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自20世紀90年代開始,CIS理念被廣泛應用于國內外諸多城市的品牌形象建設中。經過實踐檢驗,構建具有地域特色的城市視覺品牌識別系統,能夠更好地體現城市的個性和精神內涵,對內可以增強城市凝聚力,對外可提升城市辨識度和知名度,增強城市的核心競爭力。基于對襄陽“三城”文化的挖掘和探究,分析并歸納襄陽本土地域文化符號,通過調研借鑒國內外優秀的城市視覺品牌識別系統的架構方法,運用視覺品牌學、視覺美學等設計理論塑造襄陽城市品牌形象,以提升襄陽的城市綜合實力。
關鍵詞:城市視覺識別系統;襄陽;“三城”文化;視覺符號
一、城市視覺識別系統解讀
地域文化是在一定地域范圍內經過長期演變而形成的,促使不同地區地域文化形成的因素不同,因此造就了城市及它自身文化的不可復刻性,才有了百花齊放的地域文化。將由地域文化轉化而來的特色視覺符號進行歸納和再設計,可形成一套易于識別的城市視覺識別系統,基于此系統向社會大眾推廣城市自身的過程中,可形成一種品牌化概念。其中,既集合了城市各方面的要素,如城市精神、城市文化、核心價值等非物質形態要素,又包含了城市景觀、建筑、道路等三維形態和以導向符號、標志物、文字、色彩等為主的二維形態的物質形態要素。城市形象的內涵和定位可以通過城市視覺識別系統更準確地表現出來,同時城市視覺識別系統又是人們直觀認識城市形象及城市品牌的重要途徑之一。好的城市視覺識別系統能體現城市的精神風貌,直觀準確地傳遞城市信息,是大眾了解城市的重要媒介。
二、襄陽市“三城”文化的解讀與視覺符號提煉
2021年,為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科技創新的重要論述,落實湖北省科技強省戰略部署,襄陽市出臺《襄陽區域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提出打造“一核三城”創新主平臺,突出襄陽高新區“一核”創新引領。以襄陽高新區為創新驅動核,打造產業技術創新與科技成果轉化主平臺、科技型企業與新興產業培育主陣地、體制機制改革與協同發展先行區,聚力打造襄陽(高新)科技城、襄陽(東津)科學城、襄陽(尹集)大學城,促進區域整體創新能級提升。
(一)襄陽(高新)科技城
襄陽(高新)科技城位于襄陽高新區,以創新、綠色、樂活為發展理念,主要搭建總部研發孵化區、產業化功能區、公共配套服務區等功能板塊。關于襄陽(高新)科技城視覺符號的構建,首要工作便是篩選出具有城市發展內涵的代表性元素,如城市地標建筑、工業門類、發展目標等。基于對科技城發展理念的整體性把握,抽絲剝繭般地選擇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內容,并對其現代文化內涵展開藝術化包裝,將其精煉升華成系統的視覺符號。實踐過程中,可將該系統的視覺符號劃分為兩大類進行歸納提煉:一類為特色發展理念觀,可提取歸納的抽象概念有科技、創新、綠色、環保、樂活等;第二類為重點發展的工業方向,可提取歸納的抽象概念有航空、汽車、機電、工業、電子等。
(二)襄陽(尹集)大學城
襄陽(尹集)大學城位于襄陽市西南的尹集,西鄰古隆中和黃家灣風景區,東接峴山國家森林公園和中華紫薇園。目前,已有7所高校入駐了襄陽(尹集)大學城,包括湖北文理學院、襄陽職業技術學院、襄陽汽車職業技術學院、襄陽廣播電視大學、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國家開放大學殘疾人教育襄陽學院、國家開放大學(襄陽)。
大學城視覺符號的延展范圍并不局限于單一的文化層面或是文化類別,而是多種文化形式的符號集合。它可以是學校的特色建筑,也可以是抽象或具象的學術范疇,還可以是地域人文精神、學術信仰、地域文化理念等。它們之間融會貫通,使大學城的視覺符號更具多元化的特征。設計時,可將該系統的視覺符號進行具象元素歸納,可提取歸納的抽象概念有學校、學士帽、學士服、大腦、文具等。
(三)襄陽(東津)科學城
襄陽(東津)科學城將按照科創、教育、產業協同發展思路,充分發揮大學校區、產業園區、城市社區融合發展的特色優勢,規劃建設實用場景,形成“一軸一心連三區”的空間格局。
科學城的視覺符號應立足城市現代化建設的目標和理念進行創新,積極提取內在元素和外在元素。這些視覺符號傳承著這座城市獨特的發展脈絡,訴說著自己的故事。外在元素是具象的、顯性的、物質的,它包含城市形態、地標建筑和發展理念等,不同的地區有著各自鮮明的代表物,如南京的中山陵、北京的天壇等;內在元素是抽象的、隱性的、精神的,它體現在一座城市的精神和性格中。設計過程中,可基于科創、教育、產業協同發展思路進行歸納,也可聚焦地域特色產業進行歸納,可概括提煉的概念有化學元素、移動智能、科研素材、智能云端等。
三、基于襄陽“三城”文化的城市視覺品牌形象
構建方案
城市視覺品牌形象的構建是一個系統的、包含諸多項目的綜合工程。襄陽城市視覺品牌形象的構建應以“三城”文化與城市特色為基礎土壤,圍繞科學、科技、科研等發展理念,凸顯“三城”的形象特質,在尊重歷史文化的基礎上,更加大膽地體現出襄陽這座現代化城市騰飛的力量和不斷追求更高、更快、更穩的發展目標。以下將通過具體的實踐,解析基于“三城”文化體系架構的襄陽城市視覺品牌形象。
(一)標志設計
首先,該款標志以“三城”體系的科技、科學、人才的建設理念為設計要點,分別提取具有代表性的相關元素符號,構成三角相互穿插、相互關聯的形式,突出“三城”建設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的發展理念。齒輪的符號代表襄陽(高新)科技城以工業為主的科技發展理念,以其為領頭驅動力;五邊形符號易使人聯想到分子、原子的結構構成,最能體現襄陽(東津)科學城的科學發展理念;學士帽的符號元素最能直觀體現襄陽(尹集)大學城創新人才的培育理念。其次,該標志以藍、綠色為主調,藍色代表理性、嚴謹、科技、進取,綠色代表自然、環保、健康、穩重。該配色代表著“三城”的發展理念和發展目標。最后,該款標志的造型簡潔大方,可延展范圍很廣,且易辨、易讀、易記,設計風格現代化,能以簡潔明快的圖形化語言與社會大眾建立溝通,使城市特色信息得以快速傳播,并構成品牌信息文化的沉淀(圖1)。
(二)標準字設計
襄陽城市視覺品牌形象的主標題漢字選用“紳士黑體”,該字體筆畫厚重美觀,結構含蓄包容,風格獨特,搭配標志偏圓潤的造型,使得整體視覺效果統一,既能體現“三城”發展的科技觀,又能體現其穩中求進的發展觀。副標題的英文選用“創細黑體”,該字體偏纖細,結構圓潤,搭配主標題,顯得形式統一、主次鮮明。字體組合在實際應用中,無論放大或縮小,都能夠保持結構、造型、比例不變,不會改變字形、字距,也不會破壞整體效果和布局。
(三)印刷色
襄陽城市視覺品牌形象的標準印刷色采用相近色的搭配,整體上有更強烈的記憶性和辨識性。具體采用清水藍(C60 M5 Y15 K0)、蔚藍(C70 M15 Y20 K0)、翠蘭(C75 M30 Y20 K0),三種顏色是天空和大海的顏色,是理智、潔凈、智慧和深邃的象征。該色彩體系區別于純藍色,色彩介于藍色與綠色之間,蘊含的藍色象征著襄陽“三城”開放包容引進人才的胸懷及博大和善于思辨、勇于探索的求實科創精神,蘊含的綠色寓意襄陽“三城”發展穩中求進、健康環保、努力實現科學發展的目標。
(四)輔助圖形
襄陽城市視覺品牌形象的輔助圖形基于不同地域和發展功能的差異性進行區別設計,根據各自的特色提煉出視覺符號,結合地域化的特色建筑物進行設計,采用描線插畫風格,形式統一、造型簡化、形象鮮明,具有強烈的識別性、記憶性及后期各種媒介應用的良好延展性(圖2)。襄陽(東津)科學城視覺系統的輔助圖形設計采用由其地標性建筑轉化的插畫造型,包括東津大橋、東津塔、襄陽市圖書館、襄陽科技館等,穿插排列提煉的視覺符號,整體版式簡約大方又兼具地域特色;襄陽(尹集)大學城視覺系統的輔助圖形設計采用大學校門轉化而來的插畫造型,包括湖北文理學院、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等,同樣穿插排列提煉的視覺符號,使整體版式更具特色;襄陽(高新)科技城視覺系統的輔助圖形設計同樣采用其地標性建筑轉化而來的插畫造型,包括總部研發孵化區、產業化功能區、公共配套服務區等,輔助穿插排列提煉的視覺符號,與科學城、大學城的輔助圖形在形式風格上保持統一,而在元素設計和配色上又有個性區分。
(五)其他設計
襄陽城市視覺品牌形象建構中,除上述內容外,還需關注戶外宣傳海報、公交車車身設計等。可將輔助圖形搭配大標題文字設計置入公交站牌進行展示,這樣的視覺宣傳效果醒目,特色化元素展示充分(圖3)。公交車作為移動的宣傳廣告,宣傳效果出眾。當下襄陽的公交車大多突出車身上的商業廣告,但是城市旅游路線的公交車或者大巴車更應該擔當起城市形象的宣傳要務,突出城市化建設的特色。將輔助圖形應用于公交車身,更能展現城市的魅力(圖4)。另外,導視系統可以延展至公交指示牌、道路標識等,公務禮品可以延展至手提袋、衣服等,對其實現多方位應用,可以讓更多人了解襄陽“三城”文化特色及發展理念,給人們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參考文獻:
[1]余明陽,姜煒.城市品牌[M].廣州:廣東經濟出版社,2004.
[2]黃藝珍.城市品牌標志設計的多形態表現研究:以韓國旅游城市安東為例[D].上海:上海師范大學,2020.
作者簡介:
劉璐,碩士,湖北文理學院理工學院講師。研究方向:視覺傳達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