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崇 趙娜
摘 要:在博洛尼亞進程和歐洲資格框架的影響下,挪威于2011年12月正式頒布了《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該框架以學習成果為指標劃分了七個資格等級,并分別從知識、技能和一般能力三個維度描述了相應的資格標準,不僅涵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領域,還納入了挪威正規教育與培訓體系中的所有資格類型,建立了先前學習認定機制以促進終身學習。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具有標準描述清晰化、參與主體多元化等特點,同時也充分體現了挪威教育與培訓體系的特色。這對我國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具有借鑒意義:資格等級和資格標準的描述應清晰具體,循序漸進;國家資格框架的制定應積極吸納相關利益群體的參與;國家資格框架也應在對接他國資格框架的同時體現本國特色。
關鍵詞:國家資格框架;挪威;終身學習
基金項目:2023年度河南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基于扎根理論的當代美國教師教育制度實踐特征研究”(項目編號:2023YB0018)
作者簡介:張崇,女,河南大學教育學部2021級碩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比較教育;趙娜,女,河南大學教育學部2020級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為外國教育史、比較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4-7747(2023)12-0091-10
作為終身學習的橋梁,資格框架在學習型社會的構建過程中發揮著重要作用。近年來,我國資歷框架的制定成為了國家政策關注的重點。201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正式提出了國家資歷框架的制定[1]。2019年,《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進一步提出,“要推進資歷框架建設,探索實現學歷證書和職業技能等級證書互通銜接”[2]。2022年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也明確指出,“國家建立健全各級各類學校教育與職業培訓學分、資歷以及其他學習成果的認證、積累和轉換機制,推進職業教育國家學分銀行建設,促進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學習成果融通、互認”。[3]
作為歐洲高等教育區以及歐洲自由貿易聯盟的成員國之一,挪威在歐洲資格框架的指導下逐步構建起了具有挪威特色的國家資格框架。目前,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The Norweg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NQF)正處于運作階段[4]。總結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開發背景、核心內容及主要特征,既能豐富我國對歐洲各國資格框架的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為我國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提供經驗和借鑒。
一、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開發背景
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制定主要受到了博洛尼亞進程(The Bologna Process)和歐洲資格框架建設(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EQF)的雙重影響[5]。其中,博洛尼亞進程為NQF的制定奠定了基礎,而《關于建立歐洲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建議》(The Recommendation on the Establishment of a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的頒布以及該建議被納入歐洲經濟區協議則是NQF誕生的催化劑。
(一)博洛尼亞進程的影響
博洛尼亞進程是世紀之交伴隨著歐洲政治經濟一體化而產生的高等教育改革運動,其目的就是要在歐洲高等教育中心地位動搖的背景下,整合歐洲高等教育體制與資源,推動歐洲高等教育的一體化,進而提高歐洲國家的高等教育競爭力[6]。為了提升學習者在歐洲各國高等教育體系間的流動性,歐盟在2005年的卑爾根部長級會議上決定為歐洲高等教育建立一個總體資格框架(The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in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QF-EHEA)。與會各國的部長們承諾將在各自國家引入和制定高等教育資格框架,并根據QF-EHEA對其進行對照和自我認證。挪威是博洛尼亞進程的成員國之一,它以QF-EHEA為基準,于2009年制定并通過了挪威高等教育國家資格框架(The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Higher Education)。挪威高等教育資格框架和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制定不僅以提高資格認證透明度、支持終身學習和促進勞動力流動為共同目的,還在內容上存在重疊,高等教育資格框架是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制定在某種程度上是博洛尼亞進程的延續。
(二)歐洲資格框架的影響
2008年2月,歐盟通過了《關于建立歐洲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建議》,并于同年4月28日正式批準了EQF的建立。EQF是一個中轉平臺,主要執行中轉擺渡的任務,使成員國的資格在歐洲國家中易于理解和比較,以促進成員國學生與職業的流動和終身學習,是不同國家資格框架比較的一個元框架(Meta-Framework)[7]。因此,EQF在提高歐洲各國教育培訓體系的透明度和兼容性,減少歐洲國家間的人員流動障礙以及保障歐洲國家教育體系質量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此基礎上,許多國家開始以EQF為元框架,開發具有本土特色的國家資格框架。截至2022年,已有37個國家正式制定并頒布了本國的國家資格框架,有36個國家完成了國家資格框架與EQF的對照[8]。
在歐洲資格框架的影響下,挪威也積極推進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2006年,挪威成立了由職業教育與培訓、高等教育和成人教育等領域代表組成的工作組,該小組就綜合性資格框架的開發提交了一系列報告[9]。2009年,挪威教育與研究部(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Research)在已經成立的由挪威工會聯合會(The Norwegian Confederation of Trade Unions)、挪威企業聯合會(The Confederation of Norwegian Enterprise)、雇主協會總會(Employers' Association Spekter)、挪威學生會(Norwegian Student Union)、挪威教育質量保證署(Norwegian Agency for Quality Assurance in Education)、挪威高等教育機構協會(Norwegian Associ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以及挪威終身學習機構(Norwegian Agency for Lifelong Learning)等機構組成的多元化參考小組的基礎上[10],又成立了由教育與研究部代表組成的終身學習資格框架指導組以及由相關機構成員組成的項目組,負責NQF的指導與開發。2010年6月,挪威在教育質量保證署中設置了國家協調點(National Coordination Point)以協調NQF與EQF。在各方努力下,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草案于2011年春季正式出臺。隨后,相關利益群體就教育與培訓體系外的資格等級數目以及等級描述等方面給予了反饋。挪威教育與研究部根據反饋意見對NQF草案進行了修訂。2011年12月,挪威政府正式采納了該框架。2014年6月,挪威教育與研究部完成了NQF與EQF的協調和對照,并于2017年12月以法規形式確定了NQF的地位。目前,挪威教育質量保證署針對NQF與EQF之間的差異以及挪威高等職業教育與培訓的資格等級設置等問題啟動了對NQF的全面審查[11]。
二、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核心內容
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是對挪威教育與培訓體系中可以獲得的正式資格的系統描述[10],主要由資格等級與標準、資格類型以及先前學習認定機制三方面構成,旨在提高挪威教育與培訓系統的透明度和可比性,加強挪威教育與培訓體系與勞動力市場的聯系,促進終身學習并保障挪威教育與培訓的質量。
(一)資格等級與標準
NQF共包含七個資格等級。為了與EQF保持協調,NQF第一級中并未包含任何資格,而是從第二級開始編號。NQF中資格等級的認定原則包括學習成果導向、合理設置資格等級與標準以及最佳匹配原則。首先,在學習成果導向這一原則的指導下,資格標準將被表征為規范化的學習成果描述符,資格等級的設置主要是基于這些應然的學習成果,而非受教育時間的長短。因此,某一資格等級中會存在學習時長不等的資格類型。例如,四年制學士學位和三年制學士學位,以及四年制小學教師和普通教師培訓課程證書均位于該框架的第六級。其次,目前各國已開發的資格框架存在“通貨膨脹”的趨勢,即資格等級數量過多且資格等級設置過高。這是因為有些群體認為他們的資格與其他類型的資格不同,需要為其設置單獨的級別,并且每個群體都希望把其資格置于盡可能高的等級。但挪威教育與研究部在NQF的制定過程中則始終強調,資格證書要放在合理、正確的級別。如果一個資格證書被置于過高的級別之中,那么用人機構就會對證書持有者的能力抱有超出實際的期望,這將有損該等級對應的資格證書的聲譽,削弱利益相關方對資格框架和教育培訓體系的信任。最后,最佳匹配原則是指學習成果的個別要素處于較高水平并不意味著該資格應處于更高的資格等級,而是整體的學習成果水平決定了其資格等級。
每一資格等級通常都有一套對應的學習成果描述符,但四、五、六級相對特殊。其中,第四級包含兩套分別適應于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的學習成果描述符。這兩套學習成果描述符平行且等效,它們處于NQF的同一水平,也將對應同一EQF水平。第五級包含高等職業訓練1(Tertiary Vocational Training 1)和高等職業訓練2(Tertiary Vocational Training 2)兩套學習成果描述符,兩者在學制以及學習的深度和廣度上存在差異。高等職業訓練1的學制通常為半年到一年半,它要求學習者修滿30—90學分;而高等職業訓練2的學制通常為兩年,要求學習者修滿90—120學分。因此,高等職業訓練1與高等職業訓練2并不等效,而是遞進的關系。同樣,第六級包含的短期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 of Shorter Duration)和學士(Bachelor)兩套學習成果描述符也是遞進的關系。完成短期高等教育的學習者只能獲得學士學位的中級資格證書(Intermediate Qualification),而非學士學位證書。
學習成果描述符是獲得有關資格的絕對要求,它定義了學習者在教育或培訓結束時應擁有的知識、技能和一般能力。其中,知識指的是對某一學科領域或專業的理論、事實、概念、原則和方法的理解;技能是運用知識完成任務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技能有多種不同的類型,包括認知技能、實踐技能、創造技能和溝通技能;一般能力是指在工作或學習情境中,以及在專業和個人發展過程中運用知識、技能和方法的能力[12]。以第二級為例,在知識維度上,該級別要求學習者對各學科中的重要事實和概念有基本了解;具有政治、社會、文化和環境方面的基本知識;具有使用信息來源的基本知識,了解如何獲得、記錄、評估和應用信息;對如何學習有基本了解;熟悉不同的教育選擇和職業。在技能維度上,該級別要求學習者能夠以口頭和書面語言的形式表達自己的觀點,能閱讀,會計算,能夠在學校工作環境中使用數字工具;能夠用挪威語或薩米語(Sami)以及至少另外一門外語進行演講;能夠利用經驗、創造力和探索性的工作方法獲得新知識;能夠在多個學科領域使用實用美學的工作方法;能夠反思自己在不同媒體中的參與情況。在一般能力維度上,要求學習者能夠利用知識經驗參與到民主和包容的社會中來;能夠在工作、學校和社會環境中與他人合作;能夠在監督下討論和評估他人和自己的學校工作;能獨立做出選擇,并能說明其理由。知識、技能和一般能力不僅在不同的資格等級中逐級遞進,而且可以橫向發展[10]。換而言之,知識可以逐漸發展為技能和一般能力,技能也可以發展為一般能力。例如,第二級要求學習者掌握資源使用以及信息獲取、記錄、評估和應用方面的基本知識,而這些知識在第四級進一步發展成了能夠評估和選擇工作方法以解決特定科目的任務、能夠按照適用的法規、標準、協議和質量要求開展工作以及能夠分析和評估與其工作相關的不同類型信息等技能。
(二)資格類型
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根植于挪威教育與培訓體系,涵蓋了正規教育與培訓體系中的所有資格類型。挪威的教育與培訓體系大致可分為學前教育、小學和初中教育(Primary and Lower Secondary Education)、高中教育與培訓(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以及中學后教育(Tertiary Education)四個層次。其中,小學和初中教育包含七年的小學教育和三年的初中教育,學生年齡一般分布在6—16歲。完成該階段教育后,學生將獲得小學和初中教育證書(Certificate for Primary and Lower Secondary Education)。高中教育與培訓包括普通高中教育(General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和職業高中教育與培訓(Vocational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兩種類型。普通高中學制三年,職業高中學制四年,包括兩年的學校教育和兩年的實訓。完成三年制普通高中教育或完成兩年職業高中教育與一年的高中三級課程(Upper Secondary Level 3)的學生可獲得高中教育培訓證書(Certificate for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 and Training)和高等教育入學資格(Higher Education Entrance Qualification)。而完成四年制職業高中教育的學生則可獲得相應的行業資格證書(Craft/Trade Certificate)和技工證書(Craft Journeyman's Certificate/Journeyman's Certificate)。完成四年制職業高中教育的學生也可通過學習補充課程(Supplementary Course)來獲得高等教育入學資格。那些未能完成高中階段的教育與培訓或未能取得高等教育入學資格的學生將獲得部分完成高中教育的能力證明(Document of Competence for Partially Completed Upper Secondary Education),以證明其在高中階段所取得的能力。
中學后教育包含高等職業教育(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和高等教育(Higher Education)兩種類型。高等職業教育在挪威教育體系中并不屬于高等教育,它是一種短期的職業教育,學制通常為半年到兩年。高等職業教育不需要學生具備高等教育入學資格,它旨在通過為學生提供短期的職業教育課程培養學生從事某一特定職業所需的能力。在完成高等職業教育后,學生通常會獲得高等職業教育證書1或高等職業教育證書2。高等教育主要包括學士、碩士和博士三個層次的學位教育。其中,學士學位教育有三年制學士和四年制兩種;碩士學位教育包含兩年制碩士學位教育、五年制一級碩士學位教育(One-Tier Masters Degrees)以及一年半或兩年的經驗型碩士學位教育(Experience-Based Master's Degree)[13];博士學制通常為三年。此外,還有護理學、醫學等專業學位教育(Professionally Oriented Degrees)和兩年制的大學學院教育等。不同層次的畢業生將獲得不同層次的學位證書,兩年制的大學學院畢業生則獲得學士水平的中級資格證書。
目前,納入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資格類型主要有小學和初中教育證書、部分完成高中教育的能力證明、普通高中教育證書、行業資格證書、技工證書、高等職業教育證書1、高等職業教育證書2、大學學院中級資格證書、小學教師和普通教師培訓課程證書以及學士、碩士和博士學位文憑等(見表1)[10]。其中,小學和初中教育證書位于資格框架的第二級;部分完成高中教育的能力證明位于第三級;普通高中教育證書、行業資格證書和技工證書位于第四級;高等職業教育培訓證書1和高等職業教育培訓證書2位于第五級;大學學院中級資格證書、教師培訓課程證書和學士學位文憑位于第六級,碩士和博士學位文憑則分別資格框架的第七級和第八級。與大多數其他國家的資格框架一樣,NQF中并未包含正規教育系統之外的資格類型。就如何將正規教育與培訓體系之外的資格類型納入NQF這一問題,挪威目前已開展了廣泛的咨詢,但迄今為止尚未作出決定[5]。
(三)先前學習認定機制
終身學習意味著需要加強教育與培訓體系中不同資格的聯系和轉換,以及教育與培訓體系和勞動力市場之間的聯系和轉換。作為通向終身教育的橋梁,先前學習認定機制(Recognition of Prior Learning,RPL)是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挪威的立法和實踐中,RPL指的是對正規、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領域獲得的能力的評估和認定。它的目的就是記錄和評估一個人在非正規和非正式教育領域中獲得的能力,并將其作為進一步教育或工作的基礎。對先前學習的認定不僅可以縮短學習者獲得NQF中指定水平的資格證書所需的時間,也可以增強學習方式的靈活性,促進終身學習。挪威在先前學習認定的立法與政策方面有著堅實的基礎。《教育法》(Education Act)、《高等職業教育法》(Terti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ct)和《大學和大學學院法》(Act Relating to Universities and University Colleges)均規定了個人認定先前學習的權利,例如,《大學和大學學院法》規定,挪威25歲及以上的成年人可以對其非正規和非正式學習情況進行評估,以便參加特定的學習項目,該法案還允許考生根據其非正規和非正式的學習成果免除課程學習和考試。
個人的先前學習并不能直接在NQF中找到對應的資格類型或等級,而是要根據正式的國家課程和學習計劃進行評估。挪威為不同階段的國家課程和學習計劃配備了相應的學習成果描述。因此,以學習成果描述符呈現先前學習成果能夠有效地促進NQF中的資格等級與先前學習的銜接。其中,中小學教育,即NQF中第二至四級的先前學習認定分別由各市、縣的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第五至八級的先前學習認定則由各高等教育機構本身負責(見表2)[5]。挪威先前學習的認定過程主要包括三個步驟。首先,申請人需要提交可以證明其先前學習的文件,包括各種學習或工作材料以及作品集等。其次,由相關機構根據國家課程或學習計劃進行評估。最后,獲得學習成果的證明文件。由于先前學習認定主體不同,不同地區、不同機構的認定結果可能會存在差異。挪威目前還沒有通用的指導方針來評估和認證不同學習領域的先前學習水平。2013年,挪威終身學習機構與高等職業學院、大學和大學學院的代表合作,制定了兩個分別與高等職業教育和高等教育入學資格有關的先前學習認定指南。2014年,挪威教育和培訓局發布了小學和高中教育的國家驗證準則。2015年,挪威在高中階段進行了3 085次先前學習認定。2016年,6 076名成年人根據先前學習認定結果申請了高等教育入學資格,其中有46%的人被認定合格[14]。
三、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主要特征
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縱向涵蓋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橫向囊括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在促進普職融合,加強教育體系與勞動力市場連接以及推動國內外學生和勞動者流動方面具有重要意義。總體而言,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具備以下三個特點。
第一,標準描述具體化。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與歐洲資格框架一樣,分別從知識、技能和能力三方面對每一資格等級對應的學習成果進行了描述,以便為學生、教育與培訓機構、雇員和雇主等利益攸關方提供價值參考。但與歐洲資格框架相比,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描述符則更為具體。以第三級的知識維度為例,歐洲資格框架要求達到該級別的個體需掌握某一工作或學習領域的基本事實知識;而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則表述為:了解自己學科領域的重要事實和概念;了解一個或多個學科領域的工作方法、程序和工具;了解相關法律法規和質量要求以及該學科的教育和就業機會。除此之外,NQF還用動詞描述了不同資格等級之間的進展,例如,知道(to know)、了解(have knowledge about)、熟悉(familiar with)、有深刻見解(have a deep insight into)等,這些動詞直觀地表明了不同資格等級之間復雜性程度的差異,能夠有效提高NQF的可操作性。
第二,參與主體多元化。挪威政策的特點是由工會、雇主代表和國家組成的三方體系,決策的重點是協商一致、建立共識[15]。因此,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制定廣泛吸納了教育與研究部、挪威教育質量保證署、挪威高等教育機構協會、挪威終身學習機構、挪威工會聯合會、挪威企業聯合會、雇主協會總會以及挪威學生會等組織的參與。其中,挪威教育與研究部負責NQF總體的開發和實施;挪威教育質量保證署承擔國家協調點的角色,負責NQF與EQF的對接,同時也負責提供信息、指導和維護服務;挪威工會聯合會、挪威企業聯合會、雇主協會總會以及挪威學生會等利益相關群體則負責為NQF的制定提供反饋意見。例如,NQF草案頒布后,教育與研究部收到了利益相關群體提交的85份咨詢意見書,并根據意見書對NQF進行了調整。為了保障NQF的質量,這種協商合作制度將在NQF未來的完善過程中繼續沿用。
第三,體現本國特色。NQF的出發點不是要改變挪威既有的教育與培訓體系,而是要在整合既有資格框架的基礎上促進挪威不同層次和不同類型的教育轉換,加強挪威與其他歐洲國家教育體系的連接。因此,NQF根植于挪威的教育與培訓體系,充分體現了挪威教育與培訓體系的特色。為了與EQF保持一致,大多數國家參照EQF設置了八級框架,而挪威則以其教育與培訓體系為基礎,劃分了不同于EQF的七個資格等級。其中,第四級分別為挪威高中教育階段的兩種教育類型,即設置了普通高中教育和職業高中教育兩個平行且等效的資格類型。第五級充分考慮到了挪威高等職業教育的差異,為學習時長、學習深度和廣度不同的高等職業教育提供了兩套復雜性程度遞進的學習成果描述符。第六級為短期高等教育學習者提供了中級資格證書。
四、挪威終身學習資格框架的時代借鑒
目前,我國資格框架的建設工作已經取得了重要進展。其中,香港地區于2008年正式推行了香港地區資格框架。國家開放大學于2012年初步構建了具有國家資格框架性質的“學習成果框架”。2017年,廣東省質監局批準發布了《廣東終身學習資歷框架等級標準》,該框架是我國第一個也是目前唯一的一個省級資歷框架。2019年,廣東省又牽頭開展了粵港澳地區的資歷框架合作,但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資格框架的建設仍處于初步探索階段。盡管挪威與我國在社會制度和教育體制方面存在較大差異,但其國家資格框架的內容和特征仍能為我國資歷框架的構建提供以下三方面經驗與啟示。
第一,資格等級和資格標準的描述應清晰具體,循序漸進。以《廣東終身學習資歷框架》為例,該框架借鑒了歐洲和香港地區資格框架的開發經驗,設置了涵蓋普通教育、職業教育和培訓領域的七級資格框架,每個等級分別從知識、技能和能力三個維度描述了相應的資格標準。與EQF相似,《廣東終身學習資歷框架》的等級標準描述也相對籠統。從知識維度來看,該框架的第一至七級分別要求學習者掌握“基本的常識性簡單知識”“基礎知識”“事實性和理論性知識”“綜合、專業、理論的知識”“高層次知識”“高度專業化知識”以及“最先進的前沿知識”[16]。這些詞雖然表明了學習成果復雜性的遞進,但在真實的教育情境中卻難以清晰辨別。資格等級與標準清晰與否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國家資格框架的可操作性,描述模糊且籠統的資格框架往往會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實效。因此,只有描述清晰具體、可操作性高的資格框架才能成功運用于實踐。
第二,國家資格框架的制定應積極吸納相關利益群體充分的參與。資格框架的制定是一個公共政策的形成過程,需要經歷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復協商的過程。該過程涉及了教育主管部門、各級各類學校、企業和學生等多方利益群體,他們在國家資格框架的開發和完善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教育主管部門應發揮其主導作用,協同利益相關群體開展廣泛的對話協商。但目前我國資格證書的頒發和設計仍然由政府主導,企業、學生等利益相關者并未充分參與。因此,我國在未來國家資格框架的建設過程中,應充分尊重相關利益群體在開發過程中的地位,積極聽取利益攸關方的反饋意見,形成多元主體、共商共建的話語樣態。
第三,國家資格框架應體現本國特色。大量的國際經驗為我國國家資格框架的構建提供了參考,許多研究者在此基礎上構想了我國國家資格框架的藍圖,但這些構想并未充分反映我國特色[17]。文化背景的差異導致了國家資格框架實踐邏輯的不同,若忽略文化因素,簡單地將他國經驗套用于我國實際,將會阻礙國家資格框架的順利實施。國家資格框架雖然旨在推動本國資格在國際范圍內的認可,但它通常根植于本國文化背景,體現本國特色。因此,國家資格框架的制定不能只考慮與他國資格框架的對接和兼容,同時也應考慮我國特殊的文化背景和教育語境,以確保該框架能夠適應我國教育與培訓體系,體現我國特色。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EB/OL].[2023-07-11].http://www.gov.cn/xinwen/2016-03/17/content_ 5054992.htm.
[2]國務院.國務院關于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Z].國發〔2019〕4號,2019-01-24.
[3]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 中華人民共和國職業教育法[EB/OL].[2023-07-11].http://www.gov.cn/xinwen/2022-04/ 21/content_5686375.htm.
[4]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Overview of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Developments in Europe 2020[R]. Luxembourg: Publications Office,2021:5.
[5]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European inventory of NQFs 2020-Norway [EB/OL].[2023-7-11].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country-reports/norway-european-inventory-ofnqfs-2020.
[6]徐輝.歐洲“博洛尼亞進程”的目標、內容及其影響[J].教育研究,2010,31(4):94-98.
[7]牛金成.德國國家資格框架及其特點[J].外國教育研究,2019,46(4):103-117.
[8] 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NQFs)[EB/OL].[2023-07-11].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projects/national-qualifications-framework-nqf.
[9] BJORNAVOLD J, Coles M. Governing Education and Training:The Case of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J]. European Journal of Vocational Training,2007,43(3):42.
[10]NOKUT. The Norweg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EB/OL].[2023-07-11].https://www.nokut.no/siteassets/nkr/20140606_norwegian_qualifications_framework.pdf.
[11]European Cent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Training. Norway: Reviewing the Norweg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Focus on Higher VET Qualifications [EB/OL].[2023-07-11].https://www.cedefop.europa.eu/en/news/norway-reviewing-norwegian-qualifications-framework-focus-higher-vet-qualifications.
[12] NOKUT. Terms and Concepts [EB/OL].[2023-07-11].https://www.nokut.no/siteassets/nkr/terms-and-concepts_table-one.pdf.
[13] NOKUT. The referencing of the Norwegi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to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EQF)and self-certification to the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of the European Higher Education Area(QF-EHEA)[EB/OL].[2023-07-11].https://www.nokut.no/ siteassets/nkr/the_referencing_report.pdf.
[14] Eurydice. Validation of Non-formal and Informal Learning [EB/OL].[2023-07-11].https://eurydice.eacea.ec.europa.eu/national-education-systems/norway/ validation-non-formal-and-informal-learning.
[15] Elken M.'EU-on-demand':Developing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in a Multi-level Context[J]. Europe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2016,15(6):628-643.
[16]鄭文,吳念香,楊永文.廣東終身教育資歷框架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27):23-27.
[17]葉聲華,鄧小華.我國國家資格框架研究:反思與前瞻[J]. 職教論壇,2017(13):5-10.
[責任編輯? ?王文靜]
Norway's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Background, Content and Characteristics
ZHANG Chong, ZHAO Na
Abstract: Under the influence of the Bologna Process and the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orway officially issued the "Norway's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in December 2011. The framework divides seven qualification levels based on learning outcomes and describes corresponding qualification standards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knowledge, skills and general ability. The framework not only covers the fields of general education,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higher education, but also includes all qualification types in Norway's form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and establishes a recognition mechanism for prior learning to promote lifelong learning. The Norway's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for Lifelong Learning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lear standard description and diversified participation. At the same time, it fully reflec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Norway's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ystem. This has the following reference significance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China's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the description of qualification levels and standards should be clear and specific, and advance gradually in due order;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should actively incorporate the participation of relevant stakeholders; the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should also reflec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while docking with other countries'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s.
Key words: national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Norway; lifelong lear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