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秀花
關鍵詞:模塊化教學改革;層級遞進;認知規律;創新型人才
在《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深化新時代職業教育“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改革實施方案》《職業教育提質培優行動計劃2020~2023》等國家文件中,均提出根據職業標準和工作過程,探索分工協作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組織方式,保障1+X證書制度的試點工作,輻射帶動學校教師隊伍建設、資源建設,為全面提升人才培養質量提供保證和基礎。
“三教”改革是落實“職教20條”根本要求,是培養創新型、復合型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的核心要務,是職教“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當前,“三教改革”是高職教育中落實人才培養的主要時期,但是面對當前人才的需求,需要結合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系統的研究成果。
模塊化教學廣泛使用在職業教育教學改革中,通過梳理已有文獻的研究主題,發現新時代教學改革中對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實踐與研究相對零散且不成體系:如模塊教學法剛進入中國時,最初被用在職業培訓上,隨后逐漸被應用于學校教學中,表現方式為以“模塊”的形式設置職業課程,即模塊化課程主要對應崗位能力進行設計,忽視了對學生素質和通識能力的培養。還有一些研究集中在單門課程內容的模塊化設計上,主題內容從能力輸出導向設計人才培養的崗位能力模塊,但深入分析研究成果發現系統設計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實踐數據不足。
對高職層級遞進模塊化教學改革項目的研究,賦予傳統概念新的時代意義,通過系統設計模塊化教學改革內容和方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專業技能,而且能夠深化立德樹人的思想。為了更好地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變化,滿足學生個性化成長和發展的需要,本次研究設計層級遞進的模塊化教學改革內容,可以最大限度地優化教學資源,同時滿足學生跨專業的發展需求。模塊化課程的開設能夠更加精準地聘請行業企業專家、教授進行指導,以學生認知規律和崗位要求為依據,系統設計模塊化課程體系,開展教學改革。
本次研究豐富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內涵,從傳統方式下基于能力的模塊劃分,拓展到基于素質、知識和能力三個維度進行人才培養全過程的模塊劃分。本次研究的模塊化教學改革從學生素質、知識和能力培養出發,依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和崗位要求,系統設計模塊內容并進行優化整合,豐富了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時代內涵,能夠轉變教師的教學理念,即從傳統知識的輸入為導向,到素質、知識和能力輸出為導向。
模塊化教學改革的概念眾多,本研究中使用的模塊化教學改革是按照程序模塊化的構想和原則來設計教學內容、推動教學改革的系統概念,它是在既定培養目標指導下,將全部教學內容按照一定標準或規則進行分解,使其成為多個相對獨立的教學模塊,且各教學模塊之間可以按照一定的規則有選擇性的重新組合。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職業取向在不同模塊之間進行選擇和搭配,從而實現創新型和復合型人才培養要求[1]。
模塊化教學改革內容不能滿足現實中存在的問題,在教育實踐中能夠觀察問題表現,通過分析問題之間的關系,歸納總結有規律性的理論,支撐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問題,提升教育教學質量和規律性的理論。模塊化教學體系的研究是對高職教育教學模式的改變和創新,教學模式的改變現在正處于動態發展的狀態,需要不斷地完善和提高。因此,客觀上要求在模塊化教學過程中,采用邊實踐、邊探索、邊總結、邊完善,通過教學研究與教學實踐的有機結合,最終形成“理論—實踐—總結—新理論”的教學策略體系[2]。
結合崗位調研和國家教學標準,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要求,梳理素質、知識和能力對應的模塊內容(即一級模塊),系統分析一級模塊之間的關系并進行整合,形成模塊課程即二級模塊,同時結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崗位要求,優化模塊課程的前后續內容,構建符合學生認知規律和崗位要求的模塊課程群(三級模塊)形成模塊體系即:通識模塊、專業認知模塊、專業核心模塊、發展模塊,并明確各模塊之間的關系以及在人才培養課程體系中所占比例。試點專業群(老年健康服務專業群作為試點)根據這一原則,開展專業調研,貫徹國家標準,系統設計試點專業(群)模塊體系。本次研究的主要理念就是依據學生認知規律和崗位要求系統設計模塊化教學改革[3]。
對接1+X證書制度、國家學分銀行,系統設計模塊化課程。重點圍繞專業(群)選修模塊體系進行設計,開發模塊化課程,明確可置換課程模塊。試點專業系統設計專業(群)選修模塊體系,開發不同選修方向的模塊內容、開設學期等,學生在完成技能等級證書后,選擇可置換的課程模塊。
通過試點專業群組建試點班,分析試點學生通識模塊、專業認知模塊、核心模塊之間的區別和聯系,聯合訂單培養企業,構建學生發展模塊內容,構建發展模塊課程體系。通過多樣化的課堂教學組織,落實模塊內容,根據內容特點在課堂教學環節推廣項目式、案例式、情景式等教學方法,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充分發揮校企合作優勢,發揮校企協同育人,貫徹國家專業教學標準,結合調研,確定專業人才培養目標和培養規格,構建層級遞進的模塊課程體系。從學生素質、知識和能力目標進行分析,以高職院校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為根本要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梳理專業人才培養模塊內容;在認知理論和崗位要求指導下,開發模塊課程。
模塊化教學內容的組合要求教師對課程理念、課程容量、課程內容呈現方式、課程內容組織,同時也要求教師對人才培養方案、課程功能等的解讀水平。通過構建賽教訓踐合一的教師培養機制,一是構建校、省、國家三級教學競賽機制,實現賽教融合,通過比賽提升教師教學能力,更新教學理念,推動教學改革;二是通過開展新教師說課堂、骨干教師說課程、專家型教師(專業帶頭人)說專業、教學主任說專業群的活動,推進教學改革;三是組織專任教師走進企業,進行崗位調研和實踐,邀請企業教師進校園,參加教師教學能力培訓,進課堂,提升教學效果;四是分類培訓教師的教育教學相關理論、課程論、系統論進行培訓,同時加強教師的專業實踐能力,以便于提升教師籌劃與組織課程內容、獨立構建完善課程體系的能力,合理地對內容進行模塊化開發。
學習評價是開展教學改革的一個重要環節,學習評價的設計影響教學改革的效果,需要根據不同的評價主體,設計不同的評價方式和評價指標。模塊化教學改革中學習評價根據人才培養的知識、能力及專業素質設計評價指標,對模塊課程體系、課程和課堂評價三種評價指標,使用調查和訪談的方式進行,不斷地完善課程體系。
一是根據模塊化教學需要建設實訓教學設備、開發校外實訓基地等硬件資源;二是利用教學平臺,根據模塊課程及模塊教學內容,組織教師建設模塊化教學軟件資源,將內容模塊設計進行線上開發、線下使用。通過優化一級模塊內容,形成模塊課程。同時通過項目式、案例式、情景式、任務式的教學方法,開發新形態教材,配套新形態、活頁教材,落實模塊化教學落實模塊化教學改革任務。
為確保模塊化教學改革的順利開展,為確保內容模塊的質量,要制定相關制度,如各個模塊庫使用情況的定期總結與反思制度、模塊庫更新的激勵制度、新模塊開發的質量評價制度等。
高職人才培養的要求決定著對學生的需求是實踐能力要求較高,學校需要深化校企合作,建立校內外實踐基地,激發學生學習的活力。校內實訓中心在承擔校內相應專業課程的實踐教學、練習和技能考核的同時,亦能進行社會培訓和技術服務。全天開放實訓室,學生課余時間可進行單項訓練和綜合訓練,由帶教老師進行指導。校內實訓室由實訓中心主任和各教研室主任共同管理,制定《實訓室管理規定》《開放實訓室規定》的管理制度,保障實訓室正常上課和開放實訓室。
校外實訓,需要每個實習基地需配有一名以上專職實踐教學指導教師,對學生的實習工作進行全面監控管理,不同科室均須有1名專職帶教教師,具體負責在該科室學生的帶教及考核。為規范管理學生專業素養,成立頂崗實習工作站,實施“站網融合”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同時,提高學生的職業認同感,為校方和企業聯合培養人才搭建起橋梁。
通過模塊化教學改革能夠解決模塊化教學改革與專兼結合的教師隊伍能力有待提升之間的矛盾,專業核心模塊、發展模塊對專任教師的實踐能力和企業教師的教學能力均有較高要求,通過專兼教師隊伍結對幫扶、專任教師企業實踐、兼職教師校內培訓等方式提升專兼結合教師隊伍的教學能力和實踐能力,讓教師具備模塊內容的教學理論和實踐能力。
解決模塊內容之間銜接的問題把職業教育課程結構與人的成長規律、工作結構科學地對應,從工作結構中獲得相應的職業教育課程結構。解決發展模塊課程與專業課程教學組織銜接問題通過建設試點班,分階段組織教學,探索發展模塊和專業課程其他模塊之間教學組織的銜接方式。
理念創新。以學生認知規律和崗位要求為出發點進行課程內容整合,形成模塊化課程,構建模塊體系,開展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4]。項目以落實立德樹人為根本任務,以培養創新型復合型人才為落腳點設計改革方案,開展實踐研究。
理論創新。本次研究使用層級遞進的模塊化教學改革概念,即指縱向的層級遞進,也指符合學生認知規律的模塊體系的遞進,豐富了傳統的模塊化教學改革的內涵,拓展了傳統的主要以能力為出發點的教學改革。
實踐創新。探索層級遞進的模塊化教學內容改革的實施路徑,學生在進行模塊的選擇中,動態選擇模塊之間的組合,針對培養目標設計動態教學體系,在完成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限制各個模塊的選擇次數,保證了模塊課程實施的質量和效果
在職業教育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及崗位需要進行模塊化教學改革,旨在提高職業教育的教學質量;在教學實踐中,使用“理論—實踐—總結—新理論”的理念進行教學實踐,對課程進行模塊化的劃分和組合,學生能夠動態選擇模塊之間的組合,在完成專業課程的基礎上,培養學生的創新和創業能力;限制各個模塊的選擇次數,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水平,確保課程實施的質量和效果。
參考文獻:
[1]鄭浩,陶虎,王曉輝.高校模塊化教學模式及其效果評價方法[J].科技信息.2010(25):439.
[2]陳伏生,劉華磊,王超,高萍,楊瑾.健康教育學課程模塊化教學模式初探[J].衛生職業教育,2023:37-38.
[3]蘇亞民.基于知識點模塊化視角的民族院校財會專業技能型人才培養研究[J].財會通訊,2012(10):155.
[4]王曉輝,于仁竹,鄭浩.談啟發式教學在高校模塊化教學模式中的運用[J].山東教育學院學報,2008(3):1.
基金項目: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院校層級遞進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以老年健康服務專業群為例”(項目編號:2021406),項目“模塊化教學改革研究與實踐”(編號:2020LZYJSJGG01A)。
(作者單位:聊城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