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遇到一個叫張亞薇的女孩之前,我從沒有認真思考過一張小小的假條的背后會存在那么多安全隱患,以致于時隔多年這件事時時刻刻提醒我,班主任工作應該春風化雨細為上。
那時我剛走上三尺講臺,才開始憧憬我的班主任生涯,開學的第一天,一個衣冠楚楚的男子走進辦公室,面對辦公室里忙碌的老師們,他問“那個是程阿納老師?”我趕緊站起來說:“我是,請問你找我什么事?”他告訴我他是張亞薇的爸爸,孩子有胃病,需要長時間喝中藥,因此,可能一大周也就是兩個星期,至少要回家喝三次中藥,每次一到兩天,希望作為班主任的我能夠批準孩子的假條,聽了“家長”的陳述,我和很多老師都流露出了同情的目光不假思索當即應允,家長和學生按照學校請假流程,填寫請假條即可。在此后課堂上,我也對這個靦腆漂亮的女孩,有了更多的關注。她學習認真,話語不多,作業也完成的很漂亮。她就是我認為的好學生!
一學期下來,我和數學老師經常時不時的談起她的優秀,可是那天的場景讓我到現在都難以忘懷,那天我和其他老師一樣在辦公室里備課、改作業,辦公室里進來一個滿身涂料,穿著膠鞋很瘦很黑的中年男子,他問誰是張亞薇的班主任,我是他的爸爸.....,一句話沒有說完,我和另一名老師齊聲說:“你怎么是他的爸爸,她爸爸我們都見過?!边@話一出,張亞薇的爸爸很生氣,覺得老師們說話太不負責人,我請他坐下,給他講了開學初的一幕,并且告訴他張亞薇請假在家,這幾天都不在學校!我們趕緊通過學生和她的親戚,QQ找學生,最后終于在她的朋友家找到了她。
這時,我才知道。張亞薇從小到大基本都是留守學生,爸爸媽媽離婚后,父親一直在外地打工,這次爸爸突然來學校找她,也是和同村的在縣城里接了這個粉墻的活,才能趁著今天不忙來看看她。而張亞薇由于缺少父母的愛,在另外一個比她大的男子身上找到了所謂愛。
通過這件事,我確定了我的帶班理念:教育,應該春風化雨,以細心為抓手,以耐心和愛心為溝通的橋梁,及時掌握學生家庭基本情況和他們的心路歷程,少一些批評,多一些溝通;少一些指責,多一些鼓勵。這樣學生才能打開心扉,暢所欲言!
在后來的班主任工作中,我處理過許多細碎的、典型的班級事務,但這件事情我始終不能忘懷。我感謝它,它讓我一踏上講臺就意識到教育的本質:教育,應該細心點,再細心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