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尚儒
“隆基”兩個字,是為了紀念蘭州大學老校長江隆基先生。隆基綠能2021年1月與涇河新城簽署合作協議,年產15GW(吉瓦)單晶電池項目正式落戶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其中,被譽為“光伏大腦”的隆基中央研究院,建成后將具有世界一流研發水平。
涇河新城是陜西省創新驅動平臺秦創原“兩鏈融合促進器示范區”,近年來先后引進陜汽新能源智能網聯商用汽車創新中心、交大1896創新基地、光電子學研究與創新中心等科研院所(研發機構)近300家,引入及培育瞪羚企業5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8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7家。特別是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聚集了以隆基綠能、陜煤研究院等一批重點企業,高端產業發展風生水起。
“‘隆基兩個字,是為了紀念蘭州大學老校長江隆基先生,公司的三位創始人同為蘭州大學校友,因而公司取名隆基。”2023年8月17日,在涇河新城隆基綠能光伏產業園,隆基綠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隆基綠能”或“隆基”)工作人員介紹隆基綠能的發展歷程與成就時如數家珍。在資本圈與光伏業界,“隆基三劍客”的故事早已被傳為佳話,但真正讓記者驚嘆的是隆基綠能在涇河新城的成長速度,以及隆基對西咸新區高端產業的貢獻。
據悉,隆基綠能成立于2000年,2021年1月與涇河新城簽署合作協議,隆基年產15GW(吉瓦)單晶電池項目正式落戶西咸新區涇河新城。在此基礎上,隆基綠能多次追加投資,2022將項目擴能至29GW。同一年,隆基綠能總投資452億元的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年產50GW單晶電池項目再次落戶涇河新城。據了解,這是繼2012年三星項目簽約之后西安市和陜西省簽約投資體量最大的項目。
據介紹,隆基綠能是光伏行業領軍企業,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太陽能科技公司。而年產100GW單晶硅片及50GW單晶電池項目,是隆基公司全球建設規模最大、產能最高、技術最先進的光伏生產基地。預計年產50GW的單晶電池可實現每年發電約1330億度,可減少4800萬噸標準煤消耗,進而減少1.03億噸二氧化碳排放,相當于新增植樹造林422萬畝。
熟悉隆基的人都知道,自2012年公司上市以來,隆基就迅速成長為世界上最大的單晶光伏制造商,近年來公司太陽能硅片和組件出貨量位居全球第一。“善用太陽光芒,創造綠能世界”是隆基綠能的口號,單晶硅片、電池組件、分布式光伏解決方案、地面光伏解決方案、氫能裝備為隆基的五大業務板塊。
單晶電池生產是整個光伏產業鏈中最為關鍵、也是技術和工藝要求最高的環節。據技術人員介紹,2010年時,國內光伏行業90%以上的研發制造設備依賴進口,但到目前,我國在這一領域已經實現了自主可控。截至2022年底,隆基公司已組建了4000余人的專業研發與技術創新團隊,累計獲得各類專利2132項,擁有一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和八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在單晶生長方面,目前行業廣泛應用的主流拉晶技術RCZ技術由隆基開發命名。在硅片切割方面,隆基系全球首家以低成本將金剛線切片技術導入規模量產的公司,并打通了國內金剛線產業鏈,推動和培育了國內的金剛線產業鏈發展。在電池方面,自2021年以來隆基已14次刷新太陽能電池轉換效率世界紀錄,其中于2022年11月,隆基公布研發的硅異質結電池效率達到26.81%,打破了塵封五年的硅太陽能電池效率新紀錄。這也是第一次由中國太陽能科技企業創造的硅太陽能電池效率最高紀錄。
同時,隆基不斷開拓海外業務,已在越南、馬來西亞布局生產基地,在美國、日本、印度、澳大利亞、阿聯酋等國家設立銷售機構,業務遍布全球150余個國家和地區。在美國可再生能源測試中心(RETC)發布的《光伏組件指數報告》中,隆基憑借組件產品出色的性能,成為全球唯一一家在所有測試類別中得分最高的組件廠商。隆基采用自主研發的世界領先電池技術,項目建成后將成為隆基綠能在全國范圍內產能最大的生產基地,也將帶動涇河新城千億級光伏產業集群建設。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自2022年9月隆基29GW單晶電池項目一號車間正式投產后,二號、三號車間于2023年相繼建成投產。3個生產車間共有56條生產線,2023年產值預計超150億元,帶動就業超萬人。隆基綠能在涇河新城總投資約780億元,年產值1500億元,合并產業鏈配套總產值約2000億元,科技成果在未來五年可達5000項,將帶動5萬人就業,生產電池可發電2100億度,相當于兩個三峽大壩的發電量。
作為光伏行業的巨頭,隆基無疑是涇河新城的龍頭企業,涇河雙碳光伏產業園發展中心認真梳理了技術研發、光伏切片、電池、組件4個環節25項生產工藝流程數十家重點配套企業,繪制了產業鏈全景圖,梳理出產業鏈“鏈主”企業清單、骨干企業清單、主要配套企業清單等12張清單,有效打通產業鏈堵點,連接產業鏈斷點,打造形成梯次接續、動態推進千億級光伏產業集群建設。其中,被譽為“光伏大腦”的隆基中央研究院是隆基開展光伏產業研發工作的重要載體平臺,建成后將具有世界一流研發水平。據介紹,在光伏產業園區,除了隆基,已有十余家相關企業也先后落地,如單晶硅片環節的石金科技、中瀚海和,單晶電池環節的拉普拉斯、帝爾激光,光伏組件環節的博圖機電等,園區光伏產業鏈在不斷延展、完善。
就在采訪后不久,記者獲悉,2023年8月24日上午,伴隨著嘹亮的鳴笛,一列滿載著48個集裝箱光伏組件的班列從西安國際港站緩緩駛出,首趟“西安港-比利時·安特衛普”隆基海鐵聯運專列成功開行。據了解,該趟班列裝載著總貨值約480萬美元的隆基綠能光伏組件,由中國鐵路西安局集團西安國際港站發出后,中途不再重新編組直達青島港,再換乘中遠海運的班輪出海至比利時的安特衛普。
落戶涇河新城的隆基不僅帶動起一條新的產業鏈,也讓涇河新城打造“科技創新新引擎、先進制造業新高地”的口號更務實、更接地氣。相信將會有更多的光伏產品從中國“大地原點”所在的涇河新城源源不斷地運往世界各地,惠及更多的國家和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