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薛文杰
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進行過多次并購,本文根據信息不對稱理論和協同效應理論,以京東物流并購德邦快遞為例,分析物流企業在整個并購過程中財務風險的成因、結果與防范措施。
(一)公司簡介
京東物流:2021年,京東物流在香港主板上市,其業務范圍涉及服裝、家用電器、家具、生鮮產品等行業,是中國領先的技術驅動的供應鏈解決方案及物流服務商。京東物流擁有約1450家倉庫,總面積達2400多萬平方米。隨著公司規模擴大以及市場競爭的要求,京東物流開始進行大量的投資和收購(見表1)。

表1 京東物流發展階段的收購過程
德邦快遞:德邦快遞成立于1996年,以大件快遞為核心業務,是一家集快遞、整車、快運、倉儲與供應鏈于一體的物流供應商。2018年1月,公司在上海證交所掛牌上市,成為國內第一家通過IPO上市的快遞物流企業。
(二)并購過程
2022年3月,德邦快遞發布公告,京東物流旗下子公司京東卓風收購德邦投資控股99.99%的股份,因此間接持有德邦投資控股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德邦快遞66.5%的股份,成為德邦快遞真正的控制人。9月7日,德邦快遞公告顯示,京東物流子公司京東卓風合計控制德邦快遞71.9%的股份,合計交易金額97億元,同時要約收購清算過戶手續辦理完成。
京東物流并購德邦快遞的過程如圖1所示。
(三)并購動機
1.被收購方動機:(1)快運業務面臨其他企業競爭壓力。傳統企業中,2020年安能物流年貨運總量達到1000萬噸,2016-2020年均增長率約32%,遠遠高于同期市場增長率。此外,順豐、中通等快遞企業入局快運,順豐快運2020年營業收入達到207.76億元,營收規模和增速均排名第一。面對眾多企業競爭,德邦快遞的快運業務未能發揮傳統優勢搶占市場,反而接連失守陣地,年貨運量近幾年都維持在460萬噸左右,增長乏力,2021年貨運量排名行業第六。(2)向大件快遞轉型的策略未能達到預期。德邦快遞2018年上市后轉型開展快遞業務,并提出“大件快遞”概念,進行差異化競爭。然而,德邦的轉型策略并未獲得成功。貨量及市場份額方面,2020年德邦快遞業務量僅有5.6億件,市場份額從2018年的0.88%下降到0.68%。時效和服務方面,根據國家郵政局2021年第二季度測試結果,德邦快遞的用戶快遞服務時限測評在覆蓋公司中排名最后。本次收購更為直接的導火索是企業盈利能力逐年下降,使股東等相關利益者失去信心。
2.收購方動機:(1)以資本并購為主要手段,強化完善京東物流板塊。京東物流通過并購不斷填補干線、中轉等方面的能力短板,擴大完善物流版圖。本次收購德邦快遞,京東物流將在網點覆蓋面、干線運輸等方面獲得極大的能力補充,從而不斷鞏固倉配能力、夯實優勢地位。(2)彌補線路與網點覆蓋方面的短板,增強獨立運營能力。京東物流早期僅服務于B2C倉配業務,不涉及“上門攬件-干線運輸-中轉”等前端環節。因此,與傳統快遞企業相比,京東物流在網點覆蓋、干線運輸以及中轉方面不具備相對優勢,所以要想完善第三方物流服務能力,必須擴大規模向外開放,獲取更多外部客源。2017年,京東物流子公司獨立運營,開啟對外開放戰略,提供面向社會的點對點服務,這就需要強大的網點覆蓋密度和主干線中轉能力。德邦快遞擁有覆蓋全國94%鄉鎮的3萬多個末端網點、140個分撥中心以及超過2200條干線。京東物流收購德邦快遞,能夠迅速彌補網點覆蓋率不高、運輸能力不強的短板,極大提升點對點服務能力和獨立運營能力。(3)加強向供應鏈上游滲透,完善一體化供應鏈服務體系。供應鏈服務是京東物流的核心產品,目前已建成以倉儲為核心的物流網絡,具備國內獨一檔的“銷地供應鏈”服務能力。但是在綜合網絡能力和B端客戶資源方面還有所不足。德邦快遞以零擔快運起家,建立了成熟的B2B業務運作模式,積累了豐富的B2B業務運作經驗和客戶資源。京東收購德邦快遞,可以迅速強化綜合物流網絡能力和B端市場。
(一)價值評估風險。京東物流以89.76億收購德邦快遞66.5%的股份,對應德邦快遞企業估值為135億元。但是之后京東物流觸發了全面要約收購,最終合計控制德邦快遞71.9%的股份,收購金額達97億元。由此看來,京東物流并購德邦快遞雖沒有出現較大的估值溢價風險,但存在要約收購不可控的風險。截至收購期屆滿,京東物流僅完成要約目標的20%,沒有終止德邦快遞的上市地位,進而導致企業存在同業競爭問題。關于同業競爭,《上市公司治理規則》明確規定:對于因控股股權發生變化導致的上市公司與控股股東存在同業競爭,要求控股股東在3年時間內解決上市公司的同業競爭問題。(二)融資償債風險。京東物流購德邦快遞成本較高,導致京東物流需要更多的融資金額,進而產生企業償債風險。財報顯示,2022年京東物流半年度融資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其他項目總額從-166億元增加到37億元,增額為203億元,說明企業融資力度巨大。其次,2022年上半年京東物流產生短期借款8.5億元。因此,融資力度大和短期借款在短期內都會給京東物流帶來償債風險。(三)支付風險。數據顯示,2022上半年京東物流股票下跌45.78%。此外,從近三年業績來看,京東物流“增收不增利”現象明顯,甚至虧損在逐年放大。2019-2021年,京東物流分別實現營業收入為498億元、733億元和1046億元;毛利潤分別為34億元、63億元及58億元;年內虧損分別為22億元、40億元和157億元。綜上所述,京東物流資金支付能力勢必會受到企業虧損的影響。而本次京東物流并購德邦快遞采取“全面要約收購+現金支付”的方式,收購定價也比提示性公告前30個交易日加權平均價高出20%溢價收購。因此,此次收購對京東物流的資金支付能力是巨大考驗,存在較大的支付風險。(四)財務整合風險。德邦快遞企業規模較大,業務類型多樣,訂單業務、物流信息繁多,但德邦快遞仍采用傳統的成本計算方法,不利于物流成本控制,是后續京東物流進行財務整合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因此,京東物流為更好地實現財務資源與其他資源的融合,在并購完成后便聘任新的財務負責人,加快兩家公司財務整合進度,降低財務風險。
(一)并購前結合企業戰略發展目標制定并購計劃。京東物流要對德邦快遞整體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的變化進行分析,研究并購雙方業務關聯及協同程度,調查影響并購效果的風險因素,根據風險最小化原則選擇并購方式和實施路徑。(二)并購中創新融資方式并選擇合理的支付方式。首先,采取多樣化的融資方式,降低融資風險。京東物流應根據自身情況制定合理的融資計劃,可以采用低風險自有資金和高風險債務資金的組合,確保企業利益最大化。其次,京東物流應考慮自身財務狀況,根據公司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付款方式,綜合考慮現金、利息等因素,采用分期付款或延遲支付稅收等方式,減輕企業的稅負和償債壓力。(三)并購后重視財務資源的整合。有效的財務資源整合可以實現協同效應,在整合過程中,要構建合理的財務組織結構,將兩者的財務制度及管理理念協調配合以降低財務風險;此外,還要重新配置雙方的運營模式,實現優勢互補。(四)注重培養和提高決策者的專業能力和經驗。京東物流在并購過程中,應做好高級管理人員的培養工作,提高其專業能力和素質。決策者應注意學習先進的財務知識、國內外成功的并購案例,積累經驗;其次,企業高層與高級財務人員應時刻關注國家最新政策,把握市場發展動向,提升識別信息和規避風險的能力。
通過對上述案例的分析,我們發現物流企業在并購過程中存在著一系列的財務風險,包括并購前價值評估風險、并購中融資償債和支付風險、并購后財務整合風險。因此,企業防范并購財務風險要做到以下幾點:并購前充分調查估值并制定并購方案,選擇合適的風險防范措施;并購中創新融資方式拓寬融資渠道、選擇合理的支付方式,降低財務風險出現的概率;并購后重視財務資源融合,構建合理的財務組織結構,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本案例研究旨在為物流企業及其他企業防范并購財務風險提供參考,提高其對并購財務風險防范重要性的認識。
引用出處
[1]柳德才,梁曉冉,陳宇奧.上市公司跨境并購財務風險與防范研究——以順豐控股并購嘉里物流為例[J].財會通訊,2022(14):132-136.
[2]李陽一.企業并購中的財務風險防范[J].財會月刊,2019(S1):72-87.
[3]王玉紅,曲波.上市公司并購中的財務風險及防范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8(07):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