床護理人員的護理能力,此外醫院在培訓結束以后進行結業考核,要求只有通過培訓結業考核的護理人員才能上崗工作;科室間隔3個月舉行1次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討論會,對近期科室中發生的中線導管導致的靜脈炎發病預防情況進行討論以及歸納,同時總結相關臨床護理經驗,進而提高臨床中線導管靜脈輸液護理服務水平。
(2)健康教育。護理人員在穿刺前為患者介紹中線導管靜脈輸液的作用原理﹑操作方法﹑治療優勢,靜脈炎的致病因素﹑發病征兆和相應的預防措施,以及患者遵醫行為重要性等內容,提高其對于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的認知程度,提高其治療配合程度;護理人員在健康教育過中使用患者能夠理解的語言形式,將就醫環境和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操作人員的相關信息向患者進行說明,同時保持溫柔耐心的溝通語氣,引導患者主動傾訴對于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的看法,糾正其錯誤認知,消除其內心擔憂。例如通過撫摸患者背部﹑播放音樂﹑溝通聊天等方式轉移患者對穿刺的關注程度,以此消除患者的穿刺恐懼,避免因患者恐懼躲閃而導致的多次穿刺。
(3)基本病情評估。護理人員根據患者各項檢查結果和血管具體分布情況為其制訂個性化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方案,主要包括靜脈輸液穿刺點的選擇,留置針尺寸的選擇,輸液器類型的選擇﹑輸液藥物濃度種類的確定等,同時護理人員需盡量實現一次穿刺成功。
(4)操作規范遵守?;颊咝柙谧o理人員指導下保持平臥位姿勢以后,將選擇穿刺一側的上臂向外延伸,直至使之與身體保持垂直角度;穿刺完成以后,患者或者患者家屬需在護理人員完成包扎以后,按照護理人員指導按壓穿刺點5 min左右,以便及時進行止血,此外護理人員還需在中線導管周圍涂抹多磺酸黏多糖乳膏,并叮囑患者牢記留置手臂禁止用力。
(5)炎癥感染預防。護理人員須在留置完成一天以后指導患者進行手臂訓練,并適時為其更換貼膜,同時使用醫院自制的襪套對貼膜進行二次固定,進而避免因貼膜脫落或者污染而滋生細菌;護理人員需在靜脈輸液治療結束后對患者進行靜脈炎二次健康教育,使用臨床案例增加患者的預防意識,進而提其對于靜脈炎健康教育的重視程度和學習積極性,掌握中線導管所致的靜脈炎發病征兆的判定方法,以便在發病時及時就醫,控制炎癥發展進程;護理人員也要密切觀察患者在留置期間穿刺部位是否出現腫脹或者疼痛等不良反應,對于不良反應嚴重的患者采取CT掃描等影像學檢查,進而確定不良反應種類,并采取相應的應對措施,避免不良反應范圍進一步擴大。
(1)靜脈炎:統計2組靜脈炎發生率。
(2)護理依從性:依從,患者嚴格執行護理人員告知的臨床任務,主動配合護理人員采取的各項治療措施;比較依從,患者基本執行護理人員告知的臨床任務,基本配合護理人員采取的各項治療措施;不依從,患者敷衍執行護理人員告知的臨床任務,不配合護理人員采取的各項治療措施;護理依從度=(依從+比較依從)/總例數×100%。
(3)護理滿意度:使用醫院自擬的護理滿意度調查表對2組護理滿意度進行調查,內容包括護理行為﹑護理態度﹑護理主動性﹑護理效果等,結果分為非常滿意﹑部分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部分滿意)/總例數×100%。
通過SPSS 24.0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數資料用(%)表示,以χ2檢驗;計量資料用()表示,以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靜脈炎發生率為7.14%,對照組靜脈炎發生率為23.81%,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2組靜脈炎發生率對比[n(%)]
觀察組護理依從度為95.23%,對照組護理依從度為71.43%,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2組護理依從性對比[n(%)]
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62%,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5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2組護理滿意度對比[n(%)]
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依從度為95.23%,對照組護理依從度為71.43%,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通過對患者采取進行靜脈炎專項教育,規范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操作手法,感染提前防治等措施,糾正其以往形成的關于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的錯誤觀念,進一步降低中線導管所致的靜脈炎發生風險。本文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靜脈炎發生率為7.14%,對照組靜脈炎發生率為23.81%,觀察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并發癥發生率的降低以及護理質量的優化共同提高了患者對于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程度。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護理滿意度為97.62%,對照組護理滿意度為78.57%,觀察組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精細化護理干預能有效降低中線導管靜脈輸液治療患者靜脈炎發生率,提高患者護理依從性,并提高其對臨床護理工作的滿意度,推廣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