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博雅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弘揚以偉大建黨精神為源頭的中國共產黨人精神譜系,用好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深化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教育,著力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中國共產黨在長期奮斗歷程中形成的革命精神,是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深刻的育人價值。將革命精神與高校思政教育有機結合,不僅有助于賦予革命精神豐富的時代內涵,而且有助于充實高校思政教育教學內容,賡續紅色血脈,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一、紅色精神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應用價值
育人價值。紅色精神強調對國家的熱愛和忠誠,通過對革命先烈事跡的學習和傳承,在思政教學中可以培養學生的愛國情懷,激發學生為國家和人民奮斗的熱情;紅色精神可以培養學生堅定的理想信念,使其擁有不屈不撓的精神力量,無論面臨何種困難和挑戰,都能堅持自己的目標,奮勇向前;紅色精神強調團結合作、集體主義的價值觀,可以幫助學生樹立社會責任感,培養團隊合作精神,增強集體榮譽感;紅色精神注重個人奉獻和犧牲精神,可以培養學生勇于擔當的品質,為實現自己的目標而不懈努力。紅色精神的育人價值在于培養學生們堅定的信念、愛國情懷、集體主義觀念、勇于擔當的品質以及正義感和奮斗精神,使他們成為有擔當、有責任心、有正義感的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
文化價值。紅色精神是中國革命的歷史傳承,這種傳承可以幫助學生們更好地理解社會主義發展史,學習和借鑒革命先烈的經驗和智慧;紅色精神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體現了中國共產黨的核心價值觀,這種文化認同可以加強學生們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自信和認同,提升學生們對國家、社會和民族的歸屬感;紅色精神具有強大的凝聚力,可以團結和凝聚廣大人民群眾,形成積極向上的社會風尚,通過共同的信仰和價值觀,促進社會的和諧穩定,增強國家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紅色精神既是傳統的延續,也是時代的創新,在文化創新的過程中,紅色精神可以與現代文化相融合,創造出具有時代特色和中國特色的新文化形態,為社會發展和進步做出貢獻;紅色精神蘊含著中國共產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是黨和國家的寶貴精神財富,具有久遠的傳世價值,通過對紅色精神的傳承和弘揚,可以讓學生們了解和學習革命先烈的精神,激發他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努力奮斗的熱情和動力。紅色精神的文化價值在于歷史傳承、文化認同、社會凝聚力、文化創新以及久遠傳世,它不僅是中國革命的寶貴財富,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推動社會發展和進步具有重要作用。
政治價值。紅色精神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和黨的先進性,使學生始終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性修養,增強黨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紅色精神是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重要內容,通過弘揚紅色精神,可以加強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宣傳和教育,不斷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創新發展;紅色精神可以培養學生們的政治信仰,使他們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決擁護黨的領導,提高政治覺悟和政治素養;紅色精神注重忠誠和擔當的品質,可以培養學生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增強為國家和人民服務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紅色精神強調革命精神的傳承和發揚,可以激勵學生勇于斗爭、勇于創新,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偉大征程中發揮自己的作用。紅色精神的政治價值在于加強黨的領導、推動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培養政治信仰與擔當精神、弘揚革命精神等方面,對于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和價值。
二、紅色精神融入高校思政教育的路徑
紅色精神融入課程教學。高校可利用多種媒體形式,如視頻、音頻、圖文等,將紅色精神的教育內容多樣化地呈現給學生,從而增強學生學習的吸引力和參與性。在思政課實踐教學中,引入擁有地域特色的紅色歷史事件,增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學生的共鳴,從而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教育。通過創新教學方法,開展線上討論等方式,促進學生之間的交流和互動,加強對紅色精神的理解和傳遞。在創業課程的實踐教學中,通過對勞模精神內涵的講解,以及勞模真實案例的引入,培養學生愛崗敬業、勇于創新、艱苦奮斗的優秀品質。此外,在實踐教學過程中還可以組織一些線下的活動,如講座、參觀紅色教育基地、集體觀看紅色電影等,通過與學生面對面的交流,增加實踐活動,在實踐中加深學生對紅色精神的理解和認同。
紅色精神融入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師德師風建設意在培養和踐行教師職業道德,提高教師業務水平和教育教學能力,是評價教師隊伍整體素質的第一標準。將紅色精神融入高校師德師風建設,可以通過學習和宣傳黨的光輝歷史和優秀典范,讓教師們深入了解紅色精神的內涵和歷史背景,增強對黨和人民的忠誠意識,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從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展開,教師通過深入了解紅色精神培養奉獻精神,以高尚的師德踐行職業道德,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負起責任,把教育事業當作自己的使命。從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展開,紅色精神強調實踐、實干和創新,教師要通過教學實踐,開展創新教育活動,激發學生的創造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努力為新時代培養更多創新人才。從建設陽光師風展開,通過紅色精神的學習,培養教師時刻為人民服務的意識,秉持真實、坦誠、寬容的態度與學生溝通,在教授學生知識的同時,深入學生中去,切實為學生解決困難,樹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努力營造和諧的教育環境。
紅色精神融入校園文化建設。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融入紅色精神是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實踐工作最直接的體現,不僅有利于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還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和傳承黨的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通過開展紅色教育活動,組織學生參觀紅色革命紀念館、革命遺址等,以直觀的引導,讓學生親身感受紅色歷史的偉大和黨的奮斗精神。通過組織開展紅色傳統文化展示活動,集體觀看紅色經典影視作品、紅色歌曲演唱、紅色書籍展覽等,讓學生通過喜聞樂見的藝術形式,感受紅色精神的力量,在加強學生民族自豪感的同時,也為校園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氛圍。開展志愿服務活動,組織學生和教師共同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如扶貧助困、義務勞動等,讓學生和教師親身體驗紅色精神中的奉獻精神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通過以上活動和舉措,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有效地融入紅色精神,引導學生自覺地將個人理想與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更好地結合起來,將追求夢想的信心和決心化為服務人民、報效祖國、投身現代化建設的實際行動,為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做出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