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雅涵 王思鈺 周容正
【摘要】存貨是在企業(yè)的生產運營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的一部分資產,存貨管理的好壞影響著企業(yè)的未來發(fā)展和當期利潤,從而間接影響企業(yè)的財務績效。文章立足于國內外相關文獻,首先對存貨、存貨管理等概念進行界定,在此基礎上闡明了存貨管理的相關理論;其次,對于我國服裝行業(yè)當前的存貨管理現狀進行分析,通過近幾年的相關財務指標,找到存貨管理問題的成因,并提出合理化建議。
【關鍵詞】服裝行業(yè);庫存管理;存貨積壓
【中圖分類號】F275
一、引言
隨著國內宏觀經濟形勢的波動以及國外知名品牌服裝的介入,國內多家服裝企業(yè)被爆身陷存貨危機。從相關企業(yè)2020年上半年財務報表可以看出,國內的幾家知名品牌服飾行業(yè)均出現了收入下降、利潤下滑和存貨水平大幅上升的局面。然而近幾年,公司擴張而引發(fā)的存貨問題凸顯,伴隨著公司轉型失敗等一系列重大危機,部分服裝企業(yè)的財務狀況開始走下坡路,甚至一度跌入低谷,傳統(tǒng)的存貨管理模式已無法適應新的競爭形勢,由此可見,擁有高效的存貨管理理念對于服裝企業(yè)是十分必要的。
二、相關概念的界定
(一)存貨的特點
1.存貨是有形資產,自身具有膨脹性。存貨從發(fā)出到被顧客所接收,所耗費時間越長,其自身的膨脹速度越快。
2.存貨具有流動性。在企業(yè)中,存貨具有較快的變現能力和明顯的流動性。存貨積壓會導致資金的周轉出現問題。
3.存貨具有時效性和發(fā)生潛在損失的可能性。隨著產品各方面的升級,更新速度加快,致使存貨使用時間減少,同時其自身價值也在逐步降低。
(二)存貨的作用
1.維持銷售產品的穩(wěn)定。為了方便對市場需求的預測,一定數量的庫存是必須的。
2.維持生產的穩(wěn)定。如果存貨儲備較少,會致使后續(xù)供應不及時,容易延誤交貨期限,使企業(yè)丟失大量的生產訂單。為了降低這種風險,企業(yè)需要增加材料的庫存量。
3.平衡企業(yè)物流。材料采購需要根據庫存來驗料,方便庫存管理。
4.平衡流通資金的占用。存貨是企業(yè)的流動資產,且占很大一部分比例,因此對存貨的管理也是對流動資金的平衡。
(三)存貨的管理模式
1.供應商管理庫存模式
供應商管理庫存(簡稱VMI)這種方法可以實現零售商和供應商之間的信息共享。供應商通過零售商提供的更精確的數據來協(xié)調生產,使存貨管理水平更高。根據市場需求確定存貨水平,使零售商可以省去多余的庫存,降低庫存成本。這種模式有利于企業(yè)對需求進行預測,更準確快速地響應顧客需求。
2.聯合庫存管理模式
聯合庫存管理(JMI)強調零售商和供應商同時參與、共同制定,是一種風險分擔模式,降低了需求的變動以保證存貨的安全性。聯合庫存的管理模式相較于供應商管理模式來說更加先進,徹底打破了企業(yè)獨自管理存貨的模式,使上下游節(jié)點企業(yè)都參與進來,共同制定和規(guī)劃市場的消費需求。
3.協(xié)同式供應鏈管理模式
協(xié)同式供應鏈管理(CPFR)建立在JMI和VMI的實踐基礎上,降低了零售商的存貨量,增加了供應商的銷售量。它通過共同管理和共享信息來增強二者的伙伴關系,提高供應鏈效率,降低庫存,最終達到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的。CPFR以存貨管理為中心,監(jiān)督供應鏈上其他方面的管理,更適合于服裝行業(yè),它建立在客戶的最新需求的基礎上,提高了服裝產品需求的預測準確度,可以有效避免因存貨積壓導致的資源浪費。
(四)存貨管理理論
1.需求預測理論是通過預測未來產品需求,企業(yè)提前購買原料以應對客戶需求變化。需求預測的目的在于通過充分利用現在和過去的歷史數據、考慮未來各種影響因素,結合本企業(yè)的實際情況,提出符合實際的需求目標。庫存控制離不開需求預測,通過準確的需求預測,可以降低企業(yè)庫存成本,提高企業(yè)資金利用效率??梢?,需求預測是解決企業(yè)庫存積壓問題關鍵的一步。
2.約束理論(TOC)是一套關于改進的理念和原則,幫助消除企業(yè)在實現目標過程中的制約因素,通過改進更有效地實現企業(yè)目標。約束理論將制約公司發(fā)展的關鍵因素看作瓶頸,認為加強對瓶頸的改進,可以提高企業(yè)的績效。通過約束理論來找出影響存貨管理發(fā)展的瓶頸因素,對其加以改進,可以更快更好地提高企業(yè)的經濟效益。
3.供應鏈是由供應商、制造商、倉庫、配送中心和渠道商等構成的物流網絡。一般情況下,供應商和制造商歸為上游企業(yè),分銷商和零售商為下游企業(yè)。供應鏈管理是指通過有效控制供應鏈的各個節(jié)點,使供應鏈整體的運作達到最優(yōu)化,通過協(xié)調企業(yè)的內外部資源,共同使顧客的需求得到滿足。供應鏈管理理論對企業(yè)的存貨管理具有很大的參考價值。
三、我國服裝行業(yè)存貨管理問題成因分析
(一)服裝行業(yè)存貨管理概況
受一些宏觀因素的影響,隨著經濟發(fā)展的變化,服裝行業(yè)存貨管理問題所帶來的弊端開始凸顯。勞動成本的不斷提高,致使某些企業(yè)所實行的外包模式已經不能為公司帶來更多的利潤空間。然而,此時的部分管理層還沒有意識到存貨管理問題的嚴重性,一如既往地采取原先的經營模式,這使得公司的業(yè)績不斷下滑,甚至一度跌到低谷。在這種情況下,服裝行業(yè)應及時調整經營管理模式,結合財務績效相關指標,分析公司虧損的原因,以求早日擺脫困境。
以美邦公司為例,表1通過列舉美邦上市前三年和近三年來的存貨資產及期末存貨增長情況,與同為上市公司且生產規(guī)模較為接近的森馬服飾做對比后,不難發(fā)現美邦在上市后開展的擴展經營積累了大量的存貨。同時,“直營店+加盟店”的復合型銷售渠道,吸引著加盟商的加入,致使美邦的市場占有率在較短時間內提高。而市場占有率的提高加大了對存貨的需求。美邦為了保證應有的存貨量,要求加盟商必須簽訂三年合作合同,同時要求訂貨量每年增長25%以上。公司為了保證美邦銷量的持續(xù)增長,寧愿保留更多的庫存,這也就是上市之初存貨量劇增的原因之一。然而服裝類產品的需求量受消費者喜好以及季節(jié)變化等因素的影響較大,一旦需求量發(fā)生變化,那么加盟商所積壓的存貨就會難以消化,可見季節(jié)變化對需求的影響之大。美邦由于過大的庫存壓力,導致股市停牌一天,自此,存貨管理的問題才開始受到了服裝類企業(yè)的重視。
(二)存貨管理模式存在缺陷
很多服裝公司自上市以來一直采用的就是典型的復合型銷售模式,為了適應服裝市場的需求,對存貨的供應鏈管理提供了IT信息系統(tǒng)的支持。在存貨管理供應鏈上,加盟商和直營店都直面消費者,如果對于加盟商一直采用利己原則,將存貨壓力施加給加盟商,并沒有構建起合作共贏的理念,那就會面臨存貨積壓的問題,協(xié)同式供應鏈管理需要的就是每一個供應鏈上的參與者相互扶持和配合,實現整體利益的最大化。以美邦公司為例,對其某一家加盟商展開研究。
通過表2可以發(fā)現,該加盟商自與美邦簽約以來,第二年開始經營狀況就發(fā)生了轉變,在市場消費需求降低的情況下,該加盟商迫于經營壓力,在2017年不得不更換店面,縮減自己的銷售規(guī)模,同時,從存貨數量表中可以明顯看出,該加盟商店內的庫存呈現逐年累積的狀態(tài),而收入卻在不斷降低。這個現實的例子充分體現了美邦集團對共贏理念缺乏,致使各銷售渠道間惡性競爭,這便是對缺乏供應鏈管理所帶來的影響。
(三)存貨管理的市場風險
對于服裝企業(yè)來說,存貨管理的市場風險不可避免,主要有以下幾類:
1.受宏觀經濟的影響。國家經濟高速發(fā)展之時容易擴充存貨,使得存貨量不斷加大,然而隨著國內近幾年的經濟波動,服裝行業(yè)的業(yè)務發(fā)展和盈利能力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下滑。
2.受季節(jié)因素的影響。例如2010年受暖冬季節(jié)變化的影響,秋冬服裝生產過剩,致使美邦歷時兩年都未能緩解存貨壓力。由此可見,季節(jié)變化也是服裝業(yè)不得不考慮的風險。
3.受行業(yè)競爭的影響。隨著電子商務發(fā)展,在對市場的需求變化進行分析時,存在時間上的相對滯后。由于不同企業(yè)所接受信息大致相同,致使公司做出的存貨管理決策具有相對落后性和趨同性,存貨不能及時實現它的價值。
(四)缺乏高效的存貨管理績效評價體系和配送系統(tǒng)
對于存貨的控制往往是在事中進行,而傳統(tǒng)財務指標評價模式側重反映企業(yè)自身現狀,不能突出供應鏈特征,導致位于供應鏈下游的加盟商,其相關財務數據受進貨波動影響較大,不利于自身進行評價。這種傳統(tǒng)的評價方式缺乏共贏理念,容易忽視與加盟商的合作關系,使得企業(yè)認識不到供應鏈存貨管理的整體績效。
一般情況下,物流系統(tǒng)分為三級:第一級為工廠到物流中心,第二級是通過分揀配送運送貨物至分公司倉庫,第三級是送貨到各個門店。以美邦公司為例,由于需要通過配送中心中轉,美邦的物流配送效率并不高,沒有辦法實現直營店和加盟店間的快速調貨,因此,美邦集團在構建供應鏈存貨管理模式上存在一定的欠缺,物流配送系統(tǒng)不夠完善??梢?,缺乏高效的配送系統(tǒng)也是服裝行業(yè)存貨積壓的原因之一。
(五)公司內部的管理問題
美邦集團創(chuàng)立之初就提出以存貨量的增加為目標來帶動銷量的增加,然而在存貨問題暴發(fā)后以及處理的過程中,管理者沒有及時準確地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同時,公司內部的管理人員以及員工都沒有樹立良好的風險意識,對于存貨管理不夠重視,最終導致存貨問題的暴發(fā)。除此以外,對于對存貨管理人才的培養(yǎng)也相當重要,如果存貨管理人員缺乏風險意識,沒有樹立正確的存貨管理目標,對存貨的管理水平較低,都會引起存貨問題的暴發(fā)。
(六)網絡銷售的沖擊
在電子商務迅猛發(fā)展的大背景下,網絡銷售越來越受人們的青睞,特別是年輕的消費群體。很多品牌服裝在保持線下銷售的同時,進入電商市場,打造品牌官網或旗艦店,通過促銷搶占線上銷售領地。然而,線上銷售也存在著一定的弊端:
1.消費群體被分散,線下客戶隨時可能轉移到線上,因此線下無法及時預測客戶需求,存貨供應不及時,會進一步加劇存貨積壓問題。
2.線上商品的質量參差不齊,在品牌服飾推出之后,很多合作工廠會仿制產品進行銷售,使得正品銷售受阻,這也是造成存貨積壓的原因。
3.網絡平臺所設置的評價系統(tǒng),使得消費者的需求受評論的影響較大。爆款銷售數量大,因此就會產生很大的庫存,而銷量少的產品也會因為賣不出去造成存貨積壓,這兩種方式都是高庫存的直接來源。
四、我國服裝行業(yè)存貨管理的相關建議
(一)改善現有存貨管理模式
服裝行業(yè)想從根本上解決存貨管理問題,就要改善與加盟商之間的合作關系,完整的供應鏈存貨管理模式可以幫助企業(yè)應對市場的各種反應。
通過表3,可以明顯發(fā)現服裝行業(yè)與供應商的關系多為傳統(tǒng)的合作關系,為了完善與加盟商協(xié)同關系,服裝行業(yè)應盡可能與加盟商確立一致的經營目標,采取一些方法使加盟商盡可能地參與到整個供應鏈的合作之中。對比國外知名品牌ZARA服飾,采用加盟商訂貨模式大大增加了存貨的周轉速度,而ZARA將存貨管理的理念貫穿于整個供應鏈中,與加盟商相互協(xié)作,為共同的目標而努力。因此,服裝行業(yè)應樹立好風險意識,制定一定的激勵措施,將供應鏈存貨管理模式貫徹到底。
(二)加強物流配送系統(tǒng)的建設
說到高效的物流配送系統(tǒng),國際著名品牌服飾ZARA就是成功的代表。ZARA自始至終遵循最小庫存的理念,為了實現庫存的最小化,專賣店沒有設置庫存區(qū),對于庫存采取統(tǒng)一管理配送的模式。除了線下,還有線上銷售渠道。為了追求速度,ZARA還專門采用空運配送,但存貨周轉彌補了這部分成本,使其存貨成本降低,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企業(yè)績效。對此,我國服裝行業(yè)應該效仿國外成功案例,加強物流配送系統(tǒng)的建設,從根源上消除存貨的積壓。
(三)加強存貨控制
1.控制存貨訂單數。有效控制存貨訂單數可以更好避免存貨的囤積。
2.存貨成本單價的控制。存貨單價控制的重心應放在開發(fā)設計環(huán)節(jié)上,加強對產品成本的核算,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存貨成本單價。
(四)構建多方面的績效評價體系
如果服裝行業(yè)的評價指標僅局限于公司本身,不利于對下游經銷商的存貨進行管理評價。全面考核供應鏈的存貨管理情況,能使行業(yè)內部和外部達到一定的平衡,使供應鏈參與者能夠有效地實施戰(zhàn)略目標。為了適應供應鏈存貨管理模式,服裝行業(yè)在評價體系中還應加入對信息共享方面的評價,比如存貨信息和需求信息,下游加盟商訂貨量是服裝行業(yè)對存貨需求預測的關鍵來源;銷售預測信息,有利于制定存貨生產計劃,促進對存貨的管理。合理的選擇財務指標,能夠正確反映供應鏈存貨管理中存在的問題,有助于改善服裝行業(yè)的存貨積壓問題。
(五)改進線上銷售模式
線上銷售模式的選擇也很重要。同樣作為國外知名品牌服飾的GAP與優(yōu)衣庫,均通過線上與線下同步的方式完成了線上銷售模式的改革。其中GAP通過線上線下不同款完成了二者的巧妙結合。企業(yè)在實體店銷售的同時也在為網店做宣傳,而線上商品的售后則通過實體店來完成,這種方法不但使得兩種銷售方式不沖突,反而提升了消費者的滿意度。而優(yōu)衣庫則采用的是線上線下根據不同消費者,分渠道進行促銷。這兩個都是線上線下協(xié)同銷售的成功案例。因此,我國服裝行業(yè)也應該借鑒國外品牌網絡銷售模式,統(tǒng)一線上和線下的產品,以緩解庫存壓力。
主要參考文獻:
[1]周茗.財務分析在企業(yè)經營決策應用中的思路探索[J].商訊,2020(10):137-138.
[2]秦書亞,李小娜.面向供應鏈的營運資金管理策略-以戴爾和聯想為例[J]. 財務會計與研究,2011(05):18-20.
[3]何力.美邦基于短周期產品視角下的存貨管理問題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4]李芳.美邦服飾存貨高企對財務效率的影響分析[D].江西財經大學,2019.
[5]楊文英.淺談服裝企業(yè)的存貨管理問題-以美特斯邦威為例[J].現代商業(yè),2018(36)
[6]武琳,鄭麗君.服裝企業(yè)存貨管理問題思考與探究-基于貴人鳥服裝企業(yè)[J].現代營銷,2018(05)
責編:吳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