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暢
國有企業作為中國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動經濟發展、維護國家利益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新時期,國有企業要想實現良好發展,就應該更加注重強化內部控制管理,以內控為著眼點,為長效發展夯實基礎。然而,當前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仍存在一系列問題。這些問題影響了國有企業的經營效率和競爭力,也對國家經濟發展帶來一定的風險。因此,深入研究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問題,并提出優化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文章從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相關概念理論入手,分析當前國有企業普遍存在的內部控制問題,并提出優化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策略,以期提高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水平,推動國有企業長遠發展。
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治理的核心內容,也是保障企業穩健運營和提高競爭力的重要手段。因此,深入研究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問題,并提出優化策略,對于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和國家經濟持續增長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內部控制管理概述
內部控制管理是企業在運營過程中為實現經營目標、保護企業利益,通過規范和有效的制度、流程、方法等,對企業內部各項活動進行計劃、組織、指導和監督的管理活動。內部控制管理的目標是確保企業的資產安全,促進財務信息的可靠性和完整性,提高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防止內部失誤和欺詐行為的發生。
企業實施管理內部控制管理的最終目的,一是確保企業的運營活動能夠有效、高效地達到預期的目標,并同時保護企業的利益和資產;二是旨在識別和評估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并采取適當的措施來減少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和影響;三是規范和優化業務流程,提高工作效率和生產效率。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為了更好地發展,國有企業設置了較多的發展目標,需合理安排和科學管理人員、組織機構和流程等, 并基于內部控制合理分配各項資源,使其更好地為企業的生存和發展服務。國有企業對內部各環節、各方面進行管理,樹立內部控制意識,轉變管理理念, 促進企業發展意義重大。
內部控制管理的重要性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保障企業的資產安全。內部控制管理有助于保護企業的資產免受盜竊、損壞或其他損失。二是提高財務信息的可靠性。通過內部控制管理,確保財務報表的準確性和真實性,減少財務信息錯誤和舞弊的可能性。三是提高決策的效率和準確性。良好的內部控制管理可以提供準確、及時的信息,幫助管理層做出科學的決策。四是防止內部失誤和欺詐行為。內部控制管理有助于發現和預防內部失誤和欺詐行為,保障企業的正常運營和聲譽。五是促進合規性。內部控制管理有助于確保企業遵守適用的法律法規、行業準則和內部規章制度,可以幫助企業建立合規性框架、監測合規性,并及時采取糾正措施,以降低因違反法規而面臨的法律和聲譽風險。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
內部控制意識不足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一個重要問題是內部控制意識不足。一是部分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管理方面缺乏足夠的認識和了解,往往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和作用認識不足。企業管理層、員工和相關利益相關者對于內部控制的重要性缺乏深入的理解和意識。這種缺乏意識會導致對內部控制的實施和執行缺乏足夠的重視。二是在一些國有企業中,崗位責任和權限劃分不明確,員工對自己在內部控制方面的職責和義務缺乏清晰的認識。由于對內部控制的認識不足,一些國有企業在為員工提供相關培訓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相關培訓可能導致企業內部控制人員素質不高,從而影響內部控制的有效性。
內部控制制度不系統、不完善 在國有企業中,內部控制制度不系統、不完善是影響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效果的一個重要因素。內部控制制度應該明確規定各項控制措施、流程和責任,但一些國有企業通常可能存在內控制度不健全、漏洞較多的情況。一是缺乏相應的激勵和約束機制。國有企業由于自身特殊的主體屬性,存在約束機制缺位和不足的現象,無法給經營者形成足夠壓力,致使部分經營管理人員無法擔負起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責任,一旦出現問題仍由國家來承擔損失。二是人事制度建設不完善。對企業職工缺乏系統的關于培訓、業績考核及晉升的制度體系,道德教育缺乏系統性安排。
內部控制監督機制有待健全 國有企業由于自身特殊的主體屬性,往往在內部控制方面缺乏健全、實用性強并適合自身實際情況的內控監督機制。同時,在財政控制、收支管理、資金運用、成本核算等方面,大多依據國家政策和經驗進行管理,沒有詳細的可供執行的內控監督機制。由于內部監督機制不到位,容易出現很多問題。一是違法違規行為。由于內部監督不到位,員工可能會產生違反法律法規和企業規章制度的行為,這些行為會給企業造成潛在的經濟損失,并嚴重損害企業形象。二是組織決策失效,內部監督不到位會導致組織決策失效。沒有有效的內部監督,無法及時發現和糾正錯誤的決策,影響企業的正常運作和發展。三是職責不明確,在內部監督不到位的情況下,職責劃分不清晰,責任人不明確,可能導致責任逃避和推諉責任的情況出現,損害了企業的整體利益。
內部控制的執行效率較低、執行效果不到位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另一個問題是內部控制的執行效率較低,執行效果不到位現象。一是一些國有企業在內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方面存在不足。不完善的制度會導致內部控制執行過程中的混亂和困惑。二是內部控制的核心目標是管理和控制風險,但是一些國有企業在風險識別和評估方面存在不足。缺乏有效的風險管理機制會導致企業無法準確地識別和評估風險,進而影響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三是內部控制的執行需要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但是在一些國有企業中,內部控制人員的素質和能力存在欠缺的情況,可能導致內部控制的執行效率低下,無法有效應對風險和問題。
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優化策略
針對這些問題,國有企業應采取一系列措施來加強內部控制管理,以提高內部控制管理的效果和保障企業的穩定發展。
強化國企人員內控意識,優化內控環境 要優化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首先要強化國企人員的內控意識,優化內控環境。通過組織內部培訓和外部專家指導,提高國有企業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同時,培育和弘揚良好的內控文化,讓員工在工作中自覺遵守內部控制制度和規范。通過持續的教育培訓和溝通交流,提高員工對內部控制的認識和理解,并激發他們參與和支持內控管理的積極性。
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加強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 要加強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建設,可以采取以下策略來完善內部控制制度。一是建立整體的內部控制管理框架,確立內部控制的目標、原則和組織架構。這包括明確內部控制的責任分工、權限與職責,以及內部控制的層級結構和信息流動路徑。二是制定明確的內部控制制度、政策和流程,確保在各個業務環節中都有內部控制的參考標準和規范。這應包括內部控制的核心要素,如風險評估、控制目標、控制活動和監督等。三是建立健全的風險管理與控制機制,包括風險識別、評估、控制和監測。通過風險管理的流程,及時識別和評估潛在風險,并采取適當的控制措施進行預防和應對。
加強內部控制監督機制 國有企業加強內部控制監督機制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一是建立專門的內部控制審核與監督機構或部門,負責對內部控制執行情況進行監督與評估。該機構應具備獨立性和專業性,能夠對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執行和效果進行全面審查,并及時發現問題和風險,為企業提供有效的內部控制建議。二是強化內部監察。設立內部監察部門,加強對企業內部各個環節的監察和檢查,防范和發現違法違規行為,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三是完善舉報機制。建立健全的內部舉報機制,鼓勵員工和利益相關方積極參與監督和舉報違法違規行為,保護舉報人合法權益。
加強內控績效考核評估,提高內部控制執行效率 加強內控績效考核評估是提高國有企業內部控制執行效率的重要策略之一。一是制定明確的內部控制指標和目標,以衡量內部控制的執行效果。二是建立內部控制評估機制。包括自我評估和獨立評估,自我評估可以由內部控制部門或專門的內部控制團隊進行,而獨立評估可以由內部審計部門或第三方機構進行。評估結果應及時反饋給相關責任人,以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糾正措施。三是建立激勵與問責機制。建立激勵機制,以鼓勵員工積極參與內部控制管理,并通過激勵措施獎勵表現出色的員工。同時,建立相應的問責制度,對內部控制管理不力或存在問題的相關責任人進行追責。
加大信息化支持力度,建立內部控制信息系統 利用信息技術工具可以提高內部控制的執行效率。一是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統,包括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項目管理等方面,提高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為決策者提供及時、準確的信息支持。同時,采用內部控制管理軟件或系統實現對業務流程、數據處理和內部控制執行情況的監控和追蹤,可以幫助企業實現自動化的內部控制執行和監督,提高效率和準確性。二是加強數據安全保護。加強對國有企業信息資產的保護,采取措施防止信息泄露和黑客攻擊,確保企業敏感信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三是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強對員工的信息化培訓,提高員工的信息素養和應用能力,推動信息化在企業內部的廣泛應用,提高內部控制的效率和準確性。
企業管理是檢驗其經營能力和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為促使國有企業穩健發展,必須重視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工作。針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存在的問題,為了加強國有企業的內部控制管理,需要采取一系列策略。這些策略將有助于提高企業的治理水平和運營效率,防范風險,推動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優化是一個長期而復雜的過程,需要全員參與、持續推進。希望本研究能對國有企業內部控制管理的優化和完善提供一定的借鑒和指導。
(作者單位:河北信息產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