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研究對乳腺癌手術患者應用標準化優質護理的效果。方法:于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乳腺癌手術患者中隨機抽取86例,分為對照組(43例,常規護理)和觀察組(43例,標準化優質護理),對比兩組實施效果。結果:觀察組下床時間、腫脹時間、平均睡眠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VAS、關節活動度、SAS、SDS評分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滿意度(95.35%)高于對照組(79.07%)(P<0.05)。結論:對于乳腺癌手術患者應用標準化優質護理后更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縮短患者病程,幫助患者調整情緒,積極配合康復訓練。
關鍵詞:乳腺癌手術,標準化優質護理,康復時間,不良情緒
DOI編碼:10.3969/j.issn.1002-5944.2023.22.067
乳腺癌作為女性高發惡性腫瘤,是女性癌癥發病之首,全球女性發病率可達到24.2%,我國每年近30萬女性確診乳腺癌,且發病率呈現升高趨勢[1]。乳腺癌多見于上皮組織,患者發病后出現乳暈乳頭異常、溢液、腫塊等表現,其發病主要和遺傳因素、營養過剩、生活習慣、雌酮水平等因素有關[2]。目前主要采取手術方式治療,并配合放化療等輔助治療。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受到心理情緒的影響,擔心手術療效和身體健康,術后恢復期郁郁寡歡,影響手術治療效果。標準化優質護理作為一種全面護理模式,關注患者身心健康,通過護理手段幫助患者調整情緒,有利于患者術后的康復。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蚌埠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2020年8月至2022年8月收治的86例患者為樣本,對照組43例,性別:女,年齡35~62歲,平均(50. 45±4.70)歲,平均腫瘤直徑(4.12±0.65)cm。觀察組43例,性別:女,年齡36~64歲,平均(50. 58±4. 59)歲,平均腫瘤直徑(4.18±0.72)cm。兩組患者具有可比性(P >0.05)。本研究經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納入標準:(1)確診為乳腺癌,接受手術治療。(2)具備正常溝通和意識水平。(3)全程參與,配合度高。(4)本人或家屬對研究知情。
排除標準:(1)存在其他惡性腫瘤或免疫疾病。(2)術后嚴重并發癥不適宜參與研究。(3)存在肢體障礙或者意識、智力異常。
1.2 方法
對照組按照常規護理,按照醫囑給藥,關注手術切口情況,耐心解答患者疑問。
觀察組采取標準化優質護理,主要措施如下:
(1)組織培訓。護士長組織護士總結經驗,制定乳腺癌術后護理方案,對全員培訓,熟練掌握護理內容。給患者分配責護,要求每班責護做好交接,熟練掌握患者病情,定時評估患者康復情況以及存在問題,選擇對應護理內容。
(2)體位護理。應詳細記錄患者體征、排尿、患肢末梢循環和上肢腫脹等情況。術后早期下床活動,抬高患肢,主動詢問患者是否舒適,臥床時在患肢位置墊軟墊,改善患者的舒適度。
(3)疼痛護理。主動詢問患者是否感到疼痛,重視患者主訴疼痛,使用疼痛評分了解患者疼痛程度。遵醫囑給予鎮痛藥物,主動詢問患者用藥后是否出現不良反應。病房內可以播放音樂、娛樂節目,幫助患者減緩疼痛感,轉移注意力。建議患者感到疼痛時可以通過調整呼吸方式,釋放身心壓力來提高疼痛閾值。
(4)心理護理。在安靜私密環境中主動和患者溝通,用溫和、耐心語氣引導患者傾訴,期間注視患者眼睛,用點頭方式表達對患者的關注,給予積極回應,在引導下鼓勵患者積極傾訴,針對患者傾訴問題了解患者的顧慮,用專業知識解答,并安撫患者情緒。鼓勵家屬承擔心理干預責任,家人更熟悉患者的顧慮,能夠“對癥”疏導,幫助患者調整情緒,保持樂觀積極態度。有條件情況下組織小組活動,邀請同病房患者一同接受心理護理,鼓勵病友之間互相分享自己的心理變化和自我護理經驗,病友之間更能互相體諒和共情,讓患者消除孤獨情緒。
(5)睡眠護理。建議患者夜間22:00前入睡,提前一小時關閉燈源,關閉電子設備,根據患者偏好播放音樂,讓患者跟隨音樂節奏放松肌肉,釋放情緒壓力。夜間護理應盡量減少,避免吵醒患者。叮囑家屬給患者提供一個舒適環境,避免和患者談論過于激動話題。
(6)康復訓練。及時評估患者恢復情況展開康復訓練,術后由于存在上肢腫脹,應適當提高患肢10~15°,避免患者過度活動,或者長時間壓迫造成皮膚破損。應定時進行按摩,或者使用彈力繃帶包扎促進消腫。術后24 h: 鼓勵患者進行腕部以及手指的運動,促進上肢肌力的恢復。術后1~3d: 開始進行肘、腕等關節訓練,指導患者握拳、曲肘、曲腕等訓練,重復5~10次,3次/d,肩關節制動,禁止外展;術后4~7d: 指導患者用患側手摸對側及同側肩膀和耳朵;術后1~2 周:開始肩關節的活動,在健側手的幫助下開始前后擺肩,如擺臂步行、肘部上抬、抱肘繞圈等。2周后可開始肩關節的鍛煉,鍛煉程度要循序漸進,不可操之過急。指導患者動作要領,建議患者積極參與訓練。
1.3 觀察指標
(1)統計對比兩組下床、腫脹、平均睡眠的時間指標。(2)使用視覺模擬疼痛評分(VAS),0~10分,分數降低對應疼痛緩解。(3)觀察患者關節活動度情況。(4)使用焦慮/抑郁自評量表(SAS/SDS),0~100分,分數降低提示情緒得到改善。(5)紐卡斯爾量表調查,不滿意、一般、滿意分別對應19~69分、70~84分、85~95分,計算滿意度。
1.4 統計學方法
用SPSS 26.0軟件對本文相關數據展開處理,采取t檢驗分析符合正態分布的計量資料( ),采取χ2檢驗對計數資料(%)展開分析,P<0.05視作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 果
2.1 兩組康復時間指標對比
觀察組下床時間(18.58±2 .6 4)h,腫脹時間(16.21±1.87)d,平均睡眠時間(6.62±1.67)h,顯著短于對照組[下床時間(24.30±3.18)h,腫脹時間(20.53±2.45)d,平均睡眠時間(5.14±1.16)h](P<0.05)。
2.2 兩組疼痛評分和關節活動度對比
觀察組VAS、關節活動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1。
2.3 兩組情緒狀態對比
觀察組S A S、S D S 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細數據見表2。
2.4 兩組滿意度對比
觀察組:滿意(27例/62.79%),一般滿意(14例/32.56%),不滿意(2例/4.65%),總滿意度(41例/95.35%)高于對照組:滿意(22例/51.16%),一般滿意(12例/27.91%),不滿意(9例/20.93%),總滿意度(34例/ 79. 07%)(P<0.05)。
3 結 論
近年來女性生活和心理壓力不斷增加,也提高了我國乳腺癌發病率,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目前針對符合指征的患者主要采取手術治療,手術需要切除病灶周圍5 cm范圍內的組織,包括胸大肌、脂肪、筋膜、乳腺等組織[3]。術后容易形成手術瘢痕、上肢功能障礙等,給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同時術后由于乳房缺失極容易引起焦慮等情緒問題,更不利于患者的康復[4]。術后應積極通過標準化優質護理干預指導患者進行康復訓練,幫助患者調整情緒,促進患者身心健康的恢復。標準化優質護理將以患者為中心進行護理,通過對護士的培訓明確護理內容和要求,提高護理的標準,定期評估患者身心狀況,采取對應的護理內容,幫助患者術后康復[5]。重視患者主訴疼痛感,采取對應的疼痛緩解方法減輕不適感,包括轉移注意力等方式,讓患者提高疼痛閾值,從而疼痛感得到改善,提高術后舒適度,更能積極配合康復訓練[6]。經過心理護理關注患者術后心理健康,引導患者傾訴壓力和情緒,積極邀請家屬和病友一同參與,互相鼓勵和感染,能夠讓積極情緒帶動患者,讓患者建立信心,保持良好心態[7]。關注患者睡眠狀態,保證患者睡眠質量良好不僅能夠促進身體康復,調整身體狀態,更有利于患者心理情緒的恢復,避免睡眠質量差加重患者焦慮情緒,對于術后康復有著重要影響。結合患者康復情況對患者進行康復指導,幫助患者能夠循序漸進接受康復運動,逐漸恢復上肢和肩關節功能,提高患者術后生活質量,并預防相關并發癥[8]。標準化優質護理以患者為中心,積極關注患者身體康復情況,提供對應的護理,能夠切實幫助患者康復。
經過本文研究后,觀察組下床時間、腫脹時間、平均睡眠時間顯著短于對照組(P<0.05)。可見標準化優質護理有利于加快患者康復速度,促進患者術后消腫,及早下床活動,改善睡眠質量。同時經過對患者標準化優質護理的干預,觀察組VAS、肩關節活動度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SAS、SDS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通過康復訓練的指導,再加上心理疏導,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疼痛,加快術后肩關節功能的恢復,讓患者調整心態,保持積極向上的心態,更能提高參與訓練的自主性。觀察組滿意度(95.35%)高于對照組(79. 07%)(P<0.05)。證實標準化優質護理更符合患者的要求,得到患者認可,具有明顯優勢。
綜上所述,對于乳腺癌手術患者應用標準化優質護理后,減輕患者術后疼痛以及腫脹,調整患者情緒,使其積極配合康復訓練,有利于促進患者康復,縮短患者病程。
參考文獻
[1]任文文,王海燕,顧慧.優質護理對乳腺癌患者心理狀態及生活質量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15):106-108.
[2]丁浩,王珊珊,薛梅.優質護理服務在乳腺癌患者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指南,2022,20(11):57-60.
[3]高靜,李靜,梁火群,等.醫療體操護理干預在乳腺癌患者術后康復的療效觀察[J].現代診斷與治療,2022,33(6):915-917.
[4]宋凱環.乳腺癌患者實施心理護理干預與健康教育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1,7(21):83-85.
[5]韓曉聰.心理干預對乳腺癌切除術患者圍手術期焦慮情緒的影響分析[J].心理月刊,2021,16(10):132-133+169.
[6]尹梅,翟宏偉,王靜,等.分階段康復護理對乳腺癌手術患者上肢功能與生活質量的影響[J].中外醫療,2021,40(11):146-148+152.
[7]馮家玲.優質護理服務在乳腺癌手術室護理中的作用探析[J].黑龍江中醫藥,2020,49(6):199-200.
[8]王丹.乳腺癌手術患者實施全程優質護理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5,13(13):240-241.
作者簡介
魏娜,本科,護師,研究方向為乳腺癌疾病護理。
(責任編輯:劉憲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