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小說序跋語境下歷史演義文本定位的再分析

2024-01-16 18:39:18陳志偉
理論界 2023年9期
關鍵詞:小說文本歷史

陳志偉

以“五四”以來新文學的觀念,在“小說”范疇下對明清歷史演義文本進行批評與研究固然失之偏頗,因為在明清人的觀念中“小說”這一概念既具有野史屬性又具有虛構屬性,〔1〕并不能武斷地將歷史演義定性為現代意義上的小說文本,陳維昭即指出一些明清歷史演義的評論者“并沒有把‘歷史演義’的文體性質看成是小說的、文學的,而是看成是歷史學的,他們把歷史演義當成正史的普及通俗版?!薄?〕古人對“演義”這一概念同樣具有復雜的認知,學界關于“演義”一詞的考源已有詳細的論述,〔3〕一個共識則是均承認章炳麟在《洪秀全演義序》一文中提出的演義分為“演言”與“演事”兩大系統的觀點:

演義之萌芽,蓋遠起于戰國……若《六韜》之出于太公,則演其事者也;若《素問》之托于岐伯,則演其言者也。演言者,宋明諸儒因之為《大學衍義》;演事者,則小說家之能事,根據舊史,觀其會通,察其情偽,推己意以明古人之用心,而附之以街談巷議,亦使田家孺子知有秦漢至今帝王師相之業?!?〕

按照章氏的觀點,明清時期的演義從“演事”一脈發展而來,但“演事”是小說家根據舊史、己意與街談巷議糅合而成的,一開始就與“演史”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遠離虛構成分。不過正如譚帆指出的,“‘演義’在歷史小說領域,其最初的含義是‘正史’的通俗化……但總體上已越出這一界限”,〔5〕即“演義”一詞在使用的過程中被泛化,超出了“演史”的范圍,擴展到通俗小說之中,如民國初年即有“水滸傳演義考”“金瓶梅演義考”一類的提法,〔6〕可見古人“演義”的觀念是隨時代變化的。

在上述情況下,對歷史演義的文本定位給予重新的審視顯得尤為必要,想要回答這一問題必須回到明清時代的歷史語境之中,從當時的材料來觀察時人對歷史演義文本定位的看法。自《三國志通俗演義》之后,明清社會便掀起一場演史熱潮,這些歷史演義的內容基本涵蓋了從盤古開天辟地到明末各朝各代,連起來約可構成一部“中國歷史演義”,而這些歷史演義的序跋就成為時人關于歷史演義文本定位與內容評價的一手材料,本文即從這些序跋入手,還原明清人對歷史演義的真實看法。

一、話本時代的“小說”與“講史”

前引章炳麟之文已指出演義與演史的密切關系,在明清小說序跋中,亦有將史書與小說二者混談的現象,如蔡元放《東周列國志讀法》言:“我今所評《列國志》,若說是正經書,卻畢竟是小說樣子……但要說他是小說,他卻件件都從經傳上來?!薄?〕那么,史書與小說的對舉與雜糅究竟是如何產生的呢?其實這與“演義”的來源密切相關,黃霖先生指出“演義”的源頭關系到民間的說話,〔8〕這一判斷頗具洞察力,明清人即已意識到這一點,《古今小說序》稱:“若通俗演義,不知何昉。按南宋供奉局,有說話人,如今說書之流。……泥馬倦勤,以太上享天下之養,仁壽清暇,喜閱話本,命內珰日進一帙,當意,則以金錢厚酬?!呤?、羅兩公,鼓吹胡元,而《三國志》《水滸》《平妖》諸傳,遂成巨觀。”〔9〕這段序文將通俗演義的源頭追溯到了南宋時期的“說話人”,實則為“演義”與“說話”搭建了橋梁。魯迅亦云:“宋人之‘說話’的影響是非常之大的,后來的小說,十分之九是本于話本的?!笾禄匦≌f如《三國志演義》等長篇的敘述,皆本于‘講史’?!薄?0〕眾所周知,《三國志通俗演義》是從《三國志平話》發展而來,而以“演義”命名實自此始,因此,“演義”與“說話”的確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于是我們不妨看一下話本時代留下來的材料:

(1)說話有四家:一者小說,謂之銀字兒,如煙粉、靈怪、傳奇。說公案皆是搏刀、桿棒,及發跡變泰之事。說鐵騎兒,謂士馬金鼓之事。說經,謂演說佛書。說參請,謂賓主參禪悟道等事。講史書,講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11〕

(2)“演史”:喬萬卷……“說經諢經”:長嘯和尚……“小說”:蔡和……“說諢話”:蠻張四郎?!?2〕

(3)夫小說者,雖為末學,尤務多聞,非庸常淺識之流,有博覽該通之理?!v歷代年載廢興,記歲月英雄文武。有靈怪、煙粉、傳奇、公案,兼樸刀、捍棒、妖術、神仙。……也說黃巢撥亂天下,也說趙正激惱京師。說征戰有劉項爭雄,論機謀有孫龐斗智。新話說張、韓、劉、岳;史書講晉、宋、齊、梁?!?3〕

由材料(1)(2)我們自然聯想到一個經典的學術話題,即“說話四家”的劃分,對此學界歷來觀點不一,趙景深先生對各類觀點已有詳盡探討,〔14〕茲不贅述,不過學界對于“小說”與“講史”為“說話”中的兩家基本認同,那么也就是說在話本時代,人們就已經有了煙粉、靈怪、傳奇等“小說”與“說前代書史文傳,興廢爭戰之事”的“講史”相區別的認識,即講述傳奇、靈怪等虛構故事的是“小說”,而講述有史實可據、興廢戰爭故事的是“講史”。然而,材料(3)卻反映了另一種觀念,它在談論“小說”的框架下,說“有靈怪、煙粉、傳奇、公案,兼樸刀、捍棒、妖術、神仙”,這幾類與(1)的認識基本相同,然而它又說“講歷代年載廢興,記歲月英雄文武”,“也說黃巢撥亂天下,也說趙正激惱京師”,這又是在談“講史”了,按照這一邏輯,“講史”也成為“小說”的一類,二者由并列關系變成從屬關系。這三則材料給我們的一個啟示是“說話四家”這一概念可能并不是一個時代的共識,而是一種仁者見仁的分類方式,抑或是一種地域性的群體認同;另一個啟示則是“小說”與“講史”并非截然對立的兩家,而是處于雜糅狀態下的話語敘述之中。由此我們可以說,話本時代“小說”與“講史”是相互聯系又有區別的文本形式,二者并非涇渭分明,而是一種混融的狀態。這一認知勢必延續到后人的觀念之中并有所發展,尤其是經由話本脫胎而成的歷史演義。然而,歷史演義卻是逐漸脫離話本走向更為成熟的書面文學,并且之后的一些歷史演義并不脫胎于話本而是源于直接創作,于是在這樣的新變條件下,如何為歷史演義進行文本定位,正是明清時期歷史演義的編纂者和批評家所要考慮的問題。

二、整體窺視:兩種定位觀念與內在發展脈絡

小說序跋是明清人對歷史演義文本認識的一手材料,通過對序跋的考察,基本能夠還原當時人的觀念與態度。不過這些序跋批評多數只是針對某部演義而言,很少有通論性的論述,其中有兩篇具有總括、啟發的意義:

(1)古今良史多矣,學者宜博觀遠覽,以悉治亂興亡之故?!词烙邪薰僖笆?,闕而不全,其中疑信參半,亦可采撮殘編,以俟后之深考,好古者猶有取焉。若傳奇小說,乃屬無稽之談,最易動人聽聞,閱者每至忘食忘寢,戛戛乎有余味焉。(鴛湖漁叟《說唐后傳序》)〔15〕

(2)所惜者,承學之士,既以其為稗官說部而鄙不之信,世俗之流,又過于信,崇奉為金匱寶書,而不知此外更有所謂陳壽《三國志》正史者在,非兩偏乎?順其機而導之,惟有融合正史演義二者,并出一途,使讀者知《三國演義》事跡之出處,完全有所本,不得與俗本小說等夷之,而由此增其歷史觀念爾。(王大錯《考證三國志演義序》)〔16〕

材料(1)中所提出的良史、稗官野史與傳奇小說的分類非常具有啟發性,它的劃分標準是文本的可信度,前二者屬于“史”的性質,只是可信度的高低不同,而傳奇小說則是無稽之談,即已脫離“史”的性質而向小說靠攏。不過它并未就此否定傳奇小說,反而認為它是百姓間的談資,能夠與戲劇相媲美,大雅君子也不可以置之不理。材料(2)是王大錯的觀點,他在序中所批評的“兩偏”,恰好道出了歷史演義的兩種定位,即歷史文本與小說文本:精英(承學之士)將演義視為稗官說部,即認為是小說之流,是不可信的;庶民(世俗之流)則將其取代《三國志》正史的地位,也就將其當作真實可靠的歷史文本來對待。而其所謂“融合正史演義”“并出一途”實際上就是內容為歷史、形式為小說的主張。

上述兩則材料一則為清中期,一則為清后期,都出現在歷史演義乃至通俗小說已經相對成熟之時,不妨將二者看成一種總結性的論述,也恰好為我們描述在此之前的觀念提供了借鑒,故而筆者認為明清時期關于歷史演義文本定位可分為兩大類四小類:〔17〕兩大類是指歷史文本與小說文本,二者在文本性質上有著截然的區分,兩大類下又各含兩小類,歷史文本定位包括:①正史的通俗化,這類觀點認為歷史演義是正史的通俗版,可信度與正史相同;②野史或正史之補,這類觀點仍舊認為歷史演義是歷史文本,不過可信度要大打折扣,有時還將其視為“正史之補”,如林瀚稱“以是編為正史之補,勿第以稗官野乘目之”,〔18〕褚人獲提出的通鑒為“總記之大帳簿”、演義為“雜記之小帳簿”的說法〔19〕實則也是“正史之補”的體現。小說文本定位則包括:①近史小說,這類觀點認為歷史演義是與歷史關系非常密切的小說,內容是在講史;②小說,這類觀點將歷史演義直接視為具有現代意義小說傾向的小說,可以包含虛構的成分。明清歷史演義序跋的論述語境不出此四類,茲舉數例:

(a)前代嘗以野史作為評話,令瞽者演說,其間言辭鄙謬,又失之于野,士君子多厭之。若東原羅貫中以平陽陳壽《傳》……目之曰《三國志通俗演義》。文不甚深,言不甚俗,事紀其實,亦庶幾乎史。(庸愚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序》)〔20〕

(b)史氏所志,事詳而文古,義微而旨深,非通儒宿夙學,展卷間鮮不便思困睡,故好事者以俗近語檃栝成編,欲天下之人入耳而通其事,因事而悟其義,因義而興乎感。……是可謂羽翼信史而不違者矣。(修髯子《三國志通俗演義引》)〔21〕

(c)《三國志通俗演義》……據正史,采小說,證文辭,通好尚,非俗非虛,易觀易入,非史氏蒼古之文,去瞽傳詼諧之氣,陳敘百年,該括萬事。(高儒《百川書志》)〔22〕

(d)予為通俗演義者,非敢傳遠示后,補史所未盡也?!^之稗官小說,此書未必無小補也。若謂字字句句與史盡合,則此書又不必作矣。(甄偉《西漢通俗演義序》)〔23〕

(e)夫小說者,乃坊間通俗之說,固非國史正綱,無過消遣于長夜永晝,或解悶于煩劇憂愁,以豁一時之情懷耳。今世所刻通俗列傳并梓《西游》《水滸》等書,皆不過快一時之耳目。(酉陽野史《新刻續編三國志引》)〔24〕

(f)自《三國演義》行世之后,歷史小說,層出不窮。……寓教育于閑談,使讀者消閑遣興之中,仍可獲益于消遣之際,如是者其為歷史小說乎?(吳沃堯《兩晉演義序》)〔25〕

材料(a)(b)是關于《三國志通俗演義》最早的兩篇序引,庸愚子所言“庶幾乎史”與修髯子所言“羽翼信史而不違”都是將演義視為正史的通俗化,在可信度層面給予了較高的肯定。(c)高儒“據正史、采小說”的說法即是將歷史演義視為野史。(d)甄偉稱該書較之稗官小說則有能夠獲知歷史的功能,但又不是字字句句與正史一致,即是近史小說的主張。(e)文中傳遞出其在刊刻之時以小說自居的信息,與《西游》《水滸》同類。(f)吳沃堯更為直接地將演義視為歷史小說。

綜觀明清小說序跋,如果從靜態分布的視角看,歷史文本(正史通俗化、野史、正史之補)與小說文本(近史小說、小說)的主張旗鼓相當,二者共同構成了明清人對于歷史演義文本定位的認識。如果從動態的歷時性角度看,則能夠發現一條內在的發展脈絡:在歷史演義誕生初期,明代人大多以歷史文本看待,認為其與歷史密切相關;明萬歷年間至清乾隆末年(1573—1795)這二百多年之間是歷史演義的繁盛期,大量的演義文本產生,與此相應的序跋也有如泉涌,這一時期的明清人對于歷史演義的文本定位則各抒己見,歷史與小說文本的觀念并行不悖;隨著通俗小說自身的發展成熟,清末之人則逐漸將歷史演義納入小說范疇。

三、兩則個案:基于歷時性批評與改寫的考察

為更好地展現上文提到的內在發展脈絡,本節擬從同一部演義的歷時性批評與同一段歷史的不同時期改寫兩個角度,選取兩則個案進行進一步論證。

1.同一部演義的歷時性批評,以《三國志通俗演義》為例

一部歷史演義誕生之后便成為一個獨立的文本,后人均對其持有評點的權利,而在后續的評點中,人們對于該歷史演義的不同看法即構成了這部演義評點的流變,考察某一部演義評點的流變過程自然是整體時代評點流變的縮影,那么最早誕生的《三國志通俗演義》的序跋是最好不過的選擇。

最早的兩篇序引即上節所引的(a)(b),二者均將其視為正史的通俗化,屬于歷史文本,隨后一些萬歷年間的刊本,也基本從三國史的角度進行點評,亦將其作為歷史文本對待。上節所引(c)高儒認為是“據正史,采小說”的野史,盡管地位有所下降,但也還屬于歷史文本。而萬歷末年則出現不同的聲音:

小說野俚諸書,稗官所不載者,雖極幻妄無當,然亦有至理存焉?!度龂萘x》與《錢唐記》、《宣和遺事》、《楊六郎》等書,俚而無味矣。何者?事太實則近腐,可以悅里巷小兒,而不足為士君子道也。(謝肇淛《五雜俎》)〔26〕

很明顯謝肇淛是在小說的范疇下談論《三國演義》,已將其視為小說文本。清康熙年間,毛綸、毛宗崗對嘉靖本進行整理修改,二人在《讀三國志法》中從創作技巧上指出該書的高明之處,〔27〕可見已將其視為小說。繼而李漁亦有評點:

昔弇州先生有宇宙四大奇書之目:曰《史記》也,《南華》也,《水滸》與《西廂》也。馮猶龍亦有四大奇書之目:曰《三國》也,《水滸》也,《西游》與《金瓶梅》也。兩人之論各異。愚謂書之奇,當從其類?!駥钠漕愐耘淦淦妫瑒t馮說為近是。然野史類多鑿空,易于逞長。若《三國演義》則據實指陳,非屬臆造,堪與經史相表里。(《古本三國志序》)〔28〕

李漁反對弇州先生四大奇書之書目而贊同馮猶龍的說法,理由就是弇州先生的四部書分屬經、史、詞曲、小說四類,李漁認為應“從其類以配其奇”,因此,這四部書當都屬于小說類,而《三國》尤為最奇,就在于其“堪與經史相表里”,這也就是說李漁將其視為近史小說。在此之后的清末時期,人們基本上都用小說的眼光去看待和評點《三國演義》,如莼史氏直稱《三國志演義》為小說,〔29〕傅冶山亦稱:“是書也,世人咸謂之為小說耳。”〔30〕

2.同一段歷史的不同時期改寫,以“列國志”系列為例

對正史的改編與演義從來都不屬于某個人的專利,因此,某一演義刊刻出來,或以為不佳,輒加改寫,“列國志”系列就是這樣形成的。最早關于春秋列國的演義是明萬歷年間余邵魚的《列國志傳》,其自序云:

士林之有野史,其來久矣。蓋自《春秋》作而后王法明,自《綱目》作而后人心正。要之皆以維持世道,激揚民俗也?!枪嗜龂兄?,水滸有傳,原非假設一種孟浪議論以惑世誣民也?!矣謶铸R民不能悉達經傳微辭奧旨,復又改為演義,以便人觀覽。庶幾后生小子……善則知勸,惡則知戒,其視徒鑿為空言以炫人聽聞者,信天淵相隔矣?!?1〕

余邵魚認為自己在向庶民講授歷史,雖是野史,但能夠勸善戒惡,是一種寓教于史的觀點,可見余氏將其視為歷史文本。而后余象斗、陳繼儒均有序,前者將《列國志傳》視為“諸史之司南”,〔32〕后者則稱其為“世宙間之大帳簿”,可與正史比肩,〔33〕均將其視為歷史文本。

后來馮夢龍據余氏之書改編成《新列國志》,可觀道人為其作序,首言“小說多瑣事,故其節短”,繼而說諸多效顰《三國志》之書“悉出村學究杜撰……識者欲嘔”,尤其把余邵魚的《列國志》拿出來批判一番,指出其不合史實之處,又說:

墨憨氏重加輯演……雖敷演不無增添,形容不無潤色,而大要不敢盡違其實。……茲編更有功于學者……與《三國志》匯成一家言,稱歷代之全書,為雅俗之巨覽,即與二十一史并列鄴架,亦復何愧?〔34〕

可觀道人一方面認為《新列國志》是小說性質,另一方面又在極力強調其考核甚詳,“大要不敢盡違其實”,并說“與二十一史并列鄴架”不為愧,實為近史小說的觀點。

清人蔡元放又根據余邵魚和馮夢龍之書加以改訂,是為《東周列國志》,即目前列國志系列最為流行的一部。蔡元放的自序并沒有對前兩部書加以點評,他作此演義的原因是史書浩瀚,“文復簡奧”,“人多不能讀史”,但“無人不能讀稗官”,而“《東周列國》一書,稗官之近正者也”,“一變為稗官,則童稚無不可得讀,夫至童稚皆可讀史,豈非大樂極快之事邪”,〔35〕自序還是主要強調此書的通俗性、可讀性。而他在《讀法》中說:

《列國志》與別本小說不同,別本都是假話……《列國志》卻不然……故讀《列國志》全要把作正史看,莫作小說一例看了?!医袼u《列國志》,若說是正經書,卻畢竟是小說樣子,子弟也喜去看,不至捍格不入,但要說他是小說,他卻件件都從經傳上來……〔36〕

諸如此類的“正經書”與“小說”相盤結的說法是明清人較為普遍的觀點,而這種觀點實際上是認為《東周列國志》文體上歸屬于小說,但并不妨礙當作正史去看,是在強調其歷史真實性。

四、教化與通俗:庶民階層的觀照

通過上述整體的考察與個案的分析,可以認為本文所列舉的明清人對歷史演義文本定位的四種分類是成立的,這又與時人對歷史演義的社會功能定位息息相關,大抵受到“經世致用”思想的影響,歷史演義這種文本被要求具有教化與現實意義。

歷史的教化作用是歷代精英的共識,歷史演義作為與歷史關系密切的文本必然承載著教化的功能。林瀚在《隋唐志傳序》中即言:“蓋欲與《三國志》并傳于世,使兩朝事實愚夫愚婦一覽可概見耳。”〔37〕林瀚官至吏部尚書,如果此序不是偽作,則意味著上層士大夫對歷史演義的接受,而接受的理由就是歷史演義能夠產生教化作用,這種教化導向還得到了其他序跋的支持,如前兩節所引吳沃堯謂歷史小說是“寓教育與閑談”與余邵魚所謂“維持世道,激揚民俗”,又如下則:

然世之讀稗官者頗眾,而卒不獲讀史之益者何哉?蓋稗官不過紀事而已……而與天道之感召,人事之報施,知愚、忠佞、賢奸計言行事之得失,及其所以盛衰成敗、廢興存亡之故,固皆未能有所發明,則讀者于事之初終原委,方且懵焉昧之,又安望其有益于學問之數哉?(蔡元放《東周列國志序》)〔38〕

蔡元放所謂“稗官”實則更接近“小說”,因此他批評其不能夠講述天道之感召與人事之報施之理,即脫離了道德教化的一面。

關于通俗的一面明人早已提及,雉衡山人《東西晉演義序》云:“一代肇興必有一代之史,而有信史有野史。好事者聚取而演之,以通俗喻人,名曰演義。”〔39〕陳繼儒《唐書演義序》亦言:“往自前后漢、魏、吳、蜀、唐、宋咸有正史,其事文載之不啻詳矣,后世則有演義。演義,以通俗為義者也?!薄?0〕這似乎已成為共識,而統觀這些序跋評點的作者,除了林瀚、謝肇淛、袁于令做過大官之外,其他要么其人不可考,要么只是一般的讀書人,可以說他們是“庶民階層”的代表,考慮到這一視角,有三則材料頗為矚目:第一則是第二節所引材料(b),余二則如下:

里中有好讀書者,緘嘿十年,忽一日拍案狂叫曰:“異哉!卓吾老子吾師乎!”客驚問其故,曰:“人言《水滸傳》奇,果奇。予每檢十三經或二十一史,一展卷,即忽忽欲睡去,未若《水滸》之明白曉暢,語語家常,使我捧玩不能釋手者也。”(袁宏道《東西漢通俗演義序》)〔41〕

至于史學,其書既灝瀚,文復簡奧……偶一展卷,率為睡魔作引耳?!櫲硕嗖荒茏x史,而無人不能讀稗官。稗官固亦史之支派,特更演繹其詞耳。善讀稗官者,亦可進于讀史,故古人不廢。(蔡元放《東周列國志序》)〔42〕

從上述三則材料看,非通儒夙學者都會對正史展卷思睡,那么正史對于庶民來說更加是晦澀難懂,因此通俗化的史書呼之欲出,這正是庶民對于獲取歷史認識的訴求,也就是說在庶民階層,他們用“古人云、常言道、俗語謂”的庶民行動準則〔43〕消解掉精英階層的理學觀念之后,又把目光轉向過去,同樣想要獲得屬于庶民的歷史敘述話語,因此在面對包裹著層層壁壘的屬于精英的正史之時,通俗化是他們唯一的武器,也是他們最迫切的訴求。

袁枚《隨園詩話》中有這樣一條記載:“崔念陵進士,詩才極佳,惜有五古一篇,責關公華容道上放曹操一事。此小說演義語也,何可入詩?何屺瞻作札,有‘生瑜生亮’之語,被毛西河誚其無稽,終身慚悔?!薄?4〕以演義語入詩而被人譏誚,實則從反面證明在清代歷史演義已經深入社會各階層之中了。按照魯迅先生的論述,“元明傳來之講史”之后是明清“人情小說”,清代“諷刺小說”“狹邪小說”“譴責小說”,即通常所說的“世情小說”,其中伴隨的是庶民階層的壯大與庶民群體的自我表達,正如馮天瑜所言:“明中葉以后……市民的文學欣賞趣味在日益發生變化,由對英雄神道的欽慕,轉向對身邊世態的關心?!@種文學趣味的變遷,說明了市民自我意識的覺醒,正是他們的這種覺醒,促進了中國古典小說從英雄小說、神魔小說和講史小說向描繪世俗社會的世情小說轉變。”〔45〕那么我們似乎可以說,明清人對歷史演義文本定位的認識中所體現的他們對于歷史的、小說的通俗化訴求,正是庶民階層自我意識覺醒的前奏?!?/p>

猜你喜歡
小說文本歷史
叁見影(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2
遛彎兒(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9期)2022-11-04 03:14:40
勸生接力(微篇小說)
紅豆(2022年3期)2022-06-28 07:03:42
在808DA上文本顯示的改善
那些小說教我的事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識別
電子制作(2018年18期)2018-11-14 01:48:06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話故事《坐井觀天》的教學隱喻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中文字幕无线码视频| 在线观看国产精品日本不卡网| 无码专区国产精品一区| 久久综合丝袜日本网| 熟妇丰满人妻| 亚洲男人天堂网址| 日韩AV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成人| 亚洲另类色| 99在线观看精品视频| yjizz国产在线视频网| 色偷偷综合网| 欧美一区福利| 四虎影视国产精品| 亚洲综合片| 国产福利一区在线| 丰满少妇αⅴ无码区| 青青青伊人色综合久久| 国产在线欧美| 国产av剧情无码精品色午夜| 欧美亚洲激情| 又黄又爽视频好爽视频| 丁香五月激情图片| 亚洲色图欧美一区| 三上悠亚精品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人成在线播放| 欧美日韩国产综合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精品xx| 就去色综合| 一本大道视频精品人妻| 久视频免费精品6| 久久99热这里只有精品免费看| 国模粉嫩小泬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大片喷水在线在线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第一专区| 又爽又大又光又色的午夜视频| 99尹人香蕉国产免费天天拍| 强奷白丝美女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久视频免费 | 91人妻在线视频| 亚洲无码日韩一区| 国产91视频观看| 日本成人不卡视频| 99视频精品在线观看| 亚洲最大福利网站| 欧美成人二区| 伊人精品视频免费在线| 欧美专区日韩专区| 欧美第二区| 欧美日韩理论| 国产不卡国语在线| 亚洲 欧美 偷自乱 图片 | 免费国产一级 片内射老| 亚洲第一视频区| 国产在线视频导航| 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久久国产精品娇妻素人| 国产网站免费| 日韩精品高清自在线| 97久久精品人人| 一本久道热中字伊人|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青青草原| 91欧美亚洲国产五月天| 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 国产精品视频久|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深田咏美| 亚洲va在线∨a天堂va欧美va|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日韩AV手机在线观看蜜芽| 国产9191精品免费观看| 日本妇乱子伦视频| 2022国产91精品久久久久久| 日韩国产高清无码| 日韩天堂网| 天天综合网色| 国产精品无码制服丝袜| 亚洲精品成人福利在线电影| 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mv| 国产无遮挡猛进猛出免费软件| a级毛片免费看| 国产无吗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欢| 免费高清自慰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