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琴
在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工作中,紅色資源有著獨特的資政育人作用,既為學習培訓提供了寶貴的教育資源,又給自身的開發利用帶來了新的機遇。徽州區位于皖南山地,紅色革命歷史悠久,紅色文化旅游資源分布極廣,同時還兼具特有的山水人文與歷久彌新的徽文化底蘊,其所蘊含的文化教育優勢給基層干部的培訓事業發展帶來了源源不斷的文化力量。近年來,徽州區充分發揮地域優勢,對基層干部培訓工作的教學模式、挖掘資源和項目研究等方面積極開展了嘗試與探索,雖然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也面臨著一定問題。
紅色資源,是指黨帶領下中國人民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創建并產生的, 能夠為人們今天利用、并有當代實用價值的社會主義革命精神資源及其物化載體的總和。基層干部是國家及政府與人民群眾之間溝通的重要橋梁, 是基層治理的壓艙石。加強基層干部的教育, 是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的一個重點工作。紅色資源的資政育人功能, 有助于提高基層黨員干部的政治站位、喚醒服務群眾情懷, 點燃干事創業激情。
在漫長的革命和建設過程中, 共產黨建立了源于偉大建黨精神的精神譜系, 這既是中國紅色資源在精神上的載體, 更是共產黨人的本和源, 根和魂, 更是共產黨人政治本色和精神特質的集中體現。在當今的中國, 思想文化已呈現出多樣化態勢, 各類價值理念魚龍混合,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社會自由主義和極端的個性主義沉渣泛起。但通過對中國紅色文化資源的學習運用, 將有助于人們擦亮理想信念之燈, 掌穩人生之舵, 堅定正確政治立場, 保持政治定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一次會議共同認真學習時提到“用好紅色文化資源優勢,賡續中國紅色血脈,努力創造不愧于中國歷史和人民的新業績”,指出“要增強思想教育工作。圍繞革命、建設、改革等不同歷史發展階段的重大事件、重大節點大事,研究確立一些重點識別地,講述好共產黨的故事、紅色旅游的故事、民族英雄的故事,并進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社會主義革命傳統課程、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使之成為培養人、培育人、造就人的大課堂。
通過調研發現,近年來徽州區通過開發利用紅色文化資源助推基層干部教育培訓,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紅色資源開發利用中仍存在諸多問題,如重視程度不夠、融入基層干部教育不深、與徽文化結合不強、專業人才不足、傳播效果不佳、基礎設施配套不全等問題,需要在教育培訓中不斷改進完善。
紅色文化資源挖掘不夠深入,大部分資源的開發模式僅停留在依托現紅色遺存打造紅色文化教育基地等初級階段,大多數紅色景點程序化、同質化嚴重,缺乏互動性、體驗性,沒有展現徽州地域特色,游客在參觀中無法感知獨特地域文化氣息。部分文化管理者思想觀念落后,對紅色文化資源重要性認識不足,片面認為經濟發展了,文化自信等一切問題均迎刃而解,導致基層干部對部分紅色文化的認知存在片面性、碎片化。
徽州區紅色文化資源雖有產業化開發,但未能有效轉化為干部教育產業優勢,也未能實現特色資源向經濟優勢轉化,資源潛力與產業發展矛盾突出。紅色文化產業化發展相對滯后,一般僅通過旅游講解、餐飲、農特產品等實現營收。紅色旅游與其他文化旅游活動未能深度融合,紅色研學課程缺少實踐感、互動感和體驗感,難以契合基層干部的特點和心理特征。當前,徽州區的紅色文化建設仍存在“就紅色言紅色”,紅色文化資源跨界融合深度不足,尚沒有把紅色文化產業發展納入干部教育培訓“大盤子”統籌謀劃。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紅色資源作為堅定理想信念、加強黨性修養的生動教材,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永葆初心、永擔使命。”紅色文化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紅色資源優勢也是我們黨獨特的政治文化資源優勢。在黨員干部教育培訓中,特別是對基層干部這個群體的教育培訓中,應從不同角度尋求將紅色資源與自然人文景觀、徽文化結合的新途徑,通過不斷豐富教育培訓內涵、不斷創新教育培訓形態,努力打造出皖南地區乃至全國的紅色黨性培訓教育特色品牌。
1.制定專項規劃。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在城鄉建設中加強歷史文化保護傳承的意見》為政策導向,突出內涵建設主線,制定并實施了黃山市紅色文化旅游資源保護與開發專項規劃,以做好紅色旅游的保護性開發,弘揚紅色文化,賦能鄉村振興,全面推動"煙雨徽州、田園徽州、鄉村徽州"的建設工程。通過打造凸顯地域特色的發展品牌,為挖掘本土紅色資源提供活動載體。
2.科學分級分類。全面摸底研究徽州區的各種紅色資源,做好對各個階段革命遺跡、歷史檔案資料和革命口述材料的收集工作,并根據分級、類別、層次的原則,對我市各地的紅色歷史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資料收集,建設紅色資源信息庫,完善紅色資料的分級分類登記與備案系統,形成實物和電子檔案,做到紅色資料數據共享,為紅色文化在教育培訓工作中的創新利用進一步優化研究基礎。
1.實現資源融合。打通各紅色景點的交通盲點,變孤景為群景,通過慢行交通工具等措施,將黃山優質紅色資源"串點成線",形成黨性教育矩陣,自然融入全域旅游之中。精心打造紅色旅游精品線路,差異化發展黃山紅色旅游,注重紅色文化資源與自然生態資源、徽州歷史文化社會資源有機融合發展,在文旅融合發展中,突出“紅色”元素,以"紅色故事"吸引人、感動人。通過延伸產業鏈,實現基層干部教育培訓的提檔升級。
2.加強基地建設。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是面對社區群眾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主要場地。要繼續深入開展我市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的命名工作,積極爭創國家、省市級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努力打造一個富有吸引力的紅色教育文化基地,同時完善愛國主義教育培訓基地管理機制,進一步提升創建、管理和利用的能力。在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中,通過校外實踐活動,充分利用好基地資源,積極拓展輻射力和影響力,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主題教育活動,增強教育效果,著力引導基層黨員干部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情感。
紅色資源見證了中國共產黨帶領人民進行奮斗與斗爭的光輝歷程,代表著我國優良傳統與革命精神的傳承。在基層干部教育培訓中,加強對紅色文化資源的挖掘與利用,既弘揚優良傳統,傳承紅色基因,還對基層黨員干部的理想信念建立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對紅色資源進行創新式多維度利用,將對黨員干部培養都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