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江昊
(福建師范大學 地理科學學院、碳中和未來技術學院,福建 福州 350117)

汀江干流美溪村段
長汀縣,古稱“汀州”,隸屬福建省,亦稱汀州府。新西蘭作家路易·艾黎曾說:“中國有兩個最美的山城,一個是福建的長汀,一個是湖南的鳳凰。”長汀融自然與人文景觀于一體,獨特的客家文化賦予其城市底蘊,紅色力量與生態之光交相輝映。
長汀是客家人聚居的第一座府治城市,被譽為“世界客家首府”。客家人以堅韌、開拓、革新的精神帶來了汀州的繁榮和發展,孕育了獨居特色的客家文化。客家山歌、客家美食、客家建筑、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等構成了長汀客家傳統文化的寶庫。1994年,長汀成為第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阛阓繁阜,不減江浙中州。汀州千年,枕山臨溪為城,山中有城,城中有水。汀州古城如帶上明珠綴在汀江之畔,以濃郁的客家風土人情吸引著中外游客,充分體現了當地人民的勤勞智慧和卓越才能。
紅旗越過汀江,直下龍巖上杭。長汀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被譽為“紅色小上海”,是紅軍長征出發地之一。毛澤東、周恩來等老一輩革命家在長汀開展過偉大的革命實踐,黨的早期領導人瞿秋白、何叔衡在長汀就義,紅色舊址群中莊嚴宏偉的建筑印證了革命年代的初心與熱血。
長汀曾是我國南方紅壤區水土流失最嚴重的地區之一。在長期的水土流失綜合治理工作實踐中,長汀堅持尊重自然、系統治理和綠色發展的理念,對侵蝕特別嚴重的水土流失區進行人工治理,通過撒種、補植、挖水平溝、治理崩崗等工程和生物措施,為生態修復創造條件。同時,長汀大力實施“等高草灌帶種植”“草木沼果循環種養”等一系列新技術、新舉措,探索出了一套適合長汀實際、具有長汀特色的成功經驗,被譽為“長汀經驗”并在全國范圍推廣,實現了從“濁水荒山”到“綠水青山”再到“金山銀山”的嬗變。

汀州古城建筑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