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互聯網、大數據技術普遍得到了發展應用,大數據時代隨之而來,高校黨建工作也面臨著內外環境的劇變,迎來了嶄新的發展空間。大數據為高校黨建工作的時效性、針對性和實效性帶來發展機遇,在提升黨的思想引領力和價值凝聚力方面也將發揮重要作用。高校應加強對黨建工作的思考和認識,在人才培養、數據平臺構建、工作機制與組織建設上克服難題,實現與大數據技術的有效對接,為信息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關鍵詞】大數據∣高校∣黨建工作∣挑戰∣路徑
在時代變革的大潮中,順應歷史潮流積極應變、主動求變才能與時代同行,創造新時代背景下的輝煌業績。當前我們深處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和應用首當其沖,如何順應時代大潮提升素質、能力和水平是我們應該重點關注的問題。生活中,網絡帶給我們的表面看來是日益快速而便捷的信息和服務,而深層次的問題是互聯網技術對海量信息的收集、處理和應用能力。技術的邊界在于思想的邊界,技術以人的思想為依托不斷延伸到各個領域,催生著新的發展和變革。在高校黨建工作中,運用大數據技術來收集處理信息,在工作效率與管理水平方面會獲得有效優化,現階段高校黨建工作機制創新離不開運用技術轉變黨建思路,革新黨建形式。
一、大數據時代高校黨建工作面臨的挑戰
高校承擔著培養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和接班人的重任,應當合理把握信息時代的新機遇,利用大數據技術提升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水平以及幫助各項黨務工作的開展。但受到諸多主客觀因素的影響,還存在著黨建工作者能力滯后、黨組織工作制度協調性不強、黨委領導數據意識欠缺等問題,這些都需要密切關注。
(一)黨建工作者缺乏大數據觀念與業務能力
高校利用大數據開展基層黨建工作離不開專業型人才的主導作用,人才是開展有關工作的基礎。但當前大部分高校的黨建團隊進行信息化工作的方式較多是使用互聯網與簡單的教務系統,并不能較好地開展對大數據技術的應用。做好高校基層黨建工作不僅需要充足的經驗與黨務工作的基本知識,還要需要有關信息技術的基礎知識以及各類信息化媒介的使用技能。此外,高校基層黨組織身負多重工作職責,除了黨建工作,還要統籌學院的宣傳工作與針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工作種類繁多,針對黨務人員的培訓也繁雜,比較難組織有關于大數據等技術性的培訓。豐富的現代互聯網資源與大數據技術的結合能夠為高校基層黨務人員帶來諸多便利,拉進與學生的溝通距離,便于基層黨組織開展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但許多高校基層黨建工作者沒有認識到大數據時代的黨建工作與傳統黨建工作的區別,在諸多工作環節中仍然以傳統的經驗主義至上的思想為主,黨建工作觀念滯后,導致工作模式同大數據環境不適應。
(二)高校黨建工作制度與大數據結合欠缺
一方面,部分高校黨建工作制度缺乏革新理念,黨務工作開展方式相對傳統,與信息時代的工作模式缺乏契合度。首先,高校數據搜集字段欠缺,當前許多高校并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數據搜集機制,設備環境也不齊全,所以黨建工作的數據種類的收集規模比較局限,無法形成海量數據。其次,數據平臺缺少統一的協同管理機制,各個部門往往“獨自作戰”,系統數據缺少共享機制,數據孤島現象嚴重。最后,數據保障制度缺位,運用大數據技術的一項基本價值前提便是對于個人隱私與數據安全的保障,但高校往往缺少有關的數據搜集與利用的安全制度,導致無法有效地進行數據管理與使用。另一方面,高校基層黨組織對于大數據應用缺乏相應的激勵機制,會使高校基層黨務人員缺乏對新技術的應用積極性。在大數據時代背景下,需要復雜信息平臺搭建與學習使用的過程。現如今,許多高校沒有構建起有效的數據平臺的原因是缺乏相應的獎勵機制,人們對大數據資源的利用持觀望狀態,使得黨建工作同大數據的應用脫軌。
(三)缺乏有效的數據處理意識
大數據技術的應用能力不僅僅體現在龐大的數據量上,更體現在對于數據的處理分析上,借助計算機的各類算法對數據進行有效的處理是大數據技術的重要應用基礎。目前,有的高校的基層黨組織管理人員并沒有良好的大數據管理能力,在信息公開與共享機制上缺少建設,導致黨建信息缺乏有效流通。并且有的高校基層黨組織以數據保護為名義刻意封鎖數據,不注重對信息的分析研判,導致大數據無法投入實際應用。如果高校黨建管理工作不能在意識、理念、方法等方面樹立正確的認識,那么必然會導致大數據的應用效果出現一定的偏差[1]。當前多數高校基層黨組織對于數據往往追求“量”上的發展,而缺少處理分析的能力導致無法實現“質”的進步。因此高校基層黨建管理團隊需要觀念的革新,不能僅僅停留在數據的搜集與保存上,這樣必然會導致高校黨建創新發展的受阻。
二、大數據背景下高校黨建工作的創新路徑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創新是高校黨建的研究熱點,而大數據時代的到來恰好為這一問題提供了技術層面的支持。當然,大數據技術與高校基層黨建的融合應用也并非一日之功,需要政策上的支持以及長時間的實踐探索,就目前看來,人才、平臺、體制與組織建設上是發揮大數據在高校黨建中作用的重點路徑。
(一)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首先,高校需要吸引更多的優秀人才,這些人才不僅要能夠熟練地應用大數據,還應該熟悉黨建工作的流程,既要精通業務工作,又要熟練掌握新媒體操作和信息網絡技術。其次,大力培養本校的基層黨務人員,使其脫離傳統的經驗工作思路,具備數據思維以及利用大數據開展黨建工作的能力,從而使大數據能夠在黨建工作中更好地發揮作用。最后,大數據的處理分析不僅僅需要有關技術人員,還需要能夠對數據結果進行合理解讀與利用的人才,所以多領域人才也應當是高校吸引的重點,譬如傳播學、教育學、心理學等人才。如此高校基層黨務工作隊伍不僅僅擁有優秀的媒介素養,還能夠根據自身的領域進行合理的分工和有力的配合,使構建大數據平臺、挖掘分析、設置系統平臺議題、維護內容、反饋問題等大數據黨建項目能夠有專業可靠的技術團隊有效執行。
(二)構建黨建大數據平臺
一方面,大數據平臺能夠有效統合高校擁有的數據資源。高校搭建大數據平臺必須要擁有有效的數據協同手段。對此,高校可以利用技術外包的形式,通過有關的技術企業的資源,對大數據技術進行專業充分的利用,搭建有關的大數據平臺。另一方面,大數據平臺的構建能夠使黨支部黨員數據管理更加高效,進而使基層黨務人員能夠更有效進行黨員管理。通過黨員管理的大數據平臺,基層黨務工作人員能夠對黨員或者入黨人員的信息進行編輯與處理,也能夠更好地處理黨員的轉入轉出。利用大數據平臺也能夠將基層黨支部的會議、活動與學習等圖片或視頻作為數據記錄,使基層黨組織的數據管理更加立體化與實用化。
(三)優化黨建數據工作體制機制
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順利進行離不開不同部門之間的協調和配合。在大數據時代,高校應當在黨組織的數據工作體制機制上進行優化,使數據的搜集、使用與共享有規章制度可依。同時在高校大數據制度建設過程中,應當注重穩定性、合理性與長遠性,使制度不出現嚴重的漏洞。同時也應當注重利用大數據優化高校黨建的各項工作體制機制,譬如在高校黨委制定新規章制度時,可以利用大數據結構模型,根據各種數據分析手段評價制度的可行性。在黨委監督基層黨組織的環節中,大數據也能夠較好發揮其數據搜集的監督作用。此外,大數據也能夠統計各個基層黨組織的成員對有關工作的落實情況,通過構建相應的評價體系,及時了解學校整體的工作情況,從而完善高校黨委的工作評估與反饋機制,更好使黨委接收問題反饋,了解當前高校基層黨組織存在的問題,推動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向更加科學化的方向發展。
(四)提升黨建組織工作水平
高校應當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利用數據系統與平臺構建具有校園特色的數據化黨委組織工作模式。譬如在黨組織活動組織與管理方面,大數據技術能夠以其獨特的技術優勢豐富黨組織活動方法以及活動載體,將線上活動、線上會議以及線上投票等活動有效地融入高校基層黨組織活動體系中。以線上為載體進行黨組織活動不僅能加快形成互動性黨建,還能擴大參與群體,將傳統的封閉式黨建模式逐漸轉變為開放的活動模式。所以,高校應當積極利用大數據技術在基層黨委組織工作上尋找新的建構思路,“依據大數據的原理特性,探索規律、發現新知、促進決策、預測未來,努力提升工作力與組織力”[2],使基層黨組織“活起來”。同時,很多高校基層黨總支都會構建自身的主體網站開展信息化組織建設工作。“黨務工作開展”“黨員在線互動”等欄目都成為網站主要的構建內容,也能更好地使黨組織每個成員參與到組織建設中。大數據技術不僅在黨組織內部拉進了黨員之間相互溝通,還能夠利用技術手段提升高校基層黨建工作的民主性,推動了信息時代背景下高校基層黨建組織工作的創新發展。
參考文獻
[1] 馬靜音,王向陽.大數據時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創新路徑研究[J].河北青年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20(2):59-63.
[2] 劉盾,黃彬,肖錦全,等.大數據嵌入高校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提升:特質分析、難點攻克、未來策略[J].理論觀察,2019(8):67-71.
(作者簡介:張湘鈞,青島科技大學外國語學院助教,從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