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佩燕 楊歡歡
摘 要:生活敘事繪畫是一種通過繪畫來表達個人生活和情感的藝術形式,強調以繪畫的方式來呈現個體的內在世界。意象性繪畫表達強調創作者在自由安全的空間下,通過繪畫實現情感表達和自我療愈。將生活敘事油畫和意象性表達相融合,能豐富非語言的表達形式,并結合江西陶瓷靜物,分析其作為生活物象在敘事油畫創作中的意象性。
關鍵詞:意象性表達;油畫創作;陶瓷靜物
基金項目:本文系東華理工大學研究生創新基金資助“江西記憶敘事油畫中‘生活物象的表達性療愈研究”(YC2023-S596)研究成果。
當藝術家投身于繪畫創作時,他們往往能借助畫布和顏料,將那些難以言喻的情感表達出來,展開一場深刻的自我療愈探索。生活敘事油畫是藝術家進行自我發現和探索的一種意象性療愈方式。通過描繪生活中的人物、場景或靜物,藝術家能夠在創作的過程中深入思考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和人生態度。這種思考能幫助他們更清晰地認識自己,也讓他們有機會在作品中找到答案和啟示。意象性表達是一種個人的、內在的藝術表現形式,它允許觀者根據自己的經歷和感受來解讀作品,每個人可能從同一幅作品中找到不同的含義,它們超越了生活物象的表面,引領我們走進一個迷人的藝術世界。
一、意象性繪畫表達
意象是指通過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傳達的形象或符號,它可以是具體的物體、場景,也可以是抽象的符號或情感。在藝術創作中,它是一種表現形式,主要通過繪畫來表達藝術家的情感和觀念,強調藝術家的個體感受。意象的含義可以通過字面意思拆分理解,即“意”和“象”的結合。“意”指主觀情感,“象”則為客觀事物,“意”以“象”為基礎,將作者的情感寄托于物象當中,合二為一成為意象。意象性繪畫就是在繪畫過程中,畫家個人對客觀事物有自己的情感和理解,同時將這種情感融入客觀事物的表現過程中,這就是“意”與“象”的結合。畫中所表現的既非現實之象、客觀之象,也非純粹主觀臆造之象,它是畫者將客觀事物在頭腦中加工的產物[1]。藝術源于生活卻高于生活,“意”所能傳達的精神超越了原本的“象”。藝術家從生活物象中汲取靈感,將主觀情感嵌入客觀事物的內在領域,并產生全新的藝術形象。意象性繪畫創作是一種強大的自我表達工具,創作者能通過繪畫將內心的情感轉化為可視化的藝術作品。在繪畫過程中,創作者能深入挖掘潛意識和內在的象征性思維,在作品中使用的各種符號、顏色和形狀,都可以被解釋為象征特定的情感經歷和心理狀態。很多時候我們難以用言語來表達自身的感受,或是容易陷入一種迷茫狀態,覺得自己其實并不了解自己。意象性繪畫不僅能成為一種非語言溝通工具,也能讓創作者在表達的過程中認識、了解自己并自我療愈。情感是驅動意象性表達的永恒動力,也是許多藝術家們不懈探索的最終目標,他們為作品可以感動人心而欣喜若狂,為擁有充沛的表達力而喜悅不已。
在心理學領域,表達性藝術治療是一種綜合性心理學治療方法的統稱,通過各種藝術媒介來促進心理治療過程。它將藝術創作與心理治療相結合,為個體提供了非常有效的方式來探索情感、表達內在世界和處理心理問題[2]。意象性表達可作為一種療法運用于表達性藝術治療中,它強調了非言語性的表達方式,通過繪畫、雕塑、音樂、舞蹈等藝術形式,個體可以借助符號、色彩、形態等元素來傳達內心的情感。這種非言語性的表達方式為個體提供了一種安全自由的空間,鼓勵個體充分發揮創造性思維,讓那些難以用言語表達的個人情感得到釋放,激發自己的內在潛能,從而找到新的方式來理解和處理自己的問題。意象性表達也強調了過程比結果更重要的理念。在這種療法中,重點是個體在創作過程中所體驗到的感受,而非作品本身的美感或技巧。這種關注過程的方式使得個體能夠更加專注于自己的內在體驗,減少外界評價的干擾。通過觀察自己的作品,個體可以更清晰地認識到自己的情感狀態和需求,進而學會如何有效地處理和調節這些情感[3]。意象性表達與繪畫學科交叉整合,為表達性藝術治療提供了一種深入了解創作者內心世界的手段,這在兒童、青少年和言語能力受限的個體中都具有顯著價值。尤其在兒童和青少年這一階段,他們通常尚未完全發展出以清晰言語表達復雜情感的能力,而繪畫被視為一種天然且富有趣味性的表達方式,為他們提供了一個安全、自由的渠道來盡情展現內心的想法。對于那些言語能力受限的群體來說,繪畫也被證實了是一種有效的方式,使他們能夠直觀地表達和分享內在世界。此外,意象性繪畫表達也能讓藝術家通過繪畫創作的可視化記錄進行自我療愈,作品可以成為一個反映內在的鏡子,幫助他們認識到自己的情感狀態、心理沖突和成長過程[4]。這種自我認知對于藝術家個人的心理健康和成長至關重要。
繪畫具有廣泛的適用性,能夠滿足不同人群的審美需求和情感表達。通過繪畫學科與心理學科的交叉整合,能提高意象性繪畫表達的普及度,引起大眾共鳴,并豐富非語言表達途徑來應對社會日益增長的心理健康問題。
二、生活敘事油畫創作中的意象性表達
敘事油畫是一門富有創造力和表現力的藝術形式,通過畫面情節來講故事,它不僅能敘事,也能微觀反映藝術家的內心情感世界。生活敘事油畫是敘事油畫中的一門重要分支,專注于表達生活中的日常故事和情感。它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臘和古羅馬的壁畫,并在文藝復興時期達到巔峰。藝術家們開始使用油畫來創作精致又富有生命力的作品,主要描繪日常生活中的場景、人物和靜物。
生活敘事油畫有多種不同的類型,每一種都有其獨特之處,按創作題材主要可以分為風景油畫、肖像油畫和靜物油畫。風景油畫是一種以自然界為背景的生活敘事形式,通常描繪美麗的自然景觀,如山脈、森林、湖泊和花園,這些作品能表達出藝術家創作時寧靜、和諧、與自然相融的情感。觀眾在面對這些畫作時,也會使內心感到寧靜。肖像油畫則以個人或群體的形象為主題,通過藝術家的慧眼來捕捉人物的特征和情緒,這種瞬間的情節性,能傳達出豐富又細膩的情感,如快樂、悲傷、憤怒,又或是一種超越了語言的愛。肖像油畫的力量在于它們能夠讓觀眾與畫中人物的復雜情緒產生共鳴。日常生活中最常見的即是靜物,靜物油畫通常以單一物象或組合物象為主題。平凡的生活物象在生活敘事油畫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它們不僅是作品中的靜物元素,還是油畫家表達情感和傳遞信息的載體。這種情感常常源自于創作者對所選擇物象的獨特感受以及與之相關的個人經歷或情緒體驗。例如,一朵盛開的花、一個舊時鐘或一本翻舊的書,都可能觸發創作者內心深處的回憶與感慨。這些物品不僅僅是靜態的,它們承載著流動的時間和故事,成為創作者表達情感的媒介,而這些媒介就是意象的外在形式。油畫創作者在畫面中精心安排生活物象的布局、色彩和繪畫技法,使得生活物象不再僅僅是物象。杜尚曾說,將一個新的標題賦予一件普通的生活用具,它原來的意義就會消失,而獲得一個新的意義,人們也會從新的角度重新觀看它。生活與藝術密不可分,當這些物品成為藝術家情感的表達媒介時,它們不再只是普通的器物,而變得具有了全新的意義。在生活敘事油畫的創作過程中對物象賦予情感寄托,創作者能體驗到一種情感的釋放和滿足,也能通過審視自己的作品,更清晰地認知自己,從而實現自我療愈。觀者在欣賞這樣的作品時,能感受到其中蘊含的情感共鳴,實現創作者與觀者心靈上的交流和連接,也許正是因為這種情感共鳴,讓靜物油畫成為人們心靈上的一片療愈之地。
生活敘事油畫是一種強大的非語言表達形式,它通過不同的意象性表達來傳遞情感。風景油畫帶來寧靜與和諧,肖像油畫揭示出人物的情感和內心世界,靜物油畫發掘平凡之美。無論是藝術家還是觀眾,都能通過生活敘事油畫的細膩情感來豐富自己的生活經驗,感受到藝術的力量和深度。這種類型的油畫作品為我們提供了一個連接人類生活和情感世界的窗口,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自己和周圍的世界。生活敘事油畫作為一種意象性表達的媒介,是一種寶貴的藝術形式,具有促進個體情感表達、自我認知、解決問題和心理療愈的顯著效果。它豐富了非語言的表達形式,為創作者提供了一個自由安全的空間,使他們能通過藝術的方式探索和理解自己的內在世界。
三、江西陶瓷靜物在敘事油畫中的意象性表達
陶瓷作為一種古老而優雅的工藝品,因其精美的外觀和獨特的裝飾風格在藝術領域中占有特殊地位,被賦予極高的美學價值,吸引了眾多畫家將陶瓷作為繪畫題材融入自己的作品中。陶瓷主要以泥為塑形材料,通過高溫的“洗禮”,使得泥料得到了根本性的轉變。不同類型的泥料所制作的陶藝作品有不同的質感,也承載了創作者不一樣的特殊情感,表達出多樣化的意象性。在靜物油畫作品中,登場頻率最高的是日用陶瓷,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幾乎隨處可見于我們居住的環境之中,比如餐桌上的餐具酒具、茶盤上的茶具,還有各類擺件飾品等等。這些陶瓷造型豐富多樣,裝飾精美,質感細膩,深受人們喜愛。此外,陶瓷用具還具有極強的地域文化屬性,不同地區的陶瓷外形和設計上都有很大不同,對比國內和國外敘事油畫中的陶瓷靜物更能看出明顯差異。中國人的茶文化有悠久的歷史,講究飲茶之道,重視茶具在品茶過程中的功用,精美的陶瓷茶具與優質的茶葉,再加上高超的沖泡技藝相得益彰。陶瓷茶具在靜物油畫中總能傳達出中國人對意境的追求,中國油畫家在作品中安置陶瓷茶具,為畫面增添了中國飲茶文化的修心和靜謐情感。西方靜物油畫家通常將陶罐和陶瓶置于鄉村主題油畫中,傳達樸實無華的情感,又或是將奢華的陶瓷器皿放置在畫面中,象征著高雅和精致。這種意象性表達的敘事形式,不同于文字敘事,而是通過生活物象的平面圖像,將創作者的情感以及物象原本的社會屬性寄托于靜物中,再通過作品傳達給觀眾。
自改革開放以來,江西陶瓷藝術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發展,充分釋放了其獨特的創造力,以品種繁多、裝飾豐富、造型優美、技藝精湛著稱于世。陶瓷文化的傳播也迎來了嶄新篇章,越來越多不同國家的人們對江西陶瓷文化表現出極大的興趣,悠久的歷史使江西成為享譽全球的瓷器“心臟”。在那里,匠人們憑借著一雙巧手和對泥土的嫻熟駕馭,創造出了無數精美絕倫的陶瓷作品。江西陶瓷融合了多個重要文化源流,以景德鎮的歷史最為悠久,并逐漸形成了別具一格的特色,其瓷器工藝一直保持著持續不斷的傳承與創新,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堪稱全國獨有的瓷器制作技藝。江西陶瓷在敘事油畫作品中不僅僅是靜物,更是承載著中華文化記憶的精美容器,被視為中華民族傳統工藝的瑰寶。這些陶瓷靜物承載著歲月的沉淀,記錄著一代代工匠的智慧和辛勤努力。江西陶瓷被油畫家們巧妙地融入作品場景中,它們或許是一只瓷碗,靜靜地擺放在家庭的餐桌上,又或許是一把茶壺,冒著熱氣,似乎能隔著畫布散發出誘人的香氣。這些平凡而精致的江西陶瓷靜物不僅僅是裝飾,更是油畫創作者情感的寄托。它們在油畫作品中見證了歲月的變遷,承載著江西的歷史記憶。每一道瓷紋,都是一段時光的印記;創作者的每一筆,都是一次與歷史的對話。在敘事油畫中,它們不僅代表了江西精湛的陶瓷工藝,還代表了油畫創作者的生活態度。一個優雅的茶壺,象征著創作者對平靜與安寧的向往;一個破碎的瓷碗,也許承載了創作者沉痛的記憶和失落的情感。這樣的意象性表達不需要言語,卻能通過視覺帶給觀者深刻的共鳴。
四、結語
靜物在生活敘事油畫中具有超越語言的意象性,傳遞著關于歷史、文化和情感等多方面的印記。油畫家通過靜物來托物言志,搭建起與觀眾之間的情感紐帶。通過對陶瓷的描繪和敘事情節的安排,油畫創作者向觀者表達了自身的細膩情感,展示了自身向往的生活方式,為觀者打開了一扇窗,讓他們以全新的視角來認識獨特的地域文化。生活敘事油畫將日常生活中的瑣碎細節轉化成富有內涵的意象,是一種個人的、內在的藝術表現形式。這些作品并非簡單地復寫生活物象,而是創作者對生活的詩意詮釋,對平凡日常的歌頌,它承載了創作者獨特的情感和思考。通過選材、構圖和色彩的運用,創作者將自己對于生活的理解融入其中。同一幅畫作可能在不同的人心中勾勒出截然不同的故事,這也正是意象性表達的魅力所在,它為每個人提供了與作品互動的機會。通過這種意象性表達,我們被引導著重新審視和珍視生活中那些常被忽略的美好。它讓我們感受到即使是平凡的日常,也可以被賦予深刻的藝術內涵,讓我們在藝術的光輝下,反思人生的意義和價值。從這些油畫作品中,我們不僅看到了藝術家獨特的審美視角,也找到了自己與生活相處的全新方式,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豐富多彩。
參考文獻:
[1]齊紅艷.意象性表達在水彩靜物畫中的意義[D].沈陽:沈陽師范大學,2015.
[2]章學云.表達性藝術治療研究綜述[J].上海教育科研,2018(2):78-81.
[3]孫偉.繪畫創作的自我表達與療愈[J].美術觀察,2022(5):140-141.
[4]張婷崴.療愈主題之油畫創作研究[D].北京:中央美術學院,2016.
作者簡介:
吳佩燕,東華理工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
楊歡歡,東華理工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油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