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如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加強憂患意識和底線思維的重要性,強調在安定之時也要思考潛在的風險,做到未雨綢繆。這是在新時代背景下,對全局性風險進行前瞻性思考和準備的一種思維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對此作了多次闡述,指出應“要善于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
“底線思維”是在黨和國家領導人深刻洞察世界趨勢和國內外形勢變化后提出的治國理政的新方法。這一思維方式要求領導者和政策制定者在制定和執行政策時,要考慮到最壞的可能性,從而采取措施預防和應對可能的危機,保障國家和人民的長遠利益。在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將底線思維融入教育體系,對提高教育的預見性和實效性有重要作用。它有助于解決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理論與實踐脫節問題,即“兩張皮”現象,確保教育內容和方法與時俱進。通過這種思維,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更好地培養學生面對復雜局勢的分析和應對能力,增強其風險意識,進而為國家的穩定和發展培養了有準備的人才。
在瞬息萬變的國際形勢下,全球化、網絡化、信息化的影響不斷加劇,當今世界處于經濟社會深刻變革和調整的時候,各種思想文化互相滲透影響,交流交融交鋒異常頻繁,意識形態領域情況復雜多變、斗爭尖銳嚴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臨著前所未有的風險和挑戰,教育環境發生了顯著變化,特別是西方意識形態正通過網絡等手段,步步緊逼,從高校奪取青年,奪取話語權。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牢牢掌握意識形態的領導權和話語權。唯有加強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守住意識形態的底線,保障正確的政治方向,構建“全員全過程全方位育人”長效機制,努力開創新時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局面,才能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培養大批優秀人才。
新形勢下,不僅教育環境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教育對象也越來越多樣。當下網絡平臺被廣泛應用于學生生活、學習、人際交往等方面,新時代大學生肩負民族復興和國家富強的重任,但是存在辨別能力差、理論水平低、邏輯思維缺乏等問題,容易受到紛繁復雜的思想熱點的影響和干擾,一些錯誤思想、有害信息的傳播,極易對大學生的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產生負面影響。部分大學生想獨立卻感無力,想愛國卻缺乏堅定的政治信仰,是非難辨,“底線淪陷”的悲劇時有發生。大學生成才路上迫切需要理想信念、核心價值觀等的引領,也警醒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運用底線思維加強對大學生的思想引領是刻不容緩的。直面學生中出現的突出矛盾和深層次問題,引領學生在實現自我成才過程的“底線”原則,遵守最基本的社會規則“底線”和道德“底線”,在多元價值體系中選擇崇高的政治理想,樹立高尚的道德情操,成為恪守底線、滿身正義的優異學生。
新時代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是培養學生堅定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信仰,使其成為黨和國家事業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既是黨和國家所提倡的政治戰略的宣傳者和引領人,又是構建學生靈魂的設計師,這一重要的角色定位,使其不僅要具有踏實的專業基本知識,還要具有堅毅的馬克思主義信念,在面臨是非的時候,能夠恪守科學的政治立場。
高校學生更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恪守政治“底線思維”,在思想和行動上要起到表率作用。面對多元的文化體系,學生容易陷入其中,難分真偽,作為教育工作者要保持清晰的思維,及時準確的引領學生堅守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抵抗外來腐朽落后文化,在實際生活中主動踐行;教育工作者也需與社會發展的節奏相一致,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庫,創新教學技巧;加強自己的前景預測能力,及時準確預測學生的思想變動,及時進行科學的引導,使其科學成長。恪守政治“底線思維”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本身職業的要求,又是與時俱進的基本條件。
高校學生經過大學高等教育文化環境渲染,具備了較為廣闊的眼界和視野,必將最終成為社會相應領域的有用之才,其中學生的道德水平高低在一定限度內代表了該領域甚至整個社會道德水平的高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提升學生道德水平的主要渠道。面對新時代格局中錯綜復雜甚至難辨善惡的道德觀的沖擊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更要恪守正統道德“底線思維”,這不僅是社會、民族發展的客觀需求,還是提升學生道德水平的主觀需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恪守道德“底線思維”,強化大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對于培養他們的愛國情感、認知和行為至關重要,這也有助于激發他們投身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熱情和實踐。誠信是人與人之間展開交流的基礎,加強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使學生能夠在自己的實際生活中主動用道德的“底線思維”限制自己的行為;加強對學生的價值觀教育,使學生在面臨經濟誘惑時能夠堅守底線。恪守道德“底線思維”,還可以從多層面多維度來提升,比如增強學生對于黨、社會、民族和國家發展的責任意識,增強學生學習工作中的創新意識,培養創新能力等。
法治“底線思維”是要按照法治理念、原則和標準判斷、分析和處理問題的理性思維方式。多方材料顯示,當代大學生的法治“底線思維”是薄弱甚至是欠缺的,對法治思維的培養和建立是不健全的。由于法治意識淡薄,對法律的認識度低,從而導致犯罪率上升,不懂得保護自身的合法權益。因此必須增強學生的法治觀念,培育法治思維,讓學生敬畏法律,恪守法治的底線,捍衛法律權威的同時在行動上能遵守法律,讓當代大學生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建設的踐行者。
高等教育機構是知識產生和思想交流的中心,同時也是各種思潮和價值觀競爭的熱點。高校培養人才的過程與社會發展及變化緊密相連,相互作用。因此,加強高校國家安全觀教育,培育學生恪守國家安全的底線思維是極端重要的。當前,國家安全觀教育主要通過思想政治教育課程,效果肯定是大打折扣的。將國家安全觀教育納入學生日常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校內多部門聯合,校外多機制配合,創新教育手段,逐步提高國家安全責任意識,科學引導學生恪守國家安全的底線。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關系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能否順利實現,關系人才培養質量,牢固樹立底線思維,創新與完善高校思政工作體系至關重要,它旨在引導青年確立健全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加強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和理論的理解與信念,確保青年能夠自信地繼承和推進社會主義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