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凱

重型機械行業涉及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對冶金、煤炭、能源、電力、化工、建材、交通、航天、水利等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的發展與技術進步有著重大影響,可以說它們是真正的“國之重器”。平日里人們很難見它們的真容,更別提對它們的發展歷程及其技術細節進行了解,直到太原科技大學重型機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通過不同形式展示后,才讓民眾有機會近距離接觸到這些重型機械。研究中心采用大量的設備模型、歷史實物、影像資料等史料,充分展示了太原科技大學重型機械學科的發展史以及科研人員艱苦奮斗、勇于創新的精神內核。
“我們中心面向重型裝備關鍵共性技術問題,以解決國家‘卡脖子’工程問題為己任,瞄準世界技術前沿,主攻國家戰略急需,經過幾十年攻堅克難,培育了一批國內外優秀人才和創新團隊,實現了從‘基礎理論研究—試驗研究—產品中試—技術推廣—工程化應用’的完整產品研發鏈條,開發了多種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重型機械裝備打破國外壟斷,實現了國產化。”研究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
作為國內唯一的重型機械領域工程研究中心,多年來中心在科技創新、成果轉化、工程化推廣和人才培養等方面開展了大量工作,其間也誕生了眾多感人至深的故事。研究中心將這些案例進行精心挖掘整理,展現給前來的觀眾。
“這種延長大型鋼板軋機軸承壽命的方法與技術,解決了軋機軸承燒損問題,改造進口設備承載結構,保證大型軋制生產線連續生產??臻g機構大型鋼板滾切剪機和液壓滾切剪技術與裝備,打破了日本三菱重工等跨國公司的長期技術壟斷,產生了重大經濟效益。另外大型寬厚板矯直成套技術裝備,填補了眾多國內外空白。這些技術均是業內頂尖的成果,是黃慶學院士團隊通過數十年持之以恒、不懈奮斗取得的?!睅ьI我們參觀的講解員語氣中充滿了自豪。
研究中心通過大量的史料、數據,將黃慶學院士科研團隊“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釘釘子”精神,艱苦奮斗、攻堅克難,突破創新道路上一個又一個世界性難題的艱辛歷程展現。通過中心的大力宣傳,弘揚了科學家胸懷祖國、服務人民的愛國精神,勇攀高峰、敢為人先的創新精神,追求真理、嚴謹治學的求實精神,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集智攻關、團結協作的協同精神,甘為人梯、獎掖后學的育人精神,為推進重型機械領域前沿技術推廣、激發民眾對科學的興趣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今年5月,研究中心被山西省認定為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中心被賦予了新的任務與使命。中心負責人表示:“下一步,中心工作人員將肩負起歷史賦予的科技創新重任,營造科學家精神氛圍,懷著高度責任感主動展示宣傳科研人員先進事跡,與社會各界廣泛交流在科技創新實踐中形成的愛國奮斗精神,為山西重型機械裝備高質量發展作出更多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