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靜


摘? ?要? ?腐爛病是影響蘋果樹健壯生長的重要病害,橋接可以有效減輕腐爛病對蘋果樹主干的危害,幫助恢復樹勢。通過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試驗分析了接穗品種、橋接時間、橋接后的包扎方法對橋接成活率影響。結果表明,橋接后的包扎方法是影響橋接成活率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橋接時間,接穗品種對橋接成活率影響最小。在渭北地區最適宜的包扎方法是用黑膜包扎,最適宜的橋接時間在4月中旬(即蘋果樹花期),成活率最好的接穗品種是秦冠。
關鍵詞? ?蘋果樹腐爛病;橋接;時間;包扎方法;接穗品種
蘋果是渭北地區農業主導產業,為當地果農增收和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較大貢獻。但隨著樹齡的增長,腐爛病多發造成樹勢衰弱,成為影響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針對蘋果樹腐爛病防控,果農采取了許多切實可行的方法,其中病樹橋接就是很好的方法之一。在調查中我們發現,腐爛病樹橋接成活率參差不齊,其中主要影響因素為橋接方法、時間、接穗品種。系統總結三因素對橋接成活率的影響,對于有效指導果農進行橋接,保證橋接成活率,促進樹勢恢復,保證持續穩產十分重要。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概況? ?試驗在陜西省永壽縣店頭鎮康家村生輝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永壽縣店頭鎮廣立果業專業合作社、永壽縣新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果園內進行。
生輝生態種養專業合作社果園30畝,主栽品種為煙富3,樹齡18年,株行距2 m×4 m,共2 500株,按照細長紡錘形管理。
廣立果業專業合作社果園12畝,主栽品種長富2號,樹齡23年,株行距3 m×5 m,共540株,按照開心形管理。
新年農民專業合作社果園18畝,主栽品種長富2號,樹齡15年,株行距3 m×4 m,共1 000株,按照自由紡錘形管理。
由于樹齡較大,3個試驗園都存在腐爛病問題,影響果樹生長,造成樹勢衰弱。
1.2? ?試驗設計? ?采用正交L9(34)表頭設計(見表1),在果園中隨機選取20株為1個小組,試驗小組隨機排列。橋接所用接穗品種為秦冠(A1)、富士(A2)、嘎拉(A3),橋接時間為3月25日(B1)、4月15日(B2)、5月5日(B3),枝條包扎方法有鮮泥包裹(C1)、白膜包扎(C2)、黑膜包扎(C3)。
2023年3—5月,按照事先設計的接穗品種、橋接時間、包扎方法進行腐爛病樹橋接試驗,所需不同品種接穗于上年冬季從樹上采集并沙藏,橋接當天從沙堆中取出接穗進行橋接。橋接前對腐爛病疤進行了刮除和藥劑保護處理。橋接時,先在腐爛病疤下方10 cm處劃1道“T”形口,將接穗根部剪掉10 cm左右,以保證接穗斷面新鮮,再將接穗削成長短削面,插入“T”形口內,根據病斑大小和枝條長短在病疤上部插入枝條另一端,然后選用不同的包扎方法。其他措施正常實施。
1.3? ?測定項目? ?橋接后進行田間觀察,并在6月底檢查接穗成活情況。接穗沒有失水,表示橋接傷口愈合良好,橋接成活;接穗失水萎縮,表示橋接傷口沒有愈合或愈合較差,橋接沒有成活。
1.4? ?數據分析? ?用SPSS和Excel進行數據統計分析,并進行新復極差多重比較和方差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試驗結果如表1所示,經方差分析(表2)可以看出,包扎方法、橋接時間對腐爛病樹橋接成活率影響顯著,其中包扎方法對橋接成活率的影響達到極顯著水平,在渭北地區最適宜的包扎方法是用黑膜包扎,最適宜的橋接時間是4月中旬(即蘋果樹花期)。接穗品種對橋接成活率影響較小,本試驗中橋接成活率最高的接穗品種是秦冠。
3? ?小結與討論
橋接可以有效防止腐爛病對樹體的影響。本試驗結果表明,橋接方法是影響腐爛病樹橋接成活率的最重要因素,對橋接成活率影響達到極顯著水平。分析其原因,橋接后愈傷組織的形成與水分、光照密切相關。在保持水分的前提下,無光條件更易形成愈傷組織。采用泥巴包扎,易使橋接部分因失去水分而影響成活率;采用白色薄膜包扎,易使橋接部分受到光照影響,不利于愈傷組織形成。
另外,橋接時間對腐爛病樹橋接成活率也有影響,過早過晚都不利于愈傷組織形成。橋接過早,氣溫較低,樹液流動慢,傷口愈合慢;橋接過晚,氣溫較高,蒸發量較大,枝條蒸騰作用強,影響橋接成活率。渭北地區適宜的橋接時間應在4月中旬,此時正值蘋果樹盛花期。接穗品種對橋接成活率有影響,但影響不大,選擇健壯充實的枝條是保證橋接成活率的關鍵。
影響橋接成活率的其他因素,還有待于進一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