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勝保,吳世雲,韓 軍
(1.福建省廈門市體育運動學校,福建 廈門 361012;2.廈門第二實驗小學,福建 廈門 361012)

隨著新周期的到來,國際體操聯合會根據舊周期出現的新動作及弊端對規則進行完善,每次修改都是對體操動作技術的提升與發展,也給女子跳馬項目帶來新的挑戰與要求[1-2]。我國女子跳馬在近幾屆奧運會及世界錦標賽中幾乎沒有獲得過獎牌。本文對2022 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和2022 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項目成績進行剖析,為我國女子跳馬項目動作技術的提高及未來發展提供參考。
參加2022 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和2022 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的前8 名運動員。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圖書館、中國知網、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萬方數據庫等,查閱女子跳馬相關文獻,對有價值的資料加以歸納、整理及總結,為論文撰寫提供理論參考。
1.2.2 錄像觀察法
觀看2022 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和2022 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錄像,重點觀看并記錄女子跳馬單項決賽前 8 名運動員的動作類型、難度價值、完成情況及最終得分,并對這些資料及成績進行對比,分析我國女子跳馬項目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
1.2.3 專家訪談法
針對研究需要,訪問國家女子體操隊部分教練員及國際體操裁判員,了解我國女子跳馬項目發展情況。
1.2.4 數理統計法
采用SPSS 23.0 軟件對2022 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和2022 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單項決賽成績進行數據處理。
跳馬是女子競技體操的四大項目之一, 其成績影響團體及個人全能比賽的最終成績及名次[3-4]。目前,跳馬項目是我國競技體操項目中最弱勢的一項[5],雖然曾經輝煌過一段時間的“程菲跳”讓我國女子跳馬項目得以發展,但隨著程菲退役,近3 屆世錦賽中國選手在該項目上與獎牌無緣,跳馬項目再次成為我國體操的“軟肋”,優秀人才出現斷層。為了更好地推進體操技術的發展,保證各項目均衡發展,新周期新規則修改了跳馬動作難度分值及評分細則,運動員的動作選編也發生了變化。
全國體操錦標賽代表我國體操項目的最高水平。由表1 可看出,我國大部分運動員采取的兩跳動作類型主要是:前手翻類和冢原類組合,占 87.5%;冢原類-踺子類動作和2 個踺子類動作采用較少,占 12.5%;無人選擇前手翻類-踺子類組合方式。從運動員選擇的兩跳組合可看出,我國女子跳馬存在明顯的動作類型單一化問題。前8 名選手的難度分均值在 4.3 分左右,而新規則女子跳馬難度動作的最高值為 6 分,雖然我國有1 名選手能完成難度價值為 5.6 分的動作(“程菲跳”),但在此次比賽中沒有人使用“程菲跳”。數據顯示,我國錦標賽前8 名跳馬選手所選的動作難度差距較小,動作完成分不高,均分為8.566 分。

表1 2022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前8名成績統計
跳馬成績由動作難度分和動作完成分組成,在難度動作相同的前提下,完成分越高,成績就越高,獲獎的名次就越好。在2022 年全國體操錦標賽上,虞琳敏的第一跳冢原直體后空翻轉體720°難度價值為5.2 分,完成質量不高,在第二騰空階段姿態較差(收髖、屈膝、絞腿),落地不穩;第二跳踺子后手翻直體后空翻轉體360°難度價值為4.2 分,完成情況較好,有一定的騰空高度,由于難度分值不高,最后得分較低。第2 名張清穎的第一跳冢原直體后空翻轉體360°,難度價值為4.4 分,第二騰空階段騰空高度不足導致動作在落地階段展體不足,整個動作動力性較好,但在空中姿態上扣分較多;第二跳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180°,難度價值為4.0 分,完成分比第一跳好,由于動作難度分值較低,動作騰空高度不足,落地階段展體不夠,所以最后得分不高。第3 名吳建瓊與第2 名張清穎選擇的難度一樣,但在第一跳冢原直體后空翻轉體360°時,空中姿態差(收髖、屈膝、絞腿),高度不足,落地失去平衡,完成情況一般;第二跳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180°,難度為4.0 分,完成情況較好,由于騰空高度不足,動力性不夠,落地階段展體不足。
2022 版女子體操規則跳馬項目變化最大的是加大了扣分力度,細化了評分準則,降低了動作難度價值等。從表2 可知,冢原類、踺子類、踺子轉體180°前手翻類型難度動作均降0.4 分,前手翻類型動作中除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 180°動作降分為最多(0.6 分)外,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 180°動作難度降分也較多,動作較容易。在2022 年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決賽中,前8 名選手有7人采用前手翻屈體前空翻轉體 180°,說明我國女子跳馬水平處在較低水平,提高動作難度是我國女子跳馬項目面臨的最大難題。

表2 2020版和2022版常用高難動作難度價值
2.4.1 E 分對比
在新周期國際體操規則引領下,女子跳馬動作難度分將成為跳馬單項決賽獲勝的關鍵因素之一,難度分是運動員競技實力的具體展現,也是運動員自信的表現,比賽中運動員只有具備一定分值的難度動作,才能獲得好成績[6-7]。從表3 可看出,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在動作難度起評分上與歐錦賽選手有很大差距。在難度動作的選擇上,我國前8 名選手中有6 人的動作難度均值為4.2 分,最高為4.7 分,歐錦賽前8 名選手最低難度動作均值為4.7分,最高為4.9 分,我國獲得第1 名的選手難度分值相當于歐錦賽第8 名選手的難度分值。此外,在難度動作選擇上,我國選手較單一。從D 分差距來看:我國選手在難度動作選擇上差距較大,最高均值與最低均值差0.6 分,運動員間的實力差距較大 ;歐洲選手在動作難度的選擇上差距不大,均值最多相差0.2 分,因此,競爭非常激烈,實力相對均衡。從D 分均值來看,我國選手D 分均值為4.2 分,歐洲選手為4.8 分,可見我國運動員與歐洲運動員在D 分上差距較大,高難度動作我國運動員掌握得不夠,需提高整體難度分。

表3 中外女子跳馬運動員E分對比
2.4.2 D 分對比
新規則下難度分值差別降低,單純靠難度取勝是不行的,運動員必須努力提高動作完成分,在難度分值差別不大的情況下完成分是運動員成績高低的重要影響因素[8]。從表4 可看出,我國選手D 分均值為8.549 分,處于中等水平,歐錦賽選手D 分為8.678 分,也處在中等水平,我國選手整體完成分上與歐錦賽選手差距不大。從第1 名來看,我國選手的兩跳均值為8.666 分,歐錦賽選手為9.133分,二者均值相差為0.467 分,實力差距較大。第一跳和第二跳成績對比:我國選手兩跳成績相差0.3 分以上,動作完成質量不高;歐錦賽選手兩跳成績相差0.16 分左右,動作完成質量相對均衡。從最高得分上看,我國選手的技術動作完成分無人達到9 分以上,歐錦賽選手有3 人達到9 分以上,說明我國選手技術動作完成的熟練度有待提高。可見,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與歐洲運動員在E 分上差距較大,還需在技術動作和身體姿態控制上下功夫,提高動作完成質量,提升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的競爭實力, 以應對更多的挑戰。

表4 中外女子跳馬運動員D分對比

表5 中外女子跳馬運動員總成績對比
2.4.3 總成績對比
為進一步了解全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總成績與歐錦賽總成績的差異,檢測數據是否成正態分布,利用SPSS 23.0 版本進行分析。 結果顯示,我國體操錦標賽和歐錦賽女子跳馬兩跳成績P值分別為0.200、0.200,P>0.05,因此,2022 年我國體操錦標賽與2022 年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兩跳成績數據均符合正態分布,可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
跳馬項目得分:跳馬動作的分數/2= 最后得分,最后得分決定最終名次。全國體操錦標賽是我國最高水準的體操賽事,可以代表我國體操選手的最高水平,歐洲體操錦標賽可代表歐洲各國運動員的最高水平。對我國體操錦標賽和歐洲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前8 名的總成績進行獨立樣本t檢驗發現,P<0.05,說明我國與歐洲運動員的總成績存在顯著性差異。從總成績均值來看,我國運動員明顯低于歐錦賽運動員,說明我國運動員的成績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新規則下,我國體操錦標賽女子跳馬運動員的主要問題是:動作難度分值不高,動作在完成過程中存在騰空高度不足、動力性不夠、空中身體姿勢不夠規范、落地前展體不足、落地穩定性不夠等。
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在動作難度選擇類型上偏向于前手翻類和冢原類動作,踺子后手翻類動作較少,動作類型選擇較單一;歐錦賽運動員的兩跳動作是前手翻類和冢原類、前手翻類和踺子類,以及踺子后手翻類和踺子轉體180o類等3 種組合,難度選擇較全面。
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的完成分均值為8.5 分左右,分差不大,競爭相對激烈,在難度分值相差不大的情況下,完成分上都存在質量、規格、高度等問題,與歐錦賽運動員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在難度分值不高的情況下,提高技術動作的完成分是關鍵。
重視選材,選拔彈跳力好、跑跳能力強、適合跳馬和自由體操的優秀苗子,通過后期扎實的訓練,培養跳馬項目優秀人才。重視跳馬項目的整體發展和布局,抓好業余體校、地方隊、國家隊的人才選拔和培養工作,有針對性地選拔一批力量型的體操苗子進行系統培養。多關注爆發力、下肢彈跳力和腰腹力量較強、有特點的運動員,通過后期的技術訓練方法和手段培養出優秀的跳馬人才,提高我國女子跳馬運動水平。
新規則下我國女子跳馬運動員使用的動作類型不平衡,偏重于前手翻類動作和冢原類動作,踺子后手翻類動作使用較少,因此,應注重各類型動作的均衡發展,在提高難度動作的同時,加強運動員的專項能力培養, 有利于難度的發展與掌握。
在新規則下,運動員有計劃地進行力量素質訓練及技術能力訓練,增加技術的動力性,為第二騰空轉體和落地贏得空間和時間,提高兩跳動作的完成質量。
新規則出臺后,教練員必須熟知規則內容變化,明確規則發展方向,利用規則指導訓練,在參透規則的基礎上,及時了解國外跳馬項目發展方向和訓練動態,做到知己知彼,進而根據我國運動員的難度分值和技術特點等做好技術訓練和難度提高方案。